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資源分配
字數:7013 加入書籤
炎黃城會議室的環形吊燈依舊明亮,暖黃色的光線透過磨砂玻璃罩,在黑曜石會議桌上投下細碎的光斑,昨夜討論十年計劃時殘留的投影印記,像淡藍色的幽靈般附著在桌麵,輕輕擦拭才能看清石材本身細膩的紋理。龍首剛落座,指尖便拂過桌沿 —— 這張桌子是用曙光大陸特有的 “墨玉岩” 打造,硬度堪比鋼鐵,卻泛著溫潤的光澤,與藍星時期簡陋的金屬會議桌截然不同。他將一份泛黃的藍星資源報告推到桌中央,紙張邊緣的磨損痕跡像一道道溝壑,記錄著過去在資源匱乏中掙紮的歲月,扉頁上 “2075 年藍星石油儲備告急” 的紅色批注,依舊觸目驚心。
“今天的議題很明確,” 龍首手指在報告上輕輕一點,目光掃過圍坐的眾人,聲音裏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十年計劃的核心是‘有序發展’,而有序的前提,就是資源分配的公平與高效。我們不能再像藍星時期那樣,為了爭奪一點石油就兵戎相見,曙光大陸的資源是大家的,要用到刀刃上。蘇博士,先把目前已探明的核心資源清單給大家看一下。”
蘇睿立刻調出全息投影,淡藍色的光束從會議桌中央升起,曙光大陸的三維資源分布圖在空氣中緩緩旋轉,靈脈草種植園的綠色光點、星核礦脈的金色光點、淡水流域的藍色光點錯落分布,旁邊的數據流實時跳動著儲量與開采進度,像一串串會發光的數字念珠。“目前已探明的核心資源有三類:一是靈脈草,現有種植園 10 萬畝,主要分布在西郊河流兩岸,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月產量約 5000 噸,核心用途是一階進化藥劑生產與有機肥料製作,其中藥劑生產需提取‘生命活性因子’,肥料則用殘渣發酵;二是星核礦石,已發現礦脈 4 處,東郊黑森林邊緣 1 處、北郊 3 處,總儲量約 2 億噸,礦石純度從 60 到 95 不等,核心用途是核聚變反應堆的能源供應與機甲、坦克的高端裝備製造;三是淡水,西郊河流發源於曙光大陸中部的雪山,年徑流量約 100 億立方米,除了農業灌溉,還要滿足工業用水與 14 億居民的生活需求,目前已在下遊修建了 2 座水庫,但季節性缺水問題仍需解決。”
她的話音剛落,農業部門的王部長便率先開口,指尖在投影上的靈脈草種植園光點處反複點擊,綠色光點隨之放大,露出種植園裏整齊排列的培育架:“龍首,農業部門申請將每月靈脈草產量的 60 用於有機肥料製作。您看,現在東郊 20 萬畝新農田即將開墾,土壤雖然肥沃,但缺乏靈脈草發酵的有機肥,肥力最多隻能維持 3 個月;加上現有 50 萬畝農田的日常施肥需求,之前分配的 40 靈脈草根本不夠 —— 曙光大陸的農作物生長快,一個月就能成熟一茬,對肥料的需求比藍星高 3 倍,要是肥料跟不上,就算有再好的品種,產量也得打折扣,到時候別說供應 14 億人,恐怕連軍隊的糧食需求都滿足不了。”
“王部長,這可不行!” 醫療部門的張局長立刻反駁,身體微微前傾,金絲眼鏡滑到鼻尖,他抬手推了推,語氣急切,“一階進化藥劑的生產每月至少需要 3000 噸靈脈草,而且必須是新鮮采摘的,要是按你說的 60 分配給農業,藥劑生產線就得減產 40,原本 12 年完成全員注射的目標,就得往後拖 5 年!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藍星時期遺留的慢性病患者,要是不能及時注射藥劑,壽命可能連 5 年都撐不到!而且現在醫療團隊還在研究用靈脈草提取新型抗生素,應對曙光大陸可能出現的未知病菌,上個月黑森林邊緣就發現了一種能寄生在植物裏的細菌,要是擴散到農田,沒有抗生素,後果不堪設想,這也需要大量原料。”
“張局長,糧食是生存的根本啊!” 王部長也急了,手掌拍在桌麵上,“沒有糧食,就算有再好的藥劑,大家也得餓死!您總不能讓老百姓餓著肚子等注射吧?”
兩人的爭論讓會議室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工業部門的趙部長清了清嗓子,適時插話,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熱茶,蒸汽在杯口繚繞:“兩位先別爭,星核礦石的分配也得好好說道說道。工業部門計劃未來五年建 10 座工廠,其中 3 座是機甲製造廠,每座工廠每月需要星核礦石 500 噸用於冶煉合金,畢竟機甲的關節和裝甲都得用高純度星核合金;另外,五個安置點的核聚變反應堆每月還需要 2000 噸星核礦石供電,現在每月開采量隻有 3000 噸,根本不夠分 —— 李將軍,軍隊擴編需要的坦克、運輸機,也得靠星核礦石製造吧?您說說,這資源是不是得優先保障國防?”
李龍成將軍點頭,調出軍事裝備需求清單,全息投影上立刻出現主戰坦克、運輸機的三維模型,關鍵部件用紅色標注:“趙部長說得對,十年計劃內,軍隊要擴編到 500 萬,至少需要 1 萬輛主戰坦克、5000 架運輸機,這些裝備的核心部件,比如坦克的主炮炮管、運輸機的發動機葉片,都得用純度 90 以上的星核合金打造,初步估算,每月至少需要 800 噸星核礦石。而且太空部隊的反重力引擎研發,蘇博士那邊也需要高純度星核礦石做實驗,這部分的需求也不能少,總不能讓我們的士兵拿著落後的武器守著家園吧?”
蘇睿補充道:“反重力引擎的實驗用星核礦石純度要求在 99.9 以上,目前的提煉技術每月隻能產出 100 噸高純度礦石,而且損耗率高達 30,要是軍隊和工業部門的需求太高,實驗進度就得推遲 —— 太空港的建設離不開反重力技術,要是進度跟不上,第二階段的星際探索目標就很難實現。您想,要是未來曙光大陸也出現資源危機,我們連退路都沒有。”
“那也不能讓軍隊等著啊!” 李龍成皺起眉頭,“上個月東郊黑森林邊緣就出現了異獸群,雖然被機甲部隊擊退,但要是沒有足夠的裝備,下次再遇到更大的獸群,我們怎麽抵擋?”
眾人的爭論聲中,龍首抬手示意安靜,指尖在全息投影的資源流線上輕輕劃過,藍色的光線隨著他的動作彎曲:“大家的訴求都有道理,但資源就這麽多,得按‘輕重緩急’來分配。我提個初步方案,大家一起討論:靈脈草方麵,每月產量的 50 用於藥劑生產,確保注射計劃不推遲,這是關乎人命的事,不能妥協;40 用於農業肥料,王部長,農業部門可以優化施肥技術,采用精準滴灌的方式,把肥料利用率提高 20,同時在新農田裏種植‘固氮草’,這種草能吸收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肥料,這樣就算少 10 的靈脈草,也能滿足農田需求;剩下的 10 留給醫療部門,用於新型抗生素研發,張局長,你們團隊也要加快研發進度,爭取用更少的原料提取更多的抗生素。”
王部長愣了愣,隨即點頭:“固氮草?這個辦法好!我們之前怎麽沒想到?要是能推廣,確實能節省不少肥料。”
張局長也鬆了口氣:“50 的靈脈草足夠維持藥劑生產,我們團隊會盡快優化提取工藝,爭取把原料損耗率降低 15。”
龍首頓了頓,轉向星核礦石的分配,金色的礦脈光點在他指尖下閃爍:“每月 3000 噸星核礦石,優先保證五個安置點的能源供應,2000 噸的額度不變,這是民生和工業的基礎;工業部門每月分配 800 噸,先保障 3 座機甲製造廠的需求,其他工廠的建設可以分階段推進,比如先建 2 座服裝廠和 1 座食品加工廠,這些工廠對星核礦石的需求較低;軍隊每月分配 100 噸,先滿足現有裝備的維護,擴編所需的新裝備,等明年東郊新礦脈投產,開采量提升到每月 5000 噸後再逐步補充;蘇博士的反重力實驗,每月 100 噸高純度礦石的額度不變,科技部門要盡快優化提煉技術,爭取把純度 99.9 的礦石產量提高到每月 200 噸,同時研究用低純度礦石替代的方案,減少對高純度礦石的依賴。”
“是!” 李龍成和趙部長同時應道,之前的緊繃感消散不少。
淡水分配的討論相對順利,西郊河流的藍色光帶在投影上蜿蜒,趙部長指著光帶中遊的位置:“龍首,我們計劃在五個安置點附近各建設 1 座水庫,總庫容約 50 億立方米,用於調節季節性用水,避免雨季洪澇、旱季缺水;同時在河流兩岸修建引水渠,采用管道輸水,減少蒸發損耗。”
王部長立刻補充:“農業部門會采用節水灌溉技術,將每畝農田的用水量從藍星時期的 500 立方米降到 300 立方米,主要推廣滴灌和噴灌,比傳統漫灌節水 40;另外,我們還會在農田周圍種植‘吸水樹’,這種樹的根係能吸收地下水,減少土壤水分流失。”
市政部門的周部長也開口:“居民生活用水由我們負責管控,通過安裝智能水表,實時監測用水量,對超標用水的家庭收取高額水費,同時在社區建設汙水處理廠,將生活汙水淨化後用於灌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資源分配方案初步確定後,會議的焦點轉向區域規劃。蘇睿調出炎黃城周邊的區域規劃圖,將曙光大陸劃分為五大功能區,每個區域用不同顏色的光罩標注:“一是農業區,以東郊 20 萬畝新農田為核心,搭配現有 50 萬畝農田,形成‘東糧西牧’的格局 —— 西郊河流兩岸除了靈脈草種植園,還規劃 10 萬畝牧場,養殖從藍星帶來的牛、羊品種,同時培育曙光大陸特有的‘肉質蕨類’,這種植物富含蛋白質,生長周期短,能作為肉類補充;二是工業區,集中在南郊科研基地周邊,形成‘科研 生產’一體化集群,方便技術轉化,比如機甲製造廠就在科研基地旁邊,研發出的新技術能直接應用到生產中,減少運輸成本;三是軍事區,以五個安置點為基礎,東郊、北郊重點部署防禦力量,東郊黑森林邊緣修建 3 道防禦工事,配備脈衝炮與無人機巡邏隊,北郊礦場部署一個機甲營,防止異獸破壞開采設備,太空港周邊建設環形防禦圈,配備激光武器;四是生活區,圍繞炎黃城核心區,建設 5 個衛星城,每個衛星城配套學校、醫院、商場、公園,衛星城之間用磁懸浮高鐵連接,實現半小時通勤,同時在衛星城周邊種植‘氧氣樹’,這種樹的光合作用效率是藍星樹木的 5 倍,能改善空氣質量;五是生態保護區,將黑森林核心區域劃為禁區,麵積約 1000 平方公裏,禁止開采與開發,保護曙光大陸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在保護區邊緣設立觀測站,研究裏麵的動植物,為未來的資源開發提供參考。”
“生態保護區這個規劃好!” 王部長立刻讚同,手指在黑森林的綠色光罩上輕點,“藍星就是因為過度開發才導致生態崩潰,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且黑森林裏有很多未知的植物和動物,說不定未來能發現新的資源,比如比靈脈草更有效的藥材,留下這片保護區,也是給未來留條後路。”
“我補充一點,” 李龍成將軍指著軍事區的規劃,“東郊防禦工事要加裝‘震動傳感器’,異獸靠近時能提前預警;北郊礦場的機甲營要配備‘礦道救援機器人’,萬一礦道坍塌,能及時救援礦工;太空港的防禦圈要和科研基地的能量護盾聯動,形成雙重防護,畢竟這是未來星際探索的核心,安全不能出任何問題。”
教育部門的劉部長推了推眼鏡,聲音溫和卻堅定:“我們計劃在每個衛星城建設一座綜合性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一體化,采用‘線上 + 線下’的教學模式,藍星時期的優秀教師可以通過量子通訊遠程授課;同時在南郊科研基地旁邊建設一座‘曙光大學’,重點培養資源勘探、生物技術、星際工程等專業人才,學校的實驗室要和科研基地共享設備,讓學生能參與實際項目,提高實踐能力。”
醫療部門的張局長也跟著說:“每個衛星城建設一座綜合醫院,配備最新的醫療設備,比如‘細胞修複儀’,能快速治療外傷;在農業區、工業區設立醫療站點,配備‘移動醫療車’,醫護人員定期巡邏,確保突發疾病能及時救治;同時在醫院建立‘疾病數據庫’,記錄曙光大陸出現的新疾病,方便後續研究。”
經過三個小時的討論,資源分配方案與區域規劃最終確定,全息投影上的資源流向圖與功能區劃分圖清晰明了,每個部門的職責與目標都標注得詳細具體,甚至精確到每月的資源消耗量和區域建設進度。龍首站起身,雙手按在會議桌上,墨玉岩的涼意透過掌心傳來,讓他更加清醒:“資源分配與區域規劃是十年計劃的骨架,隻有把骨架搭好,後續的發展才能穩步推進。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方案執行,遇到問題及時溝通,不能各自為政 —— 我們是一個整體,從藍星到曙光大陸,我們能活下來,靠的就是團結,隻有團結協作,才能在曙光大陸真正站穩腳跟。”
眾人紛紛起身,對著龍首敬禮,聲音整齊劃一,像驚雷般在會議室回蕩:“保證完成任務!”
會議結束後,各部門領導拿著打印好的分配方案與規劃圖,快步離開會議室,腳步聲在走廊裏回蕩。蘇睿留在最後,將資源分配的數據錄入平板電腦,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動,龍首走到她身邊,看著投影上的規劃圖,輕聲說道:“蘇博士,反重力引擎的研發要抓緊,太空探索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不能出任何差錯。”
蘇睿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白大褂口袋裏的靈脈草標本輕輕晃動:“請龍首放心,我們團隊會全力以赴,爭取明年就能完成反重力引擎的原型機測試,為太空港建設打下基礎。而且我們還在研究用星核礦石和靈脈草的混合能量驅動引擎,說不定能提高效率。”
龍首望著窗外,晨光已經透過雲層,灑在炎黃城的街道上,金色的光芒覆蓋了青石板路,五個安置點的方向傳來士兵操練的呐喊聲,整齊有力;農田裏的收割機開始運轉,“隆隆” 的聲響在空氣中回蕩;遠處的科研基地升起嫋嫋炊煙,那是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在準備早餐。新的一天開始了,曙光大陸的希望,也在這晨光中慢慢綻放。
他知道,資源分配與區域規劃隻是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們 —— 可能是異獸的大規模襲擊,可能是新資源的勘探難題,可能是星際探索的未知風險,但隻要大家目標一致,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實現十年計劃的宏偉藍圖,讓人類文明在曙光大陸綻放新的光彩,讓龍國的旗幟,永遠飄揚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