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星圖迷局

字數:1812   加入書籤

A+A-


    敦煌的風沙拍打著研究院的落地窗時,蘇晚正對著顯微鏡調整焦距。經卷修複師遞來的羊皮手套還帶著恒溫箱的餘溫,指尖觸到唐代星圖經卷邊緣時,某種超越時空的震顫順著指骨爬進心髒 —— 那些用礦物顏料繪製的二十八宿星圖旁,朱砂勾勒的冰裂紋竟在紫外線燈下發著幽光,紋路走向與她腕間銀鐲分毫不差。
    "是在修複經卷背麵時發現的。" 研究員推了推防紫外線眼鏡,鏡片上倒映著星圖殘片,"原本以為是後世水漬,沒想到......" 他的聲音被突然啟動的抽風機截斷,蘇晚卻看見經卷背麵的冰裂紋朱砂圖正隨著氣流輕輕起伏,恍若活物般呼吸。當她摘下銀鐲貼近紙麵時,怪事發生了:鐲麵上的北鬥凹點竟與星圖上的北鬥七星位置完全重合,仿佛一枚天然的羅盤。
    陳默的筆記本電腦在一旁嗡嗡作響,三維建模軟件裏,故宮懷表殘片的裂紋、景德鎮瓷片的冰紋、銀鐲暗紋正在虛擬星圖上緩緩旋轉。蘇晚盯著屏幕,看見三道裂紋如活物般相互纏繞,最終在獵戶座方向拚出完整的北鬥璿璣圖 —— 那是失傳已久的古代星象密碼,據說是紫微鬥數中 "定乾坤" 的關鍵。
    "看這裏。" 陳默突然放大星圖右下角,經卷邊緣的朱砂小點在算法解析後,竟化作一串唐代算籌數字。當他將數字輸入天文軟件時,敦煌的夜空投影突然跳轉至公元 843 年的秋分時刻,北鬥七星的鬥柄正指向華北平原某處。蘇晚的後頸胎記突突跳動,想起祖母臨終前反複念叨的 "寒江雪盡,璿璣現影",此刻在星圖流轉中獲得了新的注解。
    更驚人的是,當他們將七棺展櫃的方位圖與星圖重疊時,第七具棺槨的玄武紋眼瞳處,恰好對應著璿璣圖的中心點。蘇晚摸向經卷背麵的冰裂紋,發現每道紋路的起止點都精準連接著某個星官,仿佛古人用裂紋在星空中刻下了跨越千年的坐標。而銀鐲此刻在掌心發燙,鐲麵上的雙蛇銜冰紋竟與星圖邊緣的玄武圖騰形成鏡像。
    "華北經緯度......" 陳默的手指懸在鍵盤上方,光標停在軟件計算出的坐標上,"這位置...... 好像在燕山山脈東段,靠近當年的冷口關。" 他突然想起家譜裏曾祖父陸寒川的筆記,"1936 年冰玉齋密信裏提過 " 冷口外寒江鎮 ",會不會......" 話音未落,蘇晚已從背包裏翻出祖母的羊皮地圖,泛黃紙頁上用朱筆圈著的 "寒江" 二字,正落在同一經緯度附近。
    窗外的風沙突然轉急,將夕陽染成血色。蘇晚望著星圖上流轉的冰裂紋,想起在景德鎮看見的光影畫麵 —— 明代女子轉動銀鐲時,北鬥凹點投射的光束曾指向未完成的山水。原來那不是裝飾,而是古人用星象密碼繪製的導航圖,每一道冰裂紋都是星空中的連線,每一枚銀鐲都是打開時空秘門的鑰匙。
    "該通知故宮博物院了。" 陳默保存數據時,發現經卷冰裂紋在屏幕上竟自動生成了動態星圖,北鬥七星的鬥柄正隨著實時時間緩緩轉動。蘇晚戴上銀鐲,感覺有什麽東西正在血脈裏蘇醒 —— 那是玄冰閣傳人代代相承的星象記憶,是用瓷器冰紋、銀鐲暗格、古卷朱砂共同書寫的時空密語。
    離開研究院時,敦煌的夜空已綴滿繁星。蘇晚抬頭望去,北鬥七星的鬥柄正指向東北方,那裏有她從未涉足的寒江鎮,有七棺之謎的下一塊拚圖,還有橫跨千年的匠人契約,正在星圖的裂縫裏,等待著現代的掌紋將其輕輕合攏。而她腕間的銀鐲,此刻正與星群遙相共鳴,像一枚跳動的心髒,將曆史的脈搏,傳遞到每個守護真相的掌心。
    喜歡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請大家收藏:()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