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晉源府之戰,洪韋忠慘死

字數:11775   加入書籤

A+A-


    中午時分,陰雲密布,仿佛預示著一場腥風血雨即將降臨。
    晉源府,知府衙門的大堂內,知府王孝成、兵馬都監洪韋忠、同知陳斌、通判韓文舉四人麵色凝重,端坐在大堂之上,眉宇間滿是焦慮之色。
    大堂外,晉源府的主簿、推官、諸曹參軍等下屬官員也個個神情緊張,來回踱步,竊竊私語,議論著當前的危急局勢。
    突然,一名衙役急匆匆地跑進大堂,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向王孝成稟報道:“稟告知府大人,壽真縣、子雲縣已經相繼被反軍攻占,兩縣官員全部被殺,人頭被懸於城牆上示威。”
    王孝成等人本就緊繃的神經,瞬間被扯得更緊,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王孝成擺了擺手,示意衙役退下,然後目光掃過洪韋忠、陳斌、韓文舉,沉聲道:“反軍的動作很快,短短幾天就已經攻占了我們五個縣,很明顯就是想趁朝廷軍隊趕來之前,把晉源府全境占領,以此為根基和朝廷作對。”
    陳斌、洪韋忠、韓文舉對視一眼,齊齊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王孝成隨後說道:“晉源府城應該是反軍下一個要攻打的城池,在朝廷援軍趕來之前,咱們無論如何都必須守住。”
    洪韋忠挺了挺胸膛,語氣堅定地說:“大人放心,晉源府有兩萬守軍,也加固了城池,反軍休想輕易打下來,絕對能支撐到朝廷軍隊趕來。”
    話音剛落,就聽外麵有人說道:“大人,王班頭回來了。”
    話音落下,去京城送信救援的馬步軍班頭王明,氣喘籲籲地從外麵跑了進來,王孝成、洪韋忠、陳斌、韓文舉一起圍了過去。
    王孝成急切地問道:“奏折送到了嗎?”
    王明點了點頭,說道:“已經送到了。”
    “朝廷援軍何時到?”王孝成再次追問。
    王明回答道:“皇上已經命太子殿下率軍前來,最遲半夜就能到。”
    王孝成等人一聽,頓時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王孝成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然而,這絲欣慰還未在他們臉上停留太久,就有一名士兵跑進來報告道:“稟告各位大人,南門外發現一支反軍正向我們而來。”
    王孝成等人瞬間臉色一變,洪韋忠問道:“有多少人?”
    士兵說道:“大概五千人左右。”
    王孝成等人鬆了一口氣,畢竟晉源城有兩萬兵馬,對付五千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隨後他們一起到了南城牆上,遠遠地看到塵煙滾滾,一支軍隊正快速地往這邊而來。
    很快,這支軍隊就到了南城門外,列好陣勢之後,為首的將領騎在馬上,對著城牆上喊道:“城上的守軍聽著,趕快打開城門投降,否則城破之後把你們全殺了。”
    看著這員反將囂張的樣子,洪韋忠心裏怒氣難平,對王孝成道:“大人在城中堅守,卑職帶人去把這支反軍消滅掉。”
    韓文舉連忙說道:“洪大人,現在這個時候,還是閉門不出,堅守為上。”
    洪韋忠不以為然地搖了下手,說道:“韓大人多慮了,區區五千人而已,沒什麽可怕的。
    趁這個時候多消滅他們一點人,對我們後麵作戰也有利。”
    說完,大步走下城牆,點了五千人馬,打開城門,放下吊橋,率軍出城。
    韓文舉還是不放心,想讓王孝成勸阻,但王孝成也覺得洪文忠說的有道理,趁著敵軍人數少,能消滅一點是一點,後麵相對就能輕鬆一些。
    軍隊列好陣形後,洪韋忠縱馬來到陣前,與對麵敵將相峙。
    他瞪著那員敵將,怒喝道:“大膽的反賊,本都監在此,還不趕快下馬投降。”
    敵將打量了他一下,問道:“你就是晉源府都監洪韋忠?”
    洪韋忠傲然道:“既知本都監之名,還不趕快下馬受死。”
    敵將輕蔑地笑了笑,說道:“大言不慚的東西,也敢在本將軍麵前撒野。
    來來來,讓本將軍試試你的能耐。”
    洪韋忠大怒,喝道:“本都監手下不死無名之輩,報上你的姓名。”
    敵將傲慢地說道:“想知道本將的姓名,那就要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言下之意,洪韋忠不配知道他的姓名。
    洪韋忠被氣得須發皆張,大吼一聲:“殺”,隨即率領士兵殺了過去。
    敵將也隨即也率士兵縱馬迎了過去,雙方士兵瞬間殺在了一起。
    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
    洪韋忠直接找上了那員敵將,兩人在馬上交鋒,戰馬奔騰,蹄聲如雷,兩人手中的兵器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演奏一首激昂的戰歌。
    洪韋忠手持長槍,槍法淩厲,如蛟龍出海,直取敵將要害。
    敵將也不甘示弱,揮舞著大刀,刀光如雪,招招凶狠,試圖將洪韋忠斬於馬下。
    兩人你來我往,大戰了三十多個回合,敵將漸漸不敵,開始有些招架不住。
    洪韋忠瞅準機會,一槍刺向敵將,敵將慌忙躲閃,趁此機會,帶著士兵敗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洪韋忠不想放過這個生擒敵將的機會,隨即率領士兵追了上去。
    “大人,小心有詐,趕緊讓王都監收兵回來。”韓文舉對王孝成說道。
    王知府也擔心洪韋忠有失,急忙讓士兵鳴金。
    洪韋忠已經帶士兵追出了兩裏多地,聽到鳴金,立刻停止,準備收兵回去。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從兩側殺出來兩支騎兵,每支大概有五千人左右,他們如同兩股黑色的洪流,以極快的速度衝向城門。
    洪韋忠立刻明白上當了,對方是故意把他從城門口引開,這樣他們就來不及撤回城門,對方就可以搶在他們之前衝入城。
    “快關城門,快關城門。”
    洪韋忠一邊縱馬往回騎,一邊拚命大喊。
    城牆上,王知府等人看到兩支敵軍離城門越來越近,也想把城門關了,但城外可是五千士兵的命,他不忍心把他們丟棄在外。
    韓文舉心急如焚,大聲說道:“大人,敵軍快要來了,再不關城門就來不及了。”
    王知府痛苦地閉了一下眼睛,臉上露出糾結之色,喃喃道:“關了城門,外麵五千將士會死的。”
    陳斌在一旁焦急地說:“可不關城門,城裏十數萬百姓就要遭殃了,大人。”
    王知府咬了咬牙,最終痛苦地說道:“關城門。”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城門迅速被關閉,吊橋也迅速被收起來。
    兩支反軍沒有入城,卻如兩股洶湧的黑潮,迅速調轉方向,向洪韋忠率領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剛才敗走的敵將也率軍回援,加入了圍攻。
    一時間,戰場上殺聲震天,塵土飛揚,戰馬嘶鳴,刀劍碰撞聲不絕於耳。
    洪韋忠率軍奮力廝殺,他手持長槍,左衝右突,如同一條出海的蛟龍,槍尖寒光閃爍,直取敵軍要害。
    然而,敵軍人數眾多,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湧來。
    洪韋忠手下士兵雖勇猛,但終究寡不敵眾。
    鮮血染紅了戰袍,染紅了大地,也染紅了洪韋忠的臉龐。
    他咬緊牙關,怒目圓睜,眼中滿是不屈與憤怒。
    半個時辰後,洪韋忠手下大部分士兵已被殺死,他自己也受傷和少部分士兵被生擒。
    敵軍如狼似虎,將他們押到城門前,用他們的性命威脅王知府開城門投降。
    敵將騎在馬上,仰頭望著城牆上,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高聲喊道:“王孝成,我知道你在城牆是,趕快打開城門投降,否則這些俘虜的命就沒了。”
    王知府站在城牆上,臉色鐵青,眼中滿是怒火,他狠狠地瞪著敵將,大聲斥責道:“你們這些反賊,作惡多端,朝廷大軍馬上就要到了,到時候絕不會放過你們。”
    敵將聽後,不僅沒當回事,反而狂妄地大笑起來,說道:“哈哈,等你們的援軍,那可就太晚了!”
    說完,他一揮手,幾名敵軍士兵立刻抽出刀來,將那些被擒的士兵一一殺死。
    洪韋忠看到士兵被殺,心如刀割,他後悔沒有聽韓文舉的話,如果不出城,就不會落到現在的境地,更不會害死那麽多士兵。
    敵將見王知府始終不肯開城門,惱羞成怒,他翻身下馬,走到洪韋忠麵前,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惡狠狠地說道:“王知府,你再不開城門,我就砍掉他的手。”
    洪韋忠抬起頭,看著王知府,大聲喊道:“大人,我的命不足惜,千萬別開城門。”
    敵將聽後,臉色一變,怒道:“你竟敢壞我的事。”
    說完,他讓人捏開洪韋忠的嘴,強行扯出他的舌頭,然後一刀割下,鮮血瞬間噴湧而出。
    敵將把他的舌頭串在刀尖上,向王知府他們示威。
    王知府等人在城牆上看著洪韋忠遭到如此殘虐的對待,氣得渾身發抖,卻又無可奈何。
    韓文舉憤怒地大喊道:“你們這些畜生,不得好死!”
    陳斌也氣得咬牙切齒,拳頭握得緊緊的。
    敵將見王知府始終不肯開城門,更加惱怒,他冷笑著說道:“既然你不肯開城門,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說完,他抽出刀來,兩刀剜出洪韋忠的雙眼,鮮血如泉湧般噴出,洪韋忠痛得慘叫一聲,隨即暈了過去。
    敵將還不解氣,又斬斷了他的四肢,最後讓士兵用長槍將他的屍體挑起來,繞著晉源府四城,向守軍喊話,讓他們投降,否則洪韋忠就是他們的下場。
    然而,敵軍的這種行為不僅沒有嚇到守城的士兵,反而激起了他們的同仇敵愾。
    守將許民更是趁著敵將得意忘形之時,偷偷朝他射了一箭,可惜偏了,隻射在他的左肩上。
    敵將大怒道:“給我攻城。”
    敵軍隨即展開了猛烈的攻城。
    他們扛著雲梯,扛著撞木,如潮水般湧向城牆、城門。
    王知府、韓文舉、陳斌等人站在城牆上,指揮士兵們拚死抗擊。
    守軍們用各種手段進行反擊,城牆上頓時陷入了一場慘烈的攻防戰。
    眼看一處敵軍順著雲梯要攻上來了,守軍們舉起一塊塊巨大的石頭砸向攻城的敵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頭帶著呼嘯的風聲,如雨點般落下,砸在敵軍身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敵軍士兵慘叫著倒下,鮮血四濺。
    一些守軍則彎弓搭箭,瞄準城下的敵軍,一箭又一箭地射去。
    箭矢如飛蝗般射向敵軍,許多敵軍士兵被射中要害,應聲倒地。
    敵軍士兵扛著撞木,衝向城門,試圖撞開城門。
    守軍將滾燙的油從城牆上潑下去,滾油落在敵軍身上,發出滋滋的聲響,敵軍士兵被燙得皮開肉綻,慘叫連連。
    戰場上,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慘烈異常。
    敵軍士兵如螞蟻般一波又一波地湧向城牆,守軍們則拚死抵抗,寸土不讓。
    鮮血染紅了城牆,染紅了土地,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
    然而,盡管敵軍攻勢凶猛,但守軍們憑借著堅固的城牆和頑強的鬥誌,始終堅守著陣地。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激烈攻防,敵軍終究沒能攻上城牆,無奈之下,隻得暫時收兵,在相距晉源府十五裏的地方安營紮寨。
    王知府等人站在城牆上,望著撤退的敵軍,心中雖鬆了一口氣,但洪韋忠的慘狀仍讓他們心如刀絞。
    他們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安寧,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頭。
    但他們也堅信,隻要守住晉源府,朝廷援軍到來之時,就是反賊的末日。
    王知府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敵軍消失沒了蹤影,轉身對身邊的士兵說道:“去,把洪都監的屍體收回來。”
    士兵們應了一聲,立刻出城,小心翼翼地將洪韋忠的屍體抬了回來。
    當洪韋忠的屍體被抬到知府衙門時,王知府看著他那殘缺不全的屍體,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
    洪韋忠的戰袍已經被鮮血染透,他的四肢被殘忍地斬斷,雙眼也被剜去,整個人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嚴,隻剩下一具讓人痛心的軀殼。
    王知府撲到洪韋忠的屍體前,悲痛欲絕地放聲大哭,聲音中充滿了愧疚與悲憤:“洪大人,當時我要是攔住你,你就不會死,是我也犯了輕敵之過,才害了你啊……”
    同知陳斌、通判韓文舉和其他官員也圍了過來,看到洪韋忠的慘狀,他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韓文舉哽咽著說道:“洪大人,你是為了保護晉源府而死的,晉源百姓會永遠記住你的功績。”
    陳斌也抹著眼淚,說道:“洪大人,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守好晉源城的……”
    王知府悲哭了一會兒,抹去臉上的淚水,對身邊的官員說道:“去,給洪都監準備靈堂,靈堂就布置在知府衙門大堂。”
    眾人點頭應允,立刻忙碌起來。
    不久,靈堂布置好了,大堂內掛滿了白布,正中間擺放著洪韋忠的棺木,棺木上覆蓋著白布,周圍擺放著花圈。
    王知府等人全都換上了白衫,站在靈堂前,準備祭拜洪韋忠。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大人,城裏的百姓知道洪都監遇害,都趕來祭拜。”
    王知府一愣,隨即快步走到府門外。
    當他看到門外的情景時,心中不禁一震。
    隻見府門外黑壓壓一片全是百姓,他們有的手持紙錢,有的帶著祭品,臉上都寫滿了悲痛與哀傷。
    人群中,有老人、有婦女、有孩子,他們都在低聲啜泣,氣氛沉重而壓抑。
    王知府看著這些百姓,心中滿是感動。
    他緩緩走到人群前,拱手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感謝你們前來祭拜洪都監。”
    百姓們聽到王知府的話,哭聲更大了。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顫巍巍地說道:“王大人,洪大人是個好人啊,他對我們百姓就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
    他走了,我們心裏都很難過,就想來祭拜他,送他最後一程。”
    王知府眼眶一紅,側身說道:“各位父老鄉親,請大家依次入內祭拜。”
    百姓們聽了王知府的話,紛紛點頭,然後依次進入靈堂祭拜。
    整個下午,府門外都排著長長的隊伍,百姓們帶著祭品,懷著悲痛的心情,來到靈堂前,向洪韋忠的棺木深深鞠躬,然後將祭品放在棺木前,低聲祈禱,希望他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靈堂內,氣氛莊嚴肅穆,白布飄動,白花低垂,仿佛也在為洪韋忠的離世而哀悼。
    王知府、陳斌、韓文舉等人站在一旁,陪著百姓們一起祭拜。
    他們的眼中都含著淚水,心中滿是對洪韋忠的懷念與敬意。
    直到夕陽西下,祭拜的百姓才漸漸散去。
    王知府站在府門外,望著漸漸散去的人群,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洪韋忠雖然走了,但他的事跡將永遠留在晉源府百姓的心中。
    而他們也會繼續堅守晉源府,直到朝廷援軍到來,將這些反賊趕盡殺絕。
    入夜之後,月色朦朧,風聲呼嘯。
    敵將的營帳內,燭光搖曳,一名軍醫正在為他中箭的手臂換藥。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進營帳,單膝跪地,稟報道:“將軍,有探子來報,在晉源府西門方向五十裏外,發現了朝廷派來的援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敵將眼神一凜,冷聲問道:“有多少人?”
    士兵回答道:“大約五千左右。”
    敵將聽後,大笑起來,笑聲中滿是輕蔑與狂妄道:“哼,朝廷派這點兵馬過來,簡直就是送死,正好讓我報白天那一箭之仇!”
    他猛地大聲喊道:“來人,傳趙彌、劉慶、孫璋、李套四人前來。”
    不一會兒,四員大將來到營帳內,齊齊抱拳道:“將軍有何吩咐。”
    敵將看著他們說道:“朝廷援軍已經到了,我命你們四人率領一萬人去西門外十五裏外的風雀嶺設伏,等朝廷援軍一到,立刻全殲他們,一個不留。”
    趙彌等人齊聲應道:“遵命。”
    隨後,四人帶著一萬人馬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營地。
    為了避免暴露行蹤,他們沒有點火把,借著夜色的掩護,快速趕到了風雀嶺,迅速埋伏在山林兩側,等待著朝廷援軍的到來。
    與此同時。
    高悠率領著五千禁軍,舉著火把,風馳電掣般地往前趕。
    他心中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刻趕到晉源府,解救被困的百姓和守軍。
    他原本帶著三萬禁軍,但得知壽真縣、子雲縣也被反軍攻占後,立刻分兵讓秦康、鄺成、霍從平、周護、盧鑫帶著兩萬人前去收複失地。
    另外五千人,則讓林峰、林衛娘帶著,繞到南門敵軍的後麵,斷其後路,好將他們一舉全殲。
    高悠帶著人正快速前行,突然,先行在冷麵探路的探子飛馳回來,稟報道:“太子,前方風雀嶺有敵軍埋伏!”
    “又是埋伏!”
    高悠聽後,冷笑一聲,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傳令下去,繼續前進。”
    高悠帶著禁軍士兵繼續前行,當他們趕到風雀嶺時,高悠讓軍隊停下來。
    他打量了一下兩側,故意大聲喊道:“此地有些凶險,容易遭到埋伏。徐震山,帶四百士兵去前麵探探路,看看有沒有埋伏。”
    徐震山領命,帶著四百士兵小心翼翼地向前方探去。
    趙彌、劉慶、孫璋、李套等人在山林中埋伏,看到高悠的大部隊沒有進入伏擊圈,隻是派了四百人過來,便按捺住性子,沒有發動進攻,心想等大部隊進入伏擊圈再一舉拿下。
    然而,等徐震山他們過去後,高悠立刻冷笑一聲,低聲說道:“點火。”
    士兵們在箭頭上綁上油布,點燃後齊齊射向兩側的山林。
    箭矢如流星般飛出,帶著火光射入山林,瞬間點燃了野草,火勢迅速蔓延,烈焰騰騰,將夜色都映得通紅。
    趙彌、劉慶、孫璋、李套等人見狀,大驚失色。
    趙彌驚慌地喊道:“不好,中計了!”
    孫璋也急得直跺腳:“這火勢太大,我們不能在這兒待了。”
    李套更是驚恐萬分:“快撤,再不撤就全完了。”
    他們帶著手下士兵從埋伏地跑了出來,試圖逃離火海。
    然而,高悠早已等著他們,看到他們逃出來,立刻大喝一聲:“射擊。”
    禁軍士兵們立刻用火銃和弓箭齊射,火銃的轟鳴聲和弓箭的破空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死亡的樂章。
    趙彌、劉慶、孫璋、李套等人在箭雨中狼狽不堪,紛紛中箭倒地,剩下的士兵也死的死、傷的傷,亂作一團。
    他們試圖向後方撤退,卻沒想到後路已經被徐震山率士兵用火銃和弓箭封堵住了,將試圖逃跑的敵軍一一射倒。
    趙彌等人見狀,驚恐萬分,眼見大勢已去,隻得放下兵器,跪地求饒。
    高悠一邊派人把投降的人控製住,一邊讓人把火勢滅掉,避免山火把山林燒掉。
    喜歡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請大家收藏:()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