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招甚鳥安
字數:1446 加入書籤
解放軍與大明已經交惡。先是為“改革開放”,後是為豐臣秀吉的“私犯大陸”。反正已是“水火之勢”。也因為有些這方麵的考慮,王直定下了“先征服日本,後西進美洲”的全新戰略構想。不願與大明再有一絲一毫的利害衝突。
照理說,王滶發現大明那邊來了招安的使者,就應立即強製遣返。根本不該,帶到中都,並且向自己引薦。這幾乎就是背叛的行為。
大明的使者先是乘船到了長崎。解放軍戰士見來者不善,便抓扣了起來。按照規矩,最好的做法是遣返,就算是處決。以兩邊的敵對關係,也屬正常。但當戰士們將人帶去給王滶發落時,王滶問了情況,竟然視作上賓。而且隨船護送到了中都。
王滶如今可是王直身邊的紅人。豐臣秀吉一倒,海軍的大權便轉到了他手裏。王直需要留在建設中的中都坐鎮。而與日本各地、海外諸島的商貨經營、物資運轉,大部都賴海軍完成。
駐軍建城本就需要大量的給養和物料。因此王滶並沒有待在中都,大多數時間都在長崎這個解放軍海軍主基地,負責船隻的調度。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同當初的豐臣秀吉一樣,失去了首領王直的直接管控,極易不服號令、自作主張。
就像這次一樣,明明王直已經將“東進”視為主要目標。王滶卻不知好歹地引了大明招安的使者來相見。說嚴重點,是對他這個義父的“忤逆”。
因此王直在怒罵了一聲“招甚鳥安”後,拒不接見使者。甚至當場下了逐客令。讓來人怎麽來的,就怎麽回去。
雖然王直也曾一門心思,想受大明招安,做個逍遙王爺。但由於在“改革開放”上的寸步不讓,讓這事成了泡影。如今時過境遷,王直也另有打算,準備率領解放軍吞了日本後,東占美洲。與大明朝廷更加格格不入。一個在西,另一個卻想往東。
老死不相往來的事,都有可能發生。怎願領受這個什麽招安。都已經自立為王,樂得快活,革命事業上也可大有作為,何必再尋思去作那封建主義的奴才。若說之前,是沒考慮周全,鑽進了讓大明實行“改革開放”的牛角尖、死胡同。
如今眼界一廣,隻要解放軍把海外之地都占了。普天之下,真正都成了中華領土。就不必要向“外”開放了,全在“內”了嘛。所以說,解放軍還是一門心思搞海外擴張更好。從長遠看,對中華民族也更有利。
王直開始發覺情況似乎真的很不對勁。從前便宜認來的幹兒子,好像步了也是便宜結拜來的義弟豐臣秀吉的後塵。掌了解放軍海軍的大權後,便不把他這個首領放在眼裏,不服號令,為所欲為。幾乎可以等同於“作亂犯上”。
讓王直火冒三丈的同時,也暗自悲哀遇人不淑。被幹弟弟擺了一道,不算太丟臉。可為什麽幹兒子也是同樣作風,要知道被坑爹,是數得著的最丟臉的事件之一。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