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邙嶺月光
字數:4083 加入書籤
洛河和伊河,發源於陝豫交界,流經洛陽,在偃師交匯為伊洛河。
伊洛河,是鞏縣與偃師的分界線。
從鞏縣的黑石關渡口往西,渡過河便是邙嶺腳下。
付長秋衣著破爛,散頭亂發,背著包袱,身形影單一人過了渡口,往邙嶺深處走去。
黑石關村往東六七裏,便是宋陵村。
宋仁宗的陵墓永昭陵,便在村外。
南宋時,一位名叫鄭剛中的官員赴陝西任職,途經鞏縣時,到宋陵作了短暫停留,在他所著《西行道裏紀》一書中,記述當時永昭陵已是滿目瘡痍。
元朝時,北宋各陵遭到了一次洗劫,被盡犁為墟,地麵建築全部被毀。
周懷民雙手背後,挺立在田野間,望著西邊邙嶺。
禹允貞走近,好奇的撫摸著田地裏矗立或歪倒的石雕像,問道:“民哥,村子裏的人說,此地便是宋時皇帝的陵墓。”
周懷民回頭,笑道:“是,宋仁宗的永昭陵就在這裏,隻是歲月滄桑,陵寢多被戰火摧毀,或被附近村民拆走蓋房燒柴,隻剩下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石像。允貞,你摸著它有什麽感覺?”
禹允貞疑道:“除了涼涼的,還有什麽感覺?”
周懷民伸手撫摸,歎道:“這些是六百多年前,一些不知道姓名的工匠,雕刻而成。我們撫摸的地方,他們也一定撫摸過。可他們叫什麽?是哪裏人?平時喜歡吃什麽?他的家人過的好不好?我們都無從知曉,這些石像隻帶著帝王的威儀,讓我們這些後人瞻仰。”
禹允貞驚訝道:“民哥,你這麽一說,我還真的感覺到有一雙粗糙的大手在我手掌下。”
邙嶺中的付長秋,此刻被一站哨的土寇帶到寨堡裏。
“統領,來了一個自稱劉家溝的村民,來投靠我們。”
杜二、李善等頭領正在寨院閑來無事納涼,打量了付長秋一番,杜二突然想起,朝後麵一個同族親兵問道:“你娘舅家不就是劉家溝的,你認識他不?”
此親兵看了看付長秋,搖了搖頭:“不認識,我平時也不經常去娘舅家。”忽然想起來什麽,朝付長秋問道:“對了,你們村年初有個命案,你給我講講。”
付長秋笑了笑,道:“這我當然知道,是我遠房大伯家的閨女,和鄰村焦溝一個叫付長春的訂婚,無緣無故又被退婚,聽說是付長春喜歡上別人,她氣不過,覺得丟人,就跳河自盡了。”
親兵點了點頭:“後來呢?”
付長秋道:“後來鬧到縣尊那了唄,姓付的進了牢獄,後來被父母撈了出來,成了傻子。”
親兵朝杜二點了點頭:“應該是劉家溝的,說的沒錯,比我知道的還清楚。”
杜二喊道:“給他解綁。”看著揉著胳膊的付長秋:“你叫什麽?”
付長秋也模仿著親兵的敬稱,笑道:“回統領,小的叫劉福全。家裏實在沒吃的了,想到這裏討碗飯吃。”
杜二疑道:“你們鞏東都有農會,你會沒飯吃?沒工做?”
付長秋跺了一下腳:“你說氣不氣,我們附近所有村子都入了農會,偏偏我們劉家溝沒入,估計我們村老爺得罪了那周會長。”
杜二看了看孔向,追問道:“這鞏西一帶沒入農會的,不也是可以去築路掙錢麽,你咋不去?”
付長秋道:“嗨~ 幹一個月累死累活的,才掙一二兩銀子,我想來統領你這裏掙點大的,主要能方便找個婆娘。”
杜二哈哈大笑,指了指付長秋:“劉福全,你算是來對了,你問問兄弟們,跟著我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婆娘。比跟著周懷民強!”
又指著杜老五,“你跟著他,老五,你給他找點活幹,隻要你幹的好,就給你發婆娘。”
杜二現在有點後悔招納李善,剛開始覺得李善這個人說話好聽,現在覺得他太奸猾,山上偃師人也多,現在多隱隱以李善為首。
凡是從鞏縣抓來,跑來的村民,都要跟著自己才行。
但鞏縣村民願意上山的太少啊,都被周懷民擄走了!
付長秋不會啥手藝,便被杜老五安排到最原始的體力活,給了一把斧頭,伐木。
伐了一天,終於可以吃飯歇息了。
夜深人靜,付長秋躺在一個廂房中,也沒床,全是大通鋪,許多村民,也可以說是山賊,都在這裏睡。
廂房裏如同雨後的池塘,打鼾聲此起彼伏。
一輪明月掛在廂房南窗,映照在草席上。
付長秋借著月光,悄悄從懷裏掏出一個小識字本,仔細撫摸。
裏麵是韓雲英跟著禹允貞學識字,記下的字。
付長秋在保安堂休養腿傷期間,躺在那實在太無聊,韓雲英便借給他看,也讓他學點東西。
他便請教識字本每個字的拚寫,兩人一問一答之下,逐漸熟識。
都是同齡人,村子離的也不遠,有時閑了,逐漸拉起了家常。
韓雲英聽了付長秋講述了自家的事,笑道自家也差不多,但自從來到保安堂,看到禹大夫及其他女子,都能靠辛苦掙工錢養活自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便也告訴自己,也要努力學習識字,讓自己在農會裏,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付長秋聽了韓雲英一番話,心生豪邁之氣,誇口道自己也要跟著周會長幹一番大事業。
兩人境同誌合,又正是少男少女,一兩個月間交往之下,便生出情絲在其中。
付長秋一早便被嶺上的鳥鳴聲驚醒,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如此幾日,遠沒有付長秋來時想象的那般驚心動魄,反而非常無聊。
每日裏就是吃飯,幹活,睡覺,連一個說話侃大山的都沒。
但付長秋也是個善於交際的人,四五日下來,已和同一隊的大哥熟絡起來。
付長秋一邊幹活,一邊悄聲問:“孔叔,你是啥時候上山的?”
這位叫孔叔的,看著有四十多歲,敞著懷,黝黑幹瘦的胸膛,和一張大臉匹配在一起,極其不協調。
孔叔道:“我啊,五月裏我就來了。”
付長秋驚道:“那你還是前輩了,你為啥上山?”
孔叔往地上唾了一口唾沫,擦了擦汗:“我啊,砍死了催稅的頭役,爽快,在這裏我一家都能吃飽。”
孔叔見付長秋不說話,問道:“後生,你呢?”
付長秋道:“家窮,想來這裏討個婆娘。”
兩人對視,嘿嘿一笑。
付長秋一邊奮力砍著樹杈,一邊問道:“孔叔,咱現在山上有多少人?”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