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和和氣氣看電視
字數:3209 加入書籤
媽媽越說越氣,最後直接下了逐客令:“行了,吃完了飯你們趕緊走,幾個孩子還在台裏跟他們在一起呢,你們也多去看著點,別讓人給欺負了!”
趙欣一臉無奈地看著母親,語氣中帶著些許不滿地說道:“媽,您說這話您自己相信嗎?您這兩個大寶貝孫子,一個是誰都敢惹,一個是誰都敢打,您去問問那些孩子,還有幾個是沒有被他倆欺負過的?”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您那寶貝小孫女呢,整天笑嗬嗬的,一問三不知,表麵上看著人畜無害,可實際上呢,天天在背後當好人。反倒是您的大孫女,看著像個安靜的小仙女,可誰知道她在背後出了多少壞點子呢!”
趙欣越說越激動,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哥,我都不知道您讓趙啟遠跟著您這兩個月都學了些什麽!您看看他現在,比他大四五歲的武校孩子都打不過他!也就隻有他們的隊長能跟他過幾招,要是他再長高一些,力氣再大一些,我估計他每天都能把那些孩子的胳膊卸下來,然後再裝上!”
說到這裏,趙欣深深地歎了口氣,“以前他隻是不願意多說話,可現在呢,不僅話多了,還淨幹些壞事!”現在好了,就算是幹了壞事也讓別人覺得好像是他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每次被人質問的時候,他就隻有那一個理由,說是別人先動手打他的,所以他這是正當自衛!我就奇了怪了,我問他既然是別人先動的手,那為啥最後受傷的卻是別人呢?你們猜猜他是怎麽回答我的?他居然說什麽‘打不過不丟人,打不過還跑不過那才叫丟人’!你們都來聽聽,這都叫什麽歪理啊!
媽媽聽了這話,卻不以為然地說道:“這話說得也沒什麽錯啊!你既然打不過人家,那還不趕緊跑,難不成還站在原地等著人家繼續揍你啊?難道你是在那裏等著吃席呢?”
趙達在一旁也幫腔道:“就是啊,這幾個孩子不管遇到什麽事情,都有你嫂子在那裏盯著呢,你就別在這兒瞎操心了!”
趙欣見狀,連忙解釋道:“我跟你們說這些,可不是為了操心,而是想告訴你們,電視台裏有幾個以前當過兵的教官都說了,啟遠用的這些招式裏麵,有很多都是被明令禁止使用的,因為這些招式很容易出事情的!”他現在是個子小,勁頭不夠,隻要長到一米五多點,他每次出手的落點都會讓別人非死即殘!那時候一旦出事就是大事。你們好好想想吧!
趙達若有所思地說:“嗯,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啊!那我決定春節過後就帶他回去,重點解決一下出手落點的問題。而且,我還要對他進行最嚴厲的批評教育,讓他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趙欣連忙擺手道:“哎呀,你可拉倒吧!他本來在家裏老老實實的,多好啊!結果跟著你才兩個月,就學會給雞拔毛,還讓大狗裝死,這要是再待上半年,那他豈不是要無法無天了?”
就在兩人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媽媽突然用杯子狠狠地砸了幾下桌子,發出“砰砰”的響聲。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讓趙達和趙欣都嚇了一跳,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向對方,然後瞬間都安靜了下來。
今年的除夕有些特別,因為二十九才是真正的除夕,所以也被稱為“小除夕”。而春節晚會也會在小除夕的晚上舉行,這意味著春節晚會的準備工作在二十八就已經進入了最後一天的緊張籌備階段。到了這個時候,哪些節目能夠最終登上晚會的舞台,也到了最後的抉擇時刻。
吃完晚飯後,趙達便陪著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靜靜地等待著春節晚會的開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九點的鍾聲敲響了,今年最後一期的《老楊話娛樂》準時開播。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歡迎來到老楊話娛樂,我是老楊。今天呢,可是今年春節前的最後一期節目啦,而且啊,這還是一期特別節目呢!為什麽說是特別節目呢?嘿嘿,這就得給大家好好講講啦。
大家看我身後,是不是有一台電視機和一台 vcd 啊?對啦,今天這節目可不光是我在這兒說哦,中間呢,還會請大家一起看電視呢!怎麽樣,是不是很特別呀?
其實啊,咱們東國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曆史呢,這漫長的歲月裏,自然就有很多很多的傳統啦。這些傳統呢,存在的時間一長,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專門的文化哦。就比如說吧,那些賣豆腐的人,隻要在大街上吆喝那麽一嗓子,咱們一聽就知道啦,這是賣豆腐的來咯!哎~這是賣豆腐的來了,比如賣耗子藥的,他們也有一套專門的說辭,老鼠藥,藥老鼠,藥死老鼠有好處,不管是上屋頂的,還是下地窖偷地瓜種的,都能藥死。買的快,鬧的快,免得老鼠談戀愛;買的多,鬧的多,免得老鼠一窩窩;老鼠本來不喝酒,它硬要和你做朋友;你在屋裏過年,它在家裏打拳;你在樓下說話它在樓上打架。各地方賣老鼠藥的說辭也不同,但是都明白他們是幹什麽的。還有以前說相聲的練地攤的那些人,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來聽怎麽辦,他們也也有一套拉人的說辭,人家過來聽你說相聲說的好,大家都給你賞錢,說得不好就白忙活。怎麽辦?隻有不斷的有創新的節目,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剛才說的這些實際上就是傳統的曲藝文化,當然了還有一些像什麽官場文化,音樂文化,書法,節日,民俗等等的這些文化,都屬於傳統文化裏的一部分,今天我們主要講述傳統的戲劇文化,傳統戲曲最早是由人類早期的祭祀舞蹈演變而來。傳統戲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東國許多民族文化的特點,並在不同地區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流派。直到元代,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戲曲達到了頂峰,誕生了許多著名的經典作品。傳統戲曲的基本表演形式是唱、念、做、打。在表演過程中,戲曲人物不僅通過唱腔展示自己的個性和內心世界,還通過手勢、姿態等肢體語言豐富舞台表演的內涵。
戲曲的種類繁多,數不勝數,許多地方都擁有獨特的戲劇文化傳承。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京劇,它可是眾人皆知的劇種,以前還被稱為平劇呢!要想在京劇舞台上大放異彩,那可真是得下一番苦功夫,唱念做打,樣樣都得練得爐火純青才行。
再說說豫劇吧,它的唱腔那叫一個抑揚有度,行腔酣暢淋漓,吐字清晰明了,韻味醇厚甜美,而且還生動活潑,深受現在豫州人的喜愛。
此外,還有越劇、評劇、昆曲、川劇、粵劇、黃梅戲、秦腔、晉劇、越調、楚劇、呂劇等等等等,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的地方戲種類都統計清楚。
這時,觀眾中有人喊道:“還有花鼓戲、婺劇、漢劇、地瓜戲呢!”楊老師連忙回應道:“現場有很多朋友可能也有你們自己家鄉的戲劇種類沒有被統計進來,畢竟時間有限嘛。不過,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當中還有誰會唱自己家鄉的戲劇呢?”
前幾天我們幾個人閑著沒事幹就坐在一塊吃飯,喝多了的時候就對各地方的戲劇文化交流了起來,來,先看一段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