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裝著最實在的盼頭

字數:3591   加入書籤

A+A-


    今兒個除夕夜,徐大誌家可熱鬧了!廚房裏飄出來的香味兒把鄰居家的狗都饞得直叫喚。
    桌上整整齊齊擺著九個大碗,有紅燒魚、炒臘肉、燉豆腐...雖然比不上城裏飯店的排場,可在徐大誌家,這可是二十年來頭一回這麽闊氣!
    最紮眼的要數中間那盆黃澄澄的土雞燉蘑菇。這可是自家養了一年多的大公雞,今兒個一大早現宰的。
    徐大誌他娘袁翠英從晌午就開始忙活,用大鐵鍋慢火煨著,柴火灶燒得劈啪響。那香味兒啊,順著煙囪往外飄,半個村子都能聞見。
    徐大敏剛才坐在桌前,眼睛直勾勾盯著那油汪汪的雞腿,手裏的筷子都快捏出汗來了,好久沒吃著家裏土雞的味道,饞得直咽口水。
    \"媽,您先說兩句唄!\"徐大誌給妹妹使了個眼色。
    \"對對對,媽您先說!\"徐大敏趕緊接茬,眼巴巴望著母親。這姑娘紮著個馬尾辮,白色內衣外套著件粉色的羊毛衫,襯得小臉喜氣洋洋的。
    袁翠英搓著圍裙邊兒,臉上笑出兩朵紅雲:\"哎喲,我這笨嘴拙舌的,說啥呀說...\"
    \"隨便說點兒吉利的就行!\"徐大誌給母親倒了小半杯黃酒,\"您看這菜都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就等您發話呢!\"
    袁翠英被倆孩子哄得心裏熱乎乎的,端起酒杯清了清嗓子:\"那...那就盼著咱家明年芝麻開花節節高!大誌在學校好好念書,跟老師同學都和和氣氣的;大敏加把勁兒,給咱老徐家再考個大學回來;地裏莊稼風調雨順,糧價能往上竄一竄...\"
    她說著說著聲音就有點發顫,\"最要緊的是你倆都平平安安的,媽這心裏啊,比吃了蜜還甜!\"
    話還沒說完,徐大敏\"噗嗤\"笑出聲來:\"媽您這說得比村支書作報告還周全呢!\"
    一屋子人都樂了,窗外的鞭炮聲劈裏啪啦響成一片。
    除夕夜,徐家的小屋裏暖烘烘的。袁翠英這個樸實的農村婦女,平時話不多,這會兒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她端起酒杯,粗糙的手指摩挲著杯沿,聲音裏帶著農村人特有的實在:\"我也不會說啥好聽的,就盼著一家人都好好的。\"
    \"媽,新年快樂!\"徐大誌舉起盛滿鏡湖黃酒的杯子,酒香在熱氣裏飄散,\"我祝您身子骨硬硬朗朗的,天天樂嗬嗬的。還有小妹,明年高考一定考個好大學!\"
    \"還有我呢!\"徐大敏趕緊湊過來,手裏的酒杯晃得黃酒直打轉,\"我祝媽媽健健康康,大哥在學校裏門門功課都拿優!\"
    三隻酒杯\"叮\"地碰在一起,黃酒濺出幾滴,在燈光下閃著琥珀色的光。
    這頓一年裏最重要的年夜飯,就在這暖融融的氣氛中吃完了。
    屋外,整個小村莊都亮堂堂的。這家那戶的窗戶裏透出暖黃的燈光,像是撒了一地的星星。
    鞭炮聲\"劈裏啪啦\"響個不停,東邊剛歇下,西邊又熱鬧起來。要是這時候能從天上往下看,準能瞧見全中國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都圍坐在飯桌前,臉上掛著一樣的笑容。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八個字聽著簡單,可老百姓人都知道,這裏頭裝著最實在的盼頭。
    年夜飯過後,村裏熱鬧勁兒更足了。按照老規矩,守歲得熬到半夜十二點。
    都沒有手機刷,有的家庭也沒電視看,可一點兒都不冷清。左鄰右舍互相串門,張家抓把瓜子,李家揣捧花生,聚在誰家堂屋裏就嘮開了。
    這邊說著今年的收成,那邊聊著明年的打算,笑聲一陣接著一陣,把冬夜的寒氣都趕跑了。
    ……
    1988年2月17日,農曆正月初一,戊辰年龍,星期三。
    宜:打掃、簽訂合同、交易、納財、買衣服……
    忌:結婚、出行、搬新房、動土。
    徐大誌拉著妹妹徐大敏,興衝衝地在村裏轉悠。這大年初一啊,按照村裏的老規矩,得去關係好的鄰居家拜個年。
    \"哥,咱們先去誰家啊?\"大敏仰著小臉問,嘴裏呼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散開。
    \"先去黃叔家吧,他家離得近。\"徐大誌說著,順手幫妹妹把圍巾又裹緊了些。
    村裏統共就二十來戶人家,誰家跟誰家都熟得很。推開黃明家的院門,還沒進屋就聽見裏麵熱熱鬧鬧的說話聲。
    \"黃叔,過年好啊!\"徐大誌一進門就高聲喊道。
    \"哎喲,你們也過年好啦!\"黃強趕緊從裏麵走了出來,抓了把瓜子就往兄妹倆手裏塞,\"快上裏麵暖和暖和,外頭冷吧?\"
    桌上擺著花生、瓜子和自家炒的南瓜子。徐大誌大步向前坐下,一邊嗑瓜子一邊和黃建國他們嘮嗑。
    黃嬸問他在城裏上學咋樣,食堂飯菜貴不貴;黃強打聽有沒有適合黃建國的工作;前來串門的隔壁李叔說起今年地裏收成;張奶奶念叨著自家孫子相親的事...
    屋裏熱乎乎的,笑聲一陣接一陣。
    徐大誌時不時插幾句話,把城裏新鮮事說給大家聽。徐大敏挨著他坐著,小嘴不停地嗑瓜子,眼睛亮晶晶地聽大人們說話。
    就這樣一家家串門,從東頭走到西頭。每到一家,都是同樣的熱鬧場景:圍著徐大誌問東問西、瓜子花生、說不完的家常話。
    徐大誌雖然在外地上學,可村裏人都記掛著他,這個問學業,那個問夥食,還有人打趣說以後出息了可別忘了鄉親們。
    紅包是沒有的,大家日子都緊巴。可這份情意比紅包還珍貴——徐大誌心裏明白,這是村裏人最樸實的牽掛。
    轉眼天就黑了。回到家,徐大誌算了算,這個正月除了給舅舅拜年,就沒別的親戚要走了。
    說起舅舅,他記憶裏就沒見過幾麵。自從姥姥姥爺去世後,舅舅和媽媽就斷了往來。
    聽說舅舅一家在縣城邊上過得不錯,可這麽多年,連封信都沒來過。
    \"哥,你想啥呢?\"徐大敏扯了扯他的袖子。
    \"沒啥,\"徐大誌揉揉妹妹的腦袋,\"明天帶你去後山玩,聽說有人看見野兔子了。\"
    徐大敏立刻高興起來,早把拜年的疲憊忘到了腦後。徐大誌看著妹妹的笑臉,心想:雖然沒有那麽多親戚,可這個年,一樣過得溫暖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