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路在腳下

字數:1416   加入書籤

A+A-


    以豐臣秀吉為首的主戰派,自然鬧騰的不可開交。王直其實早有決議,放棄東海,北上扶桑。但是王直不肯走,他人也無法成行,便僵拖著。
    麵對主戰派的抗議,王直再次下達了,艦隊主力開赴扶桑的命令。就選在當晚,大船集中突破官軍根本不算什麽的海上封鎖,直接過到日本。
    主力轉移,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但剩下那些人的命運,就很難說了。王直決定共赴難,同生死。實在不成,就領著,一起向官軍投降。這種投降,有別於招安。不可能有好果子。就算是普通戰士,都大有可能,下獄落罪。至於作為首領的王直,一般難逃死刑。
    基本上所有人都知曉其中厲害,除非是傻到家的。王直不是“傻到家”,雖然已經被很多人這麽覺得,但他更大的問題是太“直”了。也不知中了什麽邪,反正腦裏一根筋,就這麽著唄。
    革命主力離開根據地,進行“長征”的指令,出其意料地被大夥平靜接受了,包括主戰態度最堅決的豐臣秀吉。原本下邊已經鬧得厲害,王直還以為自己的命令,會遇到強烈反彈,看來是多慮了。想著,很可能是相似的命令,早就下達過,此時再提,並不讓人意外。
    解放軍東海艦隊到日本後,可以去幹嘛。王直沒有細想過,因為與他已經關係不大了。他抱定為“改革開放”犧牲的念頭,決定來次光榮的“殉難”。
    鑒於革命形勢的巨大變化,革命隊伍被迫離開根據地,進行長征,最終奠定了北上“抗日”的新局麵。這一切並非隻發生在近代,其實明朝也有過。
    但王直一開始並沒有就想好,這次戰略大撤退的最終目的,會是“北上抗日”。大明解放軍從好好的“改革開放”,到“北上抗日”這種轉變,確實也太大了些。
    路,有時是被逼著走出來的。所以有“時勢造英雄”一說。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革命軍還未真正攻上過日本本土。八年抗戰,好不容易拚到勝利。竟然依舊都未實現這一目標。不能不說,是個大遺憾。
    幸好有解放軍小兵王直穿越到大明,怎麽著也得努力一把。不談別的,日本確實該打下來。雖說日本並沒有成為中國固有領土,可如果王直沒死那麽早,估計能弄成差不多。
    這天晚上,王直留在自己房裏,靜靜地等著。解放軍東海艦隊的主力要去日本。但他決心不走。王直相當的“直”,一根筋扭不彎。旁人包括兩結義兄弟鬆岡則方、豐臣秀吉,能勸的話都說盡了。王直就是雷打不動,一定要剩下來,不走。當真要做“齊天大剩”。
    王直顯得孤零零的,隻有一盞昏黃的油燈作伴。親信、幹將們基本上都要往日本去。王直也睡不著,他要等著船隊順利進發,然後會有消息回報。王直並不想,親自去送行,因為那肯定成為“永別”。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