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虎牢烽煙.義釋雙雄
字數:2540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一十八章 虎牢烽煙·義釋雙雄
第一節 狼騎南下
冀州的積雪尚未消融,許昌傳來急報:呂布率三萬並州狼騎已破虎牢關,沿途燒殺搶掠,揚言要將護民陣的“護民碑”磨成齏粉。陳果攥緊手中斥候帶回的斷碑殘片,齒輪在護心繩上劃出刺耳聲響——那是北海百姓聯名刻的“安”字,如今斷口處還凝著未幹的血漬。
“呂布此來,必有聖典唆使。”徐庶展開泛黃的《並州兵誌》,羽扇掠過“狼騎三日不食可戰”的記載,“其前鋒必是張遼的‘黑鴉軍’,此人善用奔雷弩,五十步內可透重甲。”柳如煙輕撫冰戟上未愈的裂痕,想起許昌之戰中高順陷陣營的死士曾用身體為百姓擋住流矢:“或許,我們該先見兩個人。”
第二節 陣前密會
虎牢關外,護民陣大營突然來了兩個不速之客。高順的陷陣營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張遼的黑鴉麵具遮住半張臉,卻掩不住眼中血絲:“我等奉呂將軍之命勸降,若不降,明日寅時便踏平你營。”陳果卻命人撤去帳外衛兵,親手為二人斟上冀州百姓送來的棗茶:“兩位可知道,虎牢關下的老獵戶,至今還在念叨高將軍當年禁止士兵采摘百姓桑葚?”
高順身軀一震,手不自覺按上腰間未佩刃的劍鞘——那是他為約束部下“凍死不拆屋”立下的規矩。張遼取下黑鴉麵具,露出眼角傷疤:“我等隨奉先將軍征戰多年,卻從未見過一支軍隊會為救孩童而延誤戰機。”柳如煙忽然展袖,露出腕間褪色的紅繩:“這是許昌百姓所贈,他們說,護民陣的將士,比親人還親。”
第三節 雪夜劫營
寅時三刻,狼騎的馬蹄聲如悶雷滾過雪原。陳果卻按兵不動,直到探馬回報:“呂布中軍帳移至左後方高地,張遼黑鴉軍在前,高順陷陣營壓後。”徐庶忽然輕笑:“奉先果然多疑,怕我等突襲中軍,卻不知...”他指向地圖上的汜水灘,“那裏蘆葦叢生,正適合火攻。”
甘寧的水鬼營早已在蘆葦蕩埋下硫磺,當第一支火箭劃破夜空時,青色火焰如巨蟒般竄上狼騎的馬尾。呂布的赤兔馬驚嘶人立,張遼急忙指揮黑鴉軍轉向,卻見護民陣的士卒正冒死將百姓轉移至安全地帶。“他們竟不趁機進攻?”高順握緊手中長槍,卻見陳果策馬立於火場邊緣,用戰錘為孩童們砸開結冰的水井。
第四節 義釋雙雄
天光大亮時,呂布率殘軍退守虎牢關。張遼與高順的部隊卻在亂軍中被護民陣分割包圍,當柳如煙的冰牆阻斷退路時,高順已做好戰死的準備,卻見陳果揮揮手,讓開一條通道:“兩位若願歸降,護民陣的大門永遠敞開;若要回營,今日便放你們走。”
“為何?”張遼的奔雷弩掉在雪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陳果俯身拾起一枚被踩碎的護民碑殘片:“因為真正的護民,不是靠刀槍逼迫,而是讓人心甘情願同行。”柳如煙將一卷《護民陣規》塞進高順手中:“陷陣營的兄弟若想活下去,就看看第三十七條——‘凡傷百姓者,雖勝必罰’。”
第五節 轅門交心
當日午後,虎牢關轅門忽然傳來馬蹄聲。張遼單人獨騎而來,背後是用軍旗包裹的傷兵:“黑鴉軍二十三人,不願再隨呂布濫殺。”高順緊隨其後,陷陣營的死士們卸下甲胄,露出裏麵縫著百姓贈物的內襯:“某曾以為,軍人隻需服從命令。直到看見你們為救一個幼童,寧可讓陣腳露出破綻...”
陳果解下護心繩,將半枚齒輪遞給張遼:“這是北海孩童用壓歲錢買的銅料所鑄,他們說,齒輪轉起來,就有飯吃。”柳如煙則為高順重新係好劍鞘:“此鞘當配護民之劍,而非屠民之刀。”遠處,曹操的援軍揚起漫天塵土,荀彧在馬上遙遙拱手:“孟德公讓某帶句話——護民陣收降二將,比破十萬大軍更讓他驚訝。”
第六節 烽煙暫息
黃昏時分,虎牢關城頭換下呂布的“呂”字大旗,升起護民陣的齒輪軍旗。張遼撫摸著新刻的護民碑,指尖掠過“張”“高”二字:“某在並州時,百姓見了軍隊就躲。如今...”他望著正在幫百姓修繕房屋的陷陣營士卒,“他們會給兄弟們送熱湯。”
高順忽然指向遠處山頭,那裏有幾個孩童正舉著用樹枝做的“戰錘”“冰戟”嬉戲。柳如煙輕笑,從袖中取出繡著狼頭的帕子——那是張遼部下同鄉的老婦所繡:“她說,黑鴉該守護麥田,而不是摧毀它。”張遼接過帕子,見邊角繡著個歪歪扭扭的“安”字,正是那日被救幼童的小手所繡。
曹操的大營內,荀彧看著手中的密報輕笑:“呂布敗走徐州,投靠劉備去了。不過...”他望向虎牢關方向,“劉玄德怕是要頭疼了——張遼、高順若在護民陣,徐州的‘仁義’招牌,可要好好擦擦了。”陳果站在城牆上,聽著百姓家中傳來的炊煙嫋嫋,護心繩上的齒輪與遠處的暮鼓晨鍾同步輕響。他知道,每一次招降,都是在為護民的火種添柴,而無論前方是呂布的狼騎,還是聖典的陰詭,他們都將為了土地上的煙火氣,戰至最後一刻。
本章完)
喜歡三國伏生誌請大家收藏:()三國伏生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