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十年計劃
字數:6070 加入書籤
炎黃城會議室的合金門緩緩閉合,液壓裝置發出輕微的 “嗡鳴” 聲,將外界士兵操練的呐喊與農田機械的轟鳴徹底隔絕。圓形會議桌由整塊黑曜石打磨而成,表麵泛著細膩的光澤,倒映著天花板上環形吊燈的暖光,每一盞燈都像顆縮小的太陽,將參會者的臉龐映照得格外清晰。桌中央的全息投影緩緩亮起,曙光大陸的三維地圖在空氣中懸浮,東部黑森林的輪廓覆著淡綠色的植被紋理,西郊河流的藍線裏還能看到遊動的虛擬魚群,南郊科研基地的白色建築群細致到能看清實驗室的窗戶,連屋頂的太陽能板都閃爍著微光。
龍首坐在主位,深灰色中山裝的衣料挺括,袖口露出的手表是藍星時期的老款機械表,表盤上的指針沉穩跳動。他指尖輕輕敲擊黑曜石桌麵,發出 “篤篤” 的輕響,目光掃過圍坐的眾人 —— 李龍成將軍身著筆挺的橄欖綠軍裝,肩章上的金星在燈光下泛著冷光,領口別著的龍形徽章是用曙光大陸的星銀礦石打造,折射出細碎的光芒;蘇睿抱著銀灰色平板電腦,白大褂口袋裏露出半截實驗報告,紙角還沾著淡綠色的靈脈草汁液;農業、工業、醫療等各部門領導也都神色肅穆,桌上的皮質筆記本早已翻開,鋼筆帽斜斜放在一旁,筆尖懸在紙麵上,等待著關鍵信息的落地。
“人都到齊了,” 龍首的聲音打破寂靜,帶著沉穩的穿透力,目光最終落在蘇睿身上,“蘇博士,你先說說關於十年計劃的初步構想吧,尤其是你提到的一階進化藥劑和糧食供應問題 —— 這兩件事,是咱們在曙光大陸紮根的根本,容不得半點馬虎。”
蘇睿深吸一口氣,指尖在平板電腦屏幕上輕輕一點,全息投影瞬間切換,一支裝著淡藍色液體的試管在空氣中緩緩旋轉,液體裏懸浮著細小的金色光點,像把星星揉碎在了裏麵。“各位,這就是一階進化藥劑。” 她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指尖微微顫抖,“經過三年零七個月的研發和測試,我們團隊終於在曙光大陸特有的‘靈脈草’中提取出了‘生命活性因子’,配合星核礦石的能量催化,成功研製出這款藥劑。它不僅能修複人體受損細胞,比如長期勞作留下的關節損傷、輻射造成的器官衰竭,還能大幅度提升壽命 —— 根據 1000 組臨床實驗數據,注射後的誌願者平均壽命從藍星時期的 78 歲,直接提升到了 150 歲,而且身體機能在 120 歲前都能保持在中年水平,連視力、聽力這些老年常見衰退問題,都能得到有效緩解。”
會議室裏瞬間響起低低的驚歎聲,有人下意識地挺直了腰背。醫療部門的張局長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反射著投影的藍光,他身體前傾,手肘撐在桌麵上:“蘇博士,我必須要問一句,藥劑的安全性有保障嗎?藍星時期我們也做過類似的細胞修複實驗,最後出現過細胞過度增殖導致癌變的案例,這個問題你們怎麽解決的?”
“張局長這個問題問得好,也是我們研發過程中最關注的一點。” 蘇睿立刻調出一份厚厚的實驗報告,數據表格在全息投影上滾動,每一組數據都標注著實驗者的年齡、體質和後續跟蹤結果,“我們在藥劑中加入了‘抑癌調控因子’,這是從曙光大陸的‘紫鱗花’中提取的成分,能精準識別異常分裂的細胞,像個‘守門人’一樣阻止癌變。而且 1000 次臨床實驗,涉及從 3 歲兒童到 80 歲老人的不同年齡段,涵蓋了不同體質的人群,沒有出現一例嚴重副作用,隻有 3 的人出現了輕微的發熱反應,24 小時內就自行消退了。”
她頓了頓,切換出生產線的畫麵 —— 全自動流水線在無菌車間裏運轉,機械臂精準地灌裝藥劑、封裝試管,傳送帶上的藥劑盒整齊排列,上麵印著龍國國徽。“我們已經在南郊科研基地建立了三條自動化生產線,每月能生產 1000 萬支藥劑。按照 14 億人民全員注射計算,最多需要 140 個月,也就是不到 12 年,完全能在十年計劃內完成。而且我們還在規劃第四條生產線,預計明年年初就能投產,到時候還能提前完成注射目標。”
李龍成將軍突然開口,手指在桌上輕輕敲了敲,目光銳利如鷹:“蘇博士,原料供應能跟得上生產線的速度嗎?靈脈草的種植周期、星核礦石的開采效率,這些都得算清楚。另外,未來軍隊肯定要擴編,而且隨著壽命延長,人口自然增長也會加快,萬一出現原料短缺,怎麽辦?”
“這一點我們早就考慮到了,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蘇睿調出曙光大陸的資源分布圖,綠色光點密密麻麻地覆蓋在地圖上,“靈脈草在曙光大陸的適應性極強,不需要複雜的培育條件,我們已經在西郊河流兩岸開辟了 10 萬畝種植園,采用無土栽培技術,配合靈脈泉水灌溉,一個月就能收獲一茬,產量是藍星傳統種植的 30 倍。現在種植園裏的靈脈草,光是庫存就夠生產線用 5 年,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種植麵積。”
她手指指向地圖北郊的位置,那裏的光點格外密集:“至於星核礦石,北郊的礦場初步探測儲量就有 5000 萬噸,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能滿足 50 年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上個月我們的勘探機器人在東郊黑森林邊緣,又發現了一處更大的星核礦脈,儲量預計是北郊的三倍,現在正在製定開采計劃,明年就能投入使用。就算未來人口增長到 20 億,原料也完全夠支撐。”
話題自然轉到糧食供應上,農業部門的王部長接過話茬,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自豪,他拿起平板電腦,調出農田的實時畫麵:“各位,其實早在五年前,蘇博士的團隊就幫我們培育出了適應曙光大陸環境的糧食作物。就拿水稻來說,這裏每天的光照時間比藍星多 4 個小時,土壤裏的有機質含量是藍星黑土地的 3 倍,再加上用靈脈草提取的有機肥料,水稻的生長周期從藍星的 3 個月縮短到了 1 個月,畝產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5000 公斤,是藍星高產水稻的 50 倍!”
全息投影上,一望無際的稻田在陽光下泛著金黃,稻穗飽滿得壓彎了稻稈,收割機在田間穿梭,機械臂精準地收割、脫粒,機器人將裝袋的稻穀搬上運輸車,動作行雲流水,沒有一絲浪費。“我們現在的糧食儲備已經達到了 1.2 萬億公斤,按照 14 億人每人每天消耗 1 公斤糧食計算,足夠供應 10 年還有富餘。而且我們還在不斷擴大種植麵積,下個月就要在東郊開辟 20 萬畝新農田,專門種植小麥和玉米,未來就算人口增長到 20 億,糧食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 —— 甚至還能發展畜牧業,讓大家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肉蛋奶。”
“畜牧業?這個想法好!” 工業部門的趙部長突然插話,他放下手中的鋼筆,“我們工業部門可以配合農業部門,建設現代化的畜牧場,用人工智能調控溫度、飼料,提高養殖效率。而且還能配套建設肉類加工廠,實現從養殖到加工的全產業鏈,既保證食品安全,又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龍首聽得頻頻點頭,手指在黑曜石桌麵上輕輕敲擊,留下淡淡的印記:“糧食和藥劑是十年計劃的基礎,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們就能安心推進其他規劃。李將軍,軍隊方麵有什麽想法?現在 200 萬軍隊已經完成布防,但長遠來看,還需要更強的防禦力量。”
李龍成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軍裝,調出軍事規劃圖 —— 炎黃城周邊的防禦工事、軍隊部署位置、武器裝備分布清晰可見:“龍首,目前 200 萬軍隊已經完成五個安置點的布防,但我們不能滿足於此。十年計劃內,我們要將軍隊規模擴編到 500 萬,同時組建太空部隊,研發星際戰艦。蘇博士的團隊已經在研究反重力引擎,一旦成功,我們就能突破大氣層的限製,探索曙光大陸以外的星球,為人類文明尋找更多的生存空間。”
他頓了頓,指向規劃圖上的太空港位置:“我們還計劃在南郊科研基地旁邊,建設一座大型太空港,配備火箭發射台、星際戰艦維修廠,未來不僅能探索周邊星球,還能建立太空防禦體係,防止其他外星文明的入侵 —— 雖然現在還沒發現,但提前準備總是好的。”
“太空探索是長遠目標,但當下還要做好基礎建設,不能好高騖遠。” 工業部門的趙部長補充道,他調出工業規劃圖,上麵標注著工廠、公路、鐵路的建設位置,“我們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建成 10 座大型工廠,分別生產機甲、坦克、運輸機等裝備,滿足軍隊擴編的需求。同時完善炎黃城的交通網絡,修建連接五個安置點的高鐵,采用磁懸浮技術,實現半小時通勤,方便物資運輸和人員往來。另外,我們還要建設大型垃圾處理廠和汙水處理廠,采用無害化處理技術,保護曙光大陸的生態環境 —— 藍星的教訓太深刻了,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醫療部門的張局長也跟著發言,調出醫療體係規劃圖:“我們要建立覆蓋全城的醫療體係,在每個安置點建設一座綜合醫院,每個社區設立一個醫療站,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能在炎黃城治療。同時培養更多的醫護人員,尤其是熟悉曙光大陸特有疾病的醫生 —— 畢竟這裏的環境和藍星不同,可能會出現新的健康問題,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教育部門的劉部長推了推眼鏡,聲音溫和卻堅定:“我們要建設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體係,在每個安置點建設學校,教材要結合曙光大陸的實際情況,加入資源勘探、生態保護、星際探索等新內容,培養適應曙光大陸發展的人才。同時還要設立職業技術學院,培養工廠、農田、軍隊需要的技術人才,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科技部門的陳部長最後補充:“我們要加大科研投入,在人工智能、量子通訊、生物技術等領域實現突破。比如人工智能方麵,要研發更智能的機器人,用於農業種植、工業生產、軍隊防禦;量子通訊方麵,要建立覆蓋整個曙光大陸的通訊網絡,確保信息傳輸的安全和快速;生物技術方麵,要繼續優化一階進化藥劑,未來研發出二階、三階藥劑,進一步提升人類的生命質量。”
蘇睿認真聽著各部門的發言,不時在平板電腦上記錄,最後她站起身,將所有規劃整合到全息投影的十年計劃時間表中,表格清晰地標注著每個階段的目標、負責人和完成時間:“各位,根據大家的意見,我把十年計劃分為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13 年),核心是‘夯實基礎’,完成全員一階進化藥劑注射,完善糧食生產體係,建成基礎工業和交通網絡,同時完成醫療、教育體係的初步建設;第二階段47 年),重點是‘擴大規模’,擴編軍隊到 500 萬,組建太空部隊,研發星際戰艦,擴大科研基地規模,建成太空港的主體工程;第三階段810 年),目標是‘跨越發展’,探索周邊星球,建立海外基地,實現炎黃城從‘生存’到‘發展’的跨越,讓人類文明在曙光大陸真正繁榮起來。”
會議室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盯著全息投影上的十年計劃時間表,眼中充滿了希望與憧憬。龍首站起身,雙手按在桌麵上,目光掃過眾人,聲音堅定而有力:“十年計劃,關乎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任務艱巨,但意義重大。從藍星到曙光大陸,我們經曆了太多苦難,也失去了太多,但現在,我們有了新的家園,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
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上,李龍成第一個伸出手,緊緊握住;蘇睿緊隨其後,冰涼的指尖帶著科研工作者的專注;各部門領導也紛紛伸出手,十幾隻手緊緊握在一起,力量在掌心傳遞,溫暖而堅定。窗外,月光灑在炎黃城的街道上,銀輝遍地,五個安置點的燈光像五顆明亮的星辰,在曙光大陸的夜空中閃耀,將周圍的黑暗驅散。十年後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高樓林立的城市裏,人們笑容滿麵地穿梭;四通八達的交通線上,列車飛馳;太空中,星際戰艦翱翔,探索著未知的宇宙;農田裏,金黃的稻穀隨風起伏,一派豐收的景象。
會議結束後,眾人紛紛離開會議室,腳步輕快而堅定。蘇睿抱著平板電腦,快步走向南郊科研基地,她要盡快完善反重力引擎的研發數據,為太空探索打下基礎;李龍成將軍則走向東郊安置點,他要和張烈上校商量軍隊擴編的具體方案;農業部門的王部長則聯係種植園,安排下個月新農田的開墾工作。
龍首站在窗邊,望著遠處的農田和軍營,夜風吹拂著他的衣角,帶來靈脈草的清香。他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老機械表,指針指向晚上九點,藍星的這個時候,或許早已是一片黑暗,但在曙光大陸,希望的光芒才剛剛開始閃耀。他知道,十年計劃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可能會遇到異獸的襲擊、資源的短缺、技術的瓶頸,但隻要大家同心同德,攜手並進,就一定能創造出屬於人類文明的新輝煌,讓龍國的旗幟,在曙光大陸的天空下永遠飄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