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高育良想進步

字數:2403   加入書籤

A+A-


    新學期剛剛開始,校園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秩序。
    就在這個看似尋常的日子裏,一位年輕人重新踏入了這片熟悉的土地。
    丁義珍拖著行李箱走進研究生院報到大廳時,門口幾位學生正在低聲議論著什麽。
    過去幾個月的經曆對他而言既是考驗也是磨礪,如今回到校園,更像是從一場風暴中歸來。
    “丁同學,你的實習報告材料我們已經看過。”導師辦公室裏,係主任翻著手中的文件,“但論文初稿遲遲沒交,學校這邊是有規定的。”
    丁義珍點頭:“這段時間確實有些耽擱,但我已經在整理思路,爭取盡快補上。”
    “你可別小看這篇論文,”係主任合上文件夾,語氣略帶嚴肅,“這關係到你下學期能否順利進入開題階段。”
    走出辦公室後,丁義珍站在圖書館前深吸了一口氣。自己必須抓緊時間完成任務。好在他在周長利手下實習期間積累了不少資料,隻要合理安排,應該能趕上來。
    圖書館三樓檔案室裏,塵封已久的舊報紙堆中,他翻到了一份關於九十年代政法係統改革的內部簡報。
    內容詳實,邏輯清晰,末尾署名赫然是——高育良。
    他怔了一下,目光在那幾個字上停留了幾秒。
    作為政法學院的教授以及院長,高育良在學術界頗有聲望,但更讓他在意的是,他似乎對基層治理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
    與此同時,在省委大院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館裏,高育良正坐在包廂內等待一位重要人物的到來。
    “梁副省長,真是不好意思打擾您休息。”高育良親自為剛進門的梁群峰拉開椅子,“今天請您來,是想聊聊咱們學院裏的年輕人。”
    梁群峰笑了笑,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哦?高教授什麽時候也關心起學生來了?”
    “不是普通的年輕人。”高育良語氣一轉,“是個叫丁義珍的學生,法學碩士在讀,之前在華商集團實習過一段時間。我看了他的論文大綱,思維嚴謹,觀點鮮明,很有潛力。”
    梁群峰眼神一閃,放下茶杯:“你想讓他進政界?”
    “我隻是覺得,像這樣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輕人,應該去更需要他們的地方。”高育良語氣溫和,卻藏著試探。
    梁群峰沒有直接回應,隻是點了點頭:“有機會我會關注一下。”
    飯局結束已是傍晚,兩人一同走出餐廳,夜風拂麵,街燈漸次亮起。高育良目送梁群峰的車駛遠,嘴角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第二天上午,法學院教學樓三層的階梯教室裏坐滿了學生。高育良正在講授《基層治理與青年幹部成長路徑》,這是他近期新開設的一門選修課,報名人數出奇地多。
    “……所以,我認為,一個優秀的青年幹部,不僅要有理論功底,更要有實踐經驗。”高育良一邊說著,一邊掃視全場,“特別是那些願意紮根基層、敢於麵對複雜局麵的人,才是未來國家最需要的棟梁之才。”
    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們頻頻點頭。而坐在後排的丁義珍,則在筆記本上默默記下了這句話。
    課後,高育良特意留了下來,走到他身邊:“義珍,在外麵實習這麽久收獲不少吧?”
    “是的,老師。”丁義珍抬頭回答。
    “有沒有興趣擔任我的課堂助理?”高育良開門見山,“我可以給你一些靈活的時間安排,還能幫你爭取額外的學分。”
    丁義珍一時有些意外:“謝謝您的信任,但我目前的工作可能有點衝突……”
    “沒關係,我已經讓助教準備好了部分輔助工作,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來配合。”高育良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
    丁義珍沉吟片刻,最終點了點頭:“那我先試試看。”
    幾天後,丁義珍正式成為了高育良的課堂助理。
    他發現,這位教授在授課時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到自己早年的研究經曆,尤其是那篇名為《基層治理與青年幹部成長路徑》的論文,幾乎每節課都會被引用一次。
    他開始對這篇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不僅結構完整,而且提出了許多頗具前瞻性的觀點,甚至在某些政策建議上,與當前的政治局勢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