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欲廢太子

字數:3858   加入書籤

A+A-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福王府的宴會廳裏,燈火通明,觥籌交錯。
    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洵滿麵春風地坐在主位上,依次向張位、蕭大亨、田樂、楊一魁等人敬酒。
    原本後宮妃嬪根本不可以和大臣相見,可如今………………
    “各位大人肯賞光前來,真是讓本宮不勝榮幸。”
    鄭貴妃舉起酒杯,笑容可掬地說道,“來,本宮先敬各位大人一杯。”
    “娘娘客氣了,”
    張位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能得娘娘設宴相邀,是我等的榮幸才是。”
    眾人紛紛起身,然後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鄭貴妃放下酒杯,臉上的笑容漸漸變得意味深長起來。
    很快,殿內的太監和宮女紛紛離開,頓時,大殿內的氣氛冷了下來。
    “各位大人,”鄭貴妃緩緩開口,“本宮今天請各位來,其實是有一件大事,想與各位大人商議。”
    眾人聞言,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臉上露出了專注的神情。
    鄭貴妃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如今陛下龍體欠安,不理朝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太子……”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太子年少,性情懦弱,恐怕難以擔當起未來治國理政的重任。”
    眾人能來這裏,當然明白鄭貴妃的意思,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卻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等著鄭貴妃繼續說下去。
    “而本宮的兒子福王,”鄭貴妃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帶著一絲驕傲,“各位大人也都知道,福王聰慧過人,性情仁厚,深得陛下的喜愛。本宮想,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讓福王來繼承大統呢?”
    這話說得相當直接,讓在場的眾人都吃了一驚。雖然他們早就猜到了鄭貴妃的意圖,但當這話說出口時,還是讓他們感到了一絲緊張。
    張位是個老狐狸,知道不能冷場,畢竟他可是發起人之一,咳嗽了一聲,率先打破了沉默:“娘娘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隻是,廢立太子,乃是國之大事,關係到國本的穩定,恐怕不能輕易做出決定啊。”
    蕭大亨看了一眼張位,也跟著說道:“是啊,娘娘。太子雖然年輕,但也沒有什麽大的過失。如果輕易廢立,恐怕會引起朝堂的動蕩,甚至引發天下的非議。”
    田樂和楊一魁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也露出了猶豫的神情。
    鄭貴妃見狀,心中雖然有些不悅,但臉上依舊保持著笑容。她知道,這些人都是官場的老狐狸,不會輕易表態的。
    “各位大人的顧慮,本宮也能理解。”鄭貴妃緩緩說道,“但是,各位大人有沒有想過,如果太子將來繼承了大統,他會如何對待我們這些人呢?恐怕到時候,我們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吧?”
    這句話說到了眾人的心裏。他們都知道,太子對台灣那位一直是念念不忘。
    不出意外的話,隻要太子一即位……
    太子雖然和東林黨人走的近,可目前的東林勢力還遠遠不能左右朝堂。
    “娘娘說得對,”
    張位的態度立刻發生了轉變,“太子身邊的那些東林黨人還好對付,南邊那個要是回來…………如果太子即位,我們恐怕真的沒有好日子過了。”
    他們都是和蕭如薰打過交道的,如果他隻是能打仗,他們根本不用怕,李成梁父子能打吧?可又怎樣?還不是輕鬆拿捏!
    蕭如薰不一樣,他的能力最恐怖的是民政。
    其他不說,就現在太原和大同,有幾個王爺坐鎮,文官係統和宦官係統硬是進不去。
    即使進去了,也要夾著尾巴做人!
    為什麽?
    大明律寫著呢!作為朱敏淳的大本營,誰也沒辦法去搞事情!
    這都是蕭如薰搞出來的,把規矩都寫在大明律裏,這事就不好辦!
    蕭大亨也點頭說道:“張大人說得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也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或許娘娘的提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田樂和楊一魁見狀,也紛紛表示支持。
    鄭貴妃看到眾人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心中大喜,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更加燦爛了。
    “既然各位大人都支持,那這件事就有希望了。”鄭貴妃說道,“不過,廢立太子,畢竟是一件大事,需要從長計議。首先,我們需要想辦法,讓陛下對太子更加不滿,同時,也要讓陛下更加寵愛福王。”
    “娘娘放心,”張位連忙說道,“這件事就交給我吧。我會在陛下麵前,多多美言福王,同時,也會找機會,讓陛下看到太子的缺點。”
    蕭大亨也說道:“我會在兵部那邊,安排好一切,確保一旦有什麽變故,我們有足夠的力量來掌控局麵。”
    田樂和楊一魁也分別表示,會在自己的轄區內,做好準備。
    鄭貴妃聽了眾人的話,心中非常滿意。她舉起酒杯,說道:“好!有各位大人的支持,本宮就放心了。來,我們再幹一杯,預祝我們的計劃能夠順利實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幹!”眾人紛紛舉杯,一飲而盡。
    宴會在一片觥籌交錯和歡聲笑語中繼續進行著,而他們所謀劃的這個驚天計劃,也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在大明的政局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與此同時,在東宮的書房裏,太子朱常洛正與講官顧天埈秘密會麵。
    “殿下,”顧天埈神色凝重地說道,“鄭貴妃宴請張位、蕭大亨等人,恐怕是為了廢立之事。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阻止他們的陰謀。”
    朱常洛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先生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顧天埈沉吟了片刻,說道:“目前來看,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穩固殿下的地位,讓陛下對殿下重拾信心。同時,我們也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與鄭貴妃及其黨羽進行鬥爭。”
    “團結力量?”朱常洛有些疑惑,“先生是指……那些東林黨人嗎?”
    “是的,殿下。”顧天埈說道,“東林黨人雖然在朝堂上的勢力還不是很大,但他們大多是正直的官員,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和輿論影響力。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我們就有了與鄭貴妃抗衡的資本。”
    朱常洛點了點頭,說道:“好,那就麻煩先生替孤聯絡各位東林黨人,就說本太子,願意與他們共同努力,維護國本的穩定。”
    “殿下放心,”顧天埈說道,“下官這就去辦。不過,殿下自己也要多加小心,鄭貴妃他們恐怕………………”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