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領兵再出征

字數:11590   加入書籤

A+A-


    二王爺楊越坤的府邸內,絲竹聲聲。
    大廳正中,二王爺坐在正前方的主位。
    年約五十三,四歲,身材修長,五官端正,鼻梁挺直,嘴唇薄而有型,微微抿起時,更顯幾分沉穩與威嚴。
    氣質中既有文人的溫潤如玉,又有王族的尊貴與威嚴,令人望而生敬。
    兩側分坐著十二位文人墨客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張小桌子,上麵擺放著酒菜。
    中間一群年輕的舞娘翩翩起舞,身姿輕盈如燕,為這場宴會增添了幾分雅致與歡樂。
    二王爺麵帶微笑,舉杯道:“諸位先生,難得今日無事,咱們酒宴之後到後花園去賞花做詩,幹杯。”
    眾人紛紛舉杯,氣氛熱烈而歡快。
    二王爺是先王所有兒子中最有能力的一個,當年先王甚至有過立他為儲君的想法。
    然而,他的母親隻是個妃子,最終遭到王族和眾大臣的反對沒成。
    桑榮王繼位後,對他也頗為忌憚,一直沒有給他實權,而是重用與他一母同胞的三王爺,把近一半的兵權都交給了他,以此來壓製二王爺。
    二王爺深知桑榮王對他有防範之心,為了避免引起桑榮王的迫害,他索性什麽也不爭,招攬了一幫文人墨客,整天談文論詩,遊山玩水,以此來消除桑榮王對他的疑心。
    眼前這些人就是他招攬的文人門客。
    正當眾人談笑風生之際,一名下人急匆匆地跑進來,神色慌張地稟報:“王爺,大王的侍衛闖進來了。”
    話音剛落,桑榮王的侍衛長楊普帶著十幾名侍衛大步走了進來。
    瞬間,宴會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舞娘們紛紛退到一邊,二王爺和那些門客也都站了起來。
    二王爺微微皺眉,語氣平靜地問道:“楊侍衛長,你帶人闖入本王家,究竟所為何事?”
    楊普傲慢地抱拳行禮,語氣冷淡地說道:“王爺,大王請您去回話。”
    二王爺心裏猛地一跳,問道:“不知大王找本王有何事?”
    楊普冷聲道:“王爺去了便知。”
    二王爺心中一沉,知道事情不妙,但他依然保持著鎮定,說道:“你稍等片刻,本王回去換件衣服再走。”
    楊普冷冷地說道:“不必了,就這麽去吧,別讓大王等急了。”
    二王爺心中一驚,意識到事情肯定很嚴重,不敢再說什麽,隻得跟著楊普離開了府邸。
    來到王宮,楊普向桑榮王報告道:“大王,二王爺帶到。”
    桑榮王冷著臉,揮手道:“帶他進來。”
    侍衛們將二王爺帶了進來。
    二王爺低著頭,緩緩走到桑榮王麵前,剛要行禮,他突然看到了擺放在桑榮王麵前楊真的屍體,心中一驚,抬起頭看向桑榮王。
    隻見桑榮王正用冷酷的眼神看著他,仿佛與他有著深仇大恨。
    二王爺心中一慌,趕緊抱拳行禮,聲音微微顫抖:“臣弟參見大王。”
    桑榮王冷冷地看著他,語氣生硬地問道:“二弟,知道為什麽叫你來嗎?”
    二王爺心中一沉,但表麵上依然保持著鎮定,回答道:“臣不知。”
    桑榮王指著楊真的屍體,語氣冰冷:“太子死了。”
    二王爺看了一眼楊真的屍體,隻見他手臂斷了,腹部有傷口,顯然是被人殺害的。
    他心中震驚不已,但依然保持著冷靜,問道:“大王,到底出了什麽事,太子怎麽會死?”
    桑榮王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寒意道:“他去打獵,遭到了不明之人的伏擊。”
    二王爺眉頭一皺,問道:“什麽人這麽大膽,竟敢謀害太子?”
    桑榮王冷冷地說道:“這就要問你了。”
    二王爺心中一驚,驚詫地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桑榮王冷聲道:“那些不明之人在離開的時候,說回去向你報告。”
    二王爺瞬間臉色大變,他急忙辯解道:“大王,臣對您忠心耿耿,太子又是臣的侄子,臣怎麽會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這肯定是有人想要陷害臣弟!”
    三王爺也急忙說道:“大哥,我都說了不會是二哥,這肯定是有人在陷害二哥,您可不能因為太子的死就輕信了別人對二哥的陷害。”
    在場的官員們也紛紛勸說桑榮王要冷靜,不要上當。
    桑榮王見大家都為二王爺說話,且目前也沒有其他證據,也不好立刻定他的罪,隻得板著臉道:“這件事到底是不是你,我會派人調查。
    不過既然大家都為你說話,那你就先回去吧,但不許離開王都。”
    “是。”
    二王爺臉色蒼白,拱了拱手,轉身離開了。
    隨後,桑榮王對丞相藍永明道:“查找凶手一事,由你負責,務必盡快找出凶手。”
    “臣遵旨。”藍永明領命而去。
    跟著桑榮王看了一下楊真的屍體,說道:“真兒,你放心,不管凶手是誰,為父都會把他找出來,為你報仇。”
    三王爺也說道:“太子,三叔也發誓,一定不會放過害你的人,等把他找出來,定將他碎屍萬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完後,他又安慰了桑榮王幾句,然後把王宮總管叫來,吩咐他馬上去給楊真布置靈堂。
    半個時辰後,三王爺回到府中,臉上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興奮。
    他快步走進議事廳,看到四個兒子和高承文夫婦早已等候在那裏,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道:“大王已經落入圈套,太子之死,果然讓大王對二哥起了疑心。”
    高承文夫婦和三王爺的四個兒子聽到這話,臉上都露出激動的神情。
    老四楊峪性子最為急躁,說道:“現在第一步計劃已經成功,咱們是不是可以馬上進行第二步計劃了?”
    眾人的目光都轉向了楊岷。
    楊岷語氣平靜而冷靜道:“四弟,事情不能操之過急。
    現在太子才剛死,如果立刻對大王下手,一定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欲速則不達啊。”
    三王爺點頭讚同,沉聲道:“岷兒說得對。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回頭路,更應該慎重行事。”
    老二楊崎皺了皺眉,問道:“那咱們現在就幹等著?”
    楊岷看了他一眼,說道:“當然也不是說就幹等著。我們可以趁這段時間做一些其他的事。
    比如,可以私下跟文武官員、各地的守軍將領多接觸,派人跟二王爺家的下人拉關係,收買他們,為我們後續的計劃提前做準備。”
    高承文點了點頭,讚同道:“大哥說得不錯。這些人不僅關係到我們計劃能否成功,尤其是那些官員和將領,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支持,父王登基之後,王位就更加穩固。”
    三王爺也點頭表示同意,說道:“不錯,我們不僅要讓他們支持我們,更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我們所用。”
    楊峪有些不耐煩,問道:“那我們要等到什麽時候才動手?”
    楊岷語氣從容不迫:“大王已經叫藍永明調查太子被殺的事,大王也肯定會派人盯著二王爺,我們可以故意弄一些線索指向二王爺。
    比如故意讓不明之人鬼鬼祟祟地在二王爺家後門出現,故意引誘監視的人跟蹤,然後再殺掉他們,讓大王和藍永明更懷疑二王爺。
    等到了這一步,咱們就可以對大王動手了。
    同時把二王爺也殺掉,再偽造成他自盡的樣子,這樣就死無對證,大家隻會認為二王爺是畏罪自殺,這件事也就這麽了了。
    接下來就是立新王。
    大王沒有其他兒子,二王爺也死了,父王順理成章是最適合的新王人選。”
    高承文立刻補充道:“我們還可以讓人模仿二王爺的筆跡,寫一封承認毒殺大王的畏罪書,這樣就更能坐實他的罪名。”
    眾人聽後,臉上都露出喜不自禁的神情,尤其是三王爺,似乎已經看到自己身披王袍,接受眾臣膜拜的情景,臉上笑得都起了褶子。
    楊崎有些急切地說道:“既然這樣,那咱們馬上就去與那些官員聯係。”
    楊岷看了他一眼,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道:“老二,你的性子別那麽急好嗎?
    現在咱們就到處跟官員接觸,別人能不懷疑嗎?
    尤其現在正在調查太子被殺的事,這不是送給人懷疑的把柄嗎?”
    楊崎一愣,有些不服氣地問道:“那什麽時候去?”
    楊岷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從容道:“現在大王正在給太子辦後事,各官員肯定每天都得去吊唁。
    咱們可以多去幫忙,這樣就能名正言順地跟他們接觸,了解一下哪些官員可以被我們拉攏,哪些不能,避免盲目拉攏而壞事。”
    三王爺讚同地點了點頭,道:“沒錯,我們雖然需要他們支持,但也不能盲目拉攏,畢竟還是有一部分人對大王很忠心,我們不能自己把自己賣了。”
    楊岷又看向楊崎和楊峪,語氣嚴肅地說道:“你們這兩天先不要露麵,就在府中待著。”
    “為什麽?”楊峪問道。
    楊岷道:“因為你們是駐外將領,沒有聖旨擅自回來會被問罪。
    萬一要是有人把這事告訴大王,那很可能會引起他的懷疑,到時我們就前功盡棄了。
    等父王向大王稟告,說讓你們回來祭拜太子,你們再露麵。”
    楊崎有些不甘心地說道:“好吧,那我們就先忍幾天。”
    楊岷安撫道:“不要這樣子,等事情成了,整個桑榮國都是我們的,你想怎麽玩都可以。”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臉上都露出期待的神情。
    三王爺隨後道:“那就依岷兒所言,大家各司其職,不可懈怠。
    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讓為父登上王位,讓桑榮國成為我們的天下。”
    “是,父王。”
    大恒朝。
    京城的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讓金殿顯得更加莊嚴。
    此時正在早朝,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氣氛莊嚴肅穆。
    高悠站在朝堂中央,手中拿著一份奏折,微微躬身,朗聲道:“父皇,兒臣有事奏稟。”
    皇上輕聲道:“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悠道:“京城的人口越來越多,已經超過了城池的容納範圍。
    底層百姓大多聚集在狹小的地方,不僅治安堪憂,還容易引發環境汙染和疾病傳播。
    另外,京城的道路也因人口和車馬的增加變得擁擠不堪。
    兒臣花了幾天時間,製定了一個京城改造和擴建的計劃,請父皇禦閱。”
    皇上微微點頭,讓李富把奏折收了上去,語氣平和地說道:“說說你的計劃。”
    高悠隨後詳細介紹道:“兒臣的計劃是將京城向外擴建,同時規劃新的居民區和商業區。
    經過改造和擴建,京城容納的人口將達到五百萬,可大大緩解現在擁擠的情況。”
    高悠介紹完後,朝堂上立刻出現議論聲。
    皇上轉向眾大臣問道:“眾卿家,你們覺得此計劃如何?”
    左丞相厲剛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太子所言極是,京城的現狀確實需要改變。
    此計劃若能實施,將大大改善京城的居住環境和治安狀況。”
    右丞相曾文修也拱手道:“臣讚同太子的計劃,這不僅關乎百姓的生活,也關乎大恒朝的長遠發展。”
    戶部尚書盧齊江皺了皺眉,略帶擔憂道:“太子的計劃固然好,但工程浩大,且現在各地需要銀子的地方太多,臣擔心國庫難以承擔如此巨大的開支。”
    高悠看了他一眼,語氣從容道:“盧大人,此事我已考慮過了。
    我們可以分階段實施,先從最緊迫的地方開始,逐步推進,這樣既不會對朝廷財政朝成太大的壓力,對百姓的影響也會很小。”
    盧齊江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正當朝堂上討論得熱火朝天之際,值日太監急匆匆地走進殿內,伏地稟報:“陛下,晉源知府派人送來緊急奏報,在宮外求見。”
    皇上隨即說道:“快帶他進來。”
    片刻之後,一名身著衙役服的中年男子被帶了進來,快步走到殿中央,跪下行禮:“小人人晉源府馬步班頭王明,叩見陛下。”
    皇上微微點頭,沉聲問道:“王明,你有何緊急要事要報?”
    王明取出一本奏折,雙手呈上:“陛下,江南魏鴻泰於前日午夜,派人偷偷渡過源江,攻占了陳愚縣、番東縣、廣忠縣,目前正準備攻打晉源府,王知府特派小人前來向陛下求援。”
    朝堂上瞬間一片嘩然。
    李富把奏折轉呈給皇上,皇上接過奏折,迅速瀏覽了一遍,臉上露出憤怒的神情,猛地一拍龍案,怒道:“魏鴻泰這個逆賊,朕還沒派軍隊去討伐他,他居然主動來挑釁,朕這次絕不再放過他!”
    左丞相厲剛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大恒的情況越來越好,隻剩下魏鴻泰這個隱患。
    現在西狄國已經被我們擊退,大魘國也被北琿國牽製,正是我們收複江南的好時機。
    請陛下立刻派人,收複江南。”
    右丞相曾文修、兵部尚書餘權、工部尚書周景泰、戶部尚書盧齊江等官員也立刻站出來,齊聲道:“臣等懇請陛下,立刻派兵收複江南。”
    皇上環顧眾臣,沉聲道:“你們覺得派誰去合適?”
    兵部尚書餘權微微躬身,語氣堅定地說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是最合適的人選,應派太子去。”
    “臣也認為太子最合適。”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所有官員全都讚同派高悠去。
    皇上看向高悠,眉頭輕皺,問道:“太子,你的意思如何?”
    高悠站出來道:“父皇,兒臣願意率兵前去剿滅魏鴻泰。”
    皇上道:“你剛剛回來不到不久,都還沒有好好休息,朕實在不忍心讓你再勞累。”
    高悠淡然一笑,語氣從容道:“父皇,前線將士積年累月地鎮守邊疆,兒臣跟他們比起來輕鬆多了,這點辛勞算不了什麽。”
    皇上聽他這麽說,也就沒再說什麽,問道:“你需要多少人馬?”
    高悠自信的道:“三萬禁軍足以。”
    皇上沉聲道:“魏鴻泰手下有幾十萬人,你隻帶三萬人馬怎麽夠?”
    高悠從容不迫地道:“我們的人雖然少,但武器比他們厲害,足以抵消人數上的劣勢。
    而且人少行動的速度更快,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皇上聽後,輕輕點頭,不再多說,沉聲道:“朕任命你為討逆大元帥,率領三萬禁軍前去剿滅魏鴻泰,收複江南。
    如在征討過程中還需要兵力,可自行從任何地方調遣。”
    “兒臣遵旨。”高悠微微躬身,語氣堅定。
    行禮之後,高悠轉身離開皇宮,心中充滿了信心。
    從皇宮出來,高悠徑直回東宮。他走進自己的寢殿,開始換上戰服。
    東宮總管譚德忠看到他又換上戰服,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皺著眉頭問道:“太子,您這是又要領兵去作戰嗎?”
    高悠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地說道:“魏鴻泰帶人渡過源江,已經攻占了幾座縣城,形勢危急。父皇讓我領兵去退敵,順便收複江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譚德忠聽後,臉上露出一絲擔憂,但他知道無法改變高悠的決定,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心疼道:“太子,您一定要小心,這次的敵人可不簡單,魏鴻泰這個人不簡單,您千萬要保重啊。”
    譚德忠的話讓高悠感動。
    他知道譚德忠是真心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輕聲說道:“譚公公,你放心,我會小心的。你也要保重身體,等我凱旋歸來。”
    譚德忠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關切道:“太子,您去吧,老奴等您平安歸來。”
    高悠換好戰服後,立刻帶著侍衛騎馬來到禁軍營地,傳令所有將領到帥營見他。
    片刻後,所有的將領都來了。
    高悠看了看他,沉聲道:“諸位將軍,魏鴻泰帶人渡過源江,已經攻占了幾座縣城,形勢危急。父皇命我率兵擊退過江反賊,收複江南,希望大家全力以赴。”
    眾將齊聲應道:“卑職等願追隨殿下,剿平逆賊,收複江南!”
    高悠點了點頭,轉向徐震山問道:“這段時間製作了多少火銃和火炮?”
    徐震山說道:“殿下,已經製作了三萬三千支火銃,火炮才製作了三百五十八門。”
    上次回來之後,高悠為了加快火銃,火炮的製作速度,給徐震山增加了一萬兩千人,這才使得火銃、火炮的產量得以提高。
    高悠語氣滿意地說道:“這些應該夠了。馬上把火銃發給士兵,另外趕緊把火炮、炮彈裝上馬車。”
    徐震山立刻轉身離開,去安排此事。
    高悠隨後點了林峰、鄺成、秦康、林衛娘、霍從平、周護、盧鑫、萬明、仲天遠、費索龍、趙天山、錢如江、郭浩民、許山川、韓奉春等將領隨行,其餘的留守京城。
    半個時辰後,徐震山回來報告:“太子,三萬士兵已經點齊,火銃已經發給士兵,火炮、彈藥也全部裝到馬車上。”
    高悠點了下頭,從帥營裏出來,看向三萬將士。心中充滿了信心。
    來到高台上,他大聲說道:“諸位將士,此次出征,責任重大,不僅要剿滅逆賊,更要解救百姓於苦難之中。
    希望大家全力以赴,不負朝廷所托,不負百姓所望。”
    眾將士被高悠的話深深鼓舞,齊聲高呼:“剿平逆賊,收複江南……”
    高悠看到士兵們士氣高漲,心中非常滿意,隨即上馬,帶著眾將和配備了火銃的三萬士兵離開禁軍營地。
    高悠帶著軍隊從大街路過,百姓們紛紛閃避。
    等軍隊過去後才開始議論紛紛。
    一位老者感歎道:“聽說江南的魏鴻泰帶人打過源江了,太子這肯定是要去剿滅魏鴻泰。”
    另一位百姓搖了搖頭,語氣憤慨地說道:“魏家真是太造孽了,以前害得百姓那麽苦,現在眼看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了,魏家的餘孽又出來作亂。
    希望太子能一舉剿滅了他,好讓大家踏踏實實地過日子。”
    旁邊一位壯漢語氣堅定地說道:“放心吧,太子親自帶兵去,魏鴻泰肯定蹦躂不了幾天了。”
    百姓們紛紛點頭,眼中充滿了對太子的信任和期待。
    高悠不知百姓的議論,帶兵出城後,帶領著三萬將士,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朝著晉源府的方向疾馳而去。
    喜歡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請大家收藏:()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