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民之聲
字數:5324 加入書籤
宋陵村的崔老爺,被大兒子攙扶,跑的氣喘籲籲,大口大口喘著氣。
上半身上下起伏,一邊回頭看後麵跟著的女眷,個個挎著包袱,一臉驚恐的跟在後麵跑。
這一路上崔老爺遇到好些個逃難的,有其他相識的村裏富戶,也有村民,都陸續湊在一起,往東邊楊家莊逃命。
崔老爺一行剛到村口,就見幾十個社兵在路口,板車上堆著麻袋,在路口設障。
眾難民見社兵刀槍晃眼,不敢向前。
被從八裏溝抽調過來的趙至庚,帶著他的第六哨和黑旗,現在駐派到了楊家莊。
趙至庚喊道:“鞏西的鄉親們,若是逃難,便過來,我們隻防土寇!”
一眾人聽了,心裏安定,便走過去。
卻被社兵要求挨個打開包袱,互證身份。
崔老爺哭喪著臉,完了,剛脫了虎口,又入狼群,這一搜包,自己便徹底成了流民了。
崔老爺一家由於人多,互證方便,立刻過了檢查。
包袱裏一文錢也不少,還被一個態度非常好的社兵帶到服務站。
崔老爺驚奇,見過不少兵匪,這樣一文錢都不貪的社兵還真是頭次見,這農會確實有點意思。
這社兵便是周昌賀,自從上次偷了桃子,他在哨裏地位瞬間直下,成為眾人冷暴力的對象,前幾天吃喜宴都吃的不開心。
他也找了趙至庚詢問如何去掉黑旗,趙至庚冷笑道:“我比你還想,我問了社長,社長說,看我們如何重新樹立在村民心裏的好形象。”
周昌賀每天想盡辦法,和韓老伯收桃子,扶老奶奶過小橋,幫村民挑大糞,都沒見社長吭聲。
崔老爺受寵若驚的接過周昌賀倒的涼茶,一邊聽周昌賀微笑著囑咐慢點喝您別嗆著,一邊心道:“多好的社兵啊!翻了那麽多包袱,一文錢都不偷!”
趙至庚對服務站歇息喝水的難民道:“各位,你們可去周家溝暫時安置做工,那裏也比較安全,誰願意去的可跟著社兵去。”
周昌賀看著趙至庚瞅向自己,趕忙招呼道:“請大家跟著我走。”自己趕忙推著一個板車,招呼大家把包袱放到車上,帶著大家往周家溝走。
幾個受傷嚴重的村民,也被周昌賀拉到板車上,節省腳力。
眾人看著這位臉色方正,虎頭虎腦的社兵,也不過十六七歲,不禁感歎:“周會長多好的人啊,看把孩子們教的,都這麽善良有禮。”
一路上,道路平坦,整潔有序,兩側小柳雖不能遮蔭,但一眼望去,也是橫平豎直,別有一番氣象。
來往的人群,穿著各色衣服,針腳細密,一看就是好布,做工的做工,拉貨的拉貨,田間阡陌水渠交錯,到處是綠油油的豆田。
幾個逃難的老爺們,心裏羨慕,之前聽說是繳納三成糧食給農會,對這農會都特別敵視。
後來了解的越來越多,才知道,原來農會不是幫著佃戶要糧食,而是給村裏打井,還能一塊和周老爺投資合股做生意,掙小錢錢,才後悔要命,沒有早些加入。
現在可好,自己家被土寇掃蕩一空,啥都沒了。
周懷民正和眾參議商議派遣誰去混入土寇好呢,周懷禮突然進來:“外麵來了好多鞏西的人,你們去看看。”
村口社兵攔著一群人,安置在服務站那裏喝水歇息。
社兵見周懷民及一眾要員走來,喊道:“社長,這些都是鞏西的老爺們和村民。”
崔老爺等一眾鞏西的難民,見迎麵來了幾人,為首的是一個十八九的年輕人,麵色剛毅,神態親切,身著和其他社兵一樣的衣服,挽著短袖,被眾人隱隱擁著,隻見這年輕人拱手笑道:“各位鞏西的老爺、鄉親,我是周家溝的周懷民。”
崔老爺等人忙行禮道:“周老爺,俺們都來投奔您來了,我們村那被偃師的土寇禍害一空,無家可去,是想來求您也在我們那裏辦農會。”
眾難民經曆了生死之險,到這裏精神才放鬆下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著土寇幹的惡行。
“俺們村的村婦都被擄走大半,男丁大多逃了,極少數能跟著來這裏。”
一婦女也不顧周家溝村口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翻起褲腿,讓周會長看傷,自己掙脫時被柴刀劃傷。
周懷民招呼禹允貞和各位護工大夫前來給難民塗抹上藥。
村民、社兵及來往的做工人員看著這些鞏西難民,一臉驚慌,全身衣服刮爛不成樣,臉上又是淚又是土,成了花貓臉。
禹允貞看見一個和自己同齡的姑娘,披散著亂發,站在爹娘身後,露著半張臉。仿佛也如當初的自己,突來生地,一臉畏懼。而自己,如今也成了救助她的人。
崔老爺不住的拱手屈身道:“求周老爺給俺們那也辦個農會吧!”說著,指著身邊的周昌賀,“也像這個小夥子一樣,有這麽好的社兵保護我們。”
周昌賀看著一眾親族投來驚異的目光,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尷尬的嘿嘿笑。
此時,隻見從路南有幾匹馬疾馳而至,從馬上下來的是鄧老爺的大兒子鄧家書,急匆匆趕來,看著這麽多人在這裏,斟酌一下,拱手道:“周會長,咱們的貨在洛河被土寇劫了,負責押運貨的孔誌不知所蹤,整整五六車的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麵年叔直皺眉,知道鄧家書說的貨,就是指玻璃,這損失也就大了!自從花了一萬多兩包稅,倉窯裏的小麥堆的都放不下,又開挖好幾個倉窯,才勉強運完,不清楚懷民心裏為啥一直不願意開農會。
周懷慶氣不過,喊道:“什麽!”轉頭看周懷民還在沉吟,跺了跺腳:“這還能忍,幹他娘的。”
一眾社兵交頭接耳起來。
“一群惡民,敢搶咱周記的貨,以咱們的實力,打的他自己娘都不認識。”
“就是,這貨從鐵爐堡運走的,肯定是……”
“噓,別亂說。”
旁邊的黃必功瞧著村東遍野的番薯藤,心道:“這波番薯下來,再扡插一波,都不知道能收多少糧食。”
黃必昌看著眾人被土寇戕害,正陳述痛失妻兒的慘狀,也想起當初自己婆娘上吊自盡的模樣,一臉肅穆,胸腔呼吸有些急促。
周懷民問道:“崔老爺,你可知那土寇頭領的名字?”
崔老爺看著一眾女眷,歎道:“不知,我們幸虧提前得知消息,早早的逃了出來。”
這時從村北鄉道來了一名騎著快馬衙役,下馬跑了過來:“周老爺,縣尊給你的親筆信。”
周懷民接過信,言道:“國棟,帶班頭到村裏喝茶歇息片刻。”
“多謝了,縣尊有令,我還要去別處。”拱手又騎馬離開。
周懷民拆開看了,又傳給幾名參議:“縣尊和偃師知縣,均受到府台大人斥責,剿匪不力,致使匪寇流竄兩縣,禍害鄉裏,責令兩縣聯合剿滅。縣尊說,讓我等謹守村子,勿使土寇犯村。如能在鞏西繼續創辦農會,穩住村民,不使投靠匪首成為亂民,是最好。”
黃必昌也看了,大喜:“周會長,那我們?”
周懷民看了看眼前鞏西淒慘的難民們投來的熱盼的目光,看著允貞詢問的目光,看著鄧家書、周懷慶憤恨的踱來踱去,看著黃必功、黃必昌感同身受的目光。看著各位社兵急於建功的灼熱目光,再看看手裏的書信。
這就是人民之聲。
搖了搖縣尊的信,笑道:“各位,即日起,在鞏西所有村莊開辦農會。”
所有人就等著這一句話,互視而喜,齊聲歡呼:“太好了!”
“黃必昌,因鞏西現在村裏人走散,先調各農會裏表現突出的分事,派駐到各村為會長,工錢升為二兩。”
“張國棟,劃撥四個哨,進駐崔老爺的宋陵村,崔老爺,能騰出幾間空房作為咱前哨吧?”
崔老爺大喜過望,滿口道:“這沒問題!”
“周昌鶴,調派你的哨兵,負責運糧和社兵輜重至宋陵村,救濟附近災民。”
“黃必功,通知閆記打井隊,速運打井設備至宋陵村,開始打井。”
“李升,調派煤爐、煤球、鹽、藥材、鐵鍬、板車等工具到宋陵村。”
“周懷祺,讓北林築路廠的王守誠到宋陵村招募附近難民,漲工錢,在鞏西各村築路。”
“允貞,你抽出三個護理大夫,也駐派到宋陵村。”
“崔老爺,各位村民,今晚先在我這裏休息一夜,明日隨車隊回家。”
眾人各自領命:“是!”
保安堂門口。
付長秋賊頭賊腦的往裏瞅,被禹允貞看到,笑道:“別瞅了,你三天來一回,是來找雲英的吧,在裏屋。”
韓雲英笑道:“長秋哥,有事?”
付長秋訕笑:“雲英,社長派我去做一個任務,估計要好久才能回來。嗯……”
韓雲英看著付長秋一臉窘迫,噗嗤笑了,拍了拍他的肩:“你去吧,我等你。”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