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襄陽雲湧.美髯歸心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二十四章 襄陽雲湧·美髯歸心
第一節 雲夢詭霧
荊州的稻花剛染黃堤岸,護民陣的斥候便在雲夢澤邊緣捕獲了一名聖典細作。那細作懷中藏著半幅帛畫,繪著襄陽城外的"九幽門祭壇"——祭壇以九座懸棺為柱,棺中皆為投江而死的少女,腳踝係著與柳如煙腕間 identica 的紅繩。
"這紅繩的編織紋路,是樊城繡娘的獨門技法。"柳如煙指尖撫過繩結,忽然想起許昌繡娘曾說過"紅繩傳三世,可連生死魂"。諸葛亮將帛畫鋪在輿圖上,雲夢澤的水汽竟在圖上凝成水珠:"聖典要借"陰魂水脈"貫通長江與漢江,若讓他們引動雲夢澤底的"地脈龍涎",整個荊州將化作澤國。"
陳果握著細作供出的"祭壇方位圖",護心繩上的齒輪突然發出蜂鳴。帳外忽有馬蹄聲急驟,卻是江東快馬來報:孫策在柴桑口撿到一塊刻有"羽"字的斷碑,碑身紋路竟與襄陽祭壇的懸棺如出一轍。周瑜輕撫琴弦,弦音中帶著江水的嗚咽:"某昨夜夢到一位美髯將軍,他說"紅繩未解,陰魂難安"。"
第二節 陣前識君
護民陣抵達襄陽城下時,正逢關羽在演武場練刀。青龍偃月刀劈開的氣流卷起飛沙,卻在看到柳如煙腕間紅繩時,刀鋒驟然轉向,在地麵劃出半畝見方的鴻溝。"爾等何人?為何持有我妻所織的"鎮魂繩"?"關羽的丹鳳眼微眯,卻難掩眼底的震動——那紅繩的尾結,正是亡妻臨終前教他的"雙生蝶"樣式。
柳如煙解下紅繩,托典韋遞給關羽:"此繩來自許昌繡娘,她說三十年前,有位樊城女子曾教她這門手藝。"陳果展開從兗州帶來的《護民陣工匠冊》,其中一頁繪著樊城繡娘的畫像,旁邊注著"夫姓關,歿於水患"。關羽的手指輕輕撫過畫像,喉結滾動:"此女......是某的發妻。"
張飛突然從關羽身後跳出,丈八蛇矛直指陳果:"哥!莫信這些外鄉人的鬼話!他們說不定是聖典派來騙你的!"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悶響——雲夢澤方向騰起幽藍水霧,隱約有少女的哭聲傳來。柳如煙的冰戟在地麵劃出冰鏡,鏡中映出祭壇景象:九座懸棺正在緩緩沒入沼澤,棺中少女的紅繩與柳如煙的殘繩竟在空中相呼應。
"聖典用她們的魂魄作引,要打開地脈龍涎!"諸葛亮的算籌落在冰鏡邊緣,"關將軍,若再不動手,樊城百姓將隨祭壇一同沉沒!"關羽猛然將紅繩係在青龍偃月刀柄上,刀尖挑起陳果的護心繩:"若你能帶我找到妻子的安息之所,某便助你破陣!"
第三節 水戰破幽
醜時三刻,雲夢澤上籠罩著濃稠的黑霧。護民陣的戰船借著夜色靠近祭壇,卻見水麵漂滿了係著紅繩的燈籠,每個燈籠下都吊著一具少女的屍體。張飛提著蛇矛就要跳下水,被柳如煙一把拉住:"水中有"攝魂燈",觸之即亡!"
周瑜站在樓船頂端,古琴換成了從洛陽帶來的"焦尾琴"。琴弦撥動間,黑霧中竟浮現出無數半透明的身影——正是被聖典獻祭的少女。"用琴音送她們往生!"柳如煙冰戟擲出,擊碎第一座懸棺的鎖鏈,"關將軍,斬開地脈鎖鏈!"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劈開水霧,刀光所過之處,燈籠紛紛炸裂。忽然,一具懸棺中的少女睜開眼睛,腕間紅繩與柳如煙的殘繩竟自動接駁。"她......她是樊城的阿桃!"關羽的聲音帶著顫抖,"當年她說要去江邊祭水神,竟被聖典......"
陳果率鐵騎踏上臨時搭建的浮橋,卻見祭壇中央的聖典大咒術師正在用骨刀切割最後一根地脈鎖鏈。護心繩的齒輪突然瘋狂轉動,竟將少女們的紅繩碎片吸聚成鎖鏈形態。"用紅繩共鳴!"柳如煙大喊,"她們的怨氣能震碎地脈!"
第四節 魂歸故裏
關羽猛然揮刀斬向地脈鎖鏈,紅繩碎片如利箭般射出,竟將咒術師手中的骨刀絞成齏粉。少女們的魂魄在地脈鎖鏈斷裂的瞬間化作光點,柳如煙腕間的殘繩突然補全,竟織成了完整的"雙生蝶"紋樣。
"多謝各位讓她們魂歸故裏。"關羽單膝跪地,向虛空抱拳。張飛抹了把眼淚,突然指著祭壇廢墟:"哥!你看!"隻見地脈斷裂處湧出清澈的泉水,竟在祭壇原址形成一座小湖,湖麵上漂滿了新生的荷花。
戰後,陳果在樊城設立"鎮魂祠",將少女們的衣冠塚遷入祠中。關羽握著柳如煙重新編好的紅繩,對陳果道:"某曾以為,忠義隻在君臣之間。今日才知,護民方為大忠大義。"張飛撓了撓頭,從懷裏掏出一把胡餅分給圍觀的孩童:"俺以後不搶百姓的餅了,跟著你們打妖道!"
第五節 軍帳交心
劉表的使者蒯越帶著酒食來到護民陣大營時,關羽正教柳如煙耍刀法。"聽聞護民陣在雲夢澤救了數萬百姓,景升公特命某前來勞軍。"蒯越目光掃過關羽腰間的紅繩,嘴角泛起微笑,"隻是不知,關將軍何時成了護民陣的座上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關羽將青龍偃月刀立在帳中:"蒯先生若想談歸附,不如先看看這個。"他將從祭壇撈出的"荊州士族密信"拍在案上,"聖典許以"永占雲夢澤漁利",這些士族便幫著拐賣少女。"陳果推過一卷《護民陣水利策》:"雲夢澤可改造成屯田區,百姓按戶分田,所得糧食七成自享,三成充作軍糧。"
蒯越撫掌讚歎:"此策若行,荊州必能富足。不過江夏黃祖麾下仍有聖典餘孽,景升公想請護民陣一同清剿。"話音未落,帳外突然傳來喧嘩——原來是甘寧押著幾名士族闖入,他們腰間掛著聖典的"引魂鈴"。"這些老東西想往井裏投毒!"甘寧的眼神落在柳如煙的紅繩上,忽然笑道,"這繩結和俺娘給俺編的平安結很像。"
柳如煙取出幾卷紅繩遞給甘寧:"替我分給荊州的百姓吧,就說護民陣不會再讓他們失去親人。"甘寧攥緊紅繩,朗聲道:"俺甘寧願率水鬼營歸附護民陣,護著百姓打魚種田!"
第六節 漢江立誓
三日後,漢江堤岸。陳果與關羽、張飛並立,看著百姓將"鎮魂祠"的界碑換成"護民碑"。甘寧的水鬼營正在教孩童們遊泳,周瑜坐在船頭,用竹筷敲著酒壇譜寫新的漁歌;諸葛亮則與蒯越討論著如何將均田策推行到荊州各郡。
"某半生征戰,以為隻要跟著明主就能安民。"關羽望著漢江中往來的運糧船,忽然解下象征"漢壽亭侯"的金印,拋入江中,"今日才知,護民要靠這——"他指了指正在插秧的農田,"還有這——"又敲了敲新立的護民碑,上麵"關張甘"等姓氏旁,歪歪扭扭刻著"羽飛寧"小字。
柳如煙將一卷《護民陣漁獵冊》遞給張飛:"此中記錄著雲夢澤的捕魚時節,下月初一,夷陵百姓想請張將軍去看他們新紮的魚燈。"張飛翻開扉頁,見第一頁繪著甘寧教孩童識魚的插畫,忽然笑道:"俺以前覺得打仗才痛快,如今方知,看著娃娃們笑,比砍十個敵將還舒坦。"
諸葛亮望著南方天際的火雲,對陳果道:"聖典在荊州失利後,下一個祭壇怕是要設在益州了。那裏有劉璋的暗弱,還有......"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關羽的紅繩上,"還有一位在隴右屯田的老將,或許與這紅繩的"雙生蝶"紋樣大有淵源。"陳果輕撫護心繩,齒輪重新開始平穩轉動:"傳令下去,整頓舟車。下一站——成都。那裏的百姓,該看看,什麽是真正的"天府之治"。"
關羽忽然拍著陳果的肩膀,指了指正在追著甘寧跑的孩童:"若護民陣需要水軍,某的荊州水師隨時聽調!但有個條件——"他捋著長髯笑起來,"下次刻護民碑,得把俺的"羽"字刻得比翼德的"飛"字大些!"
本章完)
喜歡三國伏生誌請大家收藏:()三國伏生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