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蕭何智算“和親利弊”,說服眾臣
字數:4132 加入書籤
光幕上的紅色警報還在一閃一閃,刺得人眼睛發酸。劉邦坐在主位上,手指輕輕敲了兩下玉案,聲音不大,卻讓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
“把賬算清楚。”
一句話丟出來,沒人敢接話。
韓信站在一旁,戰術板已經收起來了,但他的目光還死死盯著牆上那張邊境地圖,眉頭都沒鬆過。張良低著頭,假裝在看自己的鞋尖,其實是在數地磚的縫隙。蕭何站在文官最前麵,袖子動了動,像是想掏什麽東西,最後又忍住了。
“我說——”劉邦緩緩轉過身,語氣平平的,“十年軍費、人口損耗、糧道運輸成本,全都調出來。做個對比,打三年仗,和親緩三年,哪個更扛得住?”
蕭何終於抬起頭“您是要我拿算盤,給‘國家臉麵’估個價?”
“臉麵不值錢。”劉邦擺擺手,“老百姓能吃飽飯,才認你這個皇帝有麵子。你現在跟我談尊嚴,邊關的百姓連樹皮都在啃。”
殿內一下子靜了。
蕭何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數據台。他沒用投影,而是從懷裏掏出一塊青銅色的算籌板,“哢哢”幾聲展開,往空中一拋。一道半透明的數據流立刻鋪開,像一張網罩住了整個大殿。
“先說打仗。”他聲音沉下來,“按韓信提的七天布防期,要動員四十萬兵力,每天消耗三萬石糧食。一條運糧道從關中到雁門,五百裏路,民夫每走一趟,死傷兩成。三年戰事,不算戰場上死的人,光送糧路上就得搭進去六萬人。”
有人倒抽一口冷氣。
“再說錢。”蕭何手指一劃,空中浮現出五銖錢流動圖,“兵器更新、戰馬補給、傷員撫恤,每年支出是去年稅收的一點八倍。咱們剛分完功臣田宅,國庫撐不了兩年。”
他頓了頓,看向韓明細“你說要查內鬼,對吧?那我問你,查一個人,平均審訊七天,調記錄三天,走流程五天。三個月最多查六十人。可邊境通訊係統經手的官員,一共四百三十七個。你告訴我,怎麽在開戰前全篩一遍?”
韓信沉默了。
“現在看和親。”蕭何切換畫麵,“假設我們送一位宗室女,封公主,配儀仗三百人,嫁妝折合黃金五千斤。匈奴那邊停火三年,這期間我們省下的軍費是多少?”
數據跳出來兩億三千萬錢。
“夠建三條新糧道,修十座大型倉廩,還能給北方五郡百姓免兩年賦稅。”蕭何冷笑,“你們嘴上說著‘丟了臉麵’,可真金白銀擺在麵前,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底下有老臣忍不住開口“可這事傳出去,天下人會說大漢怕了匈奴!”
“天下人?”蕭何反問,“你是說那些連‘匈奴’倆字怎麽寫都不知道的種地老農?還是長安城裏靠倒賣官鹽發財的商人?他們關心的是你能擋住騎兵,不是你女兒嫁給誰。”
他又調出一張圖“再算長遠賬。和親期間,我們可以悄悄往北境調精兵,換裝備,建烽燧雷達網。公主帶去的人裏,至少有二十個密探,能把匈奴各部駐地、水源、牧道摸得一清二楚。三年後要是翻臉,咱們打得準,死得少,贏麵大。”
張良這時輕聲開口“最怕的不是打,是打糊塗了。現在動手,等於閉著眼扔石頭,砸中誰都算運氣。緩三年,等於先把地圖畫好,再瞄準腦袋開槍。”
“可將士們的士氣怎麽辦?”另一個文官急了,“聽說朝廷送女人求和,誰還肯拚命?”
蕭何盯著他“那你告訴我,士兵為什麽拚命?是為了‘皇帝威嚴’四個字,還是因為家裏有地種、陣亡了老婆孩子有人管?”
那人說不出話了。
“我給你算筆小賬。”蕭何繼續說,“一個普通士卒,月餉六百錢,一年七千二百。戰時加倍,一萬四千四。但他要是死了,撫恤金才一萬錢,一次性。也就是說,朝廷養活一個兵一年,比賠一個死兵貴四千多錢。打仗越久,虧得越多。”
他掃視全場“所以別跟我說什麽‘士氣不能折’。真正的士氣,是讓士兵知道——打贏了能升官,打輸了命也能保。我們現在窮得叮當響,拿什麽給人家安全感?”
大殿裏一片沉默。
劉邦靠回椅子,慢悠悠卷起袖子,露出藏在裏麵的狗肉油紙。他沒吃,就那麽捏著,聞了聞。
“蕭大人這算盤打得響啊。”他笑,“剛才我還覺得,是不是太摳門了點。現在一聽,咱們不是摳,是窮得有理有據。”
有人想笑,又不敢出聲。
“但我有個問題。”劉邦正色,“你說和親劃算,可萬一匈奴拿了錢和人,照樣打過來呢?”
“那就說明他們根本不想談。”蕭何答得幹脆,“但我們也不虧。第一,我們知道他們不講信用,以後所有決策都按敵國標準來;第二,我們這三年沒開戰,國力攢住了;第三,公主帶回來的情報是真的。相當於花一筆學費,買了一份滿分考卷。”
韓信點頭“而且一旦撕破臉,我們師出有名。國內不會有人說‘朝廷先慫了’,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承諾永久和平,隻是‘暫行緩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高祖白登山那次,也是這麽說的。”張良補了一句,“當時叫‘權宜之計’,後來史書怎麽寫的?寫的是‘智退胡騎,安邊萬裏’。”
劉邦咧嘴笑了“所以說,隻要結果好,過程都能包裝?”
“曆史是誰寫的?”蕭何反問,“還不是勝利者?”
這話一出,好幾個文臣臉色變了變。
劉邦站起身,走到光幕前,看著那條仍在跳動的紅色預警線。
“我再問一遍。”他聲音低了些,“現在最怕什麽?”
“怕亂。”張良說。
“怕沒錢。”蕭何說。
“怕打無準備之仗。”韓信說。
劉邦點點頭“所以咱仨得配合好。你管錢,你管謀,你管兵。我現在不做決定,但我要你們把方案細化——公主人選、隨行人員名單、嫁妝清單、邊境駐軍調整計劃、密探任務目標,全都列出來。明天這個時候,我要看到完整執行表。”
他頓了頓,看向蕭何“你帶頭做這個總賬本,今晚別睡了。”
蕭何抱拳“臣領命。”
“散會前最後一件事。”劉邦從袖子裏抽出那塊油紙,遞給旁邊的侍從,“去,送到樊噲病房,放床頭。就說——他愛吃這口,等醒了就能聞著味。”
沒人說話。
劉邦轉身要走,忽然停下。
“對了。”他頭也不回,“從今天起,別再把‘和親’叫成‘送公主求和’。改名叫‘戰略友好訪問計劃’,簡稱‘友訪計劃’。對外宣傳就這麽說。”
張良差點嗆住。
韓信嘴角抽了抽。
蕭何低頭看著自己剛生成的數據報表,默默把標題改了。
光幕上的紅點還在閃,劉邦的腳步已經到了門口。
他突然回頭“還有,找幾個會畫畫的,給那位‘訪問使者’設計套新禮服。要大氣,要貴氣,要看起來——咱們不是嫁女兒,是在搞跨國合作。”
喜歡狗肉換江山創業吧!劉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狗肉換江山創業吧!劉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