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紅色警戒線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A+A-


    堔川市,位於東方聯盟的腹地,平日裏因其獨特的江河地理位置而繁華喧鬧。這裏的排水係統在過去幾十年裏,似乎從未讓市民擔憂過。每當季節變換,雷雨頻繁來襲,市民總是抱有一種近乎理所當然的信任,認為堔川的排水係統能應對一切洪水。然而,這一次,氣象部門的預警數據打破了這種沉睡的安寧。
    實驗室,淩晨三點。
    堔川的夜色被暴雨前的低氣壓壓得近乎窒息。實驗室的玻璃幕牆外,零星雨點開始拍打,在霓虹燈下折射出扭曲的光斑。李墨飛的手指懸在鍵盤上方,投影屏的冷光將他瘦削的側臉切割成明暗兩半。屏幕上,代表河流水位的紅色曲線正以每秒0.3厘米的速度攀升——這遠遠超過曆史極值的斜率,讓他的喉結不自主地滾動。
    “百年一遇……”他喃喃自語,將衛星雲圖與水文模型疊加。屏幕上的堔川市被一道紫色暴雨帶攔腰截斷,東南沿海的台風渦旋如同巨獸的瞳孔,正朝這座內陸城市緩緩逼近。排水管道的虛擬網格在數據洪流中閃爍,超過70的管線節點開始泛出代表過載的暗紅色。
    林然緊盯著實驗室中的大屏幕,目光焦慮而專注。空氣中彌漫著靜電與寒氣,他一遍又一遍地檢查數據,確保沒有任何的錯誤。屏幕上顯示的是一係列極為不尋常的數字和曲線。堔川的河流水位預警已經達到了紅色警戒,而這一波即將來臨的暴雨,是堔川百年未遇的超級洪水。從氣象衛星數據中可以看出,來自東南沿海的台風正在迅速逼近堔川,伴隨著這場風暴的是強烈的降雨和突如其來的水流湧入。
    林然心中一陣沉重,他知道,這不僅僅是普通的暴雨,更是一次可以摧毀整個城市的災難。他迅速敲打著鍵盤,試圖模擬出洪水襲來時的影響範圍,計算著堔川各個區域的受災情況。
    “不可能。”他低聲自語,“這數據……不可能忽視。”
    劉宇推門而入時,正撞見李墨飛將咖啡杯重重磕在控製台上。褐色液體潑濺在鍵盤的空格鍵上,凝成一道刺眼的汙漬。
    “你的虹膜識別數據波動異常。”劉宇用工程師特有的精準指出事實,指尖輕點自己的太陽穴,“交感神經興奮閾值超限37——遇到什麽了?”
    李墨飛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焦慮壓下。他將屏幕旋轉三十度。“劉總工,你來看,這次的洪水,絕對不容忽視。預警數據顯示,這次降水量遠遠超過了堔川排水係統的最大承載能力。我計算過了,整個堔川市區,恐怕隻有不到三成的區域能夠抵抗這種級別的洪水。”
    兩個男人的影子被數據流染成幽藍,在暴雨預警的蜂鳴聲中輕微震顫。
    劉宇低頭看著屏幕上的數據。“這……這不太可能吧。”作為一名專注於設計應對極端天氣城市設施的總工程師,劉宇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信。他知道堔川市城市排水係統的強大,“堔川的排水係統,經過多年的優化,能夠應對幾乎所有類型的暴雨。就算是再強的洪水,市區內的排水管道都能把水迅速排走。”劉宇對李墨飛說道。
    “但是,按你的模型測算,每小時降水量380毫米。”劉宇的瞳孔驟然收縮,“堔川排水係統設計上限是280……”
    李墨飛看著劉宇的眼神漸漸變得沉重,“我剛才調取合成的數據顯示,這次即將到來的暴雨量遠遠超過曆史上的所有記錄,堔川的排水係統已經到了極限。如果暴雨到來,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這次是持續性降水。”李墨飛調出時間軸,暴雨圖標在72小時刻度上連綿成血色長城,“現有管網會在第18小時徹底癱瘓,低窪區積水深度將超過4米——正好是普通住宅一層的層高。”
    劉宇的指節在金屬台麵叩出規律聲響,這是他在進行心算時的習慣。五分鍾後,他忽然抓起觸控筆,在電子地圖上畫出一道猩紅弧線:“地下暗渠改道工程還剩最後3公裏未貫通,如果能調用全市工程機械……”
    “來不及了!”李墨飛調出施工模擬程序,虛擬的挖掘機在時間軸上撞成一團亂碼,“暴雨倒計時隻剩54小時,而暗渠貫通至少需要72小時。”
    實驗室陷入死寂,唯有主機散熱扇的嗡鳴在撕扯空氣。劉宇突然抓起李墨飛的手腕,將他的掌心按在生物識別器上。心率128,腎上腺素水平超標警告——這些數據與窗外漸密的雨聲形成詭異的二重奏。
    “必須啟動紅色預警。”李墨飛抽回手掌,在控製台留下汗濕的掌印,“遷移低窪區居民,調用所有防洪物資,開放地鐵站作為臨時避難所……”
    李墨飛轉過身對著劉宇說:“對,我們可以考慮建立你提出的‘水上社區’,將部分低窪地帶的居民遷移到更高的地方,或者將其水上化。”
    劉宇愣住了,隨即眉頭一皺,“你是說在水上建社區?那可不是簡單的事,堔川的城市建設完全不具備這種條件。而且,市政府從來沒有考慮過這種方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墨飛緊握著拳頭,“搶時間,搶速度,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不管怎麽樣,我們不能等災難降臨後才去後悔。因此,我們必須向堔川市正廳緊急建議。”
    電話鈴就在這時炸響。
    市政廳的專線號碼在屏幕上跳動,像一串被拉長的詛咒。李墨飛按下免提鍵的瞬間,某種冰冷的機械質感從揚聲器裏滲出來:“李博士,防洪委員會需要你們出具風險評估的正式結論。”
    “結論很明確。”李墨飛咽下喉間的鐵鏽味,“建議立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否則……”
    “我們注意到模型存在誤差。”那個聲音像手術刀般精準切開他的陳述,“排水管網3.0升級工程的實時數據尚未錄入係統,不是嗎?”
    李墨飛的後頸瞬間繃緊。三個月前竣工的管網升級工程,確實因為市政數據鏈路的官僚流程,至今未完成數據對接。但他調出了施工監理報告:“即便算上新增的排水容量,承載閾值也隻能提升到每小時320毫米……”
    “夠了。”電流雜音中傳來紙張翻動的脆響,“委員會認為現有防禦體係完全能夠化解危機。你們做好技術監測即可,不要越權幹涉行政決策。”
    電話掛斷的忙音像一記重錘。劉宇突然一拳砸在防爆玻璃上,裂紋沿著他的指節脈絡綻放,如同城市地底那些看不見的管網裂痕。
    “把暗渠圖紙給我。”他扯鬆領帶,眼底泛起工程兵特有的狠戾,“我帶施工隊去搶通最後3公裏。”
    李墨飛卻按住他的手:“來不及了……我們現在能做的,隻剩這個。”他點開全息投影,堔川市的三維模型在兩人之間緩緩旋轉。隨著他的操作,無數橙色光點在城市低窪區亮起——每個光點代表一個需要強製疏散的社區。
    “你要對抗整個係統?”劉宇的聲音突然放輕。
    “不。”李墨飛將疏散方案加密發送至七個備份服務器,“我們隻是在係統崩潰前,給命運多裝幾個安全閥。”
    淩晨5:17,堔川排水管理中心數據艙。
    李墨飛蜷縮在服務器陣列的陰影裏,看著自己編寫的預警程序被防火牆逐個絞殺。市政係統的ai正以“避免公眾恐慌”為由,將真實的洪峰數據替換成溫和的淡藍色曲線。他突然想起老師的臨終告誡:“記住,城市不是機器,而是活在概率雲裏的巨獸。”
    掌心再次滲出冷汗,這次他沒有擦拭。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