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他們心裏都好奇得很

字數:3566   加入書籤

A+A-


    徐大誌心裏明白,對別人好是應該的,但也要看對方值不值得。要是幫了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那可就太憋屈了。
    像徐大誌這樣懂禮貌、會來事的年輕人,自然更招人喜歡。
    \"黃叔,要不這樣——\"徐大誌笑嗬嗬地提議,\"我把德陽村長和袁書記也叫上,咱們一塊兒陪您喝幾杯?人多熱鬧嘛!\"
    黃強一聽這話,臉上頓時樂開了花:\"好啊好啊!走,咱爺倆一塊兒去請人。\"說著轉頭囑咐自家媳婦:\"孩兒他娘,再加兩個下酒菜!\"
    兩人挨家挨戶去請人,這村長書記都是平日裏跟徐大誌家走得近的人家,也是他母親的娘家親戚,不算太遠的關係。
    每到一家,黃強就樂嗬嗬地說:\"老徐家的大誌回來了,非要請你到我家一起喝兩杯呢!\"
    村長書記嘴上雖然客氣:\"哎呀,這麽見外幹啥都是自己人,不用這麽客氣\",可一個個臉上都笑開了花。
    為啥呢?因為誰都喜歡知恩圖報的人。雖說當初幫忙時沒圖回報,但看到徐大誌這麽懂事,專門邀請一起吃酒,他們心裏都暖烘烘的——這說明他們沒幫錯人,袁翠英兒子徐大誌是重情重義的。
    再說徐大誌這次回村可風光了,開著小轎車\"嘟嘟嘟\"地進村,早就成了村裏的頭號新聞。他們心裏都好奇得很:這徐大誌在外頭幹啥發了財?正好借著喝酒的機會,好好打聽打聽。
    袁翠英是個婦道人家,平日裏拋頭露麵的事情總歸不太方便。如今兒子徐大誌考上大學了,成了家裏頂門立戶的男子漢,這些對外應酬的事自然該由他來張羅。
    徐大誌特意在黃強家請村長書記一起喝酒,他端起酒杯,先給德陽村長敬酒:\"德陽舅舅,這些年多虧您照應我們家,這杯酒我敬您。\"說完一飲而盡。接著又轉向袁書記:\"袁書記,我娘常說您是村裏的好領導,這杯酒您一定要喝。\"
    酒過三巡,徐大誌忙前忙後地給兩位長輩添酒夾菜。他特別注意給德陽村長多夾了幾筷子紅燒肉——這位可是他媽媽的堂兄弟。又給袁書記碗裏添了塊魚肚子上的嫩肉,笑著說:\"袁書記嚐嚐這個,我娘說您最愛吃魚。\"
    德陽村長抿了口酒,滿臉欣慰地說:\"大誌啊,上了大學就是不一樣了。瞧瞧這待人接物的樣子,你娘往後可有福享嘍!\"
    \"可不是嘛!\"袁書記接過話茬,\"到底是讀書人,說話辦事就是有分寸。這話說得,聽著就叫人心裏舒坦。\"
    黃強也連連點頭:\"我家建國要是有大誌一半出息就好了。大誌啊,往後還得麻煩你多帶帶建國。我們這些老骨頭是跟不上時代了,你們年輕人可得互相幫襯著。\"說著也給徐大誌夾了個雞腿。
    酒足飯飽後,徐大誌看時候不早了,就起身告辭。他心裏明白,今晚這頓飯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既在長輩麵前露了臉,又給以後請黃強幫忙鋪好了路。畢竟真要他跟這些長輩們聊些家長裏短,也確實找不到太多共同話題。
    等徐大誌走後,屋裏幾個人還在嘖嘖稱讚。德陽村長拍著大腿說:\"我這外甥是真出息了!\"袁書記也點頭附和:\"這孩子將來肯定有大出息。\"
    黃建國他媽媽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說:\"以後咱們村裏的事,說不定還得指望大誌這樣的年輕人給幫忙呢。\"
    徐大誌這一晚上的表現,簡直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他說話做事特別有分寸,把在場的人都照顧得舒舒服服的。
    要知道以前的他可是個隻知道埋頭讀書的書呆子,現在居然這麽懂得人情世故,大家都覺得他變化太大了。
    回家這幾天,徐大誌可沒閑著。除了專門去拜訪妹妹徐大敏的班主任和校長外,他天天在村裏轉悠。
    這家坐坐,那家聊聊,把母親袁翠英那些老親戚都走了一遍。每到一個地方,他都笑臉相迎,噓寒問暖,把長輩們哄得可高興了。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八。徐大誌擼起袖子幫母親收拾屋子,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淨淨。
    到了臘月二十九,他又幫著母親準備過年的東西。
    臘月三十一大早,全家人都忙活開了——妹妹徐大敏在院子裏掃地,母親在屋裏收拾,徐大誌則負責貼窗花。
    說起窗花可有意思了。袁翠英那雙巧手拿著紅紙,哢嚓哢嚓幾下就能剪出漂亮的圖案。徐大誌在院子裏掃地時,透過擦得鋥亮的玻璃窗,看見母親專注剪窗花的模樣。
    陽光照進來,他這才注意到母親鬢角已經冒出幾縷白發了。
    徐大誌不由得停下掃帚,望著母親出了神。他突然想到,母親年輕時也是個水靈靈的大姑娘啊,那時候她也需要人疼、需要人愛。想到這裏,他心裏酸酸的。
    掃完院子,徐大誌開始貼春聯。這春聯可有來頭,是昨天特意請村裏那位代課的老教師寫的。
    在村裏寫春聯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用給錢,帶包煙或者拎瓶酒就行。要是實在困難的人家,抓把瓜子去也能求到一副好對聯。
    今年是1988年,龍年。老教師提起毛筆,龍飛鳳舞地寫下\"龍騰虎躍\"之類的吉祥話,不一會兒就寫好了一副紅彤彤的對聯。
    徐大誌小心翼翼地捧著對聯,生怕弄皺了,這可是過年的門麵呢!
    吃過午飯沒多久,母親袁翠英就忙活開了,準備著一年裏最重要的一頓飯——年夜飯。
    往年這時候其實沒啥好準備的,不過是比平時多添幾個素菜,再加個肉片當葷菜,就算是過年了。
    可今年不一樣,徐大誌早早備齊了年貨,手頭也寬裕了不少,這年夜飯自然能做得豐盛些。袁翠英特意殺了隻自家養的老母雞,這會兒正忙著拔毛清洗呢。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村子裏開始此起彼伏地響起鞭炮聲。\"劈裏啪啦\"的爆竹聲裏,還夾雜著各家各戶的狗叫聲,有的狗被嚇得直叫喚,有的則跟著興奮地汪汪叫。
    這熱鬧的動靜就像在宣告:新年真的來啦!
    今年徐大誌家可算能看上春晚了。他剛回家那會兒就去鎮上買了台嶄新的電視機,這會兒正擺在堂屋裏閃著光。
    廚房裏飄出的飯菜香混著電視裏的歡笑聲,整個屋子都暖烘烘的,比往年熱鬧多了。
    快到八點的時候,年夜飯吃得差不多了。徐大誌拎著一掛紅豔豔的鞭炮走到院子裏,用煙頭點著了引線。
    頓時,\"劈裏啪啦\"的響聲震得人耳朵發麻,炸開的紅紙屑像花瓣似的紛紛揚揚落了一地。
    這響亮的鞭炮聲把過年的喜慶勁兒又往上推了幾分,連隔壁鄰居家的小孩都扒在牆頭看熱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