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兵臨長安氣吞河

字數:8827   加入書籤

A+A-


    第一折 灞上秋風吹鐵衣
    長安城外的灞水兩岸,蘆葦在秋風裏翻卷成白浪。薑維的鐵甲沾著晨露,立在霸陵原的製高點上,手中武侯劍的劍脊映出遠處的城牆——長安城的垛口上新添了無數黑旗,旗上的\"晉\"字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是司馬昭剛換的旗號,取代了之前的\"魏\"。
    \"將軍,前軍已過灞橋。\"王含的甲胄上還帶著血痕,昨夜他率歸義營突襲了魏軍的前哨,\"擒獲的魏兵說,司馬昭把長安城外的百姓都趕到城裏了,城外的村舍全燒了,連棵能藏人的樹都沒留。\"
    薑維的鐵肢攥緊劍柄,指節壓在\"武侯\"二字上。霸陵原上的土是暗紅色的,據說當年楚漢相爭時,這裏的血把土都染紅了。他想起諸葛亮《出師表》裏\"還於舊都\"的話,突然對身後的將士們高聲道:\"前麵就是長安,是大漢的舊都!百年前,光武皇帝在這裏重建漢室;今天,我們也要讓漢旗重新插上未央宮!\"
    歸義營的士兵突然齊聲呐喊,聲浪驚得灞水的野鴨衝天而起。龐會的長矛指向長安城的西北角:\"那裏是未央宮遺址,我祖父說,當年高祖皇帝就在那裏宴請群臣。\"他的甲胄內側,\"孝\"字被汗水浸得發亮,\"等破了城,我要在那裏祭拜祖父,告訴他漢家軍隊回來了。\"
    狼女的銀槍突然指向東側的密林。十幾個黑影從樹後竄出,騎著快馬往長安方向逃,馬鞍上的麻袋顛簸著,露出裏麵的孩童衣角。\"是司馬昭的"掠民隊"!\"狼女的羌騎如離弦之箭追上去,銀槍舞動間,將黑影一個個挑落馬下,\"他們在抓百姓當人質!\"
    被救下的孩童裏,有個梳著總角的少年,懷裏緊緊抱著塊破舊的\"漢\"字木牌。\"我爹是京兆尹的小吏,\"少年的眼淚混著泥往下淌,\"司馬昭說,要是蜀軍敢攻城,就把我們這些孩子綁在城樓上......\"
    薑維的鐵肢突然按在少年肩上,掌心的溫度透過粗布傳來。他想起自己七歲時,父親薑冏戰死沙場,也是這樣抱著塊刻著\"薑\"字的令牌哭。\"別怕,\"他的聲音放緩,\"叔叔們會保護你們,還要讓你們爹這樣的好官,重新為百姓做事。\"
    長安城內的司馬昭正站在未央宮的斷壁上,望著霸陵原的蜀軍旗號冷笑。鄧艾的副將跪在地上,甲胄上的血已經結痂:\"將軍,灞橋的前哨全沒了,薑維的歸義營太凶,兄弟們......\"
    \"廢物!\"司馬昭的靴底踹在副將臉上,\"連群降兵都擋不住,留你何用!\"他轉身對司馬炎道,\"傳我命令,把抓來的百姓都押到城樓上,給薑維瞧瞧——他要是敢攻城,就先讓這些人陪葬!\"
    司馬炎的臉色發白:\"父親,這樣會不會太......\"
    \"太什麽?\"司馬昭的眼睛裏閃著狠光,\"對付薑維這種瘋子,隻能用更狠的招!他不是要"興複漢室"嗎?我倒要看看,他的仁義能不能當飯吃!\"
    霸陵原上的薑維,正讓阿藤的藤甲兵搭建投石機。新造的石彈上,裹著南中特有的\"火油藤\",遇火能燒三個時辰。他望著城樓上突然出現的百姓,鐵肢的關節因用力而咯吱作響:\"司馬昭這是逼我放棄攻城......\"
    \"將軍,不能放棄!\"龐會的長矛頓在地上,震起的塵土裏,歸義營的士兵紛紛單膝跪地,\"我們寧願戰死,也不能讓長安百姓被他拿捏!\"
    薑維的目光掃過將士們的臉——歸義營的士兵大多是隴西人,臉上帶著對故鄉的思念;羌騎的眼睛裏,燃燒著對自由的渴望;藤甲兵的烏漆甲胄下,藏著南中子弟的熱血。他突然拔劍指向長安:\"傳令下去,投石機對準城牆,不準傷到人質!狼女帶羌騎襲擾東門,阿藤的藤甲兵攻西門,我親率歸義營打正門——今天,我們就給司馬昭上一課,什麽叫"仁義之師"!\"
    第二折 五丈原前故壘秋
    長安城的西門外,五丈原的舊址上,魏軍築起了密密麻麻的營壘。鄧艾拄著拐杖站在最高的望樓裏,望著蜀軍的投石機在遠處架設,咳嗽聲震得甲胄上的銅環叮當作響。\"薑維這小子,倒會選地方。\"他對身邊的參軍笑道,\"知道我在五丈原打過仗,故意把戰場擺在這裏。\"
    參軍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將軍,蜀軍的糧草都屯在陳倉,運糧道要經過渭水峽穀,不如我們......\"
    \"不行。\"鄧艾的拐杖重重頓在地上,\"薑維肯定在峽穀設了埋伏,他跟諸葛亮學了十年,這點小計我還看不破?\"他指著五丈原西側的沼澤,\"讓鍾會帶五千人去那裏,把蘆葦都燒了,別給蜀軍留藏身的地方。\"
    鍾會的火把剛靠近沼澤,就聽見蘆葦叢裏傳來號角聲。無數裹著泥漿的藤甲兵突然衝出,烏漆甲胄在火光中泛著油光,手裏的砍刀劈向魏軍的馬腿。阿藤的吼聲在沼澤上空回蕩:\"鄧艾老賊!還記得南中沼澤裏的滋味嗎?\"
    鍾會的戰馬被砍倒,他摔在泥水裏,看著藤甲兵在沼澤裏如履平地,突然明白鄧艾為什麽不讓他來——這些南中子弟從小在沼澤裏長大,泥漿反而是他們的助力。\"撤!快撤!\"鍾會的親兵舉著盾牌掩護他後退,卻被藤甲兵的火油箭射中,盾牌瞬間燃起大火。
    五丈原的蜀軍大營裏,薑維正看著王含送來的密信。信是潛伏在長安的細作寫的,說司馬昭為了守住長安,把城內的糧倉都搬到了未央宮,由他的親軍看守。\"機會來了。\"薑維的鐵肢在地圖上圈出未央宮的位置,\"鄧艾的主力在五丈原,長安城內空虛,我們可以......\"
    \"將軍,鄧艾的使者來了!\"帳外傳來通報聲。一個穿白袍的魏兵走進來,手裏舉著鄧艾的佩劍:\"我家將軍說,隻要薑將軍肯退兵,他願奏請陛下,封將軍為涼州牧,永鎮隴西。\"
    薑維的劍突然出鞘,指著使者的咽喉:\"回去告訴鄧艾,我薑維生是漢臣,死是漢鬼!想要我退兵,除非長安的"漢"字旗重新升起!\"他的鐵肢將一封勸降信扔在使者麵前,\"把這個給他,告訴他,歸降漢室,還能保住一條性命。\"
    使者抱頭鼠竄的身影剛消失在營外,狼女就掀簾而入,銀槍上的紅藤還在滴水:\"將軍,鄧艾在五丈原的主營插了麵"免戰旗",說是要跟我們耗到冬天。\"她的靴底沾著魏軍的甲片,\"我看他是想等我們糧草耗盡。\"
    薑維走到帳外,望著五丈原上的秋草。當年諸葛亮就是在這裏病逝的,臨終前還在籌劃北伐。他彎腰拔起一根草,草葉上的露水落在手背上,冰涼刺骨。\"傳令下去,\"他突然笑道,\"讓歸義營的士兵去收割附近的秋糧,羌騎去渭水捕魚,藤甲兵......\"他看向阿藤,\"你們去挖野菜,南中的野菜你們最熟。\"
    鄧艾在望樓裏看著蜀軍的舉動,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參軍遞上湯藥,擔憂地說:\"將軍,薑維這是要跟我們打持久戰,我們的糧草......\"
    \"慌什麽!\"鄧艾的拐杖指著長安方向,\"司馬昭說了,會派糧隊從潼關過來。等薑維的糧草耗盡,不用我們打,他自己就會退兵。\"他的目光落在五丈原的武侯祠上,那裏的香火一直沒斷,\"諸葛亮啊諸葛亮,你教出的徒弟,終究還是嫩了點。\"
    深夜的渭水岸邊,歸義營的士兵正在收割秋糧。龐會的長矛挑著個稻草人,上麵穿著魏軍的甲胄,是他們用來嚇唬巡邏兵的。\"快看,那是什麽?\"一個士兵指著遠處的火光,無數黑影正沿著渭水岸邊移動,火把的光映在水麵上,像條火龍。
    \"是司馬昭的糧隊!\"龐會的長矛指向黑影,\"他們想繞過五丈原,把糧草送進長安!\"他吹了聲口哨,藏在蘆葦叢裏的歸義營士兵紛紛現身,手裏的弓箭都對準了糧隊。
    糧隊的魏軍顯然沒料到會遇襲,紛紛扔下糧車往回逃。龐會的長矛挑開最近的糧車,裏麵裝的不是糧食,是沙土!\"不好,是假糧隊!\"他突然大喊,卻見渭水上遊漂來無數火把,鄧艾的大軍正順流而下,船頭的投石機已經對準了他們。
    \"中計了!\"龐會的親兵舉著盾牌護住他,石塊砸在盾牌上的悶響裏,歸義營的士兵一個個倒下。他望著越來越近的魏軍戰船,突然拔出佩劍:\"兄弟們,跟他們拚了!讓鄧艾看看,我們歸義營不是孬種!\"
    第三折 潼關烽火斷歸途
    潼關的關隘在暮色中像頭巨獸,薑維的鐵肢撫過城牆上的箭痕——這些都是當年曹操與馬超交戰時留下的,最深的一道箭槽裏,還嵌著半支鏽跡斑斑的鐵箭。\"這裏是關中的門戶,\"他對身邊的狼女說,\"司馬昭要是丟了潼關,就再也別想進關中了。\"
    狼女的銀槍挑著麵魏軍的旗幟,上麵的\"晉\"字被槍尖戳得粉碎:\"羌騎已經控製了關外的山道,鍾會的殘兵被困在山穀裏,插翅難飛。\"她的目光落在關外的炊煙上,\"就是不知道阿藤那邊怎麽樣了。\"
    阿藤的藤甲兵此刻正在潼關西側的山道上,用巨石堵住了魏軍的退路。南中特有的\"千斤藤\"被他們纏在巨石上,隻要拉動藤條,就能讓巨石滾下山崖。\"等鍾會的人走到半山腰,咱們就放石頭。\"阿藤的臉上抹著油彩,像南中祭祀時的勇士。
    鍾會的殘兵果然走進了山道。這些魏軍大多是關中本地人,聽說要被調到潼關打仗,一個個無精打采,連武器都懶得握緊。\"快點走!磨蹭什麽!\"鍾會的鞭子抽在士兵身上,卻被一個老兵抓住:\"將軍,我們不想打了,薑維將軍說了,隻要歸降,就能回家種地......\"
    \"反了!反了!\"鍾會的劍劈向老兵,卻被突然滾下的巨石砸中。藤甲兵的呐喊聲從山崖上傳來,巨石帶著風聲砸向魏軍,山道瞬間被堵死。阿藤的火油箭射向被困的魏軍,火把落下的地方,燃起一片火海。
    潼關城內,薑維正在清點戰利品。歸義營的士兵從魏軍的營帳裏搜出無數書信,都是司馬昭寫給各地守將的,讓他們死守關隘,不準給蜀軍糧草。\"這個司馬昭,倒是會精打細算。\"薑維的鐵肢將書信遞給王含,\"把這些抄錄下來,貼在潼關城外,讓天下人看看他是怎麽對待將士的。\"
    突然,關外傳來號角聲。探馬回報,司馬昭的侄子司馬炎帶著三萬大軍,正從洛陽趕來,前鋒已經到了函穀關。\"來得正好。\"薑維的劍峰指向關外的平原,\"讓他們嚐嚐我們的厲害。\"他讓狼女帶羌騎埋伏在左側的樹林,阿藤的藤甲兵藏在右側的溝壑,自己則帶著歸義營,在關前的空地上列陣。
    司馬炎的大軍一到,就看到蜀軍在關前列陣,歸義營的士兵舉著\"漢\"字旗,甲胄上的\"魏\"字被紅漆塗改為\"漢\",在陽光下像一片跳動的火焰。\"薑維小兒,竟敢以卵擊石!\"司馬炎的長矛指向關隘,\"兄弟們,攻破潼關,我奏請陛下,每人賞十畝地!\"
    魏軍的衝鋒像潮水般湧來,薑維的鐵肢突然舉起武侯劍。左側的樹林裏,羌騎的馬箭如雨點般射出;右側的溝壑裏,藤甲兵推著塗滿桐油的巨石衝出;歸義營的士兵則舉著盾牌,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鐵牆。
    司馬炎的戰馬被巨石砸中,他摔在地上,看著自己的大軍被蜀軍分割包圍,突然想起司馬昭的話:\"薑維用兵,深得諸葛亮真傳,不可輕敵。\"他拔出佩劍想要自刎,卻被親衛攔住:\"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蜀軍的歡呼聲在潼關上空回蕩時,薑維的目光落在關外的洛陽方向。那裏的天空被晚霞染得通紅,像無數烈士的鮮血。他知道,司馬炎隻是先鋒,司馬昭的主力還在後麵,真正的大戰,才剛剛開始。
    第四折 未央宮前血未幹
    長安城的未央宮遺址上,斷壁殘垣間插滿了蜀軍的\"漢\"字旗。薑維的鐵肢撫過一塊刻著\"長樂未央\"的殘碑,碑上的血跡還沒幹透,是昨夜激戰留下的。\"這裏是當年高祖皇帝朝會的地方,\"他對身邊的將士們說,\"今天,我們要讓漢室的榮光,重新在這裏綻放。\"
    歸義營的士兵正在清理宮室,龐會從一間偏殿裏拖出個魏軍的百夫長,他的懷裏抱著個金鑲玉的酒壺,壺身上刻著\"晉公府\"三個字。\"這是司馬昭的私人物品,\"龐會的長矛指著百夫長的咽喉,\"說!他藏在哪了?\"
    百夫長的牙齒打著顫:\"將軍饒命!我隻知道他往城北逃了,帶著親軍和......和抓來的百姓......\"
    薑維的劍突然指向城北:\"狼女,帶羌騎追!記住,要保住百姓的性命!\"他轉向阿藤,\"你帶藤甲兵守住未央宮,清點糧倉裏的糧草,分給城裏的百姓。\"
    城北的街巷裏,司馬昭正帶著親軍押著百姓往城門逃。他的披風被箭射穿,懷裏的玉璽硌得肋骨生疼——這是他從曹魏皇帝那裏搶來的,本想等攻下蜀漢後稱帝,沒想到會被逼到這份上。\"快!快開城門!\"司馬昭的親軍砍倒擋路的百姓,鮮血濺在他的龍袍上。
    狼女的羌騎突然從巷口衝出,銀槍舞動間,挑落了魏軍的盾牌。\"司馬昭!哪裏逃!\"狼女的紅藤槍纏住他的披風,槍尖直指他的咽喉,\"把百姓放了,我留你全屍!\"
    司馬昭的親軍突然舉著盾牌圍成一圈,將他護在中間。\"薑維呢?讓他來見我!\"司馬昭的聲音帶著顫抖,\"我可以禪位給他,讓他當皇帝......\"
    \"我們將軍要的不是皇位,是漢室的江山!\"狼女的槍尖刺破他的披風,\"你這種弑君篡位的亂臣賊子,不配談條件!\"
    就在這時,未央宮的方向傳來歡呼聲。歸義營的士兵舉著\"漢\"字旗衝過來,百姓們也趁機反抗,用石塊砸向魏軍。司馬昭的親軍漸漸不支,一個個倒下。他看著越來越近的蜀軍,突然拔出佩劍,想要自刎,卻被狼女的銀槍挑飛。
    \"把他綁起來,交給將軍發落。\"狼女的槍尖指著司馬昭的臉,\"讓他親眼看看,漢室是怎麽複興的。\"
    未央宮的廣場上,薑維正站在高祖皇帝的雕像前。百姓們自發地跪在地上,山呼\"萬歲\"。王含捧著從司馬昭府裏搜出的玉璽,跪在薑維麵前:\"將軍,這是傳國玉璽,您就登基稱帝吧!\"
    歸義營的士兵紛紛附和,羌騎和藤甲兵也舉起武器呐喊。薑維的鐵肢卻推開了玉璽:\"我薑維此生,隻為興複漢室,不是為了稱帝。\"他指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讓劉老先生來保管玉璽,等找到漢室宗親,再交還給他。\"
    老者是長安城裏的老儒,曾在太學教書。他顫抖著接過玉璽,淚水落在玉麵上:\"薑將軍真是忠義之士啊......\"
    夕陽的餘暉灑在未央宮的斷壁上,將蜀軍的影子拉得很長。薑維的鐵肢與獨臂同時握住武侯劍,劍峰指向東方:\"將士們,長安已經收複,但曹魏的殘餘勢力還在,我們的北伐之路,還沒有結束!\"
    廣場上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浪驚得遠處的雁群衝天而起,在天空中排成\"漢\"字的形狀。狼女的銀槍、阿藤的砍刀、龐會的長矛,同時指向東方,槍纓、刀光、矛尖在夕陽下匯成一片耀眼的光海。
    第五折 渭水長流照丹心
    渭水的秋波裏,倒映著長安的城郭。薑維站在灞橋邊,望著南中子弟正在收割的稻田,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阿萊娜派人送來的新稻種果然厲害,在關中的土地上也長得鬱鬱蔥蔥,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像無數個低頭行禮的百姓。
    \"將軍,洛陽的細作回報,司馬炎在那裏招兵買馬,還聯絡了東吳的孫皓,想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王含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手裏的密信上,畫著東吳戰船的圖樣。
    薑維的鐵肢在橋欄上劃出\"吳\"字,又迅速抹去:\"孫皓暴虐無道,根本成不了大事。倒是司馬炎,年輕氣盛,又恨我們殺了他叔父,肯定會來報仇。\"他轉身對王含道,\"傳令下去,加固長安的城防,在渭水沿岸修築堡壘,讓歸義營的士兵和百姓一起操練,隨時準備迎敵。\"
    歸義營的士兵此刻正在城牆上巡邏,龐會的長矛上掛著個稻草人,上麵穿著東吳的鎧甲,是他們用來練習的靶子。\"聽說東吳的士兵都穿皮甲,不經打。\"一個年輕的士兵笑道,手裏的弓箭瞄準了稻草人的咽喉。
    \"別大意。\"龐會的目光落在遠處的渭水,\"當年赤壁之戰,曹操就是因為小看了東吳,才吃了敗仗。我們要學武侯,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他的甲胄內側,\"孝\"字旁邊,又多了個\"忠\"字,是昨夜請老儒刺的。
    狼女的羌騎在渭水岸邊操練,銀槍舞動間,槍纓上的紅藤掃過水麵,激起的浪花裏,映出他們矯健的身影。\"等打敗了司馬炎,我們就回西羌。\"一個羌兵對狼女說,\"把這裏的稻種帶回去,讓族人也能吃上白米飯。\"
    狼女的銀槍突然指向西方:\"那也要等天下太平了再說。\"她的目光落在長安城裏的未央宮,\"將軍說了,隻要還有一個魏軍在,我們就不能停下腳步。\"
    阿藤的藤甲兵正在加固渭水的堤壩,南中特有的\"千斤藤\"被他們纏在木樁上,比尋常的麻繩結實十倍。\"等堤壩修好了,就能灌溉更多的田地。\"阿藤擦著臉上的汗,\"到時候,長安城外就會像南中一樣,到處都是稻田和果樹。\"
    薑維站在城頭,望著將士們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諸葛亮臨終前的眼神。他知道,北伐的路還很長,司馬炎的大軍還在洛陽,東吳的威脅也沒有解除,但隻要將士們同心同德,百姓們支持漢室,就一定能實現\"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
    渭水的水流淌著,映出長安的城郭,映出蜀軍的\"漢\"字旗,也映出薑維堅毅的臉龐。他的鐵肢與獨臂同時握住腰間的武侯劍,劍鞘上的\"興複漢室\"四個字在夕陽下熠熠生輝,像四顆永不熄滅的星辰,照亮了通往中原的大道。
    遠處的洛陽方向,司馬炎的大軍正在集結,但薑維並不害怕。他知道,隻要心中的忠義不滅,手中的劍就不會放下,渭水會記得他們的奮鬥,長安會見證漢室的複興,而曆史,會永遠銘記那些為了信念而戰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