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益州天險.白馬歸心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五章 益州天險·白馬歸心
    第一節 蜀道陰雲
    益州的竹哨聲穿過秦嶺時,護民陣的斥候正在金牛道上清理聖典埋下的"地裂符"。諸葛亮的算籌落在破損的棧道圖上,竹片竟被水汽浸出黴斑:"聖典在都江堰旁的"伏龍觀"設下"五丁祭壇",要用巴蜀百姓的"生魂"撬動地脈,讓整個益州陷入地震。"話音未落,關羽已捧著急報闖入:"張任的軍隊封死了葭萌關,說我們是"挾民亂蜀"的逆賊!"
    陳果望著輿圖上蜿蜒的蜀道,護心繩上的齒輪突然發出冰裂聲——這是地脈紊亂的征兆。柳如煙的冰戟點過"汶山"二字:"此處有羌族的"祈水碑",聖典若引動地脈,最先淹沒的便是羌人聚居的九頂山。"周瑜輕撫從荊州帶來的焦尾琴,琴弦上凝著細小的冰晶:"某收到蜀中鐵匠密信,聖典脅迫他們用"五丁力士"的傳說鑄造"裂山錘",已有三千鐵匠被當作"爐中人"獻祭。"
    張飛握著蛇矛就要往前衝,被甘寧一把拉住:"益中水網密布,先讓俺的水鬼營探探虛實!"關羽捋著長髯點頭:"某與雲長此處為筆誤,應為翼德)先去會會張任,陳將軍且看我們如何叫這"蜀中名將"心服口服。"
    第二節 葭萌對峙
    護民陣抵達葭萌關下時,正逢張任在城頭督戰。鐵胎弓射出的響箭擦著陳果發梢飛過,卻在看到柳如煙腕間的"雙生蝶"紅繩時,箭頭突然轉向,釘入旁邊的巨石——箭尾竟係著半枚同樣紋樣的紅繩碎片。
    "爾等既知"雙生蝶"的來曆,為何還要助紂為虐?"柳如煙揚手拋出完整的紅繩,碎片竟自動拚接成型。張任的臉色瞬間慘白,手中鐵弓"當啷"落地——這紅繩是他未婚妻臨終前托人轉交的信物,卻在他隨劉璋入蜀時遺失,不想竟出現在護民陣手中。
    陳果解下護民碑拓片,任由山風將紙片卷上城頭:"此碑上刻著益州百姓的祈願,第一位便是"望都江堰永固"。"諸葛亮展開從羌人處得來的《汶山地誌》,上麵用朱砂圈著祭壇位置:"聖典要炸斷"離堆",讓岷江改道淹沒成都平原。張將軍難道想讓蜀中百姓皆成魚鱉?"
    張任猛然抽出腰間環首刀,刀刃卻指向身後的劉璋使者:"休要巧言令色!劉季玉劉璋字)已封聖典為"護國天師",爾等......"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悶雷般的震動——伏龍觀方向騰起黃色煙塵,正是聖典試爆裂山錘的動靜。柳如煙的冰戟在地麵劃出岷江走向,冰紋中竟映出羌族孩童被驅趕著搬運炸藥的畫麵。
    "他們在九頂山埋了"震地火"!"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重劈在關門前,"張任!你若再攔路,便是親手將蜀中百姓推入地獄!"張任望著顫動的關樓梁柱,忽然轉身砍斷劉璋使者的冠帶:"開城門!隨某去見劉季玉!"
    第三節 地脈之爭
    未時三刻,伏龍觀的青銅鼎中滲出岩漿。陳果率甘寧的水鬼營泅渡岷江,卻見江底布滿刻著咒文的石人,每個石人的手心都攥著一枚鐵匠的斷指。張飛提著蛇矛劈開祭壇正門,卻被聖典大咒術師揮手放出的"五丁幻影"逼退——那些幻影皆身著古蜀服飾,手中握著燃燒的裂山錘。
    "這些是被獻祭的鐵匠冤魂!"柳如煙冰戟擲出,擊碎一尊石人掌心的斷指,"破除幻影的關鍵在他們手中的兵器!"周瑜的焦尾琴突然換弦,奏出蜀中民謠《開山歌》,那些幻影的動作竟遲緩下來,眼中泛起淚光。
    張任的環首刀劈開重重幻影,忽然在一尊石人身上發現未婚妻的銀簪——那是他當年送她的定情信物。"原來你竟被聖典......"他的聲音哽咽,刀光驟然淩厲,竟將咒術師的裂山錘斬斷半截。陳果趁機躍上祭壇,護心繩的齒輪與鼎中岩漿產生共鳴,竟將地脈能量引導至灌溉渠方向。
    第四節 白馬現身
    地脈危機解除時,都江堰的分水魚嘴重新噴出清澈的江水。陳果轉身欲謝張任,卻見關口處揚起漫天煙塵,一支打著"馬"字大旗的騎兵正疾馳而來。為首的銀甲將軍勒住白馬,手中長槍在陽光下劃出冷冽的弧光——正是隴右"錦馬超"。
    "聽聞護民陣能解地脈之危,某特來領教。"馬超的目光落在柳如煙腕間的紅繩上,瞳孔驟縮,"這"雙生蝶"......為何與我亡妻的陪葬品一模一樣?"柳如煙取出從益州士族宅邸繳獲的《扶風馬氏宗譜》,其中一頁繪著馬超妻子楊氏的畫像,腕間正係著相同紋樣的紅繩。
    "楊姑娘臨終前將編繩技法傳給了許昌繡娘。"陳果將護民碑拓片遞給馬超,"如今聖典在各地用此繩收集生魂,馬將軍難道要坐視不管?"馬超猛然扯下胸前的羌族圖騰吊墜,拋向正在清理祭壇的百姓:"某半生為家族而戰,今日才知,百姓的炊煙比家族的榮耀更重要!"
    第五節 軍帳盟約
    劉璋在成都的使者李嚴捧著金印來到護民陣大營時,馬超正教張飛辨識隴右戰馬的齒齡。"景升公此處應為季玉公,劉璋字季玉)聽聞護民陣平定地脈,特封陳將軍為"益州牧"。"李嚴目光掃過馬超的銀甲,嘴角泛起冷笑,"隻是不知,這些"外來者"何時能還益州清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超的長槍突然插入帳前石案,槍尖距離李嚴咽喉不過三寸:"你腰間的"五丁玉佩",可是聖典所贈?"李嚴臉色劇變,下意識摸向玉佩。張飛一把將他按在案上,從他靴中搜出聖典的"斷脈令":"老東西!竟敢想炸斷郫江!"
    陳果推過一卷《護民陣堰工策》:"都江堰需重新疏浚,不如讓百姓按戶出工,每日發三升粟米。"李嚴看著策書中的"工匠自治"條款,冷汗直冒:"此策若行,士族......"柳如煙將重新編好的紅繩遞給李嚴:"士族若想保住清譽,就該幫百姓修渠,而非替聖典賣命。"
    當晚,馬超獨自站在都江堰堤岸。柳如煙將一盞羌族酥油燈遞給他:"楊姑娘托我告訴你,紅繩已替她看過了蜀中百姓的笑臉。"馬超握著油燈的手微微顫抖,忽然解下家族世代相傳的"馬踏飛燕"金飾,拋入江中:"從今往後,某的槍隻為護民而舉。"
    第六節 錦官立誓
    三日後,成都錦官城外。陳果與馬超、張任並立,看著百姓將"五丁祭壇"的殘石砌成灌溉渠的基石。甘寧的水鬼營正在教蜀人編織"防溺紅繩",周瑜坐在新修的水閘上,用竹筆在羊皮紙上記錄都江堰的水情數據;諸葛亮則與李嚴討論著如何將均田策與蜀中鐵礦結合。
    "某曾以為,隻有鐵騎才能踏平亂世。"馬超望著田間抽穗的水稻,忽然解下象征"伏波將軍"的獸首腰帶,扔給正在追蝴蝶的孩童,"今日才知,護民要靠這——"他指了指潺潺流動的渠水,"還有這——"又敲了敲新立的護民碑,上麵"馬張甘"等姓氏旁,歪歪扭扭刻著"超任寧"小字。
    柳如煙將一卷《護民陣畜牧冊》遞給張任:"此中記錄著汶山羌族的畜牧法,下月十五,臨邛百姓想請張將軍去看他們新織的"護民錦"。"張任翻開扉頁,見第一頁繪著馬超教百姓馴馬的插畫,忽然笑道:"某守了一輩子蜀道,如今方知,讓百姓能自由往來的路,才是真正的天險。"
    諸葛亮望著西方天際的雪山,對陳果道:"聖典在益州失利後,下一個祭壇怕是要設在南中了。那裏有孟獲的部族,還有......"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馬超的白馬身上,"還有一位在滇池畔治水的老者,或許與這"雙生蝶"紅繩的起源大有淵源。"陳果輕撫護心繩,齒輪重新開始有節奏地轉動:"傳令下去,整頓車馬。下一站——建寧。那裏的百姓,該看看,什麽是真正的"蠻夷同心"。"
    馬超忽然拍著陳果的肩膀,指了指正在幫百姓扶犁的張飛:"若護民陣需要騎兵,某的白馬義從隨時聽調!但有個條件——"他大笑起來,"下次刻護民碑,得把俺的"超"字刻得比翼德的"飛"字高半寸!"
    本章完)
    喜歡三國伏生誌請大家收藏:()三國伏生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