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八十年代末東北特大搶槍、持槍殺人案1)
字數:6815 加入書籤
本市是遼寧省的一個地級市,地處長白山餘脈,境內山巒起伏,森林覆蓋率高,自然景觀豐富。從地理位置上看,正處於“雄雞”的頸脖處。
該市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
八十年代末期,在本市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槍殺案,歹徒用衝鋒槍槍殺八人而後逃竄,至於案犯為什麽要殺人?殺的什麽人?槍又是從哪搞的?
帶著一係列疑問,今天我們來好好回顧這起案件發生的來龍去脈。
“叭、叭、叭!”
二月的某一天,在沈陽至丹東的鐵路線六十公裏處的鐵路橋道口房,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衝鋒槍聲,一場突如其來的血腥慘案悄然上演。
這條鐵路線最早在1904年由日本侵略者在日俄戰爭期間修建,主要用於運輸軍用物資。
當日,四周靜謐無聲,這個偏僻的鐵路道口仿佛被人遺忘。就在這看似平常的氛圍中,道口房裏猛然傳出一陣令人膽寒的衝鋒槍掃射聲,那密集的槍聲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在這瞬間,兩名負責守橋的武警戰士和一名鐵路工人,毫無征兆地倒在了的血泊之中。
武警戰士隨身攜帶的一支五六式衝鋒槍,也在這場混亂中不翼而飛。
由於這個鐵路道口地處偏僻,槍聲並沒有引起周邊人的注意,幾個小時就這樣悄然過去。
直到換崗的武警戰士走進道口房,眼前的血腥場景讓他們瞬間震驚。凶案現場慘不忍睹,戰士們立即向上級匯報情況,武警方麵得知消息後,迅速通知警方。
不久,大批警察風馳電掣般趕赴現場,一場緊張的偵查工作隨即展開。
經過現場的初步勘查,這無疑是一起性質極其惡劣的持槍殺人案件。警方在對現場進行仔細研究後,發現了幾個令人費解的異常情況。
從現場痕跡判斷,兩名武警和一名鐵路工人是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遭遇襲擊的。
在他們中槍之前,沒有與開槍的歹徒有過任何搏鬥的跡象。尤為明顯的是,鐵路工人死亡時,手中還夾著抽了一半的香煙,這表明災難降臨得毫無預兆,受害者們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
還有,行凶的凶器竟是兩名護橋武警所攜帶的五六式衝鋒槍。警方根據現場找到的彈頭進行分析,基本可以斷定:受害的武警正是被自己的衝鋒槍所殺。
這意味著,歹徒先是設法搶走了武警的衝鋒槍,而後用這支槍將他們殘忍殺害。
另外一點經過進一步檢測,警方發現歹徒使用的並非武警所配備的子彈,而是自己事先準備好帶來的子彈 。
在八十年代那個特定的時期,當時武警站崗的實際情況存在一些特殊之處,外界普遍認為那時的站崗在一定程度上流於形式。
具體來說,當時武警配備的五六式衝鋒槍,彈匣裏並未裝填子彈,處於空槍狀態。而這起案件中,歹徒作案時至少開了 五槍,從現場清晰地找到了五個彈殼,顯而易見,這些子彈是歹徒自行攜帶的。
從現場的種種細節分析,還有一個頗為可疑的點,那就是歹徒和武警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關聯。通過對歹徒開槍距離的精準估算,發現他與死者之間的距離不過短短幾米。
要知道,在正常情況下,武警執行站崗任務時,理應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按常理,是絕不可能允許一個陌生人隨意靠近自己身邊的,更不要說讓對方順利實施搶劫武器這樣的危險行為了。
更何況,即便武警手中持有的是沒有子彈的空槍,槍上所配備的刺刀也是具備一定威懾力的。
而且當時現場有兩名武警和一名鐵路工人,這三人皆是身強力壯的年輕男子。再結合現場留下的腳印分析,確定實施犯罪的歹徒隻有一人。
設想一下,在這樣的人員力量對比下,一個僅僅持刀的歹徒,想要成功製服這三個人,並且不慌不忙地裝上子彈,再開槍將他們一一打死,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綜合種種跡象推測,唯一合理的可能性就是,這個歹徒是武警或者鐵路工人所熟悉的人。極有可能是趁他們毫無防備之時,突然發動了襲擊,讓他們完全來不及做出反應。
遺憾的是,除了上述這些基於現場情況得出的推論之外,整個案發現場沒有留下其他有價值的線索。
案發現場所在的道口位置極為偏僻,既沒有任何目擊者目睹案發經過,甚至周圍也沒有人聽到槍聲。
案發後,警方迅速展開行動,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對周邊村莊進行了全麵走訪調查,然而最終卻一無所獲。
憑借多年積累的辦案經驗,警方做出判斷,這個搶劫了衝鋒槍的歹徒,很有可能會繼續利用搶奪來的武器實施其他犯罪行為。
在這風聲鶴唳的情況下,歹徒通常會選擇隱匿蹤跡,蟄伏一段時間。他們心裏打著如意算盤,想著等這陣緊張的風頭過去,再瞅準時機出來作案。
就拿那支五六式衝鋒槍來說,極有可能已被他們妥善隱藏起來,甚至說不定被深埋在地下,打算過上幾個月,等一切風平浪靜之後,再將其取出,成為案犯作惡的凶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令警方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鐵路橋道口房特大槍殺案發生後的第二天,那把本以為會被深藏許久的五六式衝鋒槍,竟再次大開殺戒。
時間來到第二天的深夜,本溪東芬大橋臨街的一座民房裏,突然毫無預兆地傳出幾聲清脆的槍響。
“呯呯呯!”
彼時正值東北寒冷刺骨的冬夜,街道上冷冷清清,幾乎看不到行人的蹤影。而且,距離過年僅剩四天,周邊四處都彌漫著過年的氛圍,不時傳來劈裏啪啦的鞭炮聲。
所以,這幾聲槍響很不幸地被附近的群眾誤當作了鞭炮聲,並未引起大家的特別關注。
可誰能想到,到了十三日淩晨四點,這座民房內又一次傳出了令人震驚的槍聲。
“呯呯呯!”
在淩晨四點半夜三更,人們都陷入了沉睡之中,這個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放鞭炮。這幾聲突兀的槍響,瞬間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震醒了好幾戶相鄰的人家。
直到十三日淩晨五點,一位群眾神色慌張地撥打了報警電話。原來,他在昨晚傳出槍響的那所民居門口,發現了一具橫臥在地上的男屍。
這位群眾最初也是被槍聲從睡夢中驚醒,心裏十分害怕,猶豫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咬著牙出門查看情況。
他剛走到門口,看到有個人躺在地上,第一反應還以為是誰喝多了酒。
於是,他下意識地上前想要拉一把。可當他走近男屍,借著微弱的光線,突然發現地上已經凍結成塊的大片血跡,嚇得他“啊”的一聲驚叫,整個人一下子跌倒在地。
接到報警後,警方迅速出動,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案發現場。眼前的景象,瞬間讓在場的警察們驚呆了。
這是一座帶有院子的平房,此刻大門緊閉。在門口的位置,一具老年男性的屍體靜靜地躺在那裏,很明顯,他已經死去多時了。
冬日的清晨,寒風凜冽,這座寧靜的小村莊被一層陰霾所籠罩。村尾的一處民房外,氣氛格外凝重。
民警們接到報案匆匆趕來,隻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靜靜地躺在地上,頭發全白,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刺眼。
老人胸部的棉襖上,一個觸目驚心的子彈貫穿痕跡,打破了這份寧靜,也揭開了一場血腥慘案的序幕。
“糟了,難道是持槍殺人搶劫案?這戶人家遭遇了不測?歹徒現在還在不在裏麵?”民警們的心瞬間揪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幾個民警小心翼翼地翻過矮牆,悄然進入院子。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心頭一震,院子裏橫臥著兩具年輕男子的屍體。
其中一位死者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即便在死亡狀態下,依然能看出生前的強壯。他死狀慘烈,頭部遭受槍擊,腦漿迸裂,鮮血在冰冷的地麵上蔓延開來,令人不忍直視。
另一名死者身形較為瘦弱,同樣倒在血泊之中,早已沒有生命體征。
房間內的情況不明,持槍歹徒很可能還隱匿其中,對民警們構成巨大威脅。而此時,民警手中僅有一把手槍,在這種敵暗我明、火力懸殊的情況下,他們暫時不敢貿然發動強攻。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秒都充滿了煎熬。半個小時後,大批增援民警終於火速趕到,現場警力得到極大補充。在確保行動安全的前提下,大家齊心協力破門而入。
當房門被撞開的那一刻,一股寒意撲麵而來,屋內一片死寂。民警們仔細搜索後發現,這裏早已人去屋空,隻剩下兩具屍體靜靜地躺在那裏。
這兩名受害者年紀較大,看起來五十多歲的樣子,從屋內的布置和一些生活痕跡判斷,似乎是一對夫妻。
在這小小的民房內,竟然橫陳著五具屍體,宛如一幅慘烈的畫卷,令人痛心疾首。警方迅速展開勘查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經過技術人員的仔細比對,驚人地發現這五人都是被五六式衝鋒槍射殺的。而且,根據子彈痕跡的精準比對,進一步確認他們所中的子彈,正是來自此前道口武警部隊被搶走的那把衝鋒槍。
至此,這把罪惡的衝鋒槍已經連續奪走了八條鮮活的生命,這無疑是一起極其重大、性質惡劣的涉槍殺人案件。
為了盡快查明真相,警方迅速展開走訪調查。他們挨家挨戶地詢問鄰居,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
經過細致的排查和信息收集,終於陸續確定了五名死者的身份。屋內被殺的兩位老人是一對夫妻,丈夫姓左,是這戶人家的戶主。
而院子裏遇害的兩名年輕人,那位彪形大漢正是左家的獨子,另一個身形瘦弱的,則是街上鄰居家的兒子。
這場突如其來的慘案,讓原本平靜的小村莊陷入了無盡的悲痛與恐慌之中……
在這看似平常的家門口,一具老年男屍靜靜地橫陳於此,經確認,正是對門鄰居家的老爺子。
警方抵達現場後,展開了細致入微的勘查工作。隨著勘查的深入,現場情況卻愈發顯得詭異莫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屋內居住的左家老夫妻,以及院子裏的年輕鄰居,均是在十二日晚上十二點被人用槍擊斃。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院子中的左家獨子和門口的這位老人,卻是在 十三日淩晨四點才慘遭殺害。他們的死亡時間,前後竟相差了整整四個小時。
從民房內留下的種種痕跡不難推斷,在殘忍地殺害左家老兩口和年輕鄰居之後,歹徒並未如常理那般倉惶逃竄,反而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他竟然在屋內的炕上安然睡了四個小時,甚至還在這期間找東西吃了。
直到左家獨兒子歸來,歹徒再次舉起手中的槍,將左家獨子和老年鄰居也一並打死。
這樣的作案過程,實在是違背常理,令人難以置信!
想想看,通常情況下,歹徒在居民區持槍殺人後,必然會爭分奪秒地逃離現場。要知道,槍聲與普通的鞭炮聲有著明顯的區別。
當時可是八十年代,東北全民皆兵的時代剛剛過去不久,即便是本溪這樣的地方,成年男性中參過軍或者當過民兵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都能夠敏銳地分辨出槍聲。
倘若十二點那一陣槍聲被附近居民識別出來並迅速報警,歹徒恐怕連逃走的機會都沒有,他的處境將極其危險,很可能當時就被發現。
那麽,這個膽大妄為的歹徒究竟為何敢於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在作案現場停留長達四個多小時呢?
更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據周圍鄰居反映,左家除了這老兩口和獨生子之外,還有一個女兒,名叫左學美,模樣長得十分漂亮。
鄰居大媽心急火燎地趕到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左學美是本市製藥廠的工人。”
警方不敢耽擱,馬上撥通了製藥廠的電話進行詢問。藥廠方麵回複稱,左學美昨天並未在宿舍居住,按常理推測應該是回家去了。
那麽,此時此刻左學美究竟身處何方呢?
這消息在鄰裏間傳開後,鄰居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一致覺得左家其他三人慘遭殺害,而唯獨左學美一人卻不見蹤影,很可能是一樁殺人劫色的惡性案件。
待續)
喜歡90年代大案係列請大家收藏:()90年代大案係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