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祁山古道伏兵藏

字數:12903   加入書籤

A+A-


    第一折 斜穀道口設疑兵
    斜穀道的晨霜還沒被太陽曬化,薑維已帶著親兵登上了穀口的望樓。樓外的旌旗在寒風裏抖得厲害,\"漢\"字旗的邊角被風撕出了裂口,倒像是匹曆經百戰的老馬,喘著氣也要往前衝。
    \"將軍,您看那邊。\"親兵指著穀外的官道,遠處的塵煙像條黃蛇,正慢悠悠地往這邊爬。薑維舉起望遠鏡——那是他讓人按西域傳來的圖紙做的,銅筒裏嵌著兩塊琉璃片,能把十裏外的動靜看得清清楚楚。
    鏡筒裏的景象讓他眉峰一挑:塵煙裏裹著二十多輛馬車,每輛車上都插著魏字旗,護送的士兵卻隻有百餘人,甲胄鬆鬆垮垮的,連長矛都懶得握緊。\"倒像是送糧的。\"他放下望遠鏡,指尖在欄杆上敲出輕響,\"司馬昭這是想給咱們送年貨?\"
    身後的周平忍不住笑:\"將軍說笑了。依末將看,這怕是誘敵的幌子。去年在祁山,司馬師就用這招騙了咱們的巡邏隊。\"他說著摸了摸腰間的箭囊,裏麵的箭杆都刻著記號——那是防備自己人誤傷的法子,還是當年諸葛亮教的。
    薑維沒接話,眼睛盯著那隊人馬的影子。太陽升高些後,塵煙裏忽然多出些黑點,細看竟是騎兵,約莫有五百人,遠遠地綴在糧車後麵,馬蹄踏起的碎土在陽光下閃著金。\"有意思。\"他嘴角勾起弧度,\"前麵是餌,後麵是鉤,倒想看看這鉤有多利。\"
    他轉身下樓時,木梯被踩得咯吱響。穀口的營帳裏,馬邈正對著沙盤皺眉,看見薑維進來趕緊起身:\"將軍,要不要末將帶兩千人去劫了這隊糧車?正好咱們的糧倉快見底了。\"
    \"急什麽。\"薑維拿起根木杆,在沙盤上劃出條弧線,\"讓霍弋帶南中兵去,就用他們的竹箭——記住,隻射馬,不射人。\"他往沙盤裏的密林處插了麵小旗,\"讓他們把糧車趕到這兒來,然後放把火,動靜越大越好。\"
    馬邈愣了愣:\"將軍是想......\"
    \"讓司馬昭知道,咱們缺糧缺得快瘋了。\"薑維放下木杆,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年在綿竹關,你用連弩射穿司馬望帥旗的時候,不也故意讓他看見箭杆上的蜀錦嗎?\"
    帳外傳來霍弋的嗓門,南中兵們正扛著竹箭往密林裏鑽。那些箭杆是用瀾滄江的毛竹做的,輕便卻不結實,射出去三十步就會彎,正好用來做疑兵。薑維站在帳門口,看見張弩背著他給的箭囊跑過去,少年的靴子上還沾著綿竹關的泥,卻跑得比誰都快。
    午時的太陽曬得人發暈,穀外忽然響起喊殺聲。薑維登上望樓時,正看見南中兵從密林中衝出來,竹箭像雨點似的往糧車那邊飛。魏軍護送隊果然沒抵抗,扔下糧車就往回跑,連插在車轅上的魏字旗都顧不上拔。
    \"將軍,霍弋將軍按您的吩咐,隻射傷了十三匹馬。\"周平舉著望遠鏡匯報,聲音裏帶著笑意,\"後麵的騎兵沒敢追,就在原地打轉呢。\"
    薑維點點頭,目光卻落在更遠的地方。斜穀道的盡頭是陳倉,司馬昭的主力就屯在那兒。這些糧車和騎兵,怕是來探虛實的。他對周平說:\"讓夥夫營去把糧車推回來,挑十車壞糧擺在營門口,再讓傷兵去守著——記住,要讓魏軍的斥候看見。\"
    傍晚時分,穀外的騎兵果然派了人來偵察。那斥候穿著蜀人的衣裳,卻把褲腳紮得緊緊的——蜀地的漢子從不這麽穿。薑維在望樓裏看著他溜到營門口,看見那些堆在地上的壞糧,看見傷兵們有氣無力地靠著糧袋,轉身就往回跑,連掉在地上的草帽都沒撿。
    \"魚兒快上鉤了。\"薑維下樓時,正碰見馬邈在給士兵分新煮的臘肉。南中運來的臘肉用鬆枝熏過,香氣能飄出半裏地。\"讓弟兄們今晚都勒緊腰帶。\"他笑著說,\"明天這時候,說不定就能吃上魏軍的幹糧了。\"
    馬邈把手裏的臘肉往嘴裏塞:\"將軍放心,末將已經讓夥夫把臘肉都藏起來了。營裏埋的那些壞糧,足夠讓魏軍信以為真。\"他忽然壓低聲音,\"就是張弩那小子,剛才偷吃臘肉被我撞見了,要不要......\"
    \"讓他吃。\"薑維擺擺手,\"少年人長身子,明天還要他射穿司馬望的頭盔呢。\"想起那孩子在綿竹關的樣子,他忽然覺得喉嚨發緊——當年自己跟著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時,不也總被先生笑著塞幹糧嗎?
    夜色降臨時,斜穀道裏飄起了細雨。薑維披著蓑衣巡查營房,聽見帳裏傳來此起彼伏的咳嗽聲——那是士兵們故意裝的,為的就是讓魏軍的探子聽著。走到最西頭的營帳時,他聽見張弩在跟同伴吹牛。
    \"我告訴你們,當年在綿竹關,我一箭就射穿了魏軍百夫長的咽喉!\"少年的聲音帶著得意,\"等明天交兵,我再射穿司馬望的眼睛,讓他知道咱們蜀人的厲害!\"
    帳外的薑維忍不住笑了。他想起諸葛亮在五丈原時,總愛摸著自己的頭說:\"伯約啊,銳氣是好的,但也要懂得藏鋒。\"那時總覺得先生太過謹慎,如今站在這裏,才明白這藏鋒裏藏著的,是多大的底氣。
    雨越下越大,打在望樓的瓦片上劈啪作響。薑維望著穀外的黑暗,那裏藏著司馬昭的大軍,藏著刀光劍影,也藏著蜀地的生死。他握緊了腰間的劍,劍柄上的\"漢\"字被磨得發亮——這把劍,是諸葛亮臨終前給的,說等克複中原那天,就用它來祭告先帝。
    \"快了。\"他對著黑暗輕聲說,像是在對先生承諾,又像是在對自己鼓勁6遠處的雨幕裏,忽然閃過幾點火光,那是霍弋按約定發出的信號——魏軍的斥候已經撤了,看來這疑兵之計,是真的成了。
    第二折 木門道裏布殺機
    木門道的晨霧比斜穀道更濃,濃得能把人裹住。薑維牽著馬走在前麵,馬蹄踩在濕滑的石板路上,時不時打滑。身邊的霍弋用拐杖探著路,獨眼裏滿是警惕:\"將軍,這地方太險了,萬一魏軍......\"
    \"越險的地方,才越安全。\"薑維打斷他,指著路邊的巨石,\"你看這石頭,隻要用繩子一拉,就能滾到路中間。當年張合就是在這裏中了丞相的計,連屍骨都找不全。\"他忽然停住腳,往巨石後麵看了看,\"讓南中兵把竹簍藏在這裏,裏麵裝滿石灰,等魏軍來了就往下潑。\"
    霍弋點頭應著,轉身去安排。霧氣裏傳來士兵們搬動竹簍的聲音,還有南中方言的吆喝,聽起來倒像是在山裏采筍。薑維繼續往前走,看見道旁的大樹上有不少樹洞,便對親兵說:\"讓弓箭手藏進樹洞裏,記住,聽見第一聲鑼響再射箭。\"
    走了約莫三裏地,前麵出現了個拐角。拐角後的路麵突然變窄,最窄處隻能容兩匹馬並行。薑維讓人把提前備好的圓木堆在拐角兩側,圓木上都纏著浸了桐油的麻布。\"等魏軍的先鋒過去一半,就把圓木推下去。\"他摸著圓木上的毛刺,\"讓他們進退不得。\"
    布置到午時,霧氣漸漸散了些。木門道像條被剖開的蛇,露出了藏在腹裏的殺機。薑維站在高處往下看,士兵們都已各就各位——樹洞裏的弓箭手握著箭,巨石後的南中兵攥著繩子,連路邊的草叢裏都藏著持短刀的死士。
    \"將軍,霍弋將軍說西麵的疑兵已經安排好了。\"周平跑上來匯報,手裏拿著塊啃了一半的麥餅,\"他讓末將問您,中午的幹糧要不要再分些,弟兄們都說早上的粥太稀了。\"
    薑維接過麥餅咬了口,粗糲的麩皮剌得嗓子疼——這是故意做的糙糧,就怕魏軍的細作看出破綻。\"告訴弟兄們,今晚吃魏軍的精米。\"他把麥餅揣進懷裏,\"讓夥夫把咱們的臘肉都燉上,等打完仗,每人三斤!\"
    周平剛跑下去,遠處就傳來了馬蹄聲。薑維趕緊躲到巨石後麵,看見一隊魏軍騎兵從道口進來,約莫有五百人,個個都穿著明光鎧,手裏的長矛閃著冷光。為首的是個紅臉膛的將軍,腰間掛著塊虎符,看軍銜竟是個偏將軍。
    \"都打起精神來!\"紅臉將軍的嗓門像打雷,\"司馬將軍說了,前麵就是蜀軍的糧倉,隻要拿下木門道,今晚就給弟兄們慶功!\"騎兵們跟著哄笑,馬蹄踏得石板路咚咚響,根本沒注意路邊的樹洞和巨石。
    薑維的心跳開始加速。他數著騎兵的數量,看著他們漸漸走進拐角。當最後一個騎兵的馬蹄剛過拐角時,他猛地舉起手,對著身邊的親兵做了個手勢。親兵會意,敲響了手裏的銅鑼——咚!
    鑼聲剛落,兩側的巨石就轟隆隆滾了下去,正好堵在拐角兩頭。緊接著,樹洞裏的箭像暴雨般射出,石灰竹簍從高處潑下,白茫茫的一片裏,傳來魏軍騎兵的慘叫。
    \"殺!\"薑維拔出劍,率先從巨石後衝出去。南中兵們跟著呐喊,舉著長矛往混亂的魏軍裏紮。那些被石灰迷了眼的騎兵在馬上亂撞,有的掉進路邊的深溝,有的被自己人的馬蹄踩傷,慘叫聲此起彼伏。
    紅臉將軍倒是悍勇,揮舞著大刀砍倒了兩個南中兵,正要突圍,卻被一支箭射穿了肩膀。他回頭看時,張弩正站在巨石上拉弓,少年的臉上沾著石灰,眼睛卻亮得驚人:\"狗賊!嚐嚐爺爺的箭!\"
    第二支箭接踵而至,這次射穿的是紅臉將軍的咽喉。他從馬上摔下來時,腰間的虎符掉在地上,被薑維一腳踩住。\"繳械不殺!\"薑維舉著劍呐喊,聲音在山穀裏回蕩。那些沒被射死的魏軍看看被堵死的前後路,又看看周圍密密麻麻的蜀軍,紛紛扔下了武器。
    打掃戰場時,霍弋提著個魏軍的幹糧袋跑過來,裏麵的精米還帶著香氣:\"將軍,您看!魏軍的糧草果然充足,這下咱們不用吃糙糧了。\"他倒出一把米,裏麵還混著幾顆紅棗,\"這狗賊吃得比咱們還好!\"
    薑維撿起顆紅棗放進嘴裏,甜味在舌尖散開。他望著被堵在拐角裏的魏軍屍體,忽然想起諸葛亮在木門道射殺張合的場景。那時自己還是個降將,站在遠處看著魏軍的潰兵哭嚎,心裏竟有些不是滋味。如今親自主持這場伏擊,才明白這勝利的甜味裏,藏著多少血和淚。
    \"讓弟兄們把魏軍的甲胄都扒下來。\"他對霍弋說,\"挑些身材差不多的換上,明天去詐開陳倉的城門。\"遠處的陳倉城還在魏軍手裏,那裏才是真正的硬骨頭。
    夕陽西下時,木門道裏燃起了篝火。士兵們圍著篝火烤魏軍的幹糧,張弩拿著繳獲的長矛舞得正歡,少年的影子被火光拉得很長,像個真正的將軍。薑維坐在火堆旁,看著跳動的火苗,忽然覺得這木門道的殺機裏,也藏著新生的希望。
    第三折 陳倉城外詐城門
    陳倉城的城牆在晨霧裏像條灰龍,垛口上的魏軍哨兵縮著脖子,時不時往遠處望一眼。城樓下的吊橋高高拉起,護城河的水麵結著薄冰,反射著灰蒙蒙的光。
    \"將軍,都準備好了。\"馬邈勒住馬,低聲對身邊的薑維說。他們穿著繳獲的魏軍甲胄,混在昨晚俘虜的魏軍裏,裝作潰敗的樣子,正往城門走。馬邈的臉上抹了些血汙,連聲音都刻意壓低,像極了敗兵的沙啞。
    薑維點點頭,故意讓自己的鎧甲鬆垮些,還把頭盔歪在一邊。他瞥了眼身後的張弩,少年穿著不合身的魏軍軍服,肩膀都快被甲胄壓垮了,卻硬是挺得筆直,眼睛死死盯著城門,像是在數上麵的磚縫。
    \"站住!幹什麽的?\"城樓上的哨兵喊起來,長矛指著他們。薑維趕緊翻身下馬,裝作踉蹌的樣子跪倒在地:\"官爺!我們是木門道逃回來的,蜀軍太厲害了,偏將軍他......他陣亡了!\"
    城樓上沉默了會兒,傳來另一個聲音:\"可有憑證?\"薑維趕緊從懷裏掏出那塊紅臉將軍的虎符,高高舉起:\"這是偏將軍的虎符,官爺您看!\"
    吊橋緩緩放下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像要散架似的。薑維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角的餘光看見馬邈悄悄摸向腰間的短刀——那是約定的信號,隻要城門一開,就先殺了守門的衛兵。
    走進城門洞時,守門的魏軍校尉眯著眼打量他們。這人留著絡腮胡,左額有塊刀疤,手裏的馬鞭敲著靴子,眼神像鷹隼似的。\"你們偏將軍慣用的兵器是什麽?\"他忽然發問,聲音冷得像冰。
    薑維心裏一緊——昨晚忘了問俘虜這茬。他腦子飛快地轉著,想起紅臉將軍屍體旁的大刀,趕緊回答:\"是......是柄偃月刀,據說還是當年關雲長用過的樣式!\"
    絡腮胡校尉的眼神緩和了些,剛要說話,旁邊忽然跑過來個小兵,對著他耳語了幾句。校尉的臉色瞬間變了,猛地拔出刀:\"他們是蜀軍!快關城門!\"
    說時遲那時快,馬邈已經撲了上去,短刀直刺校尉的咽喉。薑維拔出藏在甲胄裏的劍,砍倒了旁邊的兩個衛兵。張弩也反應過來,撿起地上的長矛,一下子捅穿了一個想拉吊橋的魏軍。
    城門洞裏頓時亂成一團。跟著混進來的蜀軍士兵紛紛撕下偽裝,拔出武器砍殺魏軍。城樓上的哨兵吹響了號角,嗚嗚的聲音刺得人耳朵疼。薑維砍倒最後一個守門衛兵,對著城外大喊:\"霍弋!動手!\"
    城外傳來震天的呐喊,霍弋帶著南中兵衝了過來,手裏的竹箭像雨點似的射向城樓。城樓上的魏軍被射得抬不起頭,吊橋沒能拉起來,護城河的冰麵被馬蹄踏碎,濺起的水花在晨光裏閃著白。
    \"守住城門!\"薑維對著馬邈喊,自己則帶著一隊人往城裏衝。陳倉城的街道很窄,兩旁的房子都是石頭砌的,魏軍從窗戶裏往外射箭,箭矢嗖嗖地從耳邊飛過。
    張弩跟在他身後,手裏的長矛舞得像風車,護住了薑維的左側。少年的胳膊被流矢擦傷,血順著袖子往下滴,卻一聲不吭,隻是偶爾喊一聲:\"將軍小心!\"
    衝到十字路口時,迎麵撞上了魏軍的援軍。為首的是個黃臉將軍,騎著匹黑馬,手裏的長槍使得又快又狠。\"來將通名!\"黃臉將軍的槍尖直指薑維,槍纓上的紅綢在風裏飄。
    \"漢將薑維!\"薑維舉劍相迎,兩柄兵器撞在一起,火星四濺。他覺得手臂發麻,這黃臉將軍的力氣竟比想象中大得多。\"你是誰?\"他一邊格擋一邊問,劍尖始終不離對方的咽喉。
    \"魏將王雙!\"黃臉將軍大喝一聲,長槍橫掃過來。薑維趕緊矮身躲過,槍杆擦著頭盔過去,把上麵的紅纓掃掉了。他趁機一劍刺向王雙的坐騎,黑馬受驚躍起,把王雙掀了下來。
    \"拿下他!\"薑維大喊著,士兵們一擁而上。王雙剛從地上爬起來,就被張弩的長矛頂住了咽喉。少年的臉上沾著血,眼睛瞪得圓圓的:\"狗賊!還敢囂張嗎?\"
    解決了王雙,蜀軍很快控製了陳倉城。站在城樓上,薑維望著遠處的魏軍大營,那裏已經亂成一團,顯然沒想到陳倉會這麽快失守。霍弋跑上來,手裏拿著繳獲的魏軍地圖:\"將軍,您看!司馬昭的糧草都屯在城西的倉庫,咱們要不要......\"
    \"不用。\"薑維指著地圖上的一條河,\"讓南中兵去把上遊的水壩挖開,淹了他們的糧倉。咱們帶主力去劫他們的主營,讓司馬昭嚐嚐無糧可吃的滋味。\"
    夕陽西下時,陳倉城的魏軍旗幟被扯了下來,換上了蜀軍的\"漢\"字旗。旗麵在風中舒展,像朵盛開的蜀葵。薑維站在旗杆下,看著士兵們搬運繳獲的糧草,忽然想起諸葛亮當年多次攻打陳倉都沒能攻克,如今自己卻一戰而下,心裏竟有些恍惚。
    \"將軍,張弩那小子又立了功!\"馬邈提著王雙的頭盔跑過來,盔纓上還沾著血,\"他帶人堵住了魏軍的糧道,截下了三車箭矢,還抓了個管事的,說能問出司馬昭的布防!\"
    薑維抬頭時,正看見張弩押著個穿錦袍的魏官走過來。少年的鎧甲上添了道新的刀痕,卻笑得比誰都燦爛,手裏還攥著半截箭杆——想必是剛才激戰中折斷的。\"將軍,這狗官說他是司馬昭的糧草官,知道大軍的虛實!\"
    那魏官嚇得腿肚子打顫,磕頭如搗蒜:\"將軍饒命!小人什麽都說!司馬昭的主力在城北的鳳鳴山,大營裏隻有五千守兵,糧草......糧草其實隻夠支撐半個月了!\"
    薑維眼睛一亮。半個月的糧草,意味著司馬昭根本耗不起。他對周平說:\"把這糧草官帶下去好好"招待",讓他畫出鳳鳴山的布防圖。另外,傳我令,今晚三更造飯,四更出發,去端司馬昭的老巢!\"
    夜色降臨時,陳倉城的百姓悄悄打開了門。有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提著燈籠走過來,燈籠上繡著褪色的\"漢\"字,顫巍巍地給薑維遞上一碗熱粥:\"將軍,老朽是建興年間的老兵,當年跟著丞相出過祁山......看到漢旗重新插上陳倉城,死也瞑目了。\"
    薑維接過粥碗,熱流順著喉嚨暖到心裏。粥裏的小米熬得糯糯的,還臥著個雞蛋——這在兵荒馬亂的年月,已是最金貴的吃食。\"老丈放心,\"他輕聲說,\"我們定會守住這漢家的土地,不讓魏軍再踏進來一步。\"
    老者抹著眼淚去了,背影在燈籠的光暈裏晃悠悠的。薑維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諸葛亮在陳倉城外寫下的詩:\"驅馳本為中原用,百戰辛勤老此身。\"那時總覺得詩裏滿是悲壯,如今才明白,這悲壯裏藏著的,是一代代蜀人從未變過的念想。
    三更的梆子敲響時,蜀軍已經整隊出發。張弩騎著繳獲的黑馬走在前鋒,少年特意把王雙的頭盔戴在頭上,雖然大了些,卻透著股說不出的英氣。薑維看著他的樣子,忽然覺得肩頭的擔子輕了些——有這樣的少年在,蜀地就還有希望。
    第四折 鳳鳴山下破連營
    鳳鳴山的晨霧裏藏著殺氣。司馬昭站在中軍帳外,望著遠處的陳倉城方向,眉頭擰成了疙瘩。昨晚陳倉失守的消息傳來時,他正對著地圖研究如何突破斜穀道,如今看來,倒是中了薑維的誘敵之計。
    \"將軍,要不要讓鳳鳴山的守軍撤回來?\"副將小心翼翼地問,手裏的馬鞭在掌心敲出輕響,\"蜀軍既然能拿下陳倉,想必兵力不少......\"
    \"撤?\"司馬昭冷笑一聲,指著山下的連營,\"我在這鳳鳴山布了七座營寨,像鐵鎖一樣鎖著進山的路。薑維要是敢來,就讓他有來無回!\"他轉身進帳,案上的酒爵還冒著熱氣,那是從成都搶來的錦官城酒,此刻喝著卻覺得有些澀。
    帳外忽然傳來喊殺聲,緊接著是箭雨破空的銳響。司馬昭猛地掀簾而出,隻見蜀軍像潮水般從霧裏湧出來,為首的那員大將銀甲紅袍,手裏的劍在晨光裏閃著冷光——不是薑維是誰?
    \"放箭!\"司馬昭大喊著,營寨裏的魏軍趕緊舉起弩機。可蜀軍的攻勢太猛,前排的士兵舉著盾牌往前衝,後麵的弓箭手踩著同伴的肩膀往上射,很快就攻破了第一座營寨的柵欄。
    \"將軍快走!\"副將拉著司馬昭的胳膊就往後跑,\"蜀軍太多了,咱們守不住!\"司馬昭回頭時,正看見一個少年將軍一槍挑飛了營門的魏旗,換上了蜀軍的\"漢\"字旗,那旗麵在風裏展開,刺得他眼睛生疼。
    那少年正是張弩。他踩著魏軍的屍體爬上營牆,手裏的長矛直指司馬昭的背影:\"狗賊休走!吃我一箭!\"羽箭破空而去,擦著司馬昭的發髻飛過,射穿了後麵一個親兵的胸膛。
    薑維率軍一路追殺,七座營寨被破了六座。魏軍的屍體在山道上堆成了小山,血腥味混著晨霧,讓人頭暈。追到最後一座營寨時,司馬昭忽然不見了蹤影,寨門緊閉,裏麵靜悄悄的,像是空營。
    \"將軍小心!\"霍弋大喊著撲過來,一把推開薑維。就在這時,寨牆上滾下無數火球,砸在地上燃起熊熊大火,擋住了蜀軍的去路。緊接著,寨門大開,司馬昭帶著親兵從裏麵衝出來,手裏的刀光閃得像雪。
    \"薑維!你敢追來,就別想活著回去!\"司馬昭的聲音裏帶著瘋狂,刀刀都往薑維要害招呼。薑維舉劍相迎,兩人戰在一處,兵器碰撞的脆響在山穀裏回蕩。
    張弩想上來幫忙,卻被魏軍的親兵攔住。少年殺得興起,長矛舞得風雨不透,轉眼就挑翻了三個親兵。他看見司馬昭的刀快要劈到薑維肩上,情急之下張弓搭箭,一箭射向司馬昭的手腕。
    司馬昭慘叫一聲,刀掉在了地上。薑維趁機一劍刺中他的大腿,司馬昭踉蹌著後退,被親兵護著往山後逃去。張弩還想追,卻被薑維叫住:\"別追了!窮寇莫追,況且......\"他望著山後的密林,\"那裏怕是有埋伏。\"
    打掃戰場時,士兵們從司馬昭的中軍帳裏搜出了不少蜀錦和玉器,都是從成都搶來的。馬邈氣得把玉器摔在地上:\"狗賊竟敢如此放肆!等咱們打到洛陽,定要把他們的皇宮掀了!\"
    薑維撿起塊蜀錦,上麵繡著的錦江春色被血汙染了大半。他想起成都西市的織錦女,想起她們靈巧的手指如何把絲線織成雲霞。\"這些都收好,\"他輕聲說,\"將來還要還給蜀地的百姓。\"
    夕陽照在鳳鳴山上,七座營寨的火光漸漸熄滅,隻留下黑煙在天空中盤旋。薑維站在最高的營牆上,望著遠處的祁山道,那裏是回家的路,也是繼續征戰的路。霍弋走過來,遞給他一塊幹糧:\"將軍,弟兄們都累壞了,要不要紮營休息?\"
    \"不了。\"薑維咬了口幹糧,\"讓弟兄們稍作休整,我們去祁山。\"他指著西方的落日,\"那裏還有更多的仗要打,更多的土地要守。\"
    張弩坐在地上擦著長矛,聽見這話猛地站起來:\"將軍,我跟您去!不管是祁山還是洛陽,我都跟著您!\"少年的眼睛在夕陽下亮得驚人,像藏著兩顆星星。
    薑維看著他,又看看身邊的馬邈、霍弋,看著那些滿身血汙卻眼神堅定的士兵,忽然覺得心裏充滿了力量。這力量不是來自繳獲的糧草和兵器,而是來自這些願意跟著他出生入死的人,來自蜀地百姓藏在心底的期盼。
    \"走!\"他一揮手中的劍,\"去祁山!\"
    第五折 祁山堡上望中原
    祁山堡的積雪還沒化,堡牆上的\"漢\"字旗卻在寒風裏獵獵作響。薑維踏著積雪走上堡樓,靴底的冰碴被踩得咯吱響。遠處的秦嶺像條沉睡的巨龍,山頂的積雪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那後麵,就是魂牽夢縈的中原。
    \"將軍,陳倉和鳳鳴山的捷報已經送到成都了。\"周平捧著竹簡走進來,臉上帶著喜氣,\"安樂公說要親自帶人來勞軍,還說給您備了最好的錦官城酒。\"
    薑維接過竹簡,上麵的字跡歪歪扭扭,是劉禪特有的筆跡。\"知道了。\"他把竹簡卷起來,\"讓陛下不必勞煩,成都的防務要緊。另外,把咱們繳獲的魏軍糧草分一半給祁山附近的百姓,就說是陛下的恩旨。\"
    周平剛走,張弩就捧著件東西跑上來,是件用魏軍甲片改的護心鏡,上麵用紅漆畫著個歪歪扭扭的\"漢\"字。\"將軍,這是我給您做的!\"少年的鼻尖凍得通紅,\"昨晚睡不著,就把繳獲的甲片拆了,讓鐵匠鋪的師傅幫忙打了這個,據說能擋住箭呢!\"
    薑維接過護心鏡,冰涼的金屬上還留著少年的體溫。他把護心鏡係在胸前,正合適。\"好小子,有心了。\"他拍著張弩的肩膀,\"等將來打到洛陽,我請你吃那裏的水席。\"
    少年笑得露出小虎牙:\"一言為定!到時候我還要射穿司馬昭的城門,讓他知道咱們蜀人的厲害!\"
    正說著,霍弋和馬邈走上堡樓。霍弋手裏拿著張地圖,上麵用紅筆圈出了不少地方:\"將軍,咱們下一步是不是該打天水了?那裏是您的故鄉,百姓們肯定會響應我們。\"
    薑維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天水\"二字上,心裏像被什麽東西撞了下。離開故鄉快三十年了,不知道當年的街坊還在不在,不知道母親墳前的鬆樹長得多高了。\"再等等。\"他輕聲說,\"先鞏固祁山和陳倉的防務,等開春了再說。\"
    馬邈明白他的心思,笑著打圓場:\"也好,冬天山路難走,正好讓弟兄們養精蓄銳。等明年花開,咱們再殺出去,一口氣打到長安去!\"
    堡樓下傳來士兵們的歌聲,是南中兵唱的歌謠,雖然聽不懂詞,卻透著股歡快的調子。薑維往下看,隻見張弩正跟著南中兵學吹蘆笙,吹得不成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馬邈在給士兵們示範槍法,霍弋則在檢查新造的連弩,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盼頭。
    他忽然想起諸葛亮在祁山堡寫下的《後出師表》,想起那句\"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年總覺得這話說得太重,如今站在這裏,才明白這不是悲壯,而是信念——隻要還有一口氣,就不能讓漢旗倒下,不能讓蜀地的百姓失望。
    \"周平!\"薑維對著樓下喊,\"把那壇錦官城酒取來,咱們今天要好好喝一杯!\"
    夕陽西下時,祁山堡上擺起了簡單的宴席。沒有佳肴,隻有南中臘肉和魏軍的幹糧,可士兵們喝得格外盡興。張弩不勝酒力,喝了半杯就臉紅得像關公,卻還舉著杯子喊:\"祝將軍早日克複中原!\"
    薑維也舉起杯子,望著遠處的中原方向,那裏的夜色正漸漸濃起來。\"好!\"他一飲而盡,酒液辛辣,卻讓心裏的火越燒越旺,\"祝我們早日克複中原,祝漢旗永遠飄揚!\"
    \"克複中原!漢旗飄揚!\"呐喊聲在祁山堡上回蕩,驚飛了棲息的寒鴉。寒鴉盤旋著飛向夜空,翅膀劃破了暮色,也劃破了籠罩在蜀地山河上的陰霾。
    夜深時,薑維獨自站在堡樓。月光灑在積雪上,亮得像白晝。
    他從懷裏掏出諸葛亮臨終前給的那封信,信紙已經泛黃,上麵的字跡卻依舊清晰:\"伯約,若事不濟,可退據祁山,徐圖再舉。蜀地百姓,望汝護之。\"
    \"先生放心。\"他對著月光輕聲說,\"伯約定會守住祁山,守住蜀地,定不辜負您的囑托。\"
    遠處的秦嶺在月光下沉默著,像位守望的老者。薑維知道,前路還有無數艱難險阻,司馬昭的大軍隨時可能卷土重來,洛陽的燈火還在等著被熄滅。
    但隻要這祁山堡上的漢旗不倒,隻要身邊還有張弩、馬邈、霍弋這樣的弟兄,還有蜀地百姓的期盼,他就會一直走下去。
    因為他是薑維,是諸葛亮的繼承者,是蜀地的擎旗人。這麵漢旗,他要扛到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