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南北孔
字數:2205 加入書籤
“臣孔尚賢求見太子殿下!”孔尚賢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他猶豫了整整一分鍾,最終還是決定帶著曲阜縣令等一眾官員前來覲見太子。
門口的侍衛通報之後,出來的居然是太子的貼身太監李進忠。
李進忠麵無表情地看著孔尚賢,淡淡地說道:“衍聖公,來的不巧啊!太子這幾日忙著趕路,受了些風寒,身體不適,不便接見你們。還請衍聖公回去吧!”
說罷,他一揮手中的拂塵,轉身作勢要走。
孔尚賢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攔住李進忠的去路,陪笑道:“公公留步!公公留步!”他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張銀票,塞進了李進忠的手中。
這張銀票可不是普通的銀票,而是四海商行的通票。四海商行背後有著大明皇室和勳貴以及戶部的支持,信譽極佳,見票即兌。而這張銀票的麵額,竟然高達一千兩!
李進忠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心中暗自思忖道:“哼,果然如蕭公爺所料,太子不見孔尚賢,他豈能如此輕易罷休?想必要通過自己打探消息。”
李進忠表麵上卻裝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模樣。然而,在孔尚賢的一再懇請下,他最終還是緩緩地收下了那張銀票。
孔尚賢見狀,心中稍安,連忙躬身施禮,姿態放得極低,甚至還帶著些許諂媚之意,說道:“公公!太子爺他……”
李進忠見狀,心中不禁有些鄙夷,但臉上卻露出一副為難的神情,歎息道:“衍聖公!您也知道,很多事情太子爺也很為難啊!”
“公公請明示?”
孔尚賢又把一張銀票放進了李進忠的手中。
“也罷!衍聖公不是外人!”
李進忠咬咬牙,用極低的聲音說道。
“南邊那位可是把所有的田地都投獻出來了……”
“嘶……”
孔尚賢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南孔北孔了。
“南孔北孔”的由來與曆史上的政治變遷緊密相關,核心源於孔子後裔因朝代更迭形成的兩支傳承,具體如下:
靖康之變與宋室南遷:南孔的形成
北宋末年1127年),“靖康之變”後,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定都臨安今杭州)。孔子第48代嫡長孫 孔端友 奉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聖像,隨宋高宗趙構南遷至浙江衢州。此後,孔氏後裔在衢州紮根,建立孔氏家廟,形成“南孔”也稱“東南孔氏”),延續孔子文化在南方的傳承。
曲阜留守:北孔的延續
與此同時,未隨宋室南遷的孔子後裔仍留守山東曲阜祖地,繼續守護孔廟、孔林。金朝、元朝等政權先後承認其正統地位,冊封“衍聖公”封號,形成“北孔”。北孔以曲阜為中心,始終被視為孔子嫡傳的正統代表,延續著祖地的祭祀與文化傳承。
南北分野的曆史確認
? 南宋時期,南孔在衢州確立地位,與北孔形成南北並立的格局,但因政治分裂,雙方長期處於不同政權統治下。
? 元朝統一後,雖承認北孔“衍聖公”為正統,但也對南孔後裔有所冊封,南北孔氏的分野正式被官方認可。
? 至明代,朝廷明確北孔為正宗衍聖公封號世襲),南孔則獲封“翰林院五經博士”,負責衢州家廟祭祀,南北兩支的政治與文化地位由此固定,“南孔北孔”的說法也逐漸成為共識。
說白了,兩邊都站隊。
你們懂的。
就比如近代江南的某家,某信集團,家族成員分布全世界,反正隻要地球在,他家永遠倒不了……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