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覺醒年代4)
字數:5937 加入書籤
【1919年,五四運動】
畫麵中,湧現出的是一張張年輕而稚嫩的麵孔,眼中卻燃燒著與年齡不符的烈火。他們是學生,是少年少女,此刻卻衝上了古都的街頭,用單薄的身軀匯成一股洶湧的洪流。
“同胞們!”一個站在高處的少年,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卻字字清晰,帶著泣血般的悲憤,“列強在巴黎出賣了我們!他們出賣了華夏!出賣了四萬萬華夏人!出賣了公理和正義!如此明白的事實!這byzf竟然看不明白!!如此赤裸裸的羞辱!這byzf竟然可以忍受!他們根本就不是我們的zf!他們就是列強的幫凶!是倭寇的走狗!!!”
聲浪在人群中激蕩,點燃了每一顆年輕心髒中的怒火。
畫麵切換,另一處陽台上,又一個少年振臂高呼,目光決絕“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今天!今天,他們要以血還血!我們要以牙還牙!”
下一瞬,人潮湧動,無數的少年少女舉起了手中的橫幅——“誓死力爭,還我青島!”——那墨跡淋漓,仿佛帶著血淚。他們的呐喊匯成震天的聲響,在古老的城牆間回蕩“誓死力爭!愛國無罪!”
這股由青春熱血凝聚的力量,這不屈的呐喊,讓天幕下早已見慣風浪的帝王們也不禁動容。他們看到了華夏的血脈並未斷絕,即便國勢衰微,總有脊梁不肯彎折。
鏡頭流轉,
“你們憑什麽把華夏的山東省,給倭國人?”
“我很憤怒。華夏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重的一天。”
【1919年6月28日,代表團拒絕在條約上簽字。】
天幕之下,先前因清廷覆滅而稍感寬慰的氣氛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隨即爆發出的,是比先前痛罵清廷更為激烈的憤怒,尤其是在那些皓首窮經的儒生群體之中。
山東!那是何地?!那是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的故鄉!是華夏禮儀之邦的源頭,是千年儒學道統所係的聖地!如今,這片浸潤著聖人遺澤的土地,竟要被那北洋政府拱手讓給蕞爾倭寇?!
這簡直是在刨他們的祖墳,是在踐踏他們畢生信奉的道統!
[荒唐!無恥!將聖人故土予賊,此與刨我華夏祖墳何異?!北洋!爾等讀書人的風骨何在?!]
[數典忘祖!數典忘祖之輩!孔孟之道,被爾等棄之如敝屣!枉讀聖賢書!]
[理何在?!天理何在?!國之疆土,豈容私相授受?!況乎齊魯聖地!此舉喪權辱國,更兼辱沒聖賢,是為大不道!此等政府,已失其立國之本!]
[荒唐!無恥至極!割讓山東,非但辱國,更是自絕於華夏根本!此等行徑,是欲將我華夏置於萬劫不複之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爾等身居高位,竟行此禽獸之舉!]
[嗚呼哀哉!聖人之教,竟不能約束此等國賊!愧對先師!愧對天下讀書人!]
................
然而,當天幕流轉,映出那些稚氣未脫卻目光如炬的學生們,當他們高舉“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橫幅,當那“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呐喊響徹雲霄時,天幕上奔湧的怒火仿佛被一股更深沉的力量扼住。
先前激憤的聲討漸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寂靜,隨即,新的字句開始浮現,帶著哽咽與震撼。
[國難思良將,家貧盼孝子…華夏脊梁,未斷絕矣!]
[見此少年意氣,方知聖人之教,薪火尚存!華夏魂魄,猶在人間!]
[雖朝廷朽矣,然民心不死!此乃社稷之望,蒼生之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說得好!我華夏後繼有人矣!]
無數白發蒼蒼的儒生,隔著時空望著光幕裏那些年輕的身影,隻覺一股熱流直衝眼眶,視線漸漸模糊。那是痛,是惜,更是看到絕境中不屈希望的激動。
與此同時,各朝各代的帝王,此刻的心情出奇地一致。他們看到了後世子孫的血性,看到了華夏複興的希望火種。
【1921年,華夏gc黨誕生】
天幕下許多人心中先前因屈辱、憤怒、悲涼而積鬱的陰霾,似乎被這無聲的畫麵悄然撥開了一角,透進了一縷莫名的光亮。
【1924年,?第一次合作】
【19261927年,北伐戰爭】
【1927年,“四一二”事變。】
“打倒反動軍閥!打倒軍人政府!不交搶!不投降!保護上海工人運動!”
呐喊聲撕裂長空,那些年輕的麵孔再次湧上街頭。然而這一次,橫亙在他們麵前的,不再是需要推翻的舊勢力,而是本應守護人民的軍隊。冰冷的槍口——步槍、輕機槍、重機槍——對準了手無寸鐵的學生與工人。
混亂中,不知是誰先扣動了扳機,刺耳的槍聲驟然響起。
“你要幹什麽?為什麽要開槍!”有人悲憤地質問,“讓開!我們是和平示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應他們的是更加冷酷的命令,一個聲音厲聲喝道“預備!”
金屬撞擊聲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開火!”
刹那間,密集的槍聲如同狂風暴雨般傾瀉而下,步槍的點射與機槍的掃射交織成一片死亡的羅網。天幕下的眾人眼睜睜看著,那些充滿朝氣的年輕身影,如同被狂風掃過的麥浪,一片片倒下。鮮血迅速浸染了街道,匯聚成刺目的河流。
槍林彈雨驟歇,留下的是死一般的寂靜和滿目瘡痍。先前還鮮活呐喊的年輕生命,此刻已化作街麵上冰冷的屍體,殷紅的血泊在石板路上蜿蜒流淌,刺痛了天幕下每一個注視者的眼。
那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龐,定格在生命最後的驚愕、痛苦或不屈之中,短暫的死寂之後,是跨越時空的巨大悲憤與難以置信的呐喊,如同海嘯般席卷了天幕。
[為什麽?!為什麽要對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工人開槍?!他們是華夏的兒女啊!]
[那些娃娃!他們隻是想為國家爭一口氣!他們何罪之有?!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內部傾軋,同室操戈!親者痛,仇者快!華夏的未來,難道就要斷送在這些內鬥之中嗎?!]
[瘋了!簡直是瘋了!他們不是敵人!他們是華夏的未來啊!為什麽要殺他們?!]
[背叛!這是赤裸裸的背叛!]
無數的質問、悲鳴、怒罵如同潮水般湧現在光幕之上,每一個字都浸透著血淚和無盡的悲憤。
秦朝,鹹陽宮。
秦始皇嬴政猛地一拍麵前的青銅案幾,發出沉重的悶響。他並未閉眼,而是死死盯著光幕上那片血泊,臉色鐵青,眼神銳利如鷹隼。
“蠢貨!”他低吼道,胸膛劇烈起伏,“外敵環伺,不思團結禦辱,反而自相殘殺!內亂不休,國力何存?!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卻凶狠至此!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子民,簡直是畜生不如!”
漢朝。未央宮。
漢武帝劉徹猛地一拍禦座扶手,發出沉悶的響聲。他眼中怒火翻騰,既為那些死去的年輕人惋惜,更為這種背叛與懦弱感到恥辱。
“對著外敵唯唯諾諾,對著自家的少年卻敢悍然開槍!這算什麽東西?!”他聲音冰冷,“這等行徑,簡直豬狗不如!”
大唐。
長孫皇後望著光幕,淚水無聲滑落,她下意識地捂住了嘴,仿佛不願發出哽咽之聲,隻低低呢喃“稚子何辜……稚子何辜啊……”那眼神裏的痛惜,幾乎要溢出眼眶。
旁邊的李世民臉色鐵青,緊握的雙拳指節發白。他看著那些倒下的身影,想起了當年玄武門後麵臨的抉擇,但那是奪嫡之爭,是皇權路上的血腥。而眼前這,卻是對國家未來的扼殺!
“自毀棟梁!蠢不可及!”他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聲音冰冷,“前有清廷媚外,後有此輩內殘!華夏之殤,何時能了?!”
大明
馬皇後亦是淚眼婆娑,側過臉去,不忍再看那血腥場麵。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扶手,發出“嘭”的一聲巨響,震得整個奉天殿都仿佛顫了三顫。
“狗日的!王八羔子!”朱元璋氣得滿臉通紅,指著天幕破口大罵“前腳剛跟人家合作打軍閥,後腳就捅刀子!殺的還是自家娃娃!這他娘的算什麽東西?!豬狗不如!這幫龜孫,比那韃子還不是人!”
朱標也是麵色沉鬱,眉頭緊鎖“父皇息怒。隻是……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自掘墳墓。失盡民心,其政權焉能長久?”
天幕之下,無論是哪個朝代,無論是何種身份,此刻都籠罩在一片悲憤與沉痛之中。人們憤怒於背叛者的無恥,痛惜於年輕生命的逝去,繼而是難以遏製的悲憤與怒火,自己人殺自己人,這比任何外敵的入侵,都更讓人感到絕望和心碎。
【1927年,nc起義】
畫麵流轉,一位麵容英俊儒雅的男子,眉宇間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毅。他看向眾人,語調沉穩清晰“起義,定於八月一日,淩晨四點。三槍為號,口令——河山統一。”
轉瞬,夜色深沉。仍是那位儒雅男子,此刻已換上戎裝,領著一眾將領,步履沉著,走出大門。他抬手,拔槍。
“砰!砰!砰!”
三聲槍響劃破了南昌城死寂的夜空,如同驚雷炸裂。
刹那間,火光四起,槍聲、喊殺聲響徹全城,戰火驟然點燃了這座古老的城市。
大秦
“此人……”秦始皇嬴政微微頷首,銳利的目光中難得地流露出一絲讚許,“觀其貌,英氣內斂;觀其之態,溫文爾雅,處變不驚。行霹靂手段,卻自有章法氣度,非池中之物。”他頓了頓,聲音帶著幾分審視,“亂世需鐵腕,此人既有英雄之姿,亦有定國之相,未來不可估量。”
大唐
李世民凝視著光幕,眼中閃過讚賞之色。“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他輕歎道,“此人,風儀峻整,誌慮堅純。觀其眉宇,有濟世之心,觀其行事,亦有撥亂之能。身著戎裝,拔槍號令,卻無半分驕橫或戾氣,反倒透著一股書卷氣與救世之誌。此等人物,若生於太平盛世,必為國之棟梁。”
魏征亦是凝視著光幕,撫須點頭“陛下慧眼。此子氣質非凡,既有書生之儒雅,又有將帥之剛毅。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挺身而出,為民族大義而奮鬥,此乃真正的英雄本色。”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