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又見晉王

字數:4530   加入書籤

A+A-


    "下官王倫拜見蕭總督!"
    王倫的聲音在總督府大堂內回蕩,他雙膝重重跪在冰冷的青石地麵上,額頭幾乎觸地。大堂兩側的燭火微微搖曳,在他深藍色的官袍上投下斑駁的影子。他保持著這個姿勢,能清晰感受到膝蓋傳來的刺痛,卻不敢有絲毫動彈。
    蕭如薰高坐在上首的太師椅上,鎏金燭台的光映照著他冷峻的麵容。他手中把玩著一枚青玉扳指,目光如刀般審視著下方跪伏的身影。堂內靜得可怕,隻有更漏滴水的聲音清晰可聞。
    足足半刻鍾過去,蕭如薰才假意地"哎呀"一聲,慢條斯理地起身。他的雲紋官靴踏在青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一步步走到王倫麵前。
    "王長史何須如此?"蕭如薰虛扶一把,聲音裏帶著刻意的驚訝,"你乃晉王府長史,與本督並無隸屬關係,這般大禮,本官愧不敢當啊!"
    王倫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心中暗罵:"這老狐狸明知故問!"臉上卻堆滿諂媚的笑容,連聲道:"蕭侯爺乃當世第一名將!遠的且不說,單是這次太原之戰,公事上保境安民,私事上更是救了闔城百姓性命。家母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下官這一拜,實在不足以表達感激之情!"
    說著又要下拜,蕭如薰這次倒是及時攔住了。他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拍了拍王倫的肩膀:"王長史果然深明大義。若人人都如你這般懂事,本督何至於日夜操勞?來人,上茶!"
    侍從立刻端上描金茶具。王倫雙手接過茶盞時,故意讓指尖微微發抖,顯得誠惶誠恐。他小心地抿了一口,頓時露出陶醉神色:"好茶!這莫非是武夷山的大紅袍?"
    蕭如薰挑眉:"王長史好眼力。"
    "下官哪有什麽眼力,"王倫放下茶盞,搓著手笑道,"不過是有幸在王爺府上嚐過一回。這等貢茶,尋常人一輩子都難見著啊!"
    兩人虛與委蛇地寒暄片刻,蕭如薰忽然輕咳兩聲,茶盞重重放在案幾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不知今日王大人前來,所為何事啊?"
    王倫立刻站起身,目光閃爍地看了眼侍立在側的王二。待蕭如薰揮手示意王二退下後,他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
    "求蕭大人救救我家殿下!"
    這一聲帶著哭腔,在空曠的大堂內格外刺耳。蕭如薰眯起眼睛,故作驚訝:"王長史這是何故?晉王殿下乃天潢貴胄,何須本官相救?"
    王倫抬起頭時,眼中已噙著淚水:"晉王殿下年少氣盛,多有得罪之處。但念在他是太祖皇帝嫡係血脈,還請大人高抬貴手!"說著從袖中掏出一份請柬,雙手高舉過頭,"這是殿下的拜帖..."
    蕭如薰看都不看那拜貼,反而踱步到窗前,望著院中盛放的海棠,悠悠道:"哦?晉王殿下何罪之有?"
    王倫喉結滾動,冷汗已經浸透了中衣。作為晉王府長史,公然指認主上罪名是大不敬。但想到晉王暴怒時扭曲的麵容,他咬了咬牙:"晉王府...這兩百年來在山西圈地逾製,確實...確實觸犯了大明律例..."
    話未說完,蕭如薰突然轉身,官袍帶起一陣風,嚇得王倫一個激靈。
    "王長史慎言!"蕭如薰聲音陡然轉冷,"誹謗宗親可是重罪。"
    王倫連連叩首,額頭已經泛紅:"下官不敢妄言!殿下自知有錯,特命下官恭請侯爺過府一敘。隻要侯爺能在聖上麵前美言幾句,晉王府上下願結草銜環以報!"
    堂內再次陷入沉寂。蕭如薰背著手,目光落在王倫顫抖的官袍下擺上。窗外一陣風吹過,海棠花瓣飄落,有幾片穿過窗欞,落在王倫身旁,紅得刺眼。
    “既然如此,也罷!本督就見一見吧!”
    ………………
    "落轎——"
    王二洪亮的嗓音穿透了晉王府前的喧囂。四名精壯的轎夫同時屈膝,將描金繡鳳的官轎穩穩落在青石板上。轎簾掀起的瞬間,初夏的陽光斜斜地灑在蕭如薰的蟒袍玉帶上,金線刺繡反射出細碎的光芒。
    蕭如薰剛踏出轎門,便見晉王朱敏淳已疾步迎至階前。這位往日倨傲的藩王今日竟穿著素淨的靛藍直綴,連平日的金冠都換成了烏木簪子。他臉上堆滿笑容,眼角擠出幾道細紋,活像個市井中迎來送往的商鋪掌櫃。
    "下官見過王爺!"蕭如薰作勢要行大禮,袍角剛觸及地麵,腰間玉帶便與青玉佩飾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他刻意將動作放得緩慢——既全了禮數,又給足了對方阻攔的時間。
    果然朱敏淳箭步上前,雙手虛托住蕭如薰的手肘:"蕭侯太過客氣!"他指尖微微發顫,掌心沁著冷汗,生怕這位殺伐決斷的總督真在眾目睽睽之下跪下去。街角幾個探頭探腦的百姓已經踮起了腳尖,更遠處還有巡按衙門的差役在假裝整理腰刀。
    蕭如薰順勢起身,他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故意提高聲調:"王爺親自相迎,折煞下官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應當的!應當的!"朱敏淳嗓音發緊,連忙側身引路。石階兩側新栽的十八學士茶花還帶著晨露,顯然是臨時布置的。
    會客廳內,沉香嫋嫋,紫檀木的案幾上擺著幾碟精致的茶點——玫瑰酥、茯苓糕、蜜餞金橘,皆是太原城內最有名的點心鋪子"聚香齋"的招牌。青瓷茶盞中,碧螺春的茶湯清亮,氤氳的熱氣在兩人之間緩緩升騰。
    蕭如薰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浮沫,啜飲一口,目光卻始終若有若無地掃過朱敏淳的臉。這位晉王殿下今日格外殷勤,笑容裏帶著幾分刻意的討好,連說話的語氣都比往日柔和了幾分。
    "蕭侯,這茶可還合口味?"朱敏淳笑著問道。
    "王爺府上的茶,自然是上品。"蕭如薰淡淡一笑,放下茶盞,指尖在案幾上輕輕敲了兩下,似笑非笑地看著朱敏淳,"隻是不知,王爺今日喚下官前來,究竟有何指教?"
    朱敏淳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隨即又恢複如常。他深吸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略顯勉強的微笑,然後輕輕拍了拍手。
    "啪、啪。"
    清脆的擊掌聲在廳內回蕩,緊接著,側門被推開,一位身著深褐色錦袍的管家低眉順目地走了進來。他雙手托著一個鎏金紫檀木托盤,上麵覆蓋著一塊暗紅色的綢布,四角垂下的流蘇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顯得莊重而神秘。
    而在管家身後,兩名身材魁梧的護衛小心翼翼地抬著一口巨大的紅木箱子。箱子表麵鑲嵌著繁複的銅飾,四角包著鎏金銅皮,顯然價值不菲。兩名護衛步履沉穩,顯然箱子分量不輕,待他們將箱子輕輕放在地上後,便躬身施禮,迅速退了出去。
    廳內,一時隻剩下蕭如薰和朱敏淳兩人。
    朱敏淳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隨即露出一副歉然的神情,拱手道:"蕭侯,小王前些日子……當真是豬油蒙了心啊!"
    他語氣誠懇,甚至帶著幾分懊悔,繼續道:"也是小王肚量太小,舍不得這些個阿堵物,這才得罪了蕭侯。近日來,小王每每想起此事,便夜不能寐,深感愧疚!今日特意備下這份薄禮,給蕭侯賠罪,還望蕭侯大人有大量,多多海涵!"
    說罷,他將鎏金托盤往蕭如薰麵前推了推,隨即伸手掀開了紅綢。
    蕭如薰目光一凝。
    隻見托盤上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五十張大通錢莊的銀票,每一張的麵額都是一萬兩白銀,加起來足足五十萬兩!銀票邊緣燙著金線,在燭光下泛著微微的光澤,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它的價值。
    朱敏淳見蕭如薰神色不變,心中微緊,連忙又指了指地上的那口大箱子,繼續道:"這箱子裏裝的,是晉王府名下所有莊園的地契,共計六十一萬畝良田,如今……全部交予蕭侯處置。"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誠懇:"還望蕭侯能在陛下麵前,替小王美言幾句,小王在此……不勝感激!"
    蕭如薰眸光微動,心中暗歎。
    不得不說,朱敏淳是個聰明人。
    既然決定認輸,就幹脆拿出足夠的誠意——五十萬兩現銀,再加上六十一萬畝良田的地契,這份魄力,哪怕是蕭如薰,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晉王。
    他緩緩抬頭,目光落在朱敏淳臉上,似笑非笑地說道:"王爺,這份禮……未免太重了吧?"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