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尋求支持破困局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丁義珍盯著電腦屏幕,安欣那條“孫培林辦公室燈亮了,但打卡係統沒記錄他進入。
他是翻牆進來的”還在對話框裏發著光。他沒動,也沒出聲,隻是把這句話從頭到尾看了三遍,然後關掉通訊窗口,打開加密文件夾,把“證據鏈受阻”四個字刪了,重新敲上“支持已獲,推進中”。
他坐直身子,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像是在數節拍,又像是在等什麽人先開口。
可辦公室裏隻有他一個,燈也沒換,還是那盞冷白光的吸頂燈,照得人臉上沒一點溫度。
他起身走到保險櫃前,輸入密碼,取出一個灰色文件袋。袋口用膠帶封著,上麵貼了張便簽,寫著“宏遠物業注冊異常流水”。
他翻出來,一頁頁看,看到第三頁時,停了一下——代辦公司五年兩百多單,唯獨這一單零傭金,合同還是手寫掃描件,連電子備份都沒有。他冷笑一聲,把文件拍在桌上。
“這不是注冊公司,是搭戲台子唱空城。”
他坐回椅子,打開加密通訊設備,先撥通周叔的號碼。
“周爺爺,孫培林名下所有賬戶,現在就凍結。理由用反洗錢合規審查,流程走暗線,別留痕跡。”
“明白。”周叔聲音低,但幹脆。
“還有,查他手機昨晚七點到十點的基站軌跡,尤其是城南茶室周邊。我要知道他見了誰,待了多久。”
電話掛了,丁義珍沒停,直接撥通鍾正國的專線。響了三聲,接通。
“爸。”
“說。”那邊聲音沉,沒多餘話。
“京海這邊,調查已經走不動了。證人連夜跑路,調查組被盯上,連市政車隊的人都摻和進來威脅人。現在連經辦人孫培林,半夜翻牆進辦公室,燈一亮就是兩個小時。這不是偶然,是係統性阻斷。”
電話那頭靜了五秒。
“你手裏有實證嗎?”鍾正國問。
“三條線:第一,宏遠物業注冊零傭金,手寫合同,無電子留痕,明顯規避監管;第二,跟蹤李響的男子,是趙立冬司機的表兄,市政車隊臨時工,身份可查;第三,孫培林作為關鍵經辦人,正常打卡時間卻翻牆進辦公室,行為反常,極可能在轉移或銷毀文件。”
丁義珍頓了頓,“這不是個別問題,是有人在有組織地滅口、清場、反撲。再不動手,所有線索全斷。”
又是一陣沉默。這次更久。
“你保護好自己。”
電話掛了。丁義珍沒鬆勁,立刻撥通高育良的號碼。
“老師,情況緊急,我必須匯報。”他聲音沒壓,也沒急,“趙立冬的人已經開始反製,證人跑了,調查員被跟蹤,現在連市府內部都有人深夜潛入辦公室。我們已經到了必須向上借力的時候。”
高育良沒立刻回應,過了幾秒才說:“你確定,每一步都合規?”
“每一步都留了記錄,所有行動都在調查權限內。我們沒申請搜查令,沒強闖,沒錄音錄像外泄。但現在,對方已經不講規矩了。”
“好。”高育良語氣一沉,“我信你。我會向省委打招呼,對趙立冬進行組織談話。但你要記住,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穩住程序正義。別讓人抓住把柄。”
“明白。”
電話掛斷,丁義珍靠在椅背上,閉眼三秒,再睜眼時,給安欣和李響發去新指令:
“即刻轉移至市局地下安全室,啟用b級防護預案。所有信息上傳至政法委指定加密服務器,由省級督查組代為接收。暫停對孫培林的直接監控,改為遠程信號追蹤。”
發完,他又撥通祁同偉的電話。
“學長,安排兩個人,可靠點的,來京海幫幫李響他們。別穿製服,別亮身份。”
“行。”祁同偉沒多問,“要槍嗎?”
“不用。隻盯外圍,不接觸,不露麵。他們現在敢動手,就得讓他們知道,我們也有人在。”
掛了電話,丁義珍站起身,走到窗邊。京海的夜還是老樣子,路燈一排排亮著,車流不急不緩。
他看了一會兒,轉身回到桌前,打開電腦,把“支持已獲,推進中”這個文件夾共享到政法委加密通道,附言:“三日內請啟動對宏遠物業資金流向的深度審計,重點查其注冊費支付路徑及關聯空殼公司轉賬記錄。”
他剛點下發送,手機震了一下。
是安欣的回信:“已抵達安全室,李響正在調試信號追蹤設備。我們等下一步指令。”
他回了個“好”,把手機扣在桌上,順手拿起桌角那份孫培林的考勤表。複印件,紙邊有點卷,是他昨天讓技術組從人事係統導出來的。
他盯著上麵“昨日打卡時間:0803”那一欄,忽然發現,旁邊的備注欄裏有一行極小的打印字:
“門禁係統顯示實際進入時間:1007”。
他盯著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緊。
就在這時,電話響了。
是周叔。
“剛查到,孫培林昨晚去的那家茶室,包間消費記錄被人刪了。但前台係統備份還在,消費時間是1915,付款方式是現金,服務員記得,他見的是個穿灰色夾克的男人。”
丁義珍眼神一動,“夾克男?”
“對。服務員說,那人走的時候,手裏拿了份文件,裝在宏遠物業的文件袋裏。”
丁義珍沒說話,腦子裏已經把幾條線串了起來:孫培林翻牆進辦公室——可能是補打卡記錄;昨晚見夾克男——交接文件;市政車隊的人威脅調查組——掩護行動;趙立冬嘴上說著“重視群眾問題”,背地裏卻在清場。
這不是巧合,是配合。
他掛了電話,重新打開電腦,新建一份文檔,標題寫上:“宏遠物業關聯人員行動時間線”。他一條條往下列:
1. 趙立冬,近兩周三次提及“曆史遺留問題”,公開場合發聲;
2. 孫培林,注冊宏遠物業,零傭金,手寫合同;
3. 夾克男,多次出現在化工廠、南湖拆遷區,組織集會;
4. 市政車隊張強,跟蹤李響,威脅證人;
5. 孫培林,深夜翻牆,補打卡;
6. 昨晚,與夾克男在茶室會麵,交接文件。
他盯著最後一行,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夾克男是執行層,那他在茶室拿走的文件,是誰準備的?
答案隻有一個:孫培林。
也就是說,銷毀證據的動作,不是趙立冬親自下令,而是已經滲透到經辦環節,有人在替他擦屁股。
他拿起筆,在文檔末尾寫了一行字:“內鬼不止一個,係統性包庇已成形。”
然後,他把文檔加密,發給鍾正國和高育良,附言:“請確認是否啟動跨部門聯合調查。京海本地力量,已不可全信。”
發完,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著桌麵。
辦公室很靜,隻有電腦風扇在轉。窗外的燈還亮著,街上一輛環衛車緩緩駛過,刷刷地掃著落葉。
他盯著屏幕,等回複。
屏幕忽然一亮。
是鍾正國的回信:“已協調政法委成立專項督導組,明日進駐。你繼續掌控節奏,別讓他們搶了先手。”
丁義珍看完,沒笑,也沒鬆口氣。他隻是把這句話複製下來,粘貼進文檔,放在所有證據的最上麵。
然後,他打開通訊錄,找到一個很久沒撥的號碼。
手指懸在撥號鍵上,停了兩秒。
他按下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