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龍涎之謎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A+A-


    燭火在硯台邊緣投下搖晃的光影,婉兒捏著日記的手指被燭油燙出紅痕,卻渾然不覺。父親的手指在 "龍涎飲之見先祖" 七字上反複摩挲,指腹碾過紙頁間經年累積的黴斑,墨色在泛黃的宣紙上洇出淡淡水痕,像極了頤和園井中那團揮之不去的濁影。
    "光緒三年的《內務府貢品錄》曾記,暹羅國進貢過三斛龍涎香," 父親忽然開口,狼毫筆尖在硯台裏重重一轉,墨汁濺在案頭的驗水報告上,將 "鉛汞超標" 四字染成深黑,"但據《本草拾遺》記載,龍涎本是抹香鯨腸內分泌物,燃之有清神辟穢之效,從未有飲用之說。" 他忽然抬眼,目光如刀劃破燭影,"且近年海關卷宗顯示,暹羅貢品早於戊戌年春便改道南洋,太後為何能在頤和園井水發現 " 龍涎 " 異味?"
    婉兒指尖劃過日記中那串神秘符號,忽然想起前日在儲秀宮後巷撞見的老太監。那人佝僂著背清掃落葉,袖口繡著早已廢止的同治朝雲雷紋,當她經過時,掃帚尖突然點在她裙擺:"姑娘可知,龍涎香遇火則明,遇水則暗?" 此刻再想,那沙啞嗓音裏藏著的,分明是欲言又止的警示。
    "或許此 " 龍涎 " 非彼龍涎。" 婉兒抽出父親案頭的《千金方》,翻至 "香藥篇" 時,書頁間飄落半張泛黃的箋紙,是父親早年查辦貪腐案時記錄的貢品清單,"您看,去年臘月順天府呈貢的 " 瑞龍涎 ",實則是以檀香、甲香混合鯨蠟製成的仿品,造價不及真品十分之一。" 她的手指停在 "經辦人:內務府員外郎孫之渙" 的名字上,此人正是頤和園井水主管太監的表弟。
    父女倆決定從查訪京城香鋪開始。次日晌午,琉璃廠 "聞香閣" 的銅鈴在寒風中作響,掌櫃的算盤珠子剛磕出半聲,便被父親亮明的腰牌驚得麵色發白。當婉兒取出日記中撕下的 "龍涎" 二字拓片,老人渾濁的眼球突然劇烈抖動,櫃台下的手正偷偷摸索著什麽。
    "同治十三年冬," 父親忽然說起一樁舊案,"養心殿東暖閣突然失火,救火太監在灰燼裏發現半片燒焦的香餅,經大理寺化驗,含有大量助燃的硝石粉 ——" 話未說完,掌櫃的膝蓋已重重磕在青磚上:"大人饒命!小的確實替孫大人調過 " 假龍涎 ",但從未想過害人!" 他抖著手從櫃台暗格裏掏出個漆盒,裏麵躺著十二粒黑褐色藥丸,"這是孫大人讓配的 " 引魂丹 ",說給宮裏貴人安神用的,配方裏有... 有井底沉沙和死人指甲..."
    婉兒隻覺胃裏翻湧,父親卻猛地抓住掌櫃手腕:"沉沙取自何處?" 老人疼得齜牙:"頤和園內西南角老井,說是那井直通玉泉山龍脈,井底泥沙能通陰陽..." 話音未落,街角突然傳來銅鑼聲,五六個皂隸抬著官轎疾步而過,轎簾掀開一角,露出內務府總管陳懷禮的蟒紋袖口 —— 正是那日在井邊偶遇的 "侍衛" 首領。
    暮色四合時,父女倆在大理寺 archives 室翻出三箱內務府舊檔。燭台上的蠟燭換了三根,婉兒終於在光緒十五年的《頤和園修繕日誌》裏找到關鍵記載:"七月十五,奉旨改造西南角老井,匠人從井底挖出半截石碑,上刻 " 太液龍珠,飲之通靈 ",碑後有一行小字:" 以人血養石,三年乃成 "。" 頁麵邊緣,有當年監工太監的朱砂批注:"陳總管親督此事,石藏井底,以龍涎香粉封之。"
    "人血養石?" 婉兒的指甲掐進掌心,忽然想起日記裏那句 "見先祖",若井底沉沙混有人血浸泡的礦石,再加上假龍涎中的刺激成分,飲用者極可能產生幻覺,仿佛真的與先祖 "對話"。父親突然指著另一份卷宗:"去年臘月,太後身邊的崔尚宮突然暴斃,驗屍報告說她 " 七竅流血,心腹有灼痕 ",恰是服用過量鉛汞製劑的症狀 —— 而她生前負責的,正是調配太後每日的 " 安神湯 "。"
    更深露重時,婉兒隨父親潛入頤和園。月光像匹素絹鋪在昆明湖麵,西南角老井周圍的積雪已被踩出雜亂腳印,顯然有人捷足先登。父親剛要掀開井蓋,樹影裏突然竄出個黑影,彎刀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婉兒認出那是陳懷禮的貼身侍衛,下意識甩出袖中父親特製的迷煙彈,卻見對方突然抽搐著倒地,咽喉處插著支淬毒弩箭,箭頭刻著半朵早已凋零的牡丹紋 —— 正是已故崔尚宮的貼身信物。
    井中水麵漂著半塊燒焦的木牌,隱約可見 "龍珠" 二字。父親用鐵鉤撈出井底沉沙,借著月光,婉兒駭然看見沙粒間混著細小的骨渣,以及半片指甲蓋大小的丹丸,正是 "聞香閣" 裏發現的 "引魂丹"。更深處,一塊布滿凹痕的黑色石頭在水底忽明忽暗,當父親的撈網觸及時,水麵突然泛起漣漪,倒映出井壁上斑駁的血手印 —— 那是有人在井底掙紮時留下的痕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在製造能控製人心智的毒藥。" 父親的聲音低沉如冰,"借 " 龍涎 " 之名,行巫蠱之實,讓飲用者產生幻覺,以為真的與先祖對話,實則是在灌輸特定的指令。" 他忽然想起什麽,翻開隨身攜帶的驗水報告,鉛汞含量最高的區域,正是西南角老井的水源下遊,"井水異味是幌子,他們真正要做的,是讓太後以為 " 先祖托夢 ",從而操控朝政。"
    回宮路上,婉兒摸著日記裏那串神秘符號,忽然想起在儲秀宮看見的磚雕 —— 每朵蓮花的紋路都對應著不同的方位。她掏出隨身攜帶的炭筆,在手心畫出符號對應的方位圖,突然發現所有符號連起來,正是頤和園的地形圖,而中心位置,赫然標著西南角老井。更令人心驚的是,符號排列成的星象,正是古籍中記載的 "招魂陣" 方位。
    "陳懷禮他們,想借 " 先祖托夢 " 逼太後退位。" 婉兒忽然頓悟,戊戌變法失敗後,朝中守舊派勢力暗潮湧動,若能讓太後相信 "列祖列宗" 要求她還政,便可名正言順地架空皇權,"而崔尚宮的死,正是因為她發現了丹丸的秘密。"
    夜風掠過頤和園的飛簷,銅鈴發出細碎的哀鳴。婉兒望著宮牆上投下的樹影,忽然想起那本日記的主人 —— 那個寫下 "龍涎飲之見先祖" 的宮女,或許正是因為發現了井底的秘密,才被滅口。她的手指撫過日記邊緣的毛邊,那裏還留著撕扯時的纖維,仿佛在訴說著主人臨終前的掙紮。
    回到家中,父親連夜起草奏章,婉兒則守在燭前臨摹井壁上的血手印。當第一縷晨光爬上窗欞時,她忽然發現,那些手印的排列竟與日記中的符號一一對應,每個指尖都指向不同的星位。這不是簡單的死亡留言,而是有人用生命刻下的陣法圖,指引後來者揭穿這場驚天陰謀。
    窗外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已是卯時三刻。婉兒望著硯台中漸漸凝固的墨汁,忽然想起初見陳懷禮時,他袖口的蟒紋繡錯了爪子 —— 五爪為龍,四爪為蟒,而這個僭越禮製的細節,恰恰暴露了他妄圖 "龍禦天下" 的野心。龍涎之謎的背後,不是什麽通靈秘術,而是一群權臣用鮮血和謊言編織的權力迷局。
    晨光中,父親的官服上沾滿夜露,卻依然挺直如鬆。他將裝著沉沙和丹丸的錦盒遞給婉兒:"去交給李公公,讓他呈給太後。記住,隻說在頤和園撿到的,別提我們的調查。" 婉兒點點頭,忽然發現父親鬢角竟添了幾縷白發 —— 自戊戌年以來,這還是她第一次看見父親露出疲態。
    走出院門時,晨霧正漸漸散去,遠處傳來紫禁城的鍾鼓聲。婉兒握緊手中的錦盒,忽然明白,這場關於龍涎的謎題,從來都不是什麽神秘傳說,而是人心對權力的貪婪與癡狂。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霧靄,照在頤和園的琉璃瓦上時,她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喜歡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請大家收藏:()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