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自衛隊

字數:1819   加入書籤

A+A-


    在蕭如薰的首肯下,組建“倭人自衛隊”提上了日程。
    軍令傳至各處,原本在惶恐中蜷縮的京都,悄然泛起漣漪。不少日本平民陸續走出避難的屋舍,主動向明軍吐露零星見聞。無論訊息價值幾何,陳子龍都命人一一筆錄,再逐條分派核查——該發的糧食分文不少,對願加入自衛隊者,經篩選後更會發放餉銀。他要讓這些人親眼見證,大明軍隊的仁義王道絕非虛言。
    轉瞬之間,一支萬人規模的“倭人自衛隊”已然成型。他們專司協助維持治安,一旦發現形跡可疑者便即刻交由明軍處置。整座京都被劃作十個片區,每區派駐五百名自衛隊員與五十名大明士兵,協同管控地方。
    即便如此,京都的軍事管製依舊森嚴:每日出城需經層層盤查,全程處於明軍的嚴密監視之下,半點疏漏也不容許。
    倭人自衛隊的成立,大大緩解了明軍的壓力。明軍得以騰出手來四處征集軍需,情報搜集工作亦隨之突飛猛進。錦衣衛很快圈定數個重點懷疑區域,親自帶隊探查,勢要揪出所有可疑蹤跡。
    九州島的硝煙尚未散盡,明軍的戰旗已在各處城頭獵獵作響。捷報頻傳的同時,整座島嶼已盡入掌控,隻是正當大軍苦於兵力掣肘,難以前赴本州島時,四月二十四日的海平線上,終於駛來了解圍的船隊。
    “皇命所至——人口甄別隊與占領軍到岸!”
    傳訊兵的吼聲穿透營寨,正蹙眉看著輿圖的將領猛地抬頭。岸邊很快湧來黑壓壓的人潮,一萬人的占領軍雖多是生麵孔的新兵,卻也帶著初生牛犢的銳氣。親兵低聲稟報:“將軍,後續還有數萬援軍在路上,說是要接防駐守,好讓咱們騰出手來繼續進軍。”
    將領指尖在本州島的位置重重一點,嘴角剛揚起,又聽見親兵補充:“這批人還管著看管俘虜、維持治安的差事。上頭說了,要是那些倭人敢鬧事,正好讓新兵練練手——刀槍無眼,得讓他們嚐嚐大明的厲害。”
    營寨另一側,人口甄別隊已支起了案台。為首的官吏正翻著名冊,筆尖在紙上劃出沙沙聲:“頭一樁要緊事,是把那些會打鐵、做木匠、修鎖的匠人都篩出來。”他敲了敲案幾,“難就難在這兒,得一個個盤查手藝,漏了一個都算失職。”
    旁邊的副手咂舌:“這得查到猴年馬月?”
    “查不完也得查。”官吏抬眼掃過遠處蹲坐的日本平民,“這是第一步,做不完,後麵的青壯老弱怎麽分?”
    他指尖劃過名冊上蕭如薰的親筆批注,聲音冷了幾分:“十四到四十歲的男女歸青壯,其餘全算老弱病殘。青壯先挑十萬,送遼東、西北的馳道工地,管飯管醫,得讓他們能一直幹活。”
    “那老弱呢?”
    “二十萬,送東南、西南工地。”官吏的筆在紙上頓了頓,墨點暈開一個黑團,“一天一頓飯,能幹到哪天算哪天。蕭帥的意思是,快些耗盡才好,別留著浪費糧食。”
    海風卷著鹹腥味掠過,遠處傳來俘虜營的騷動。官吏抬頭望去,正見幾名明軍士兵用刀柄將試圖衝撞柵欄的倭人砸得蜷縮在地。他收回目光,忽然想起臨行前蕭如薰的密令,又添了句:“對了,記得挑些願為咱們效力的倭人。他們和家眷不用去工地,圈塊地方集中住著——往後這島上的原住民,就指著他們了。”
    夕陽將海麵染成血色,甄別隊的火把次第亮起,在九州島的土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那些被圈定的匠人、青壯、老弱,在火光中如同被分揀的穀粒,即將被運往不同的命運軌跡。
    而遠處的本州島,仍在夜色裏沉默著,等待著下一場風暴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