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他已梭哈
字數:3995 加入書籤
“方正化,你膽敢汙蔑朕的肱骨嗎?”
崇禎皇帝的表情瞬間變的格外冷冽,握著龍椅把手的手背上青筋凸起,很明顯動了真怒。
方正化額頭立刻就見了汗,他隻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瞬間充斥在了大殿裏,仿佛隻要他再敢胡言,天子必讓他血濺五步。
沉凝的氣氛裏,方正化緊咬牙關頂著壓力堅持道:
“皇爺,奴婢深受皇恩,身為東廠廠督,監察百官本就是職責所在,武英郡王自然也在監察之列。
奴婢若因武英郡王之功勞,或者皇爺之恩寵,便隱瞞所發現之事,才是對皇爺的不忠。
這是東廠番子在永平府以及關外的所見所聞,請皇爺查閱。”
說著方正化將一封書信雙手呈給崇禎皇帝,而後繼續跪倒在大殿內。
剛得到這個消息時,方正化也不相信,是以他也是糾結了很久,才決定將此事告知天子。
崇禎皇帝冷著臉打開了信,但見信中不僅羅列出了張世康在永平府的所作所為,譬如故意讓百姓隻感激兵馬大元帥,忽略朝廷,使百姓隻知張世康,而不知天子的功勞。
除此之外,近衛軍以及虎賁軍的中高級將領,盡皆是張世康任命,方正化得到可靠消息,那些中高級將領都唯張世康之命是從,儼然已經對朝廷失去敬畏。
而在關內的大江南北,在此之前倒是也沒出什麽事,這最近一個月也不知道怎麽的,突然各地都開始頌揚兵馬元帥張世康的美名。
一個人的威名倘若隻在軍中,或許還能忍受,但若是民間、軍中都有那麽高的威名,對於大明的江山社稷來說,就絕對不是件好事了。
崇禎皇帝的表情依然很難看,但方正化仍舊沉聲道:
“老奴知道皇爺器重武英郡王,大明朝能有如今氣象,武英郡王確實有汗馬功勞,這一點上,老奴認,相信滿朝的文武大臣都不能否認。
但是,老奴還是要說,皇爺,這太危險了。”
方正化雙目含淚,幾乎是一字一頓的道。
崇禎皇帝冷冷的盯著方正化,以十分冷漠的語氣道:
“你也要跟朕說那陳橋之變嗎?”
即使方正化提供了比朝臣更加詳實的證據,可崇禎皇帝仍舊不為所動。
他早已對天立誓,不做那兔死狗烹之事,猶記得太祖皇帝給他托夢時,那一副對他失望的表情,即使為他降下大才,似乎也並不相信他能用好。
或許他仍舊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但在這件事上,他早已給自己打下了思想鋼印。
他已梭哈,要麽大明中興,要麽他以死謝罪,僅此而已。
方正化似乎已經明白天子的決絕,但身為家奴,盡忠乃是天職,他哭著懇求道:
“皇爺!皇爺三思呀!
武英郡王或許沒有那個心思,但如今的局勢,倘若近衛軍、虎賁軍的軍將聯合……”
“方總管,事情尚未發生,政治也無法假設。
倘若都以懷疑論人,那滿朝文武是否也有在朝會時行刺的機會?
那是否要為了皇爺的安全取消朝會?
咱家看,方總管還是不要再說了。”
方正化話還沒說完,便被王承恩給打斷了。
王承恩知道方正化的性子,他擔心方正化再這麽耿直,或許皇爺真的會殺了他。
王承恩沒有擔任外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身為司禮監掌印,他幾乎寸步不離的跟在崇禎皇帝身邊,知道對於皇爺而言,張世康就是逆鱗一般的存在。
當然,王承恩也並非亂說,他並不認為張世康有反心,並且有充足的理由來證明,他隻是覺得大部分證據,都是近一個月才出現的。
這太奇怪了。
方正化還要繼續死諫,王承恩歎了口氣再度將他打斷:
“王公公,你也是讀過史書的人,咱家就問你,陳橋兵變時,你當真以為是趙匡胤的那些部下強迫他成為天子的嗎?”
這句話擲地有聲,以至於方正化愣了一下,崇禎皇帝也微微點了點頭,明白了王承恩的言下之意。
說那些部下強給趙匡胤披黃袍,無非就是讓趙匡胤臉上好看些,畢竟趙匡胤欺負人家柴家的孤兒寡母上位,說出去多難聽。
趙匡胤要臉,又想當皇帝,於是,有了黃袍強加於身,有了陳橋兵變。
“無忌最懶,最怕麻煩。
他不想做的事,就是朕,也無法逼迫他去做。”崇禎皇帝終於舒展了眉頭,他的聲調並不高,顯然是說給方正化聽的。
就在剛才,他是真的動了殺心,倘若不是張世康提起過方正化的忠心,崇禎皇帝或許都不會猶豫。
“你,明白了嗎?”
崇禎皇帝的話意味深長,方正化本來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被王承恩攙扶的動作打斷。
王承恩見崇禎皇帝麵色好了不少,這才開口道:
“皇爺說的是,王爺的性子確實不同於常人,老奴就是相信路邊的乞丐會謀反,也不相信王爺會謀反。
隻是老奴有個疑問,這些消息大多都是最近一個月傳起來的,究竟是何人所傳?又是因為何種目的?”
崇禎皇帝聞言冷哼一聲道:
“除了朝中某些居心叵測之輩,還能有誰?”
“回皇爺,此事奴婢著人反複核查過,但幕後主使十分精明,就連民間那些頌揚王爺的文章,都無法查出是誰所作。
臣隻能根據利益相關猜測,要麽是朝中有不滿軍權握於一人之手者,要麽是三軍之軍將有居心叵測之輩。”
方正化如實道。
朝中大臣都知道天子信任張世康,於是暗中捧殺他,比如大肆宣揚張世康的功勞、美名,使天子猜忌張世康,畢竟功高震主。
三軍之軍將,自然是指某些希望張世康造反當皇帝的,當皇帝自然需要造勢,於是也有了動機。
方正化分析乍一聽有些道理,可仔細一聽,還不如乍一聽。
想把他拉下馬的,要誇他。
想推他更進一步的,也要誇他。
如果方正化的猜測屬實,這等於正方反方都不約而同的用了同樣的方式,要不說張世康是個妙人兒呢!
崇禎皇帝再次陷入思索,他也覺得如果真有幕後主使,隻能是這兩撥人中的一撥。
正思索間,外頭傳來腳步聲,王承恩過去查看後回來。
“皇爺,是新樂侯,還有懷國公,他們聯袂請見皇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