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五年計劃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你驚才絕豔,有經天緯地之能,列祖列宗將你賜給朕,朕若不能知人善任,將來有何顏麵去見他們?”崇禎皇帝又道。
他的語調不高,大殿裏除了王承恩外也沒其他人。
但張世康仍舊沒吭氣兒,這種話他聽太多了,謙虛的話反而顯得虛偽,更何況他還沒吃飽。
吃了兩塊榴蓮後,覺著有些膩歪,他掰下一瓣來遞給崇禎老哥,奈何崇禎皇帝擺擺手拒絕,甚至臉上還帶著嫌棄。
他不喜歡這玩意兒,臭了吧唧的。
張世康也不在意,把那塊榴蓮又放回桌子,繼續攻略桌子上的其他美食。
該說不說,自打朝廷經濟狀況好了之後,在張世康的一再勸諫下,大明皇帝的飲食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
六菜兩湯,牛肉、豚肉、魚肉、雞肉都有,而且味道絕佳。
對於堂堂大明天子而言,排場自然比不了蟎某清,但也絕對夠吃了。
崇禎皇帝不知道是不是沒有胃口,他仍舊沒動筷子,而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這幾年,你確實辛苦了。
如今百廢待興,各項改製也在繼續進行,若按常理,朕確實應該遵循承諾。”
說這話時,崇禎皇帝表情充滿失落,王承恩剛把酒倒上,崇禎皇帝便再次端起酒盅一飲而盡。
“可是無忌呀,你知道嗎?
大明有超過一萬萬百姓,大明疆域遼闊,單是軍隊便有一百多萬。
改製、國防、民生,各地的瑣事,大大小小,林林總總,常如亂麻。
朕十七歲登基時,心高氣傲,覺得治大國若烹小鮮。
宋之國士言,半部論語可治天下,朕當時也是這般心思。
可是後來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任何一條國策的施行都困難重重,百官反對,士紳反對。
即使是所有人都不反對,但施行起來仍舊是虎頭蛇尾,到了民間變了味道。
朕方知,儒家經典,是給人看的。
也隻是給人看的。”
幾杯酒下肚,崇禎皇帝仿佛打開了話匣子,他聲調不高,像是在回顧,也像是在傾訴。
大明朝的天子,稱孤道寡不至於,能說體己話的人也不少,諸如王承恩、方正化等人,都是很好的傾聽者。
但他們也隻是傾聽者,這些家奴很忠誠,可萬事卻隻會遵命行事,與之聊天無甚趣味。
而張世康卻不一樣,他不爽了會直接說,甚至敢當著他麵生氣發火。
這雖然在外人看來有些大逆不道,但崇禎皇帝早已習慣,並覺得這才是真性情。
他一度很懷念前兩年的那次禦駕親征,那時候朝廷還很困頓。
張世康說,要拉著他跟前線的將士一塊為愛發電。
他與張世康同吃同住,與將士們談笑風生,晚上睡不著,他便把這小子叫醒,讓他陪著自己聊天。
聊大明局勢,聊國計民生,什麽都聊。
張世康時常胡言亂語,甚至指著頭頂的星星,說什麽那些星星大部分都跟太陽一樣,還說什麽他們其實是飄在空中之類的傻話。
崇禎皇帝讀過很多書,也是從那時候起,崇禎皇帝才知道書中所言的朋友,究竟是什麽樣的體驗。
是的,至少對於他而言,在十七歲之前,他沒有朋友。
在十七歲之後,就更沒有了。
他本以為,以後他與無忌必然會是亙古未有之君臣佳話,本以為無忌會一直幫他,直到二人皆垂垂老矣。
可這才幾年,這小子便頻頻打退堂鼓,甚至不惜要挾也要辭去官職。
每每想起此事,崇禎皇帝便如同心裏壓著什麽東西。
“朕之德行,比下有餘,比上不足。
朕臨朝,處理政務尚可,然卻少有戰略之遠見。
守成尚不能使百姓安寢,即使拚盡全力,也頂多是維持現狀,國家太大了,一件小事便可牽一發而動全身。
朕之所以不肯同意你辭官,便是為此。
朕雖庸碌,然萬民無咎。
朕坐在這個位子上,就一定要為萬民開盛世,即使會讓你覺得辛苦。”
大殿裏異常安靜,隻餘張世康吃東西的吧唧聲,以及崇禎皇帝略顯低沉的說話聲。
他不想讓張世康因為辭官的事心裏憋悶,他有他的苦衷,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倘若他為了讓張世康活的舒坦,而因此放棄本可以讓萬民過上更好日子的機會,那他便是昏君。
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仍舊會這麽做。
張世康終於吃的差不多了,他擦了擦嘴,端起酒盅與崇禎皇帝碰了一下。
“陛下何必這麽煽情,搞得臣像個渣男。”
說罷,張世康喝了一口酒,蒸餾酒很烈,喝的他齜牙咧嘴的。
“臣又不傻,當然知道陛下的難處。
況且,陛下是不是想太多了?
且不言這兵權的事,臣也沒說徹底不管呀。
就是這幾年太過忙亂了想休息一陣兒,陛下的性子太急躁了。
臣生於斯,長於斯,臣的家裏世受國恩三百載,與陛下榮辱與共,陛下這話說的,好像臣要跑路似的。
臣能跑哪兒去?”
張世康從王承恩手裏奪過酒壺,給崇禎老哥和自己都倒了一杯。
崇禎皇帝聞言臉上略有些驚訝。
“你常跟靖虜侯他們說,要去海外,要去歐羅巴、亞墨利加的。”
早些年曾有外藩人進獻了萬國全圖,崇禎皇帝大概知道歐羅巴和亞墨利加的位置。
距離大明萬裏之遙,尤其是南北亞墨利加,還要遠渡重洋,據說去一趟就得一年之久。
“嗐!陛下說這個呀,臣確實想去,而且也肯定要去。
不過臣也沒說去了就不回來了呀,那地方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咱大明。
咱漢人都講究個落葉歸根,臣怎麽可能在外藩定居?”
聽了這話,崇禎皇帝臉上立馬露出笑意來。
張世康性憊懶喜玩耍,又經常念叨著出海出海,崇禎皇帝當然不怕張世康暫時辭去官職,他就怕這小子一出去就沒了影。
“那就好,那就好。”
崇禎皇帝微笑著不斷念叨。
“其實吧,陛下這兩年已經很厲害了,您身為天子,怎能如此妄自菲薄。
臣還是那句話,天下之大,國事之繁,但唯獨兩點最重要,隻要抓好了這兩點,天就塌不了。
其一軍權,其二民心,隻要這兩個不出問題,便無人敢造次,則萬事可期。”
張世康與崇禎皇帝又碰了一杯,琢磨了一下後繼續道:
“至於陛下所慮,臣琢磨了一下,無非就是長遠目標的問題。”
世上之人性格迥異、天賦也不同,有的人擅長執行,隻要定下合理目標,可以做的很好。
但對於目標的確立,未來的規劃,卻是短板。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論遠見卓識,張世康敢說第二,這天下,還沒人敢說第一。
停頓了一下,張世康繼續道:
“這個好辦,抽空陛下將閣臣召集過來,咱們一塊議一議,定個五年計劃什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