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急轉直下

字數:1552   加入書籤

A+A-


    因為王直不懂變通,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局。隨著王忬的上任,大明解放軍東海艦隊被重新定性,其在寧波地麵上采辦通貨的權力,也被取消了。正在建造中的生祠,自然也停工拆毀。
    即便遭遇困境,王直並不願輕易就範。寧波地麵上的交易,依舊在持續。隨著形勢的日益嚴峻,開始轉向更隱蔽的方式。
    解放軍與各方商賈,以通篇暗碼的密信,進行溝通和聯絡。暗碼是由拚音變體而來。又有明句作為密碼本。比方說王直的王字。拚音有四個字母。當明句裏有王字時,這一個字就可以指代四個字母。如果明句比較長,那麽一個字母有很多種指代。因此保密性很強。
    交易地點多選在偏僻的海邊,以擊鑼為號,互通訊息。一方從海中駛船過來,一方從山側翻出接應,為常見景象。
    王忬調集了臨近各府駐軍,並啟用被因罪下獄的盧鏜,同時還征調駐守廣東的參將俞大猷、湯克寬率部來會。這盧鏜原是朱紈手下幹將,剿滅許棟的第一功臣。在朱紈入獄後,也因“縱容士兵搶殺”的罪名入監,一直未赦。
    形勢越來越危急,王直卻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繼續為改革開放做努力。甚至又剿滅了一支前來東海的扶桑海盜。
    寶貴的時間不斷被拖著過去。一晃又到了1553年初。明眼人都已看出,事態的不妙。
    豐臣秀吉甚至數次主張,將隊伍拉去高山島,為實施“返攻達陸”作準備。徹底與大明官府決裂,重新搞武裝鬥爭。被王直堅決否定後,又和鬆岡則方一道,力勸王直返航扶桑。王直同樣拒絕了。
    為了扭轉形勢,王直開始最後的努力,暗中向寧波及杭州的各路官員,進獻錢財。但都如“泥牛入海,毫無回訊”。嚴大人也鐵了心,與王直不相往來。
    王直明知希望不大,卻仍舊不肯死心,期盼奇跡的出現。
    大明解放軍在寧波一帶還是得了人心的。有不少百姓甘為線人,替解放軍偵查敵情,通風報信。所以對於官軍的一舉一動,王直了然於胸。改革開放受到很大阻力,形勢也越來越不利。
    王直並非沒有考慮過退路,但自個又把它堵上了。換言之,王直已經不想再活了。俗話說的好:哀莫大於心死。王直精神受到重創,感到比死還難受。
    王直並不願拖著所有人,一起陪葬,尤其是兩位結義兄弟。所以開始安排“後事”。大明解放軍成立不易,戰士們也屢遭磨難。主力若能保留,還是得盡量。高山島不能去。與大陸割據抗衡,甚至實行“返攻”,是王直無論如何也沒法從情感上接受的。
    大中華骨肉同胞怎能分離、相殘。還不如主動投降,謀求“統一”。可這樣的話,解放軍戰士們恐怕都會有性命之憂。扶桑似乎成唯一選擇了,畢竟也是解放軍的發祥地。解放軍到那邊去,是天經地義。
    王直讓艦隊做好出發的準備,但大明解放軍的規模已經相當大了。讓全部人走,是完全不可能的。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