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鹹潮議會

字數:3370   加入書籤

A+A-


    全息會議艙沉入大堡礁30米深處,珊瑚鈣化釋放的碳酸鹽離子在電極作用下發光,將海水染成翡翠色。李墨飛摸著艙壁的蜂巢結構——每個六邊形凹槽裏都嵌著活體珊瑚,它們分泌的鈣質正為艙內設備供電。倒計時顯示剩餘供能時間:4小時19分。
    妮可的右臂血管紋路在綠光中格外刺眼,她將感染病原菌的芯片接入主控台:“用我的生物電補充能源,能多撐二十三分鍾。”
    圖瓦盧代表剛開口就震碎了全息投影儀。這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島國男人,聲音卻像台風過境:“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征收0.7美元珊瑚賠償金!”他拍在桌上的珊瑚骸骨滾到中國代表麵前,斷麵年輪顯示死於2009年——那年山東某化工廠發生氰化物泄漏。
    劉宇的虛擬影像突然卡頓,北京暴雨導致信號延遲。他發來的濱海方案被惡意篡改,圖紙上的生態廊道變成了比特幣礦場冷卻水道。李墨飛瞥見妮可的芯片數據流裏閃過礦場ip,突然明白偽造數據的源頭。
    東方聯盟團隊展示共生藻移植專利時,大屏突然播放實驗室監控:妮可深夜用海膽黏液培養菌株的畫麵。澳大利亞代表冷笑:“這是馬努斯島原住民的祖傳秘方,你們申請專利前付過知識版權費嗎?”
    卡盧在觀察席站起,藤編腰帶上別著基因編輯珊瑚的殘枝:“我們的祖先與珊瑚立過血契,不像你們用法律當漁網。”他掏出貝殼刀割破掌心,將血滴入海水過濾係統——ph值瞬間穩定在8.1,鈣化速率提升19。
    會議進行到第三小時,所有顯示屏突然閃爍比特幣符號。極端組織“深海幽靈”劫持了音頻係統:“你們建人工礁盤用的鈣粉,是印尼珊瑚焚化後的骨灰!”
    妮可的芯片開始反向追蹤信號源,病原菌順著數據流感染了黑客的服務器。當偽造的氣候模型開始自毀時,她手臂上的珊瑚紋路已蔓延到脖頸:“他們在西太平洋養殖的巨藻田……是數據偽造的中繼站……”
    供能倒計時歸零前7秒,會議艙突然傾斜。過度鈣化的珊瑚骨架承受不住洋流衝擊,裂縫中湧入的酸化海水灼傷眾人皮膚。李墨飛抓起卡盧的藤編簍扣在通風口,海膽的天然緩衝劑中和了酸性。
    圖瓦盧代表在渾濁的海水中摸到逃生艙門,卻發現把手被鈣化的珊瑚焊死。卡盧用祖傳的星螺號角吹出32.7hz低頻聲波,瀕死的珊瑚突然爆裂,釋放的氣泡將眾人推向海麵。
    浮上海麵時,朝陽正刺破鹹澀的晨霧。各國代表在救生筏上簽署臨時協議,墨水被浪花暈染成模糊的藍。妮可的芯片記錄顯示,剛才的坍塌使大堡礁又損失了1800平方米珊瑚——恰好等於這場會議的理論減碳量。
    李墨飛的指尖在平板電腦上懸停,劉宇發來的濱海方案邊緣,那行手寫小字墨跡未幹——“每公裏海堤移植馬努斯島海膽83隻”。他翻到最後一頁的預算表,發現新增的“生態采購”一欄金額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仿佛這不是生物修複工程,而是某種精密儀器的零件清單。
    防水袋裏的會議紀要已被海水浸透,血跡在紙麵上暈染成珊瑚枝狀的暗紅。他忽然注意到珊瑚骨灰鈣粉的供應商代碼——“nt7821”——與妮可芯片裏儲存的前夫公司注冊號完全一致。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李墨飛低聲自語,手指無意識地在平板上劃出深痕。三年前,妮可的前夫曾以“海洋礦化技術”申請專利,聲稱能將白化珊瑚轉化為高效碳匯材料。現在看來,那些所謂的“生態鈣粉”,不過是被碾碎的珊瑚遺骸。
    救援直升機的旋翼攪動海麵,探照燈掃過漂浮的會議艙殘骸。聲呐屏幕突然劇烈閃爍,32.7hz的次聲波信號從廢墟深處傳來,強度足以穿透鈦合金外殼。李墨飛戴上防水耳機,聲紋分析軟件將頻率轉化為可視波紋——那竟與比特幣礦機的散熱風扇噪音完全同步。
    “不是共鳴,是反抗。”卡盧站在船頭,星螺號角在腰間無風自鳴。他的族人已停止打撈工作,所有人靜立船邊,手掌貼著海麵,仿佛在感受某種遠古的脈動。
    “珊瑚在計數。”卡盧低聲說,“每白化一株,就記錄一次。”
    星螺號角的嗡鳴聲突然拔高,與海底傳來的次聲波形成完美共振。空氣中的水分子開始震顫,肉眼可見的波紋在海麵擴散。最近的一艘觀光潛艇“蔚藍探險號”首當其衝——它的強化玻璃舷窗先是浮現蛛網狀裂紋,隨後在遊客的尖叫聲中轟然爆裂。
    海水灌入艙內的瞬間,李墨飛的監測儀捕捉到更恐怖的數據:32.7hz的聲波正在調製,頻率峰值與潛艇的聲呐係統固有振動點重合。這不是意外,而是一場精準的“聲學狙擊”。
    “關掉所有電子設備!”他對著通訊器大吼,但為時已晚。
    妮可的芯片突然強製啟動,全息投影在空氣中炸開。她前夫的礦業公司內部文件如瀑布般傾瀉——加密的珊瑚焚化記錄、碳匯數據造假算法、甚至還有聲波武器的實驗日誌。最觸目驚心的是一段視頻:活體珊瑚被投入高溫粉碎機,出口的骨灰包裝袋上印著“生態鈣粉·碳中和認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就是32.7hz的源頭……”李墨飛終於明白,海底的次聲波不是珊瑚的哀鳴,而是被焚化的千萬珊瑚蟲亡魂的集體控訴。那些骨灰被製成人工礁盤材料,又被海星幼蟲啃食,最終釋放出帶著仇恨的頻率。
    馬努斯島長老劃著獨木舟靠近,船頭堆著用儒艮血與椰子油混合的古老血膠。老人將膠體拋入海中,黏稠的物質在聲波中伸展成膜,竟暫時屏蔽了32.7hz的致命頻率。
    “祖先用這個安撫發怒的珊瑚精靈。”長老的皺紋裏嵌著海鹽結晶,“現在該用它堵住人類的貪婪。”
    卡盧割破手掌,將血液滴入血膠。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混合血液的膠體在聲波中形成蜂窩結構,主動吸附水中的碳酸鈣微粒。實時監測顯示,周圍海水ph值在十分鍾內回升0.3。
    當救援直升機投下減壓艙時,李墨飛做出了決定。他將礦業公司的罪證打包發送給全球碳交易監管機構,附言隻有一行字:“真正的藍碳,從承認謀殺開始。”
    海底的次聲波突然變頻,32.7hz的死亡頻率被調製為41.2hz——這是健康珊瑚蟲產卵時的生命脈衝。殘存的基因珊瑚在血膠庇護下開始分泌幽藍黏液,中和了人工礁盤的毒性。
    卡盧的星螺號角終於安靜下來,老人望著恢複平靜的海麵:“珊瑚給了人類最後一次機會,就像祖先原諒了捕鯨的子孫。”
    李墨飛看向手中染血的會議紀要,忽然發現血跡幹涸後形成的圖案,竟與馬努斯島岩畫上的珊瑚圖騰一模一樣。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