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焦土狂歡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2050年9月初,因極端高溫天氣,享譽世界的慕尼黑國際啤酒節麵臨取消的危險。漢斯們群情激憤,等著打砸。劉宇總工程師應漢斯國城市異常氣候應急廳邀請,前往慕尼黑幫助解決問題。
慕尼黑市政廳的青銅鍾停在1437分,這是164年來啤酒節開幕式首次缺席鍾聲。劉宇抹了把流進眼角的汗水,看著廣場中央的百年溫度計,水銀柱在42c刻度線處爆出玻璃泡,像顆凝固的淚珠。
瑪麗恩廣場的石板縫裏蒸騰著熱浪,三天前還翠綠的常春藤蜷縮成焦褐色。清潔工漢斯推著垃圾桶踉蹌走過,塑料輪子在滾燙的地麵留下蚯蚓狀的焦痕。“讓開!”他突然大吼,幾個醉漢正把啤酒潑向電子公告屏,液晶屏短路爆出的火花點燃了幹燥的藤蔓。
莉莎·施耐德從地下酒窖鑽出來時,防毒麵具還掛在脖子上。她身後跟著兩個學徒,推著1880年的銅質酒桶。“倒冰!”三個世紀前的橡木桶蓋被撬開,六塊泛黃的老冰磚冒著白氣滑入酒桶。路過的警察米勒下意識舔了舔幹裂的嘴唇——這場景比他祖父照片裏的戰時配給還荒誕。
劉宇的激光測溫槍在銅桶表麵掃出跳躍的紅點,莉莎·施耐德的錫杯與冰塊碰撞出清脆聲響。這位第五代釀酒師的後頸泛著汗光,金發用1880年的黃銅發夾隨意綰起,發絲間粘著冰晶碎屑。3個流浪漢蜷縮在酒窖石階的陰涼處,其中叫卡爾的老兵胸前的亞麻布滲出淡黃水漬——那是老冰融化後滲出的礦物質。
“每小時1.3厘米。”劉宇讀出測溫槍數據,瞥見莉莎手腕上被冰磚劃傷的創可貼。市政廳代表格魯伯捏著成本核算表,定製西裝的腋窩處暈開深色汗漬:“270歐每平米的綠化牆,夠買3桶頂級黑啤了。”
地窖木門突然被撞開,熱浪裹著焦糊味湧入。實習生馬克舉著冒煙的平板衝進來:"遮陽棚著火了!"
瑪麗恩廣場的智能遮陽棚殘骸冒著青煙,六塊太陽能板像被烤焦的華夫餅般卷曲。抗議者頭目弗蘭克正用啤酒瓶砸向支架,他胳膊上的“純淨啤酒”紋身被汗水暈染成藍綠色。“我們要真正的啤酒節!”他嘶吼著,將空罐砸向莉莎剛推出的冰桶車。
黃銅鑰匙在莉莎掌心燙出水泡,她抄起橡木酒桶塞擋住飛來的易拉罐。劉宇的測溫槍顯示,暴曬下的鋁合金支架溫度已達89c,足夠融化瀝青。消防員米勒抱著老式水龍帶趕來,噴嘴卻在高壓下爆裂,澆濕了百年溫度計的基座。
市政廳會議室的空調發出垂死般的嗡鳴。格魯伯用絲綢手帕擦拭著投影儀鏡頭:“立體綠化項目需要砍掉三分之一的啤酒帳篷,這會影響……”
劉宇突然扯下被汗浸透的襯衫襯裏,馬克筆在布料上畫出鮮紅的溫度曲線:“昨天廣場地表溫度峰值61c,足夠煎熟雞蛋。”他抓起會議桌上的水煮蛋拍在窗台,蛋清在玻璃上滋滋作響。
莉莎踹開會議室的門,銅桶輪子在地毯上碾出深痕。她拔出1880年的青銅酒閥,琥珀色液體裹著冰渣噴湧而出:“"嚐嚐用古法冰鎮的黑啤!”電子屏短路冒出的火花,恰好照亮了杯壁上凝結的百年水珠。
午夜的地窖像個天然冰箱,莉莎用煤油燈照亮斑駁的磚牆。“祖父在這裏藏了本釀酒日誌,”她的指尖撫過1913年的日期刻痕,“說七月酷暑時要取第三層冰磚貼東牆。”
劉宇的激光測繪儀突然報警——東牆溫度比周邊低2.8c。他們撬開鬆動的磚塊,1890年的暗渠圖卷軸滾落而出。莉莎用手機拍攝泛黃的羊皮紙時,閃光燈驚動了休眠的蝙蝠群,這些夜行生物本該在鍾樓棲息。
暴雨在淩晨三點突襲城市,劉宇冒雨回收廣場上的監測設備。新鋪的相變青石板在雨水中泛起橙光,顯示地下仍有39c餘熱。消防隊啟用的1890年鑄鐵水塔竟比現代設備多噴淋15區域,百年銅質噴頭在雨中劃出完美拋物線。
莉莎在酒窖對照祖父的筆記:“東牆每降1c,酒損減少0.7。”測繪儀顯示暗渠正上方溫度比周邊低4.2c,這個誤差來自現代下水道的熱泄漏。她突然抓起冰鎬砸向牆麵,露出被遺忘的陶土暗管,管壁凝結的水珠匯成細流。
最終方案通過那天,聖母教堂西牆爬滿了“黑啤皇後”藤本月季。這種用啤酒糟培育的品種在42c高溫下綻出酒紅色花苞,根係纏繞著可拆卸的鋁合金支架。格魯伯簽字的鋼筆數次劃破文件,他始終沒摘掉那件汗濕的西裝。
劉宇站在修複的電子屏前,看著熱島麵積縮減11的初測數據。莉莎遞來杯溫啤酒,1880年的冰渣在杯底融成最後一滴。廣場角落,市政工人正在更換第30塊相變青石板,石料切割機濺出的火星與夕陽融為一體。
市政工程部的地下檔案室像座蒸汽桑拿房。劉宇解開濕透的襯衫領口,看著莉莎在發黴的圖紙堆裏翻找。“1890年的下水道分布圖,”她的金發粘在泛黃的圖紙上,“我祖父說這些暗渠能通到啤酒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電腦突然死機——空調係統超負荷運轉引發跳閘。劉宇摸黑用紫外線燈照射圖紙,隱藏的墨線顯露出地下暗河走向。莉莎用手機拍下這些紋路時,機器燙得像塊烙鐵。
淩晨四點,第一批立體綠化支架運抵聖母教堂。工人們穿著隔熱服安裝鋁合金框架,激光校準儀在教堂外牆上投出綠色網格。園藝師安娜抱來耐旱藤本月季,根係包裹著啤酒糟培育的保水基質。
“這是違法的!”文物保護官員施密特揮動著《巴伐利亞建築保護法》。劉宇調出實時熱成像圖:教堂西側牆麵溫度已達57c,足夠煎熟雞蛋。他默默遞過激光測溫槍,施密特的手指在扳機上顫抖了3次,終於對準玫瑰花架按下——架體溫度比石牆低11.3c。
市政聽證會上,旅遊局長播放著啤酒節曆年收益曲線。劉宇的ppt突然卡在熱成像對比頁,他索性撕下西裝襯裏,用馬克筆畫出示意圖:“每投資1歐元降溫係統,醫療支出減少0.8歐元,旅遊收入增加2.3歐元。”
莉莎突然抬著銅桶闖入會場,桶壁凝結的水珠在地毯上拖出蜿蜒痕跡。“嚐嚐1880年的冰鎮黑啤,”她將錫杯分給議員,“當年釀造用的地下水,現在溫度漲了4c。”
暴雨在午夜突襲城市,劉宇衝進廣場搶收監測設備。新鋪的相變青石板在雨中泛起警示橙,顯示地表溫度仍高達39c。消防隊啟用1890年的鑄鐵水塔噴淋係統,百年銅質噴頭竟比現代設備多覆蓋15區域。
莉莎在酒窖發現祖父的筆記:“七月酷暑,取冰窖三層磚塊置於酒坊東牆。”劉宇的測溫儀顯示,筆記描述的方位比周邊涼爽2.8c——暗合地下暗渠走向。
最終方案在啤酒節原定閉幕日通過:教堂西牆試點立體綠化限高1.5米);廣場30區域更換相變地磚;啟用三處百年地下冰窖作為應急避暑點。
劉宇站在修複的電子屏前,看著熱島麵積縮減的初測數據。莉莎遞來杯溫啤酒,杯壁掛著1880年老冰化成的霧珠。廣場角落,第一批月季攀上腳手架,花苞在餘熱中倔強地泛出酒紅色。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