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武陵常山.趙雲歸護
字數:5640 加入書籤
第一百六十章 武陵常山·趙雲歸護
第一節 瘴氣迷城
建安三十二年夏,護民軍穿越武陵群山,尚未接近郡城,便見天際籠罩著詭異的紫黑色瘴氣。黃忠的戰馬忽然人立而起,老將軍拽緊韁繩,指著山道旁的白骨:"此乃"屍瘴蠱"作祟,當年諸葛亮征南中時曾遇此劫,需以雄黃驅之。"
陳果取出張魯調配的驅瘴香囊分給眾人,寒蟬戟輕挑山道旁的幡旗,旗麵背後竟繡著聖典的"五毒"圖騰。柳如煙冰靈力化作探路冰晶,半晌皺眉回報:"城內街道遍布蠱蟲陷阱,百姓被囚禁在郡府糧倉,鎮守城門的...是常山趙子龍。"
賈詡聞言,羽扇頓了頓:"趙雲乃仁勇之將,當年長阪坡七進七出救幼主,豈會甘為聖典鷹犬?定是中了"逆心蠱",顛倒忠奸。"陳果握緊戟柄,目光穿透瘴氣:"子龍將軍曾言"終不背德也",今日便讓他看看,護民陣如何踐行德行。"
第二節 長阪遺風
正午時分,護民軍抵達武陵城門。隻見趙雲銀槍斜倚門框,白衣染血,眼神卻透著一絲清明:"護民陣屢破聖典,某本該敬佩,卻為何助紂為虐?"陳果單騎出列,摘下頭盔拋於地上:"趙將軍可知,襄陽關羽關雲長已加入護民陣?他托某帶來一句話——"雲長誤中蠱毒,幸得陳將軍點醒,方知聖典之惡"。"
趙雲瞳孔微縮,銀槍在地麵劃出火星:"關將軍竟...罷了!若想入城,先過某這關!"話音未落,數十名被"血魅蠱"控製的士卒從兩側殺出,手中兵器竟裹著百姓的血肉。柳如煙冰戟橫掃,凍住蠱蟲卻不傷士卒:"這些人還有救!陳郎,用傳國璽的靈力震散蠱毒!"
陳果靈力催動玉璽,金色光芒如漣漪擴散,士卒們眼神逐漸清明,紛紛丟下兵器跪地痛哭。趙雲見狀,銀槍猛地插入城牆:"為何...為何你們既有破蠱之能,卻不早來?某親手將這些兄弟煉成蠱奴..."
第三節 仁心破蠱
陳果翻身下馬,緩步走向趙雲:"將軍可知,武陵百姓在城外跪了三日三夜,求聖典放過他們的子女?"他從懷中掏出一枚帶血的玉佩,"這是今早從蠱蟲口中救下的孩童遺物,他臨終前還喊著"趙將軍救我"。"
趙雲踉蹌後退,撞在城門上:"某...某每次下令屠殺,都能聽見幼主的哭聲,難道那也是蠱毒幻象?"柳如煙趁機遞上驅蠱丹:"將軍中的"逆心蠱"會放大愧疚之心,讓你誤以為護民陣是仇敵。請相信我們,一起拯救武陵百姓。"
趙雲盯著丹藥,忽然扯斷頸間聖典的蠱毒項鏈:"好!若某服下此藥仍存異心,甘願死在寒蟬戟下!"丹藥入腹瞬間,他噴出黑血,銀槍上的蠱紋逐漸消退。當他再次抬頭時,眼中重現昔日的清亮:"陳將軍,某願為前驅,掃平城內蠱巢!"
第四節 糧倉救民
眾人隨趙雲殺入郡府糧倉,眼前景象觸目驚心:數百名百姓被鐵鏈鎖在石柱上,頸間纏著"引魂蠱"的絲線,絲線另一端連接著中央祭壇的青銅鈴。賈詡驚呼:"這是"萬魂煉蠱"之術,若鈴鐺作響,百姓魂魄便會被煉成蠱蟲!"
"休要傷我百姓!"趙雲銀槍如梨花紛飛,挑斷所有絲線。陳果揮舞寒蟬戟劈開祭壇,傳國璽的金光與趙雲的銀芒共鳴,竟在鈴頂凝結出護民軍的盾形紋章。柳如煙冰靈力化作鎖鏈,將蠱師困在冰棺之中:"說!聖典的時空祭壇藏在何處?"
蠱師顫抖著指向糧倉地下:"在...在武陵王墓!他們要用百姓魂魄打開裂隙..."話音未落,便被趙雲一槍結果。黃忠帶著長沙子弟兵衝進糧倉,開始分發解藥和糧食:"孩子們,跟著爺爺往外走,外麵有甜餅吃!"
第五節 墓中玄機
子夜,陳果、趙雲、柳如煙三人潛入武陵王墓。墓道兩側的長明燈突然亮起,照見牆上刻著"時空輪轉,民為根基"的古篆。賈詡摸著石壁上的裂紋:"此墓乃先秦方士所建,聖典想借龍脈之力強行開啟裂隙。"
忽聞前方傳來機關轉動聲,柳如煙冰戟點地,竟從磚縫中引出地下暗河:"小心!是"流沙蠱"!"趙雲銀槍連挑,將噴湧的流沙釘在石壁上;陳果靈力注入寒蟬戟,硬生生劈開一條通道。三人終於抵達主墓室,隻見中央懸浮著刻滿星圖的青銅盤,正是聖典的時空祭壇。
"看招!"趙雲銀槍擲出,擊碎祭壇一角的"貪狼星"符文。聖典使者從陰影中走出,手中握著染血的嬰兒繈褓:"護民陣果然多管閑事!你們以為救了百姓,就能阻止時空裂隙?"
第六節 忠義對決
陳果認出繈褓上的繡紋,正是今早救下的孩童之物,怒意上湧:"你用無辜嬰兒煉蠱,簡直喪盡天良!"使者陰笑,揮手放出"血嬰蠱群":"這些可都是被你們"救下"的百姓魂魄,就讓他們親自送你們下地獄!"
柳如煙冰靈力化作慈母形象,輕聲吟唱童謠:"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板橋..."蠱群竟在冰光中漸漸平息,露出其中蜷縮的孩童魂魄。趙雲趁機銀槍突刺,挑飛使者手中的蠱笛:"某雖不懂時空之術,但知傷害孩童者,必遭天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使者見勢不妙,欲啟動祭壇自爆。陳果眼疾手快,寒蟬戟穿透其咽喉,同時用傳國璽靈力穩住即將崩潰的祭壇。賈詡迅速破譯剩餘符文,將時空之力引向墓外的荒山:"裂隙會在無人處開啟,不會傷及百姓了!"
第七節 歸心之誓
黎明時分,護民軍在武陵城頭升起"護民"與"常山"兩麵大旗。趙雲望著城下劫後餘生的百姓,忽然單膝跪地:"某曾以為,隻有追隨明主才能護民,卻不知明主未必在朝堂,而在民心所向處。陳將軍,某願率白馬義從加入護民陣,此生不渝。"
陳果急忙扶起他:"子龍將軍能來,護民陣如虎添翼!當年長阪坡你救幼主,今日武陵城你救萬民,這才是真正的忠義。"柳如煙笑著遞上護民軍的銀盾:"將軍的白馬義從,以後便是護民陣的先鋒鐵騎,如何?"
趙雲接過盾牌,指尖撫過盾麵的麥穗紋章:"甚好。某的白馬,也該嚐嚐百姓種的青草了。"遠處,黃忠正帶著孩子們放風箏,風箏上繪著護民軍的標誌,在晨風中高高飛舞。
第八節 星曜齊聚
正午,周瑜的靈力傳訊玉簡傳來光芒:"陳兄,江東已破長沙祭壇,諸葛亮自蜀地來援,言五方星曜已現其四。"陳果望向天空,隻見東南西北四顆亮星與頭頂的護民星遙相呼應,心中震撼——左慈的預言即將成真。
賈詡展開最新的輿圖,用朱砂圈出最後一個祭壇所在地:"零陵郡,那裏有座"北鬥崖",聖典的最後一處時空祭壇便藏在崖頂。"趙雲握緊銀槍:"某願帶白馬義從先行探路,為大軍開辟通道。"陳果點頭,轉頭對柳如煙說:"煩請柳姑娘隨子龍將軍同去,我與黃忠老將軍整頓武陵防務,隨後便至。"
柳如煙輕輕頷首,冰靈力在銀槍上凝結出冰晶紋飾:"子龍將軍,聽說你的"七探蛇盤槍"神出鬼沒,路上可要指點一二?"趙雲大笑:"柳姑娘的冰刃術能凍結時空,某才該請教呢!"
第九節 零陵暗流
黃昏時分,趙雲與柳如煙率輕騎抵達零陵。北鬥崖下,一位身著道袍的老者正指揮百姓搬運石塊,竟是曾與左慈齊名的於吉。"於吉先生?"柳如煙驚呼,"您為何助紂為虐?"
於吉轉身,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小姑娘,聖典囚禁了我三百弟子,若不助他們開啟裂隙,弟子們便要被煉成"人蠱"..."趙雲銀槍頓地,驚起碎石:"先生可知,護民陣已解救襄陽、壽春、武陵百姓無數?若肯告知祭壇弱點,某願親率鐵騎救出您的弟子。"
於吉凝視著趙雲的眼睛,忽然長歎:"罷了!祭壇需用"七星續命燈"維持,若能吹滅主燈,祭壇自毀。但主燈由聖典大祭司親自看守,他手中的"攝魂鈴"能操控萬蠱..."
第十節 崖頂之戰
子夜,北鬥崖頂。聖典大祭司手搖攝魂鈴,祭壇上的北鬥七星燈正發出妖異的藍光。趙雲銀槍挑飛守燈蠱兵,柳如煙冰靈力化作狂風,竟將六盞副燈依次吹滅。大祭司怒吼:"找死!"振臂一揮,無數蠱蟲組成黑色帷幕,將二人困在中央。
"柳姑娘,用你的冰靈力與我的槍勢共鳴!"趙雲銀槍舞成圓環,柳如煙心領神會,冰刃融入槍風,竟形成一道旋轉的冰槍風暴。蠱蟲觸之即碎,黑色帷幕逐漸變薄。
陳果帶著黃忠及時趕到,寒蟬戟與傳國璽全力催動,金色光芒如利劍穿透帷幕:"子龍將軍,看此刻星象!"眾人抬頭,隻見五方星曜齊聚北鬥,形成罕見的"五星連珠"。趙雲趁機擲出銀槍,正中主燈燈芯!
祭壇劇烈震動,大祭司被時空亂流卷入裂隙。陳果迅速用傳國璽封印祭壇,轉頭望向於吉:"先生,可願帶弟子們加入護民陣?我們的望樓醫舍,可解天下蠱毒。"於吉望著天際的星曜,躬身行禮:"左慈曾言,護民陣乃天命所歸,今日某信了。"
第十一節 天下歸心
黎明的陽光灑在北鬥崖頂,五方祭壇全部被毀,時空裂隙徹底封閉。陳果望著山下陸續歸附的百姓,心中感慨萬千。趙雲、黃忠、於吉等人圍攏過來,身後是飄揚的護民軍旗。
柳如煙輕輕拽了拽陳果的衣袖,指著遠處官道:"你看誰來了!"隻見關羽、甘寧、太史慈等將領率部趕來,馬蹄揚起的塵埃中,護民軍的陣容前所未有的壯大。關羽撫髯大笑:"陳將軍,某已讓周倉在襄陽護城河種滿蓮花,待你回去賞荷!"
賈詡展開最新的捷報,聲音中帶著笑意:"諸葛亮在蜀地破了最後一處蠱巢,孫權的江東水軍也清剿了海上的聖典餘孽。如今天下九州,護民陣已得其六。"陳果點頭,握住柳如煙的手,望向初升的朝陽:"剩下的三州,便讓我們用仁心去收複。"
第十二節 永恒之光
正午,武陵百姓自發為護民軍舉行慶功宴。孩子們圍著趙雲,爭搶著觸摸他的銀槍;黃忠教少年們射箭,箭靶上畫著聖典的五毒圖騰;於吉在一旁指點張魯配製驅蠱新藥。
陳果站在人群中,忽然聽見柳如煙輕聲說:"你聽,百姓們在唱什麽?"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護民旗,照四方,驅邪祟,保安康,五方將,聚一堂,太平世,萬年長。"
他望著身邊的諸位將領,望著臉上重新綻放笑容的百姓,終於明白護民陣的真正力量——那不是來自神器或靈力,而是來自千萬人對和平的渴望,來自忠義之士對仁德的堅守。聖典或許還會卷土重來,但隻要這星星之火尚存,便能在人間燃成永不熄滅的光芒。
長江水繼續向東流去,帶著護民的歌謠,帶著希望的種子,流向每一個曾被黑暗籠罩的角落。陳果知道,他們的路還很長,但此刻的笑容,便是所有努力的意義。
下章預告:護民軍揮師北上,直逼聖典老巢鄴城,卻在途中遭遇神秘勢力阻撓,而曹操的"摸金符"竟與時空裂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喜歡三國伏生誌請大家收藏:()三國伏生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