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日本王

字數:1451   加入書籤

A+A-


    當前解放軍實力空前膨脹。大明那邊許多投效解放軍的百姓,其實都指望解放軍繼續作戰,直至推翻大明。解放軍裏也有許多人,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
    打心底裏,根本不接受無故停戰。畢竟已經造起了反,就是想著留在大明,好好過日子,遲早也會被官府清算。可不肯漂洋過海、背井離鄉,依舊滯留大明的,仍有不少。
    但是王直就是一根筋式地下了決定,再也不對大明開戰。甚至明確地放出風聲,要轉變路線,以統一扶桑為眼前目標。為了順應這個指示,於長崎,自封“日本王”。同時向北進取,開始征服整個日本。
    由於解放軍已經空前壯大,日本南邊的大名隻要是知曉解放軍盛名的,直接就投降了。派出使者,甚至是本人親至,稱臣納貢。
    王直以“日本王”自號,多少借鑒了500年後,扶桑國的名稱。也有與鬼武者組織進行過溝通、協定。因此不但是日本南邊的大名,中部、北部也來了不少,紛紛覲見,拜王直為新主。各地大名表態效忠的文書,疊起來快有兩尺高。
    封王在古代,通常是稱霸的第一步,等到能爭取過來的大名,都站好隊伍後。就可以對哪些不識相、不開眼的,采取行動。或由鬼武者組織來處理,或由王直派兵征討。在那之前,還有件事,需要王直去做,那便是上洛,也就是進京。
    向東京挺進,迫使天皇屈服,或者讓位。這主要的意義,還是在於形式上的正名。畢竟天皇在日本已經是被神化的統治者。如果經過天皇的首肯,無論他是被逼,還是自願,王直“日本王”的稱號算是坐實了。征討四方,也更師出有名。以解放軍現如今的實力,壓倒日本的所有反動派,就像是用車輪粉碎一群螳螂,輕而易舉。
    東京或許是個暫時定都的好地方,但長遠看,王直更中意的是北美中部。解放軍一定會去拿下那裏,開國立業。從打樁定基開始,建造一個全新的城市,作為中國的首都。
    嘉靖三十五年春1556年),在做好準備之後,王直率領解放軍人馬,從長崎出發,海陸並進,開赴東京。沿途的大名懾於威勢,俱已提前臣服。就算原本立場不堅定,一見解放軍大軍壓境,也自覺地卑躬屈膝。
    水路為義子王滶所領的百多艘巨艦,載有萬餘人以及各種錢糧物資。陸路為王直親率的精銳大軍近5萬,多數都是大明人,不久前應王直的撤軍令,從西邊的大陸過來。
    之前三弟豐臣秀吉盤踞江東,坐困南京,軍民以百萬計數。就算棄地後撤,自損大半,實力依然強勁。對抗泱泱大明,不在話下。更何況小小的日本,因此得知解放軍真實狀況的大名,甚至是天皇,都不敢造次。
    解放軍沿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除了趨炎附勢的豪強權貴,另有真心實意的寒苦百姓。基督教救苦救難的教義,已經先一步流傳開來。而源頭正是出自解放軍。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