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龍國十五城

字數:6181   加入書籤

A+A-


    炎黃城會議室的晨光比往日更顯明亮,透過雙層真空玻璃窗灑進來,在墨玉岩會議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光影。桌麵光滑如鏡,倒映著天花板上環形吊燈的暖黃光暈,昨夜討論區域規劃時殘留的全息投影印記,像淡藍色的水印般附著其上,用指尖輕輕擦拭,才能露出石材本身細膩的黑色紋理。龍首指尖捏著一支星銀礦石打造的鋼筆,筆杆上雕刻的五爪金龍鱗片分明,與他中山裝領口的龍形徽章遙相呼應,折射出細碎的光芒。他將一張燙金邊框的空白命名清單鋪在桌上,紙張邊緣印著的炎黃城輪廓線,用的是曙光大陸特有的 “熒光砂” 墨水,在陽光下微微泛著綠光,像一枚小小的印章蓋在曙光大陸的虛擬版圖上。
    “昨天確定了五大功能區的規劃,但 15 個安置點還沒有正式命名。” 龍首的聲音透過開窗湧入的晨風,帶著靈脈草的清新氣息,他抬手拂過清單上的炎黃城輪廓,“這些安置點未來會發展成一座座城市,名字不僅要體現功能定位,更要承載龍國的文化與精神 —— 我們從藍星帶來的不僅是人口和技術,還有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不能再像藍星時期那樣,用冰冷的編號代替名稱,要讓每個名字都有溫度、有意義,讓子孫後代看到名字,就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裏。”
    蘇睿立刻調出 15 個安置點的分布詳圖,全息投影的光束從會議桌中央的晶石發射器中升起,在空氣中展開一幅立體的曙光大陸地圖。原本標注著 “東 1”“西 3” 的灰色圓點,瞬間切換成帶著地理標記的三維模型:“15 個安置點按功能區劃分,農業區 4 個、工業區 3 個、軍事區 4 個、生活區 3 個、生態保護區 1 個含觀測站)。每個安置點的地理特征和核心功能都已標注清楚,比如農業區的 a1 安置點靠近東郊萬畝農田,旁邊有靈脈泉水形成的溪流,灌溉係統已經鋪設完畢;軍事區的 2 安置點位於黑森林邊緣的斷崖上,是第一道防禦工事的核心,脈衝炮陣地已經建好,能覆蓋整個森林邊緣。”
    “農業區的命名得接地氣,體現‘糧安天下’的根本,還要有田園氣息。” 農業部門的王部長率先開口,他穿著一身沾滿泥土氣息的工裝,手指點在 a1 安置點的模型上 —— 那裏的虛擬稻田在模擬陽光下發著金光,稻穗飽滿得仿佛要墜下來,“a1 靠近靈脈泉,泉水清甜,灌溉的莊稼長得特別好,就叫‘靈泉堡’吧,既點出了地理特征,又寓意泉水滋養莊稼,五穀豐登。您看這模型裏的溪流,繞著村莊蜿蜒,像條玉帶,‘堡’字也有守護農田的意思。”
    “a2 在西郊牧場,周圍種滿了固氮草,綠油油的一大片,像塊綠毯子。” 王部長又指向 a2 模型,牧場上的虛擬牛羊正在低頭吃草,“叫‘青禾城’怎麽樣?青禾代表嫩綠的禾苗,象征農業的希望,也符合牧場生機勃勃的景象。”
    “好名字!既貼合實際,又有寓意。” 龍首點頭讚許,筆尖在清單上快速記錄,墨水是用靈脈草汁液調製的,呈現出獨特的碧綠色,“a3 在東南方的梯田區,那裏培育了我們最新研發的‘曙光 1 號’水稻,穗大粒滿,叫‘金穗城’如何?稻穗金黃,代表豐收,聽著就喜慶;a4 在東北方的果蔬基地,培育了從藍星帶來的蘋果、葡萄,還有曙光大陸特有的‘甜漿果’,盛產各種瓜果蔬菜,就叫‘百果塢’,‘塢’字有山坳裏的村莊之意,既點明了地理位置,又透著豐收的熱鬧勁兒。”
    農業區的命名剛定,工業部門的趙部長便迫不及待地接過話茬,他推了推鼻梁上的工業防護眼鏡,調出工業區的三個安置點模型 —— 巨大的廠房、高聳的煙囪、運轉的流水線在投影中栩栩如生,甚至能看到虛擬的機甲零部件在傳送帶上移動:“工業區的名字要體現‘科技興邦’的理念,還要有力量感。i1 是機甲製造廠所在地,緊鄰科研基地,每天都有新的機甲下線,叫‘機甲港’最貼切,‘港’字有匯聚、輸出之意,直接點明這裏是機甲生產的核心;i2 是能源設備生產基地,負責維護核聚變反應堆,還生產能量電池,是整個炎黃城的‘心髒’,叫‘星火城’怎麽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象征能源為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寓意我們的科技從點滴積累,終將成就大業。”
    “i3 是新材料研發中心,專門生產星核合金、高強度複合材料,很多尖端裝備都離不開這裏的材料。” 趙部長頓了頓,手指在模型上的合金樣品上輕點,“叫‘金石鎮’如何?‘金石’既指金屬材料,又有‘堅如金石’的寓意,代表我們的材料質量過硬,也象征工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金石鎮,好!夠紮實!” 李龍成將軍接過話,他身著筆挺的軍裝,肩章上的金星在投影光線下泛著冷光,目光轉向軍事區的四個安置點,模型上的脈衝炮、機甲營、防禦工事清晰可見,甚至能聽到虛擬的警報聲,“軍事區的名字要彰顯‘守土有責’的氣魄,還要有威懾力。1 在北郊礦場,負責星核礦脈的安全,防止異獸破壞開采設備,叫‘鎮礦關’,‘關’字有守衛、屏障之意,突出守護資源的職責;2 在黑森林邊緣的斷崖上,是抵禦異獸的第一道防線,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叫‘破陣堡’怎麽樣?寓意我們的軍隊能衝破任何敵人的陣型,所向披靡。”
    <3 在太空港周邊,負責航天設施的安全,未來還要護衛星際戰艦的起降,叫‘問天寨’如何?‘問天’有探索太空、挑戰未知的豪情,‘寨’字則有軍事據點的意思,貼合防禦功能;4 在河流入海口,守護水運通道,防止敵人從水路入侵,還要保障運輸船隻的安全,叫‘靖波城’,‘靖’是平定之意,‘波’指水波,意為平定風波,保障航運安全,既有氣勢又貼合功能。”
    “靖波城,不錯!” 龍首在清單上 “靖波城” 三個字旁畫了個圈,轉向生活區的三個安置點 —— 錯落有致的民居、熱鬧的商場、安靜的學校、設施齊全的醫院構成了溫馨的畫麵,虛擬的居民在街道上散步、孩子們在公園裏玩耍,“生活區的名字要體現‘安居樂業’的願景,讓人一聽就覺得溫暖。1 是最早建成的衛星城,配套最完善,醫院、學校、商場一應俱全,居民大多是從藍星轉移過來的老住戶,叫‘安樂窩’怎麽樣?直白地表達了讓百姓安心生活、舒心居住的願望,聽著就親切;2 靠近醫療中心,以養老、康複為主,有很多療養院和康複設施,叫‘福壽村’,‘福’‘壽’是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寓意在這裏生活的老人都能健康長壽。”
    “3 是青年人才聚集區,有很多創業園區、科研工作室,年輕人在這裏搞發明、創業,充滿了活力。” 龍首笑著說,“叫‘啟夢城’如何?‘啟’是開啟,‘夢’是夢想,象征年輕人在這裏開啟自己的夢想,追逐未來。”
    最後剩下生態保護區的觀測站安置點,蘇睿調出模型,茂密的黑森林在投影中顯得靜謐而神秘,幾座白色的觀測塔矗立在森林邊緣,科研人員的虛擬身影正在采集植物樣本:“生態保護區的命名要突出‘敬畏自然’的理念,還要有詩意。這個安置點主要是觀測站,負責監測黑森林的生態變化,研究裏麵的動植物,叫‘觀林閣’怎麽樣?‘觀林’點明了功能,‘閣’是傳統建築,有登高望遠、靜心觀察之意,既符合觀測站的特點,又有‘靜觀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境,提醒我們不能再像藍星那樣破壞生態。”
    15 個名字初步確定,全息投影上的安置點模型瞬間切換,原本的灰色圓點變成了帶著金色名稱的立體城市縮影,“靈泉堡” 的稻田、“機甲港” 的廠房、“破陣堡” 的炮樓、“安樂窩” 的民居在投影中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但教育部門的劉部長卻皺起了眉頭,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拿起桌上的《龍國曆史名城錄》,這本書的封麵已經泛黃,是從藍星帶來的珍貴典籍:“龍首,各位同仁,這些名字雖然貼合功能,但似乎少了點文化傳承的味道。藍星時期我們有很多曆史名城,比如長安、洛陽、北平,承載了幾千年的文明,裏麵有我們的曆史、我們的精神。要不要在名字中融入一些曆史元素,讓我們的文明在曙光大陸更好地延續?”
    他的話讓會議室陷入沉思,龍首指尖在清單上輕輕敲擊,目光落在 “破陣堡” 上:“劉部長說得對,我們不能隻著眼於當下,還要傳承文明,讓名字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2 在黑森林邊緣,是防禦核心,地位重要,藍星時期的山海關、嘉峪關都是著名的邊防要塞,不如叫‘鎮北關’,借鑒這種命名方式,更有曆史厚重感,也能讓後人知道我們的邊防精神一脈相承;3 的‘問天寨’雖然有探索之意,但不夠大氣,藍星時期我們的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航天精神激勵了無數人,不如改成‘探月城’,既保留探索太空的寓意,又呼應了藍星時期的航天成就,傳承航天精神。”
    “我補充一下,” 蘇睿接過話,眼中閃過靈光,“i2 的‘星火城’雖然有寓意,但‘燎原鎮’是不是更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我們龍國的經典名言,不僅寓意能源的力量,更象征我們的事業從微小開始,終將蓬勃發展,文化內涵更深刻;3 的‘啟夢城’雖然貼切,但‘逐光城’怎麽樣?‘光’既指曙光大陸的光芒,也指夢想的光芒,‘逐光’有追逐希望、勇往直前的意思,更有詩意,也符合年輕人的精神麵貌。”
    “逐光城,好!有朝氣!” 王部長讚同道,“我覺得農業區的‘百果塢’可以改成‘嘉禾塢’,‘嘉禾’在古代指生長茁壯的禾稻,是祥瑞的象征,既貼合農業功能,又有文化底蘊。”
    “這個提議好!” 龍首點頭,筆尖在清單上修改,“‘嘉禾塢’比‘百果塢’更有曆史感,也更能體現農業的重要性。”
    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和調整,15 個安置點的最終名稱確定下來:農業區 “靈泉堡”“青禾城”“金穗城”“嘉禾塢”;工業區 “機甲港”“燎原鎮”“金石鎮”;軍事區 “鎮礦關”“鎮北關”“探月城”“靖波城”;生活區 “安樂窩”“福壽村”“逐光城”;生態保護區 “觀林閣”。
    全息投影上,15 個帶著新名稱的城市模型圍繞著炎黃城核心區,像眾星拱月般排列,金色的名稱在陽光下閃耀,與五大功能區的彩色光罩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完整的龍國版圖。王部長看著 “靈泉堡” 的模型,感慨道:“有了名字,這些安置點就不再是冰冷的據點,而是有了靈魂的家園。以後農民們說起‘靈泉堡’,就知道那是自己的家,是種出好糧食的地方;說起‘嘉禾塢’,就會想起我們祖先耕種的曆史,想起糧食的珍貴。”
    “不僅是家園,更是戰略布局的節點。” 李龍成將軍指著 “鎮北關” 和 “靖波城”,語氣堅定,“這兩個點一北一南,守住了炎黃城的門戶,是我們的‘屏障’;‘探月城’和‘機甲港’則是未來發展的引擎,一個指向太空,一個支撐工業,是我們的‘翅膀’;‘逐光城’和‘安樂窩’則是人才的搖籃和百姓的港灣,是我們的‘根基’。15 個城,加上炎黃城,構成了龍國在曙光大陸的基本盤,缺一不可。”
    龍首站起身,雙手按在會議桌上,目光掃過 15 個城市的名稱,聲音堅定而充滿希望:“從今天起,這 15 個安置點正式命名為‘龍國十五城’。它們不僅是居住、生產、防禦的場所,更是龍國文明在曙光大陸延續的載體,是我們寫給未來的‘家書’。各部門要按照命名所承載的理念,推進各城的建設,讓‘靈泉堡’產得出好糧,讓‘機甲港’造得出強兵,讓‘逐光城’育得出人才,讓‘觀林閣’守護好自然 —— 讓龍國十五城,共同撐起我們在曙光大陸的未來,讓龍國的旗幟,永遠飄揚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眾人紛紛起身,對著全息投影上的 15 個城市模型鄭重敬禮,聲音整齊劃一,像驚雷般在會議室回蕩:“定不負使命!”
    會議結束後,各部門領導拿著打印好的命名清單和規劃圖,快步離開會議室,腳步聲在走廊裏回蕩,帶著奔赴新任務的急切。蘇睿留在最後,將 15 個城市的名稱錄入炎黃城的核心數據庫,全息投影上,15 個金色的名稱漸漸融入曙光大陸的虛擬版圖,與炎黃城的名字交相輝映,形成一道璀璨的光帶。
    龍首望著窗外,晨光中的炎黃城已經熱鬧起來,遠處的 “靈泉堡” 方向傳來收割機的轟鳴,“機甲港” 的廠房正在吊裝巨大的機械臂,“鎮北關” 的士兵開始了新一天的巡邏,隊列整齊,步伐堅定。他知道,“龍國十五城” 的命名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這些城市會逐漸發展壯大,從安置點變成繁華的都市,成為曙光大陸上閃耀的明珠,承載著龍國人民的希望,延續著五千年的文明火種。
    鋼筆在命名清單上留下最後一個簽名,龍首輕輕合上紙張,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清單上,15 個金色的名稱仿佛活了過來,在紙上跳躍、閃耀,預示著龍國在曙光大陸的嶄新未來,也預示著一個文明的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