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蒙塵的鏡頭,當快門成為最後一道防洪堤
字數:3023 加入書籤
拜迪的街頭,烈日如同一隻無情的手,狠狠地摧殘著每一個生靈。
李墨飛和趙東浩走在滿是塵土的道路上,四周的空氣仿佛被灼燒得變得稀薄,幾乎讓人窒息。真正災難性的沙塵暴還沒有到來,僅僅是前奏序曲的沙塵暴餘威仍在,漫天灰塵遮蔽了陽光,街道兩旁的建築物玻璃幕牆反射出黃沙的模糊輪廓,豪華跑車與行人匆匆,卻也不得不放慢腳步,臉上寫滿了敬畏與無奈,在這場自然的浩劫中顯得愈發蒼白無力,高樓大廈在沙塵中若隱若現,現代文明的堅固在這大自然的威力麵前顯得十分渺小。
“老師,按照我們的預測,還有不到12個小時,拜迪就要被百年不遇的極端天氣所籠罩與覆蓋。我真希望是我們的預測錯了,是我們的模型錯了。看看那些在塵光裏玩耍孩子,當災難來臨時,他們避不能避,藏不能藏、躲不能躲,他們的命運該當如何?”李墨飛的聲音顫抖,眼中閃爍著淚光。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那時候他就渴望改變世界,然而如今的現實卻讓他感到無比渺小。
“老師,我們到處去看看?”李墨飛的聲音因為酷熱而微弱,但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承受著這場極端天氣的折磨,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貧民區的人們。
趙東浩沉默片刻,回應李墨飛:“走吧,去記錄一下拜迪在極端氣候摧殘下的真實。”他目光掃過街頭,停留在一群無家可歸的窮人身上。他們蜷縮在街角,麵色蒼白,顯得無精打采。幾名兒童在烈日下玩耍,身上滿是灰塵,眼中卻閃爍著無辜的光芒。可在這溫度逼仄的環境下,任何歡樂都是如此脆弱。
“看,他們根本沒有地方可去。”趙東浩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無奈與憤怒,“這就是全球氣候危機的縮影。那些擁有財富和權力的人可以選擇逃避,而窮人卻隻能在這場災難中掙紮。”
拜迪的玻璃幕牆在沙塵中扭曲成哈哈鏡。
李墨飛的攝像機自動切換為災難記錄模式。這個價值23萬美元的4k設備正在執行精密計算:根據目標對象的衣著光譜分析階級屬性,用景深虛化技術淡化背景裏的貧民窟。
“關閉ai美化。”趙東浩的食指在觸控屏劃出血痕。老人堅持使用上世紀尼康f3膠片機,過片扳手每推進一格都吸入沙粒,像台吞食現實的機械肺。
鏡頭掠過某棟寫字樓時,防彈玻璃突然爆出蛛網裂痕。三個白領正用《金融時報》折紙濾塵罩,油墨遇濕顯現出加密股票代碼。他們身後,全息投影的納斯達克指數仍在跳動,數字間纏繞著沙塵組成的絲狀菌群。
貧民窟的空氣質量指數突破儀器量程。李墨飛發現攝像機開始自動生成附加數據——每個拍攝對象的瞳孔直徑被換算為肺活量估值,貧民孩童的生存概率以百分比懸浮在頭頂,像一組待清除的彈幕。
“別拍那個女孩!”趙東浩突然按住鏡頭。
三十米外,穿褪色碎花裙的孩子正用雪茄鋁管組裝濾塵器。管身“哈瓦那之光”的燙金商標與她潰爛的牙齦形成刺眼對比。當女孩對著鏡頭微笑時,牙齦滲出的血珠在沙塵中凝結成微型珊瑚。
李墨飛與趙東浩感到無法形容的酷熱,不,是幹熱。烤出的不是汗,就像架在火上的羊,烤出的是他們體內的脂肪油。
無人機群掠過他們頭頂時,正在播撒抗輻射藥劑。藥盒條形碼被沙粒磨損成摩爾斯電碼,趙東浩用鋼筆速記破譯:“優先供應棕櫚島基因優化者”。一粒藥片恰巧墜入流浪漢的錫罐,瞬間將殘湯蒸發出骷髏狀霧氣。
李墨飛切換紅外模式,發現摩天樓通風口正在排泄富人的代謝廢氣。那些富含抗氧化劑與納米修複因子的氣體,在貧民窟上空聚合成彩虹色雲團,氣象局將其命名為“新鍍金時代積雲”。
趙東浩的膠片在第36次過片時斷裂。
老人跪在沙地上搶救曝光的畫麵,發現每一幀都印著相同的基因圖譜——某跨國製藥公司的專利水印。此刻他才明白,所有膠片出廠前都浸泡過dna顯影液。
“用這個吧。”一個流浪漢給趙東浩遞來一台一次性相機,取景窗裏卡著半張彩票。當趙東浩按下快門時,彩票號碼突然開始重組,最終定格為當天的死亡人數統計。相機吐出的相紙背麵,印著某富豪太空艙的租賃廣告。
黃昏時分,沙塵暴在攝像機鏡頭鍍上琥珀色濾鏡。李墨飛拍到震撼一幕:貧民們用身體組成人牆,阻擋富豪車隊的防彈玻璃上卻自動播放虛擬綠洲廣告。某個瞬間,沙粒在玻璃表麵蝕刻出焦痕,拚成古拜迪語“觀看即共謀”。
設備即將斷電前,穿碎花裙的女孩突然衝向鏡頭。她用滲血的手指在鏡片上書寫,每一筆都觸發攝像機的生物汙染警報。當最後一絲電量耗盡時,取景框裏隻剩四個扭曲的血字:“我們即數據!”
趙東浩在酒店暗房衝洗最後的底片。顯影液浮現出的卻不是圖像,而是密密麻麻的免責聲明條款。其中一行小字在紅光下滲血:“拍攝即同意被拍攝者生命權轉讓”。
老人將膠片卷成筒狀塞入漂流瓶,扔進拜迪最後的排汙渠。3小時後,某漁民在三角洲撿到瓶子,發現內壁結滿鹽晶——那是被海風還原的人類淚液成分。
李墨飛與趙東浩的這些記錄了拜迪富豪逃離與普通人無助的畫麵的小視頻被漁民上傳到社交媒體後,評論開始迅速湧入。人們紛紛轉發、評論,有的憤怒,有的悲傷,甚至還有人開始質疑富人的道德底線。視頻成為了熱議的話題,許多人開始討論氣候變化對於社會不平等的影響,呼籲更多的關注與行動。李墨飛和趙東浩的努力開始得到回響,漸漸地,他們的聲音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你看,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效果。”趙東浩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然而,李墨飛的心中卻始終無法平靜。他看著那些評論,感受到重視與漠視交織的複雜情感。雖然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憤怒與同情,但現實依然殘酷。那些富人仍然在高高的天空中逃避,而普通人卻依舊在黃沙風塵中苦苦掙紮。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