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皇帝的魄力
字數:3021 加入書籤
蕭如薰站在軍帳前,手中捏著那份剛剛送到的密信,北風卷著細雪撲打在臉上,寒意刺骨。
他們不知道。
朝堂上那些高談闊論的文臣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個看似強硬的“新政”,其實最初隻是他在一次深夜奏對中,向皇帝提出的建議。
可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皇帝會做得如此之絕。
朱栩鈞——那個曾經被文官們譏諷為“優柔寡斷”的年輕天子,如今竟敢直接與滿朝大臣硬碰硬,甚至不惜以雷霆手段鎮壓反對者。
他變了。
蕭如薰緩緩將密信揉碎,丟進炭盆。火舌舔舐紙頁,映照出他冷峻的麵容。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自洪武開國以來,大明從未有過如此雄厚的底氣:
戶部庫銀兩千萬兩,足以支撐三年戰事;
南方新糧剛剛押運入京,倉廩充實;
而他蕭如薰手中,更是握著三十萬精銳——同時,南軍、狼兵、遼東鐵騎,皆可隨時調動!
甚至,努爾哈赤的女真,他都可以任意調動!
即便天下皆反,又如何?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雁翎刀,刀鞘上的寒鐵觸感讓他想殺人。
三年。
最多三年,他就能替皇帝把這片江山重新打下來!
——而這,正是朱栩鈞敢與天下為敵的底氣。
……
但有些人,不會坐以待斃。
蕭如薰沉默片刻,終於提筆,在紙上寫下幾行字,隨後交給親兵:
“速送英國公——控製京營,戒嚴九門。”
頓了頓,他又補上一句:
“提醒張耀……注意陛下的安全!”
那些人,從來不介意再換一個皇帝。
不過,有些晚了……
……………………………
慈寧宮的青磚地上,碎瓷片濺了一地。
李太後手中的鈞窯茶盞剛剛砸在朱翊鈞腳邊,滾燙的茶水浸透了皇帝的龍靴。六十歲的太後鬢角霜白,可那雙眼睛依舊銳利如刀,死死盯著自己的兒子。
“土地改革?皇帝是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了?”
朱翊鈞垂首而立,目光落在太後腕間那串翡翠佛珠上——那是隆慶帝在世時賜的,珠子已磨得發亮。他記得小時候,母後總愛一邊撚著佛珠,一邊教他讀《孝經》。
“兒子不敢。”
朱栩鈞的聲音很平靜。
“如今正是改革的大好時機,……”
“大好時機?”太後冷笑一聲,猛地拍案,“什麽大好時機?你莫不是覺得這大明天下離你就不成了?”
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鄭國泰匆匆趕來,一身麒麟服還未穿戴整齊,顯然是剛得了消息就趕進宮。他跪在殿外,額頭抵地:“臣有罪!請太後、陛下責罰!”
太後看都沒看他一眼,仍盯著朱翊鈞:“皇帝,你登二十年,哀家很少幹涉朝政。可今日這事,哀家不得不管!”
朱翊鈞緩緩抬眸,目光從鄭國泰身上掃過,最終落在太後臉上。
“母後,皇明祖訓”他頓了頓,聲音低沉,“後宮不得幹政!”
太後瞳孔一縮。
她突然意識到,眼前的皇帝已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少年。
“好,好得很!”太後怒極反笑,“皇帝長大了,連哀家的話都不聽了!”
她猛地站起身,翡翠佛珠“啪”地一聲斷裂,珠子滾落一地。
朱翊鈞卻不為所動,依舊神色平靜地站著。鄭國泰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額頭上冷汗直下。
“母後,兒臣此舉是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土地兼並嚴重,百姓苦不堪言,若再不改革,大明危矣。”朱翊鈞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太後氣得渾身顫抖,手指著朱翊鈞,卻一時說不出話來。這時,殿外傳來一陣喧嘩,原來是幾位老臣聽聞消息趕來。他們齊齊跪在殿外,高呼著“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翊鈞眉頭微皺,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他深知這些老臣背後代表的是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可改革勢在必行,他絕不能退縮。
“朕意已決。”朱翊鈞聲音洪亮,傳遍整個慈寧宮,“誰若再敢阻攔新政,便是與朕為敵,與大明的未來為敵!”
“張鯨,傳朕旨意,李太後鳳體有恙,任何人不得探視!”
說罷,他轉身大步走出慈寧宮,隻留下一群驚愕的人在原地。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