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耕戰

字數:3593   加入書籤

A+A-


    第367章 耕戰
    朱慈炯揭起窗簾一角往外看了一眼,隨後像燙手般放下窗簾,對朱慈烺說:“太子哥哥,堵知府還在外邊跪著呢。”
    朱慈烺也是坐立難安,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崇禎的三個孩子中最大的是太子朱慈烺,如今也不過才十五歲而已。他們從小長在深宮之中,沒有多少社會經驗。
    京城被破,三人被太監帶著逃出宮外。太子被送到成國公府,屁股都還沒坐熱,就被成國公綁起來要獻給闖王,卻陰差陽錯落到了餘誠手裏。
    永王與定王兩個被送到外公周奎處,周奎為保全自身,也將他二人送到了闖軍營中。等到李自成山海關大敗而歸後,京城亂作一團,二人才被李河趁亂劫走。
    三人都有被出賣的經曆,所以到如今誰都不敢信,就連晚上睡覺都恨不能睜著眼睛。
    這種情況下,他們三人對於主動貼上來的堵胤錫心中滿是防備,一直避而不見。
    對方說自己是忠臣,可哪有忠臣一直混跡在賊人老窩裏的?
    朱慈炯心中不安,說:“太子哥哥,如果他真是賊人,咱們一直躲著不見,他們會不會惱羞成怒?”
    朱慈烺也拿不定主意,思慮再三,最終說道:“那就見他一見?”
    三人在這裏既沒有親信太監,也沒有伺候起居的仆役,隻有餘家軍安排的幾個兼具保護與監視的護衛,他們支使不動。
    於是朱慈炯隻能自己出去,將堵胤錫傳進來,外麵的幾個餘家軍護衛對此都視而不見。
    甫一進門,堵胤錫就跪地痛哭,“先帝殉國消息傳來,老臣五內俱焚,隻恨自己不在京城,不能保著先帝殺出重圍。”
    “好在三位殿下無恙,我大明終歸還有複興的希望!”
    “如今京城雖然淪陷,但江南還在朝廷掌控之中。臣願保著三位殿下去往金陵,重整兵馬,為先帝報仇!”
    三人麵麵相覷,最後朱慈烺說:“堵知府一片忠心,孤知道了。可如今我們身處敵營,能求三餐溫飽就已知足了。”
    “況且我聽聞金陵已經擁立福王監國,登基稱帝不遠。國事已有托付,我們還去那邊做什麽呢?”
    堵胤錫道:“擁立福王,不過是金陵諸公的權宜之計,如果他們得知太子下落,自然會撥亂反正!”
    朱慈烺隻是一個勁搖頭,堵胤錫明白他是擔心身處賊窩,怕餘誠不肯放人,於是安撫了幾句之後便告辭,轉道去見餘誠,心中暗暗思索該如何勸服餘誠放人。
    與此同時,李岩住所內也迎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客人。
    幾個小時前見麵時還喊打喊殺的羅瑛,竟然會主動來拜訪,實在是有些出乎李岩的意料。
    來到荊州後,李岩兄弟與紅娘子住進了餘家軍的招待所內。
    招待所是是用收繳的一個地主的宅子改建的,裏邊房屋有兩種規格,一種是單獨的院落,另一種也是排屋。
    餘誠對李岩還算照顧,所以給撥了一個院落,裏邊兩間屋子,李岩與紅娘子一間,李侔單獨一間。至於跟隨他們一起南下的隨從,則被安排進了城外的營地。
    羅瑛與紅娘子敘了會話,談話間無外乎罵闖王,李岩聽得尷尬無比。
    雖然是李自成對自己動了殺心,李岩才無奈出走,但畢竟是相處數年,是自己曾經殫精竭慮為之謀劃的主公。
    羅瑛看到李岩表情,不由嗤笑道:“怎麽,難道李公子還是對李闖舊情未斷嗎?”
    李岩歎息一聲,隻搖了搖頭。
    紅娘子接過話題,問羅瑛道:“妹子,你怎麽會在此處?”
    羅瑛大大方方道:“我準備率曹營與餘家軍結盟,餘家軍這邊開出條件,要我給姓餘的當夫人。這不,我過來瞧瞧他有沒有這個本事。”
    紅娘子義憤填膺,斥道:“想不到餘誠竟是此等見色起意的好色之徒,虧我還以為他是英雄豪傑,想要投靠他…”
    羅瑛卻笑道:“管他是英雄豪傑還是色中餓鬼,隻要能幫我報殺父之仇,這身子給他又何妨?”
    紅娘子疼惜的握住羅瑛的手:“妹子,苦了你了!”
    羅瑛道:“我也打聽過了,姓餘的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在開封時納的妾室,雖說給他生了個兒子,卻不得寵,每日裏吃齋念佛。另一個是開封周王的女兒,還是個郡主哩,雖然得姓餘的寵愛,但卻至今未有子嗣。”
    “另外聽說從京城弄來了個小妾,叫什麽陳圓圓的。”羅瑛冷哼一聲:“不過是個玩物而已。”
    李岩這才知道當初在京城,李河搶走陳圓圓竟然是獻給餘誠的,當下心生黯然。
    若非此種變故,大順軍能順利改朝換代也未可知!
    羅瑛這時候才說出自己的來意:“我軍中都是些糙漢子,讓他們提刀砍人那個頂個是好手,想找他們商量事情就抓瞎了。”
    “你們今天也算是看了餘家軍的底細,你們說,這餘家軍能成事嗎?”
    李岩沉思片刻,說道:“餘家軍今日所展示的,說到底不過耕、戰二字而已。”
    “所謂耕,是說餘家軍無論是糧食還是軍械,都可以自給自足,無需外出搶掠。”
    “所謂戰,則是餘家軍裝備精良,軍隊裏軍紀嚴明,尤其講武堂的設置,能源源不斷的向軍中輸送合格的下級軍官。”
    “這天底下的軍隊,論及下層軍官的選拔,都是打幾仗,沒有死又敢打敢衝,這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羅瑛點頭:“沒錯,我軍中就是如此。十個人裏死掉一半,能活下來的無論膽氣還是武藝,都是頂尖之選。”
    李岩道:“是啊,可這種選拔,損耗實在太大。吃上一兩場敗仗,這種兵頭折損的多了,就算再招兵,戰力卻連以前的一成都比不上。”
    “而這種兵頭,餘家軍可以一批又一批的培養出來,就算戰事不利,也能輕鬆恢複元氣。”
    “另外據我觀察,城內外百姓生活富足,對餘家軍毫無抵觸之心。由此可見,荊州民心已盡數被餘家軍收取。古來成大事者,無不如此。”
    羅瑛深深出了口氣:“如此,我明白了!”
    喜歡明朝的現代化改造請大家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