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趙立冬暗中籌備
字數:4281 加入書籤
黑色商務車停穩後,副駕那人拎著包快步往辦公樓走,手一直夾在腋下,像是怕被誰看見。丁義珍盯著監控畫麵,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
他沒動,也沒說話,直接調出南門進出記錄。係統顯示這輛車登記的是市政後勤車隊,但車牌上的泥漬顏色和車庫外昨夜雨水衝刷的痕跡對不上。
他放大畫麵,拉到車尾,發現右後輪內側沾著一小塊青苔——那是趙家別墅後山獨有的品種。
“李響。”他撥通電話,“查一下今天值班的後勤人員名單,特別是剛進大樓那個穿灰製服的。”
不到十分鍾,李響回話:“那人叫劉誌明,編製在車隊,但今天不該他值班。打卡時間是七點十二分,可南門監控顯示他六點五十八就進了院子。”
丁義珍掛了電話,轉頭讓技術組調茶室後巷的補錄畫麵。那段路原本有個攝像頭壞了,修了三天沒好,昨晚卻突然恢複了十分鍾。
就是這十分鍾裏,夾克男和一個穿便裝的男人碰了頭,兩人交換了個袋子,動作利落得像排練過。
畫麵放大,袋子尺寸和劉誌明手裏那個一模一樣。
“不是巧合。”丁義珍低聲說。趙立冬沒露麵,但這條線已經串起來了——從離岸賬戶到公關公司,再到市政內部的“自己人”,他們又開始動了。
他打開加密頻道,給周叔發消息:“遠辰谘詢那筆錢,後續流向查到了嗎?”
回複很快跳出來:“五十萬進了‘中聯置業’賬戶,這家公司昨天突然增持京海水務股票,持股比例現在是9.7,差三個點就到舉牌線。”
丁義珍眯了眼。水務集團是民生要害,一旦被外部資本控製,隨便放個“水質異常”或“管道檢修”的風聲,市民就得搶水囤水。到時候超市貨架空了,街頭排長隊,誰還會關心宏遠物業的爛賬?
他立刻給國資委打了通電話,讓對方盯死中聯置業的資金來源,尤其是近三個月的股東變更記錄。掛了電話,他又讓安欣查最近有沒有異常的群眾聚集活動。
安欣回得快:“城北棚戶區這兩天有人組織開會,說是幫拆遷戶爭取補償。帶頭的是個叫王老三的,以前在信訪辦幹過,後來被清退了。”
“誰在背後聯係他?”
“線人說有個自稱‘市裏有人’的中間人,最近見了他三次,每次都給現金。”
丁義珍把這幾條信息攤在屏幕上:一邊是資本異動,一邊是群眾動員,中間還夾著市政內部的漏洞。趙立冬這是想三管齊下,一邊攪亂經濟,一邊煽動民意,最後把鍋甩給政府“管理不力”。
他靠回椅子,腦子裏過了一遍可能的破局點。
資本這塊,不能直接查,否則會被反咬濫用職權;群眾這邊,也不能硬壓,真有訴求的百姓夾在裏麵,處理不好就是火上澆油;至於市政內部,現在還拿不出實錘,貿然動手隻會打草驚蛇。
他想了想,撥通李響的號碼:“你找個理由,混進那場會。就說你是拆遷戶親戚,想問問補償標準。”
李響問:“要錄音嗎?”
“錄,但別被發現。重點聽他提不提‘上麵有人’‘鬧大才有用’這種話。”
電話掛了,丁義珍起身走到大屏前,把幾條線索用紅線連起來。畫麵中央是趙立冬的名字,周圍輻射出三條線:一條通向中聯置業的股票k線圖,一條通向城北棚戶區的平麵圖,第三條連著市政大院的車輛進出記錄。
他盯著那條資本線看了幾秒,忽然想起什麽,又給周叔發消息:“查查中聯置業的法人代表,最近有沒有出境記錄,或者大額現金提取。”
等回複的空檔,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早就涼了,澀得舌根發麻。
手機震了一下。周叔回:“法人代表上周飛了一趟澳門,回來第二天,中聯置業賬戶多了兩百萬現金注資,來源是‘個人借款’。”
丁義珍笑了下。澳門,現金,借款——這套路太熟了。洗錢的老法子,換個殼繼續用。
他正要回複,李響的消息來了:“會開了,錄音傳你郵箱。那個中間人親口說:‘隻要動靜夠大,市裏肯定讓步。我們有人在裏頭,不會讓你們白鬧。’”
丁義珍打開錄音,聽了一遍,把關鍵段落標紅。然後他調出中聯置業的工商變更記錄,發現三個月前,這家公司突然新增了一個股東,名叫陳國強,持股15。再查陳國強,名下有兩家餐飲公司,都在趙立冬主政的開發區裏,享受過稅收減免。
線索又閉合了一環。
他把三份材料分別歸檔:一份是車輛與人員關聯證據,一份是資本異動報告,第三份是群眾聚會錄音。每份都標上“一級關注”,加密存入專用文件夾。
做完這些,他坐下,撥通了一個號碼。
“書婷,是我。今晚八點,建工集團總部會議室,我需要你和啟強都在。”
“出什麽事了?”
“趙立冬開始反撲了。他想用資本和民意兩條路一起壓過來。咱們得先布好局,別等火燒到腳麵才想起來脫鞋。”
電話那頭沉默兩秒,“行,我通知啟強。你確定要在那兒碰頭?”
“就在那兒。地方大,人雜,反而安全。另外,讓啟強帶上周經理,我得知道建工集團手頭還有多少現金流能調用。”
掛了電話,丁義珍站起身,走到窗邊。天色陰著,遠處工地的塔吊還在轉,吊臂上的紅燈一閃一閃。
他回身打開內網,調出京海市重點民生項目清單。水務、交通、舊改……趙立冬能動手的地方太多。但越是這樣,越不能亂。
他重新坐下,打開一份空白文檔,寫下幾個字:“以商製亂,以靜製動。”
然後他把建工集團、京海地產、市政建設這三家國企的近期項目進度表調出來,開始比對資金撥付節奏和施工節點。
手機又響了。是安欣:“那個劉誌明,今早送完包後,去了檔案室,借走了去年舊城改造項目的審批匯總冊。”
丁義珍眼神一凝。
他們不隻是想鬧事,還想翻舊賬。把這些年有問題的項目一個個挖出來,裹挾在“群眾訴求”裏,逼政府低頭。
他立刻給李響發消息:“盯住王老三,他下一步要見誰,見多久,說了什麽,全記下來。另外,查查他手機通訊錄,看有沒有存‘趙’或者‘趙主任’之類的聯係人。”
發完,他站起身,把三份核心材料放進公文包。然後拿起外套,往外走。
路過宣傳部時,他拐進去找了老陳。
“最近準備一批正麵報道,主題是‘京海舊改成果展’,挑幾個完成度高的小區,讓居民出鏡說說住新房的感受。別提問題,隻講變化。”
老陳皺眉:“現在發這個?不怕被罵轉移視線?”
“就是要他們罵。”丁義珍笑了笑,“他們越急著翻黑料,我們越要亮成績。真金不怕火煉,假賬才怕曬太陽。”
說完他轉身走了。
回到辦公室,他給周叔發了最後一條消息:“繼續盯中聯置業,一旦它增持超過10,立刻通知我。另外,查查它背後有沒有關聯基金在境外做空水務類債券。”
做完這些,他看了眼時間:七點四十五。
他拎起包,走出大樓。
夜風有點涼,他沒拉外套拉鏈,徑直上了車。
車子啟動,他最後看了一眼市政大院的南門。那輛黑色商務車已經不在了,但地上還留著一道淺淺的輪胎印,斜斜地劃過水泥地,像一道沒寫完的問號。
他踩下油門,車頭調轉,駛向城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