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新興產業初萌芽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平板震動的提示音還在耳邊,丁義珍已經站起身,抓起外套就往門外走。秘書在走廊上迎麵撞上他,差點沒刹住腳。
    “通知工信局、發改委,還有東新區管委會,半小時後園區指揮部開會。這次不是商量,是簽協議。”
    “係統又……”
    “不用係統。”丁義珍頭也不回,“拿紙質文件,蓋章順序我來排。誰卡時間,我就讓誰在全市通報裏解釋為什麽耽誤新興產業落地。”
    半小時後,六家科技企業代表坐在臨時騰出來的會議室裏,臉上寫滿了將信將疑。其中一家做智能傳感器的公司負責人小聲問旁邊人“咱們這合同真能生效?聽說你們前天提交的材料到現在還沒批下來。”
    話音剛落,門被推開。丁義珍帶著周叔和三個部門負責人走進來,手裏抱著一疊紅頭文件。
    “各位,”他把文件往桌上一放,“我知道有人覺得京州辦事慢,覺得政策落地像霧裏看花。今天我不講虛的——地給你們,政策當場兌現,手續現在辦。”
    他轉頭對財政局副局長說“首年免租,三年稅收返還百分之五十,從今天算起。你現場寫個說明,加蓋公章,發到他們郵箱。”
    副局長愣了下,趕緊掏出筆。
    “我們不是來搞形式主義的。”丁義珍看著那群企業家,“你們帶技術、帶團隊、帶訂單進來,京州缺的就是這個。政府唯一的要求是——別怕開頭難,我們陪你一起扛。”
    現場安靜了幾秒,有人低頭翻合同,有人悄悄錄視頻。終於,智能傳感器公司的老總開口“丁書記,我們廠計劃招三百人,本地優先,這話您剛才說了,我錄音了啊。”
    “錄十遍都行。”丁義珍笑了,“隻要人招進來,市人社局下周就辦專場招聘會。周叔,這事你盯著。”
    周叔點點頭,翻開隨身帶的小本子記了兩筆。
    簽字儀式沒有彩球拱門,也沒有香檳慶祝,六份合同依次蓋章,每一份都由丁義珍親自遞到企業負責人手上。最後一份簽完,所有人鼓了掌,聲音不大,但很實誠。
    當天下午,第一批施工隊進場平整土地,吊車豎起來的時候,廠區圍擋上的招商廣告也掛上了智能製造產業園歡迎入駐。
    消息傳開沒兩天,李衛國又來了,這次臉色不太好看。
    “丁書記,廠裏幾個老師傅找我鬧事。”他在辦公室坐下,搓著手,“說是新園區招人,肯定要裁老廠的員。有個工齡三十年的老鉗工昨晚喝多了,嚷著要去工地堵門。”
    丁義珍放下筆“他們怕失業?”
    “可不是嘛。”李衛國歎氣,“幹了一輩子,突然說轉型,心裏沒底。一聽那邊要招三百個年輕人,更慌了。”
    “走,去工地看看。”丁義珍站起來就往外走。
    兩人到了園區,正好趕上一場小型招聘宣講會。人力資源主管正在台上講待遇“月薪起步八千,五險二金齊全,企業免費技能培訓,考過中級職稱每月再加兩千。”
    台下坐了不少本地技校的學生,也有穿著工裝的中年人。
    丁義珍拉著李衛國站到後排。等宣講結束,他走上前問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你是哪畢業的?”
    “市二技校,機械自動化專業。”
    “之前有工作嗎?”
    “在汽修廠擰螺絲,一個月三千五。”
    旁邊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接過話“我是紅星二廠下崗的,聽說這邊要人,過來試試。他們說隻要肯學,三個月上崗。”
    丁義珍回頭對李衛國說“你看,這不是搶飯碗,是換飯碗。”
    “可我們廠那些老家夥……文化低,學不動新東西。”
    “那就從基礎崗位開始。”丁義珍掏出手機,撥通人社局,“明天發通知,成立‘傳統產業轉型人才對接平台’,每月一次用工對接會。名單裏優先安排技改企業分流職工。”
    掛了電話,他又對李衛國說“回去告訴大夥兒,新廠開工那天,我也請你們老廠派十個工人去參觀。誰表現好,直接簽返聘合同。”
    李衛國咧嘴笑了“您這麽一弄,我心裏踏實多了。”
    事情還沒完。
    第三天,一家做精密軸承的老廠拒絕接單,理由是“報價太低,不賺錢”。
    丁義珍聽說後,沒發火,也沒下令,而是請周叔出麵,請了七八家企業吃頓便飯。
    飯桌上,老廠老板抱怨“他們這些新公司,圖紙給得急,付款周期長,還壓價。我們也不是不願意合作,可總得活下去吧?”
    智能設備公司的負責人立刻回應“我們初創企業資金緊張,訂單不穩定,當然不敢報高價。但我們未來三年規劃清晰,明年產能翻倍,訂單量至少漲三倍。”
    “那你先把今年的采購計劃拿出來。”周叔慢悠悠地說,“我們做個約定隻要你承諾年度訂單不低於五百萬,市裏給你每單補貼百分之五,作為供應鏈協作獎勵。”
    全場一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真的?”
    “財政局已經批了試點資金。”周叔笑笑,“條件隻有一個——不能因為價格問題拒接本地企業訂單。”
    老廠老板摸著下巴“那……我回去就跟生產部重新排產。”
    散席後,丁義珍走在最後,周叔跟上來。
    “你還記得你爸當年怎麽打通香江和內地的貨路嗎?”周叔忽然問。
    “靠信用。”丁義珍說,“先發貨,後收款,十年沒出過一筆壞賬。”
    “對。”周叔點頭,“信任不是喊出來的,是一單一單做出來的。你現在做的,跟你爸當年一樣——不是砸錢,是搭橋。”
    晚上七點,丁義珍站在東新區主幹道中央,看著路燈一盞盞亮起。施工方負責人拿著圖紙匯報進度“地下管網已完成百分之七十,月底前主路通車沒問題。”
    手機響了,是第一批試點企業的服務專班發來的匯總信息
    紅星三廠新設備訂購合同已簽署
    華紡集團與寧德時代技術團隊完成首輪對接
    智聯科技首批二十名員工培訓結束,下周上崗
    他一條條看完,抬頭望向遠處。塔吊還在轉動,混凝土攪拌車來回穿梭,工地廣播裏傳來安全提醒。
    一輛公交車緩緩駛入新設的臨時站台,車身上貼著廣告京州智造,未來已來。
    車上下來十幾個穿工裝的年輕人,有說有笑地朝園區走去。
    丁義珍掏出手機,給秘書發了條語音“明天上午,把所有參與技改的企業包幹領導召集起來開個短會。地點就在紅星三廠車間門口。我要讓他們親眼看看,什麽叫新舊交替。”
    說完他轉身走向車子,風從工地吹來,帶著水泥和鐵皮的味道。
    車門關上前,他最後看了一眼那片燈火通明的工地。
    苗頭出來了。
    喜歡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