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他難道是個聖人?

字數:4778   加入書籤

A+A-


    “永平府的事?”張世康皺眉,而後立即有些慌張的解釋道:
    “哦,臣想起來了,當時這不是看著永平府的百姓遭了災可憐嘛。
    臣就令近衛軍的將士們去救災,那些被臣救下的百姓可不感激臣嘛,陛下是不知道,百姓們都山呼萬歲呀!”
    張世康故意誇大說辭,為的就是激活崇禎老哥的多疑天性。
    畢竟大明隻有一個太陽,那就是天子,現在那些百姓對著他山呼萬歲,崇禎老哥,這能忍?
    他之所以膽子這麽大,當然知道隻要不是真的釀成大禍,不論如何老哥不會殺他,畢竟他現在主動交兵權來著。
    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呀!
    文官們聽了這話,立刻就開始對著張世康指指點點,張世康臉皮厚,全當沒看到,隻等著崇禎老哥發話。
    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製止了朝臣的竊竊私語,張世康又悄摸看了一眼,發覺這老哥果然臉上不太高興,心裏就更得意了。
    快下令吧老哥,這大明舉重冠軍的頭銜,還得老哥你來當呀!
    “哼,滿嘴胡言!
    你好好想想再說!”崇禎皇帝冷哼一聲道。
    這下不僅文武百官有點懵,張世康腦袋也有點麻了。
    都這麽明顯了,這老哥怎麽回事?
    他再給李邦華和海中期使眼色,心說你們不是愛死諫嗎,這多好的機會?
    奈何李邦華多聰明,剛才天子製止他說話,他大概已經猜到事情有蹊蹺,決定再等等看。
    於是就眼觀鼻鼻觀心,再度進入入定狀態。
    文官緘默,勳戚反水,張世康沒轍隻得再度解釋道:
    “臣說的都是真的呀,你信我呀陛下!
    臣這麽年輕就立下那麽多功勞,那些百姓山呼萬歲時,臣心裏竟然還偷著樂,這說明臣真的快要控製不住自己的野心了呀。
    臣手裏握著整個大明的軍權,一旦控製不住自己,或者下麵哪個不開眼的要給臣披黃袍,臣要是經受不住考驗,朝廷不是完犢子了嗎?
    為了避免釀成大禍,陛下一定要準許臣辭官呀,不然後悔的一定是陛下。”
    這話說的不可謂大逆不道,當著和尚罵賊禿了屬於是,就連泰寧侯陳延祚等人,都下意識的遠離張世康。
    那些文官們甚至已經對他怒目而視,李邦華和海中期也有些義憤填膺。
    但崇禎皇帝卻再度搶先發話。
    “你這豎子,竟然連對朕,也不肯說實話了嗎?”
    這次崇禎皇帝是真的有些動怒了,因為張世康發現,崇禎老哥臉部紅溫了。
    “你看看這是什麽?”
    崇禎皇帝從王承恩手裏拿過一道奏疏,狠狠的丟向張世康。
    孫維藩虎軀一震,心道糟了。
    陛下這是把他給賣了!!
    張世康一頭霧水,從地上將那封奏疏撿了起來。
    粗略的剛一讀完,腦瓜子嗡嗡的。
    他總算知道為啥這老哥不按常理出牌了。
    群眾裏有壞人呀!
    孫維藩你個二五仔,朝堂上不幫著本王也就罷了,竟敢第一個背刺!!
    張世康氣壞了,拿著奏疏惡狠狠的就要找孫維藩對峙。
    孫維藩多聰明,立馬就往陳延祚那邊躲,陳延祚等人也不知道那奏疏寫的啥,隻是見到大侄子似乎要動手,一個個趕緊又拉又勸和稀泥。
    “放肆!大殿內如此做派,成何體統。”
    最終還是崇禎皇帝為孫維藩解了圍。
    “陛下,懷國公這是汙蔑臣,臣怎會做這等事?”
    “哼,奏疏裏寫明了大量人證,你是要朕派人去查證嗎?
    諸位卿家,也請看看吧,看完便自有公論。
    王大伴伴,把新樂侯的奏疏也發下去傳閱。”
    張世康這次是真的麻了,他望向劉文柄的眼神,心裏拔涼拔涼的,就好像後背又被刺了一刀。
    兩個老六!
    管教不嚴呀!!
    於是孫維藩和劉文柄的奏疏很快在群臣間傳閱,眾人終於知道,永平府的事,竟然是張世康自導自演的。
    還有順天府境內突然出現的,為武英郡王歌功頌德的文章,竟然也是張世康自己找人寫的。
    而現在看來,武英郡王如此做,竟然是為了辭掉兵權?
    畢竟隻要這些事傳到朝廷,文官們自然便會大肆彈劾,甚至勸諫天子收回軍權。
    這麽說,他們這是差點成為武英郡王的棋子?
    離譜!離譜之極!
    滑稽!滑天下之大稽!
    自打這張世康進了朝堂,好多事情都變的古古怪怪。
    這家夥!到底是怎麽想的呀?
    難不成真是錯怪他了?
    為了辭去兵權,竟然自導自演造反。
    難道他執掌兵權,真的隻是為了快速解決內憂外患?
    現在天下承平,要交兵權。
    他難道是個聖人?
    不然如何解釋這一切?
    滿朝文武看著張世康的表情瞬間變的很複雜,就如同看怪物一樣。
    張世康心情也很複雜,這事兒他籌謀一個多月了,沒想到竟然被孫維藩、劉文柄這倆老六攪黃。
    簡直是豈有此理!
    “此事已然大白,武英郡王畢竟年輕,做事不講章法,這一點諸卿家想來也知道。
    朕聞之,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懷國公和新樂侯的奏疏已經足以證明,永平府之事,不過是武英郡王為擺脫責任所演的戲罷了。
    不過不論如何,身為郡王,做事如此荒唐,亦該處罰。
    朕覺得,便罰俸一年吧。
    諸卿以為如何?”
    “臣附議!”
    勳戚這邊,孫維藩頭一個躬身同意。
    劉文柄、徐允楨、陳延祚等勳戚立馬集體附議。
    海中期和李邦華沉默片刻,已然知道天子根本沒有罷免張世康兵馬元帥的意思,也不強撐,先後附議。
    張世康急眼了。
    折騰了這麽久,好多好玩的事沒有空去做。
    這老哥是真的想把他一直當生產隊的驢來用啊!
    上輩子累死,他張世康永不為奴!
    念及此,張世康隻覺胸口一陣激蕩,洪荒之力再也控製不住,當即拜倒大聲道:
    “陛下!罰俸沒問題,臣知罪。
    但是這兵馬元帥,臣絕逼不當了。
    當初陛下可是答應了臣,隻要臣能蕩平仇寇中興大明,臣隨時可以辭去官職。
    如今流寇已滅,建奴殘廢,隻消明歲隨便派孫副帥或者盧總督出征,頃刻便能將建虜覆滅。
    土地改製之後,百姓均已得到田地,天下承平,已然一副中興景象。
    臣現在就要辭去兵馬元帥之職,陛下身為天子,一言九鼎。
    想來肯定會信守承諾的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