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將領人選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A+A-


    蕭大亨心中暗罵一聲,但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依舊是那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畢竟,他可是個文人啊!
    對於文人來說,養氣功夫可是一門必修課。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種心境可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而張位的這一點小手段,對於這些大明頂級的官員們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根本不值得一提!
    更何況,蕭大亨可是兵部尚書,這口黑鍋,他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隻見他微微一笑,緩聲道:“張閣老太謙虛了!本部堂推薦寧遠伯,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不得不說這蕭大亨真特麽鬼,這次出兵遼東,讓李如鬆領兵,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蕭大亨知道,鄭貴妃不會同意的。他們不可能把這麽重要的位置上的人交給和蕭如薰有一絲絲的關係的人。
    又何況,李家剛被高有打壓,還是姚文蔚那幫文官保下來的,根本不可能成為這次的領兵將領。
    你們看,就這些文官,一句話裏有多少個心眼子!
    鄭貴妃頓時有些無奈,今天這事也商量不出什麽結果了!這事還的拿到朝會上去談。
    ………………
    次日。
    北京城的天陰沉沉的,鉛灰色的雲層壓得人喘不過氣。一大早,文華殿內便擠滿了大臣,個個臉色凝重。
    "啟稟陛下!"
    兵部尚書蕭大亨跪伏在地,聲音發顫,"遼東急報!建州女真部努爾哈赤聯合科爾沁部,接連攻擊撫順、清河兩城,參將張承胤十萬火急,請求支援!"
    龍椅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半睜著眼睛,眼神迷離。他裹著狐裘,麵前的鎏金香爐裏飄著嫋嫋青煙,混著一股奇怪的藥味。自從染上福壽膏,皇帝已經許久沒好好聽政了,今日要不是邊關告急,恐怕還在寢宮裏吞雲吐霧。
    "敗了?"
    萬曆懶洋洋地應了一聲,伸手揉了揉太陽穴,"遼東的李如鬆幹什麽吃的?怎麽不出兵?"
    "陛下有所不知。"
    蕭大亨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努爾哈赤那廝狡猾得很,聯合蒙古騎兵,共計數十萬,我天朝軍隊騎兵不足,而且...而且糧草供應也屢屢出問題。"
    "哼!"
    福王朱常洵站出來,他身著華麗的織金蟒袍,一臉傲慢,"說到底還是將領無能!若是換上得力之人,何至於此?"
    這話一出,太子黨的人立刻皺起了眉頭。
    吏部尚書孫丕揚站出來反駁:"福王殿下,遼東戰事複雜,豈是換個人就能解決的?遼東巡撫李化龍大人在遼東多年,一直在整頓邊防,頗有成效。依老臣之見,可讓李大人掛帥出征。"
    "孫大人,您這話說得輕巧。"
    蕭大亨陰陽怪氣地開口,"李大人在遼東多年,如今遼東局麵糜爛,做為巡撫責無旁貸,朝廷沒有追究已經是皇恩浩蕩了,還想讓他掛帥?孫大人,莫不是李化龍和你有舊,你就包庇他吧?"
    "蕭大人,你休要汙蔑本官!"
    “本官推薦寧遠伯李如鬆掛帥!”
    楊漣忍不住出聲。這位東林黨的骨幹性子直,向來看不慣福王黨人。
    "聽說寧遠伯因為上次被彈劾之後,整日花天酒地,讓他帶兵,不是拿將士的性命開玩笑嗎?"
    蕭大亨冷哼一聲。
    "蕭大人!"
    楊漣瞪圓了眼睛,"李如鬆是正經的都督僉事,也是朝廷冊封的寧遠伯,你這是血口噴人!"
    朝堂上頓時吵成一團,福王黨和太子黨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
    萬曆皇帝聽得心煩,抓起手邊的茶盞狠狠摔在地上:"夠了!吵吵嚷嚷像什麽話!朕說一句,誰能平遼,誰就掌帥印!退朝!"
    說完,萬曆皇帝站起身來,在太監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走了。留下滿朝文武麵麵相覷,誰都知道,這句話看似公平,實則讓兩黨之爭更加激烈了。
    經過商議,雙方不得不達成妥協,由兵部尚書蕭大亨為帥,薊州總兵柴國柱為將,領薊州,山東,保定,遼東,京師大營部分,共計二十五萬大軍,進攻遼東。
    散朝後,孫丕揚和楊漣並肩走在宮道上。寒風卷起落葉,打在兩人身上。
    "楊大人,蕭大亨掌了帥印,福王的勢力就更大了。"
    孫丕揚憂心忡忡。
    楊漣點點頭:"我聽說福王黨已經開始行動了。錦衣衛恭近日頻繁調動人手,恐怕是知道太子去了台灣。"
    "那我們更要快人一步。"孫丕揚壓低聲音,"我已派人秘密聯絡台灣...太子殿下雖遠在海外,但心係大明,一定會……"
    另一邊,福王朱常洵正在王府裏設宴、張位,蕭大亨等人圍坐在桌旁,桌上擺滿了珍饈美饌,卻沒人動筷子。
    "錦衣衛那邊準備好了嗎?"福王端起酒杯,眼神陰鷙。
    "王爺放心。"
    新任錦衣衛指揮使王棟冷笑一聲,"我已經派了最得力的暗探,前往台灣,隻要台灣方麵有任何異動,福建那邊必定……"
    "好!"
    福王仰頭飲盡杯中酒,"等平定遼東,本王的威望就立起來了。到時候...嗬嗬。"
    眾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算計。誰也沒注意到,窗外的陰影裏,一個小太監悄悄記下了他們的對話,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與此同時,在遼東前線,李如鬆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的荒原。寒風呼嘯,吹得軍旗獵獵作響。他握緊腰間的佩刀,低聲自語:"暴風雨,要來了。"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