第682章 大元帥還用你誇?

字數:4257   加入書籤

A+A-


    方文高昂的聲音,打破了李家村死寂一般的沉悶。
    蛙聲消失了,蟬鳴聲也沒有了,沒有人答話,剩下的隻是平靜。
    “我乃大明兵馬大元帥帳下把總,特奉大元帥之令,來搭救爾等,別無他意,有活著的、需要幫助的鄉親,還望說話。”
    方文換了一套說辭,重新將自己的任務複述了一遍。
    而這一次,沉寂沒有太久。
    當李忠聽到那個名字時,心髒猛烈的跳動了一下。
    “我!我……官爺救我!”李忠虛弱的使出渾身的氣力,聲音沙啞。
    也不知怎的,在得知這些官兵是來搭救他的時候,他最先是警惕,畢竟一直以來兵與匪並無區別。
    可當得知是那位大人的麾下時,渾身的氣力仿佛在一瞬間消散了。
    他隻來得及呼喊救命,而後便暈了過去。
    方文立刻下令道:
    “快,張二狗、孫老三,你們幾個過去搭救。”
    這時,不遠處的樹下突然傳來噗通一聲,方文定眼一看,原來是個半大小子脫力從樹上掉了下來,他立即派人去查看。
    有第一個人敢向官兵尋求幫助,又看到這群兵爺似乎並不是來殺良冒功的,立馬就有更多的人從躲避的地方冒出頭來。
    有窩在高一點的土丘雜草裏的, 也有如李忠一般死死抱住沒被衝走的柱子的。
    當然,更多的是趴在浮木上隨波逐流的,不少人壓根就不是李家莊的,而是附近村子被洪水衝過來的。
    “所有人聽令,此乃大帥親自下達之軍令,此番行動以救助百姓為首要目標。
    誰敢吃拿卡要者,軍棍四十,逐出近衛軍,作奸犯科者,定斬不饒!”
    方文一聲令下,數百近衛軍士兵以三四個人為單位,蹚著齊腰深的水開始救助百姓。
    張世康十分在意這場救援行動,他認為這是改善百姓對軍隊印象的一次重要嚐試,同時,也是向虎賁軍、永寧軍乃至大明海軍做出的表率。
    懲罰力度不可謂不大,軍棍四十若敞開了打,二十棍就能把人打死。
    然而相比於軍棍而言,或許逐出近衛軍更令所有人不能接受。
    軍餉、夥食早有提高,跟著大帥混,戰爭的賞銀從來沒少拿,更別提晉升渠道的透明化,使所有底層士兵都有向上升職的通道。
    死傷皆有高額撫恤金,不必擔心家裏妻小無法過活,榮譽更是沒少沾,甚至還偶爾還能見到天子。
    以至於如今心高氣傲的近衛軍士兵們,早已對欺負弱小嗤之以鼻,這才是真正的驕傲。
    不過所有士兵也能想到,大帥以此為罰,定是十分在意這場救災,盡管他們不明白大帥為何這麽做,但並不影響他們去服從命令。
    為了效率,不少士兵當場褪去衣甲,或抱、或扛、或背,一個個的將流散的百姓聚集在方文選擇的高地。
    在高地上,劫後餘生的百姓仍顯畏懼的聚在一塊,沒人敢說話,即使不少人已經一整天沒吃東西。
    隨著聚集的百姓越來越多,總算有膽子大些的開始小聲說話。
    “官軍啥時候這麽好心了?總不能是要把咱們抓去關外當苦力吧?
    聽說關寧錦一直缺人來著。”
    “不好說,關外一直打仗,年年死人,耕地無人耕種,估摸著有可能。
    不過朝廷這兩年下達了不少好政令,連徭役都取消了,想讓咱們去,幹嘛要這樣子唬人,免咱三年田賦,有的是人去。”
    “嗬,就怕你有命去,沒命還呐!”
    “淨胡扯,那位官爺不是說了嗎?他們就是來救咱們的,你看那些兵多賣力,扛著人,渾身都是泥。”
    “可是為啥呀?咱老漢活了五十四,官兵救咱老百姓,就沒聽說過。”
    “俺也納悶來著,官兵的職責是打仗,一直不都是如此嗎?
    能不欺負咱,咱就燒高香了。”
    “可不是嘛,前些年山西有個總兵叫王樸的,在俺們鎮子上抓了幾百人。
    後來有傳言說,都是被抓去殺良冒功的,一個人頭十兩銀子咧。”
    “不過這兩年鮮少聽說殺良冒功的事了,朝廷動靜不小,前年的那些鄉紳貪官,沒白殺。”
    “可就算這樣,官軍的頭兒為何要做這等吃力的事,咱們老百姓可沒油水。”
    幾個光棍漢你一言我一語,最終也沒能想明白,更別提前來救他們的,是天子親軍。
    正疑惑間,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
    “因為近衛軍的大元帥叫張世康。
    咱們的地就是他老人家從鄉紳手裏奪回,分給咱們的。
    徭役也是在他老人家的提議之下,才得以免除的。
    去年李家莊種植新作物的都過了個好年,這新作物,也是張元帥大人為咱百姓尋來的。
    沒有他,我李忠早餓死了。”
    李忠剛一醒來,就聽到隔壁村的一群光棍漢在腹誹他的恩人,便開了口。
    他的兒子在他的懷裏睡著了,兒子的懷裏還抱著那個牌位。
    而那個長生牌上寫的名諱,正是大明兵馬元帥張世康。
    “鎮國公大人啊,是個好人。”
    “啊對對對!我李五鮮少誇人,不過這位張元帥,對咱老百姓絕對沒得說!”
    “拉倒吧你,大元帥還需你李五來誇?”
    ……
    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但除卻一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漢們有說有笑,更多的都是沉默和抽泣聲。
    不少家庭都有親人被洪水衝走,杳無音訊。
    偶爾也有士兵將某些人的親人從遠處尋回,自是得到那些百姓的感激涕零不一而言。
    李家莊的一幕幕隻是一個縮影,在整個永平府的範圍內,近衛軍數萬大軍分作數十上百股人,分散在每一個需要救援的縣鎮村落。
    他們拿出軍隊裏的幹糧餅子,分配給需要救助的百姓,四處都在上演反差,一時間整個永平府的百姓,都知道了救他們的人是誰。
    是朝廷,是近衛軍,是當朝鎮國公、兵馬元帥張世康。
    救援一直在持續著。
    深夜,李家莊。
    李忠坐在自己隻剩下一塊門板的家裏,洪水已經褪到了腳脖子。
    他的婆娘沒了,可是孩子還小,生活仍舊還要繼續。
    他開始收拾自己破爛的家,張世康的長生牌被放在唯一碰不到水的地方,孩子在吃著近衛軍給他們分發的炊餅。
    不遠處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李忠抬頭,愣在當場。
    “你是李忠嗎?這個女人是不是你婆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