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高悠抗疫,三王爺密謀奪位

字數:11987   加入書籤

A+A-


    夜幕降臨,桑榮國的王府內一片寂靜,唯有高森的靈堂前點著幾盞昏黃的長明燈,映照出一片肅殺的氛圍。
    靈堂內,三王爺桑越山、高承文夫婦,以及三王爺的四個兒子楊岷、楊崎、楊峻、楊峪圍坐在一起,他們身邊沒有一個下人,氣氛沉重而壓抑。
    三王爺的臉上帶著悲憤,眼神中透出堅定的殺意。
    片刻後,三王爺轉身看著他們,沉聲道:“大王不肯出兵,森兒的仇我們隻能自己來報。”
    “可沒有大王的許可,我們也做不了什麽啊!”楊峻說道。
    三王爺眼睛突然綻放出寒光,道:“所以,我決定造反奪位,等我登上王位,就可以出兵討伐大恒朝,為森兒報仇!”
    楊峪一聽,麵露喜色,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道:“父親,我們早就看不慣大王的軟弱無能,大王這個位置就該讓給父王這樣雄才偉略的人做。”
    “對,父親早就該反了。”
    “自從那個無能之君登上王位,咱們桑榮國就一年不如一年,再沒有人來拯救就完了。”
    三王爺的目光轉向他的四個兒子,沉聲道:“那你們覺得怎麽做好呢?”
    老四楊峪性情最為急躁,他猛地一拍大腿,大聲道:“父親,此事簡單得很。
    咱們直接帶兵殺入皇宮,把大王殺了,然後您登基為王就是了。”
    三王爺微微搖頭,眼神中透出一絲憂慮道:“此法魯莽,若強行奪位,王族中人、文武大臣以及百姓都不會認可。
    到時候,我們不僅要麵對各方軍隊以平叛為由的攻擊,還會陷入四麵被圍的境地。”
    老大楊岷輕輕點了點頭,語氣冷靜而謹慎道:“父親所言甚是,若要奪位,必須名正言順,否則難以服眾。”
    老三楊峻想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輕聲道:“那就派人暗殺大王。大王喜歡打獵,我們可以在他打獵的地方埋伏,一舉得手。”
    老二楊崎皺了皺眉,沉聲道:“大王身邊侍衛眾多,暗殺並非易事。而且,就算除掉大王,還有太子和二王爺在,父親也難以登基。”
    楊峻看了他一眼,跟著說道:“這有何難。咱們一起除掉大王、太子和二王爺,不就順理成章了?”
    楊崎和楊峪都點了點頭,高承文夫婦也覺得此法可行。
    三王爺的目光轉向楊岷,他知道在四個兒子中,隻有楊岷足智多謀,心思慎密,是能成大事的人,沉聲道:“岷兒,你有何想法?”
    楊岷沉吟了一下,語氣輕緩地說道:“父親,三弟的想法固然不錯,但若隻是簡單地除掉大王、太子和二王爺,後續必然會有諸多麻煩,因為還有文武大臣,百姓,以及各地的守軍,咱們總不能把他們全除掉吧。”
    所以,我們要的是既除掉他們,又能名正言順繼位的辦法。”
    聽了他的話,所有人都很詫異,因為這太難了。
    三王爺意識到他很可能已經有主意,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問道:“你有何妙計?”
    楊岷語氣冷靜而從容地道:“我們先找機會除掉太子,然後故意留下線索指向二王爺,讓大王對他生疑。
    接著,我們冒充二王爺抓住大王身邊近侍的家人,威脅他們在大王的食物裏下毒,事後再讓下毒的人供出二王爺指使。
    這樣一來,大王、太子和二王爺都除掉了,父親作為大王的親弟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登基為王。”
    三王爺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此計果然妙極。”
    楊崎、楊峻和楊峪也紛紛點頭,高承文夫婦更是喜出望外。
    楊峻忍不住問道:“大哥,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這個計策?”
    楊岷淡淡一笑,故作高深地說道:“沒錯,這個辦法已經在我腦中存在許久,隻是父王以前下不了決心,所以我才沒有說出來。”
    三王爺輕輕點了點頭,沉聲道:“既然如此,我們便依此計行事。
    岷兒,你來詳細安排一下細節。”
    楊岷起身,走到靈堂中央,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首先,除掉太子一事,必須謹慎行事,不能引起懷疑。
    所以,我們不能在城裏動手,而要在城外。”
    “城外哪裏?”楊崎問道。
    “霧峰山。”
    楊岷道:“太子跟大王一樣好打獵,我們可以安排一些刺客埋伏在他打獵的地方,等太子到了之後,突然殺出,一舉將他殺掉,再留下線索指向二王爺。
    這樣就能引起大王對二王爺的猜疑,地暫停他所有的職務,等候調查結果。”
    略停了一下,他在靈前行走了幾步,繼續把完整的計劃跟大家說了一遍。
    隨後,他們一家人又一起詳細商討了具體的細節,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大恒朝。
    京城。
    下午,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金碧輝煌的皇宮大殿之上,皇宮顯得格外的恢宏。
    皇上正禦花園裏散心,太監來報:“禦史方清求見。”
    “宣。”
    皇上走進涼亭坐下,宮女趕緊擺上果脯,茶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很快,禦史方清匆匆走進涼亭,神色慌張,躬身稟報道:“陛下,城北難民聚居地突發瘟疫,已有三人死亡,另有三十幾人染病。
    若不立刻采取措施,一旦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
    皇上聽後,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眉頭緊鎖,語氣焦急地說道:“怎麽會出現瘟疫?”
    方清道:“這事現在臣也不知,需要調查後才能知道。
    但現在最重要的是不能讓瘟疫蔓延,否則京城百萬人就要遭難了。”
    皇上道:“立刻下旨,讓軍隊將難民轉移到城外去。”
    正當方清要接旨之際,太監急匆匆跑進來,伏地稟報:“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皇上一聽,立刻道:“快讓太子來!”
    不久,高悠穿過月亮門,快步走進涼亭,微微躬身,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皇上看著他,語氣中帶著擔憂道:“你來得正好。城北難民聚居地突發瘟疫,方清說已有數人染病,情況十分危急。朕正準備下令轉移難民,你有何看法?”
    高悠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方清,問道:“難民居住地有多少難民?”
    方清說道:“有六萬多人。”
    高悠略微沉吟後說道:“父皇,此時轉移難民恐怕不妥。”
    皇上怔了一下,因為以前各地隻要有瘟疫,都是這麽處置,不知道為什麽這次不妥了,語氣中帶著急切道:“有何不妥,難道任由瘟疫蔓延不成?”
    高悠淡然搖頭,沉聲道:“難民數量眾多,有六萬多人,我們尚未做好防範措施,一旦轉移過程中出現意外,後果將更加嚴重。”
    皇上聽後,想了一下,也覺得有道理,語氣緩和了一些,問道:“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
    高悠語氣從容道:“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將難民聚居地封鎖起來,禁止裏麵的人外出,外麵的人進入,切斷傳播途徑。
    同時,將已感染的患者就地隔離,派大夫為他們治療。
    此外,可令士兵用生石灰兌水,製作成消毒水,對難民居住區進行全麵消毒。
    凡是參與消毒的士兵,必須全身做好防範,可將石灰消毒水浸泡麻袋後放在難民居住區入口,用以給鞋底消毒。”
    皇上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輕輕點了點頭。
    高悠隨後繼續道:“同時,可令士兵在北城外找一個僻靜之處,重新為難民搭建一個居住區。
    待居住區搭建好之後,等到夜深人靜之時,再將難民轉移出去。
    難民離開後,立刻讓士兵用石灰消毒水清洗街道,確保不會留下任何隱患。”
    “說的好。”
    皇上隨後立刻下令:“來人,傳太醫院的鄭華和京軍總指揮盛江速來見朕。”
    片刻之後,鄭華和盛江匆匆趕到,跪拜道:“臣等叩見陛下。”
    皇上沉聲道:“盛江,你立刻派兵將城北難民聚居地圍起來,用石灰消毒水對難民居住區進行全麵消毒。
    另外,再派三萬士兵在北城外五裏外的僻靜之處,搭建可供六萬人居住的臨時木屋。”
    盛江拱手道:“遵旨!”
    皇上又轉向鄭華,沉聲道:“鄭華,你立刻派一百五十名太醫進入難民聚居區,為裏麵的難民治病,教他們預防。”
    鄭華拱手道:“遵旨!”
    盛江和鄭華領命後,立刻起身離開。
    皇上看向高悠,用欣慰的語氣說道:“今日之事,多虧了你。若非你思慮周全,後果不堪設想。”
    高悠拱手道:“兒臣是太子,這是應該的。”
    皇上微微一笑,點了點頭道:“你在這方麵知道的多,去指導一下盛江和鄭華,確保此事萬無一失。”
    “兒臣領旨。”
    高悠躬身行禮後,轉身離去。
    鄭華離開皇宮後,親自帶著太醫們進入難民區,為患病的百姓診治,教他們預防措施。
    同時,盛江安排的士兵也開始對難民區進行全麵消毒。
    盛江也親自指揮士兵在北城外搭建臨時木屋。
    高悠親自擔任指揮,調配各種所需要的物資和人員,使得這場抗疫行動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
    除了那幾個已經感染的百姓外,再沒有其他人感染。
    幾天後,北城外的臨時居住區已經建好,一排排整齊的木屋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溫暖。
    高悠親自前來檢查,看到木屋修建得很好,臉上現出欣慰的笑容。
    高悠站在臨時居住區的入口處,對士兵道:“大家辛苦了。”
    “這是臣等應該做的。”盛京應道。
    高悠微微點頭,沉聲道:“傳令下去,讓士兵們做好準備。今晚將難民們轉移到這裏。”
    “是。”
    子時過後,京城的街道上一片寂靜。
    高悠站在城樓上,看著士兵們忙碌的身影。
    他們穿著用白布做成的防護服,手持用竹筒做的噴霧器,走在最前麵,將石灰消毒水均勻地灑在街麵上。
    隨後難民們在士兵的引導下,排著整齊的隊伍,緩緩走出聚居地,沿著灑了消毒水的街道,朝城外走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難民們走過之後,高悠立刻下令:“立刻對街道再次消毒。同時讓士兵對原難民居住區,要進行反複全麵清毒,這期間不許任何人進入。”
    士兵們迅速行動,將石灰消毒水再次灑在難民們剛剛走過的道路上。
    幾天後。
    高悠來到北城外的臨時安置區看望那些百姓,語氣溫和地說道:“各位鄉親,這次你們受苦了。不過你們放心,朝廷一定會對你們負責到底。”
    難民們紛紛點頭,眼中帶著感激,一位老者走上前來,微微躬身道:“殿下,我們已經聽說了,這次全是聽了您的,我們才會有現在住的,吃的,穿的。
    您真是我們的救星。若不是您,我們恐怕……”
    高悠擺了擺手,道:“你們都是大恒朝的子民,保護百姓是我的責任。
    希望大家在這裏安心生活,等你們的身體恢複,我們還會為你們安排事情,讓你們過正常的生活。”
    難民們紛紛點頭,臉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高悠轉身看向盛京,沉聲道:“要安排好難民們的生活,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食物和水。”
    盛京點頭道:“太子放心,臣一定會安排好的。”
    高悠扭頭,看到難民們臉上露出的笑容,他的心中也感到一絲溫暖。
    桑榮國。
    中午時分,太子楊真帶著身邊的隨從和侍衛,浩浩蕩蕩地來到王都南城外。
    他受父親的影響,也酷愛打獵,每隔幾天便會出城一次,每次都直奔霧峰山。
    這裏山高林密,草木茂盛,野獸眾多,是絕佳的狩獵之地。
    隻是上午的霧氣太濃,幾米外就看不清東西,但到了中午,霧氣便會散去,因此楊真總是選擇在中午前來。
    楊真從馬上下來,環顧四周,臉上帶著一絲興奮道:“今日的霧氣散得比往常早些,真是個打獵的好日子。”
    他身後的侍衛們紛紛點頭,緊隨其後進入山林。
    楊真帶著侍衛們走進山林不久,便發現了一頭體型龐大的野豬。
    他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急忙搭箭拉弓,準備射殺。
    然而,就在他準備發射的刹那,突然傳來一陣破空之聲。
    楊真的武藝不錯,立刻聽出是有暗箭射來,他迅速閃身躲開。
    就在他閃開的刹那,隻聽“嗖”的一聲,一支利箭擦著他的臉頰,釘在了身後的樹幹上。
    楊真的侍衛們見狀,大驚失色,立刻圍攏過來,護在太子身前。
    一名侍衛持刀在手,看著四周大聲喝道:“什麽人,敢暗算太子?”
    話音未落,從四周的草叢中突然衝出數百名持刀的黑衣蒙麵人。
    他們行動迅速,殺氣騰騰,瞬間將楊真和他的侍衛們包圍,侍衛立刻與他們廝殺在一起。
    刹那間,喊殺聲震天,鮮血飛濺,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
    楊真武藝不凡,他手持長弓,接連射傷了幾名黑衣人。
    然而,黑衣人數量眾多,且訓練有素,侍衛們漸漸落入下風。
    楊真正要取箭再射,突然一名黑衣人撲了過來,楊真隻得扔丟弓箭,持刀與黑衣人交手。
    楊真身邊的侍衛隻有兩百多人,麵對比他們多一倍的黑衣人圍攻,很快就落入下風,不斷地有人倒下死去。
    楊真正與那人打得難解難分,突然看到自己的人越來越少,心裏開始慌了,立刻被對手抓到機會,一刀砍斷了他的右手臂,鮮血如泉湧般噴出。
    楊真慘叫一聲,捂著斷臂,踉蹌後退幾步,轉身試圖逃跑。
    但那名黑衣人緊追不舍,一刀從後背捅進了他的身體,刀尖從前腹部穿了出來。
    跟著,黑衣人抬腳踹在楊真的臀部,楊真向前跌了幾步,撲倒在地,一動不動。
    楊真死後不久,他的侍衛們,很快也被黑衣人全部殺死。
    為首的黑衣人冷笑著看著倒在地上的楊真,揮手道:“檢查一下,還有沒有活口?”
    手下們迅速檢查了一遍,向首領報告道:“回稟首領,全部死了,沒有活口。”
    首領微微點頭,冷聲道:“好,走,回去向二王爺報告。”
    說完,他轉身帶著眾人消失在山林之中。
    黑衣人離開後,寂靜的山林中突然傳來一陣微弱的呻吟聲。
    原來,楊真的侍衛中竟然有兩人並未死去,他們隻是裝死躲過了黑衣人的檢查。
    這兩人掙紮著站起來,跌跌撞撞地走到楊真的屍體前,將他翻過身,確認他已經斷氣。
    其中一名侍衛咬牙切齒地說道:“剛才你聽到那些人說的話了嗎?”
    另外一人點了點頭,低聲說道:“聽到了,他們說回去向二王爺報告。”
    那名侍衛眼中閃過一絲怒火,沉聲道:“咱們快回去向大王報告,請大王為太子報仇!”
    兩人相互攙扶著,跌跌撞撞地從山林中出來,忍著傷痛,騎上馬,朝著王都的方向奔去。
    桑榮國的王宮內。
    桑榮王坐在龍椅上,麵容威嚴,正與三王爺和眾大臣商討今年的祭神大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祭神大典是桑榮國極為重要的儀式,每年都會舉行,以感謝神靈賜予的安居樂業。
    桑榮王微微點頭,沉聲道:“今年的祭神大典,一定要辦得隆重而莊重。
    各位卿家,你們對今年的慶典有什麽好的建議?”
    三王爺微微一笑,語氣恭敬地說道:“大哥,祭神大典是國之大事,必須一絲不苟。
    臣弟建議在大典前,可請祭司進行十天的祈禱,再命百姓貢獻祭祀。”
    桑榮王微微點頭,正準備繼續商議,突然,一名內侍急匆匆地跑進殿內,神色慌張地跪下稟報:“大王,太子的侍衛帶傷在外求見!”
    桑榮王聽後,心中一驚,急忙道:“快,快讓他們進來。”
    片刻之後,兩名帶傷的侍衛跌跌撞撞地走進殿內,跪在桑榮王麵前。
    桑榮王看到他們渾身是傷,心中一沉,沉聲問道:“你們這是怎麽了?”
    其中一名侍衛抬起頭,眼中滿是悲憤,聲音顫抖地說道:“大王,太子殿下在打獵時遭到刺客襲擊,已經遇害了。”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死寂。
    桑榮王隻有一個兒子,那就是太子楊真。
    聽到這個消息,桑榮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猛地站起身,兩眼一黑,竟昏了過去。
    三王爺和眾大臣急忙圍了上去,掐人中,拍打臉頰,終於將桑榮王救醒。
    桑榮王緩緩睜開眼睛,眼中滿是淚水,他顫抖著聲音問道:“你們說的是真的?”
    侍衛們齊聲道:“小的們不敢欺瞞大王,太子殿下確實已經遇害。”
    桑榮王聽後,悲痛欲絕,放聲大哭。他再次昏厥過去,三王爺和眾大臣又是一陣手忙腳亂,好不容易才將他救醒。
    桑榮王醒來後,立刻派人跟著侍衛去把楊真的屍體帶了回來。
    桑榮王看到楊真的屍體被抬了進來,悲痛欲絕,撲在兒子的屍體上,痛哭失聲:“我的兒啊,你怎麽就離我而去了。”
    三王爺急忙勸道:“大哥,不要太悲傷,要保重身體,這樣才能為太子報仇。”
    聽到“報仇”兩個字,桑榮王立刻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他盯著兩名侍衛,沉聲道:“是誰殺了我的兒子?”
    一名侍衛戰戰兢兢地說道:“那些刺客全都穿著黑衣,蒙著臉,我們不知道他們是什麽人。
    但他們離開時說,要回去向二王爺報告。”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嘩然。
    三王爺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指著侍衛怒斥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汙蔑二王爺,罪該萬死。”
    侍衛們急忙辯解:“不,小的說的全是實話,那些人確實說的向二王爺報告。”
    三王爺轉身看向桑榮王,語氣中帶著急切道:“大哥,你別聽他胡說,二哥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一定是有人想陷害二哥!”
    桑榮王的臉色鐵青,他冷冷地看著三王爺,聲音中帶著一絲寒意道:“你怎麽就知道不是他?”
    三王爺略微怔了一下,說道:“咱們是兄弟,他怎麽可能害自己的侄子?”
    桑榮王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道:“咱們把他當兄弟,他未必把我們當兄弟。”
    三王爺知道桑榮王已經對二王爺生疑,心中暗喜不已,隨即又假惺惺地說道:“大哥,不要急著下定論,還是先把二哥叫來問清楚,免得弄錯。”
    桑榮王微微點頭,聲音冰冷地說道:“來人!”
    侍衛立刻上前,恭敬地問道:“大王有何吩咐?”
    桑榮王冷冷地說道:“去把二王爺叫來!”
    “是!”侍衛轉身離去。
    喜歡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請大家收藏:()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