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不落的展望

字數:2350   加入書籤

A+A-


    究竟怎樣才能建立大明日不落帝國?
    蕭如薰想過很多辦法。
    把全世界全部打下來?
    這根本就不現實。
    走大英帝國的路子?
    大明行不通的。英格蘭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確立的君主立憲製,限製了王權,議會主導的決策體係更靈活,能快速響應商業擴張需求。比如議會通過《壟斷法規》保護專利,為技術創新提供製度保障,這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
    圈地運動為工業發展提供勞動力和市場,海外貿易與殖民擴張積累的資本,與國內新興資產階級的崛起形成聯動。17世紀成立的東印度公司等特許貿易公司,以商業資本撬動全球資源,這種“官商結合”的模式效率遠超單純的國家行為。
    在大明,哪怕到現代,官是官,商是商。官能拿捏商,但是商人隻能依靠官,根本拿捏不了!
    最關鍵的事,商人的地位永遠比不過官。這是大明的國情決定的!
    官本位嘛!懂的都懂!
    ………………
    蕭如薰脫下半塊糕點,糕點碎屑落在輿圖上,像散落在東海的島嶼。他盯著那片被朱砂圈出的大明疆域,喉間發出一聲低笑:\"再有十年,要大明也成了日不落帝國了!\"
    親兵趙勇剛進來添過燈油,聞言忍不住接話:\"爺是說,要把咱們的旗子插遍四洋?\"
    \"查得遍嗎?\"
    蕭如薰指尖戳在歐洲的位置,那裏隻潦草地畫著幾個方塊,\"大英帝國能靠著議會和東印度公司跑遍世界,咱們學得來?\"
    他忽然冷笑,\"他們國王得看議會臉色,咱們這兒,當官的隻想著愚民……\"
    燭火映著他眼底的嘲弄:\"英格蘭的商人能拿著特許狀去搶殖民地,咱們的商人呢?開個鋪子都得給縣太爺磕頭。去年蘇州有個大綢緞商,身價千萬兩,可又怎麽樣?結果連知府的門都進不去——官是官,商是商,這輩子都擰不到一塊兒。\"
    他起身走到書架前,抽出本《海國圖誌》翻了兩頁:\"你看這上麵寫的,人家圈地運動弄出百萬流民,正好去開工廠、跑海運。咱們要是敢這麽幹,言官能把奏章堆成山,罵我是禍國殃民的奸賊。\"
    趙勇撓頭:\"那......就沒辦法了?\"
    \"辦法得往自己身上找。\"
    蕭如薰合上書本,指節在封麵上敲出輕響,\"大明的根在"官",那就讓官去做這事。\"他忽然眼睛一亮,\"把殖民地改成"藩鎮",派武將去鎮守,允許他們在當地征稅、募兵,但得年年向朝廷納貢。\"
    \"這......和唐朝的節度使不一樣嗎?\"趙勇臉色發白,\"萬一他們反了......\"
    \"反不了。\"
    蕭如薰斬釘截鐵,\"家屬留在京城當人質,軍餉糧草一半靠朝廷調撥。他們要是敢反,就是自斷生路。\"他走到輿圖前,在東南亞的位置畫了個圈,\"再讓戶部牽頭,搞個"皇商總社",讓那些鹽商、茶商拿錢入股,跟著軍隊去做買賣——賺了錢,他們分三成,朝廷拿七成。\"
    趙勇還是不懂:\"這能成?\"
    \"成不成,得試試才知道。\"蕭如薰望著窗外的月光,\"大英帝國靠的是商人推著朝廷走,咱們就反過來——讓朝廷帶著商人走。官商綁在一條船上,哪怕是為了自己的銀子,他們也得拚盡全力。\"
    他忽然想起去年在蘇州見到的場景:一群商人跪在巡撫衙門前,隻為求一張出海貿易的許可。那時他就明白,大明不缺想賺錢的人,缺的是讓這些人乖乖跟著朝廷走的法子。
    \"至於官本位......\"蕭如薰笑了,\"那就讓做買賣做得好的商人,也能穿上官袍。給他們個虛職,讓他們能和知縣、知府平起平坐——你猜他們會不會把命都豁出去?\"
    燭火劈啪爆了個燈花,照亮了輿圖上密密麻麻的航線。
    蕭如薰知道,這條路比大英帝國的難走百倍,但他別無選擇——大明的船,總得有自己的航向。
    還有一點蕭如薰沒有說,反了也無妨,起碼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