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副書記調研探實情

字數:3681   加入書籤

A+A-


    吊車臂剛穩住,丁義珍的手機就響了。王大陸站在工地邊緣接電話,眉頭一跳,轉身往辦公室方向快步走。
    丁義珍正把劉軍的照片從白板上揭下來,聽見門響,頭也沒抬:“省委副書記張海洋到了?”
    “剛進縣界,車隊沒走高速,走的老國道。”王大陸把手機塞回兜裏,“說是想看看沿途鄉鎮的實情。”
    丁義珍嗯了一聲,把照片折了兩下塞進抽屜。他沒動那支紅筆,也沒在白板上寫新名字。
    “你說他真想看實情,還是想看我們怎麽演?”王大陸靠在門框上,“畢竟他是紀檢書記,又是鍾書記的發小,還是……你爸當年的小徒弟。”
    “他要是隻想聽匯報,就不會繞道。”丁義珍拉開抽屜,拿出那份《金山縣工業振興階段性報告》,“把vcd廠的進度表再核一遍,科技園沙盤上的審批卡點,標紅。”
    “標那麽明顯,不怕惹事?”
    “他要是怕事的人,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來。”
    王大陸沒再問,轉身去安排。丁義珍盯著沙盤看了兩秒,順手把旁邊“待觀察”三個字劃了道線。
    張海洋的車是輛舊款豐田,灰不溜秋,沒掛牌,車身上還有點泥點。人下車時動作利索,五十出頭,穿件洗得發白的夾克,腳上是雙舊皮鞋。跟在後麵的幾個隨行幹部倒是西裝筆挺,一看就是省裏下來的。
    “別搞歡迎儀式那一套。”張海洋一見麵就擺手,“我來不是聽你們念稿子的,是來看地基打得牢不牢。”
    丁義珍笑了笑:“那正好,我們這地基剛打完樁,水泥還沒幹。”
    張海洋看了他一眼,眼角微微一動:“像你爸,嘴損但實在。”
    一行人先去vcd廠工地。王大陸主講,講得幹淨利落:投資來源、設備采購、用工本地化率、預計投產時間。說到資金鏈時,特意提了句“企業自籌占比八成三,沒動財政一分錢”。
    張海洋在廠房框架下站了會兒,抬頭看鋼筋交錯的屋頂,問:“遇到過卡殼的?”
    “有。”丁義珍接過話,“環評批了三個月,施工許可拖了四個月。等批文下來,原定的設備進場時間已經過了。”
    “為什麽拖?”
    “一個章要跑七個部門,有部門說等上頭意見,上頭說等專家評審,評審完又說要補材料。補完材料,負責簽字的人出差了。”
    張海洋沒接話,轉頭問隨行的省紀檢幹部:“你們平時查不查這種‘出差式拖延’?”
    那人愣了下,幹笑:“這……也算作風問題。”
    “不算腐敗,但能拖死一個項目。”張海洋拍了拍手上的灰,“比明著卡還陰。”
    中午在縣委食堂吃飯,四菜一湯,米飯是電飯煲現煮的。張海洋吃了兩碗,說這飯比省裏接待餐廳的香。
    飯後直奔科技園沙盤。丁義珍親自帶路,走到規劃圖前,手指在幾處標紅區域點了點:“這塊地,預審過了,但市裏一直沒批;這條路,設計完了,但交通局說要等財政撥款;這個變電站,電力公司說負荷不夠,得等擴容。”
    張海洋盯著沙盤看了很久,忽然問:“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偏偏這些環節卡住?”
    沒人接話。
    他笑了笑:“有些幹部,不貪錢,也不收禮,但特別愛‘打招呼’。一個電話,一句‘關注一下’,下麵的人就心領神會——慢點辦,辦不好。”
    丁義珍垂手站著,沒應聲。
    “還有人愛遞條子。”張海洋繼續說,“不寫名字,不蓋章,就一張白紙,寫著‘請支持’三個字。收條子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意思。”
    他抬頭,目光掃過隨行的京海市幹部:“你們市裏,有沒有這種‘無主條子’?”
    那人臉色一僵:“這……我們得回去查。”
    “查吧。”張海洋淡淡道,“順便查查,是誰在用‘關心項目’的名義,行幹預之實。”
    座談會安排在下午三點。張海洋沒讓丁義珍主持,自己坐中間,讓王大陸、幾個企業代表和鄉鎮幹部輪流發言。沒人提成績,全在說難處:審批慢、配套缺、政策落地難。
    張海洋聽得很認真,偶爾記兩筆。快結束時,他合上本子,說了段誰也沒想到的話:“我今天來,不是來挑毛病的,是來認親的。”
    全場一靜。
    他頓了頓:“那個人,現在不在漢東。但他的兒子在這兒。我今天來,不是以省委副書記的身份,是以一個老戰友、老兄弟的身份,來看看——他當年拚死護下的這片地,有沒有人敢動歪心思。”
    丁義珍坐在角落,手指微微一顫。
    “有些事,不合法。”張海洋聲音不高,“有些事,也不合規。但隻要是為了發展,為了百姓,天塌下來,也得有人頂著。”
    他看向丁義珍:“你說是不是?”
    丁義珍站起來:“我們隻想把事做成。”
    “成不成,得看人。”張海洋站起身,“有些人,手裏有權,心裏沒民;有些人,手裏無權,心裏有火。火能燒荒,也能暖人。”
    他走到門口,忽然停住:“小丁,留一下。”
    其他人陸續退出。鍾小艾不知何時出現在走廊,朝丁義珍點了點頭,轉身進了隔壁辦公室。
    張海洋站在窗邊,看著遠處工地的塔吊:“你爸教我們練拳時,總說一句話——‘沉肩墜肘,氣沉丹田’。身子要穩,心更要穩。”
    丁義珍站在他身後半步。
    “你現在,肩沉不沉?”
    “盡力。”
    “肘墜不墜?”
    “不敢鬆。”
    張海洋轉過身,拍了拍他肩膀:“有些事,不用你一個人扛。下次遇到‘出差式拖延’,或者‘無主條子’,可以直接打我電話。”
    他從夾克內袋掏出一張紙,沒寫字,隻蓋了個私章,塞進丁義珍手裏:“拿著,不用,最好。用了,也別怕。”
    說完,轉身就走。
    丁義珍低頭看那張紙,私章印泥未幹,邊緣微微暈開。
    他剛把紙折好放進口袋,手機響了。是周長利。
    “剛收到消息,趙立冬昨天下午見了省發改委兩個處長,談的,是京海新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