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道三之死

字數:1397   加入書籤

A+A-


    作為舊勢力,同“織田賢婿”和解放軍搞好關係,才是生存之道。就算道三不讓出美濃。美濃早晚也是解放軍的。不如主動獻出,賣一個大人情。若是“織田賢婿”稍稍講些情麵,所得到的好處,絕不會是“讓後代跟著牽牽馬”,那麽簡單。
    王直雖然明白道三不過還是在耍心計,但心裏邊還是領了他這個情。解放軍遲早要對付那些舊大名,奪他們的權,收他們的地。盡管他們表了態臣服,但解放軍需要完整地治理日本。道三主動讓出美濃,可以在這件事上,起到一個榜樣性的作用。這才是王直最看中的。
    連道三這樣的強勢大名,都這麽做了,更何況其他人呢。王直樂意看到,眾大名的紛紛效仿。而相對應的,王直也必須給這個榜樣特別的優待,否則這種“效仿”,就不會發生。“讓道三的後人牽馬”肯定不能算優待,起碼得賜個大官。而作為正室的濃姬,也不能再接著冷落。
    貌似王直初時,對她還稍有興趣外,娶了明珠後,便不理不睬,一味地軟禁。讓她猶如“罰入冷宮”。而明珠倒是不久便又懷孕,足月後,替王直產下一子。王直以自己名字“直”的同義詞——“正”,來命名這個兒子。
    顯然已經對他相當重視,看作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濃姬的地位每況愈下,甚至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沒有過實際的地位。似乎在王直的眼裏,她就是一個人質加囚犯。
    由於王直的第二身份——“織田信長”,是未公開的。與道三的翁婿關係,也暫時隻能秘而不宣。所以雖然道三打定主意獻地,王直卻不能馬上就過去接收。否則便暴露“真實身份”了不是。隻能先心領了這番好意,待時機成熟,再走這一步。
    因此,客客氣氣地先回了一封信,並沒有實質性地進展。而對於道三的“將稻葉山城作為中都”的建議,雖然心動,但中都畢竟已經開建,也遺憾地擱置了。
    讓王直沒想到的是,道三預備向他獻出美濃的主意,雖然由於時機關係,沒有真正落實,卻也給道三帶來了殺生之禍。
    另表一事,能給王直牽馬的人,那可也是不一般的。譬如說豐臣秀吉,就是給王直牽馬,後來得了境遇的“幹活”。道三讓他的後代給王直牽馬。說不準,也能與豐臣秀吉一般氣候。
    不過話說回來,王直如今已給豐臣秀吉,暗中打上了“永不敘用”的標簽。雖然是義弟,但由於私自犯明,闖下大禍,如今也僅同囚犯。情分盡失,若不是當初結拜時留有誓言,隻怕已將他除掉。
    大明來人了,一位叫蔣洲,另一位叫陳可願。名頭上都是胡宗憲的門下賓客。這大大出乎王直的意料,甚至讓他感到無比震怒。並非因為這兩人此行的目的,是過來招安。而是某個人,或者說某一群人,完全失去了起碼的準則。而那個人卻是王滶。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