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玄奘法師
字數:5906 加入書籤
                    嬴政聞言,眼眸中也閃過一絲好奇,三人走到一旁樹蔭下的長椅上坐下,避開了廣場上炙熱的陽光。
    “要說起大雁塔,那就不得不說起咱們著名的大唐留學僧,玄奘法師了。”說著,李今越指了指廣場中央那尊高大的雕像。
    小嬴政也不由得再次將目光投向那座雕像,心中已然將這名字與那座雕像對上了號。
    “但說起玄奘法師,那咱們又不得不提到一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西遊記》。裏麵的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
    “但是,玄奘法師跟唐僧區別還是非常大的,真實的玄奘法師,可要比小說裏的唐僧厲害得多。”
    聽到此處,不僅小嬴政來了興趣,天幕下的人們,也都不由得興致盎然,打算聽聽這位今越姑娘要如何講述這大雁塔的故事。就連身處高宗朝的玄奘法師,此刻也緩緩合上了麵前的經書,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想聽聽千年之後的人們,會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
    “玄奘法師本名陳禕,公元602年出生於洛陽,他十三歲便出家,得法號玄奘。十六歲時,他便開始遊學,從洛陽出發,途經長安、四川、湖北、河北、江蘇,遍訪名師,精進佛法。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是佛學界有名的小鎮做題家了。”
    “但在遊學過程中,玄奘法師卻發現,各地的佛法經義,在一些地方說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於是,為了探尋佛法的真諦,貞觀三年,玄奘法師下定決心,打算前往佛教的發源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去求取真經。”
    聽到此處,天幕下無數向學之士,無不為玄奘法師這般純粹的向學之心感到欽佩。
    [為求真學,不遠萬裏,此等向學之心,令人敬佩!]
    [是啊,我等求學之人,也當以玄奘法師為楷模啊!]
    倒是小嬴政此刻心中泛起了疑惑,這“佛教”又是什麽?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能讓一個人為此不遠萬裏,遠赴異國他鄉?
    這時,李今越又說道:“當然了,那時候的玄奘法師,其實是偷渡去的印度,可沒有像《西遊記》裏寫的那樣,被皇帝封為禦弟,還拿著通關文牒,能在各個國家暢行無阻。”
    這話一出,天幕下那些已經流傳著玄奘西行故事和雜劇的朝代的人們都不由得會心一笑,但也有些隻看過話本雜劇不清楚曆史的百姓,滿臉的不可思議。
    [偷渡?那話本裏不是說,唐皇親自將他送出城門,還與他結為兄弟,賜了紫金缽盂嗎?]
    [誒,那是話本子上的唐僧,話本終究是話本,豈能全信。]
    [不過……這真實的玄奘法師,竟是這偷渡前往求取真經的嗎?那玄奘法師的向佛之心,當真堅如磐石啊!]
    “貞觀三年,玄奘法師獨自一人,偷渡出關,這一路上的艱險,咱們可想而知。在經過玉門關外時,玄奘法師夜裏去泉邊偷偷打水,險些被守關的將士一箭射死。”
    “被抓住後,守軍問他為何會出現在此地。玄奘法師身為出家人,不能說謊,隻能如實相告,說自己是要去西天取經。可按照當時的律法,玄奘法師這般偷渡出境,是需要將他押送回長安的。”
    “但玄奘法師卻態度堅決,對那守軍說:‘寧向西行一步死,不向東歸半步生!’”
    “守軍也被玄奘法師的這種精神所打動,最終還是放他西行了。”
    天幕下,大慈恩寺內,雙手合十靜坐於蒲團之上的玄奘法師,聽到此處,也是麵色和藹地輕輕搖了搖頭,似在回憶當年的凶險,又似在感念那位守將的成全。
    而天幕下的百姓們,則再次被玄奘法師的堅定所折服。
    [寧可向西一步死,不願東歸半步生!好氣魄!這才是真正的高僧!]
    [說的不錯!這才是真正的大毅力者!比那故事裏動不動就哭哭啼啼的唐僧強了不知多少倍!]
    [沒錯!這才是真正的高僧!此等心性,吾等佩服!]
    “自那之後,玄奘法師走沙漠,翻雪山,在高昌國絕食明誌,在龜茲國與人辯論佛法,一路上他既學法,也傳法,曆時四年,才最終抵達天竺。”
    講到這裏,李今越不由得笑了起來,語氣裏滿是調侃。
    “不過啊,這個時候的玄奘法師估計也沒想到,他去的時候,辛辛苦苦走過的一個又一個國家。等他學成歸來的時候,誒?怎麽這些國家全都沒了?”
    “就比如那高昌國,焉耆國,去的時候還是獨立的王國,回來的時候,已經成了大唐的西州和焉耆都督府。就連他曾辯法的龜茲,還有個於闐,玄奘法師要是再晚回來一點,也都變成安西都護府的地盤了。”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玄奘法師在前麵跑,大唐的國境線,就在後邊追啊!”
    這話一出,天幕下的大唐子民們,無不驕傲地挺起了胸膛!
    [哈哈哈!說得好!這就是我大唐!]
    [那可不!我們大唐的鐵騎,那可不是吃素的!玄奘法師前腳剛走,咱們大唐的鐵騎後腳就跟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出去一趟,回家的時候路都好走了不少!]
    [就是!所以說帶什麽通關文牒了?我回自己家要什麽文牒?]
    貞觀年間的太極殿內,李世民聽著李今越那句“玄奘法師在前麵跑,大唐的國境線就在後邊追”,先是一愣,隨即忍不住笑出了聲。
    “哈哈哈,說得好!說得好啊!”
    他眼中滿是抑製不住的自豪。
    朕的大唐,就該是這般氣吞萬裏,威甲四海!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天幕,心中暗自立誓,待掃平那清妖,蕩盡倭寇之後,朕定要比原來做得更好!定要比天幕中所見的更快,將整個西域諸國,盡數歸入大唐版圖,開創一個遠比後世所記載,更加輝煌的貞觀盛世!
    而與此同時,玄奘法師在聽著這番話,臉上也露出一抹的微笑。
    是啊,當年他自天竺歸來,再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時,看到那些曾經途經的地方,紛紛插上了大唐的旗幟,心中亦是驚訝了許久,但隨之而來便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心安之感,那是一種,還未踏入長安,便已然回家的感覺。
    “到了天竺後,玄奘法師依舊發揮了‘小鎮做題家’的天賦,在天竺不但將大乘、小乘、婆羅門等各派佛法學了個通透。”
    “後來,天竺的戒日王在曲女城為他舉辦了一場無遮大會,邀請了天竺各門各派的七千名僧人。玄奘法師作為論主,宣講他所撰寫的《製惡見論》。各派僧人可以隨意與玄奘法師進行辯論,若是玄奘法師被駁倒,他便要被割下頭顱,以死謝罪。”
    “然而,這場法會,一連開了十八天,那七千名僧人裏,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將玄奘法師駁倒。自此,玄奘法師名聲大振,威震天竺。”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人們無不倒吸一口涼氣,既為玄奘法師的淵博學識感到震驚,也為那場法會的凶險而心驚肉跳。
    [這……這哪裏是辯論佛法,這分明就是以命相搏啊!]
    [玄奘法師當真是藝高人膽大!這若是學問稍有不精,豈不是要身首異處!]
    [十八日,七千人,無人能敵!此等才學,當真非凡!]
    李今越繼續說道:“不止如此,玄奘法師不光是佛學大師,更是一位語言天才,他精通梵語,是我們國家佛教曆史上,最傑出的四大譯經家之一。”
    “公元645年,玄奘法師結束了他在天竺十餘年的求法生活,啟程歸國。這一次,他帶回來的,可不僅僅是浩如煙海的梵文經卷、佛陀舍利與金身佛像,他還帶回了天竺諸國國王對大唐的尊崇。可以說,此時歸來的玄奘法師,早已不單單是一位高僧,更是一位傑出的外交使節。因此,他還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盛大禮遇。”
    天幕下,無數百姓再次為之動容。
    他們無法想象,一個當初孤身一人,偷渡出關的僧人,是如何憑借一己之力,在異國他鄉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並為自己的國家帶回如此巨大的榮耀。
    這已經不僅僅是向佛之心的堅定了,這更是玄奘法師本人無與倫比的智慧、毅力與人格魅力的體現!
    “玄奘法師回到長安之後,先是在弘福寺翻譯佛經。三年後,這座大慈恩寺建成,他便移居此地,繼續他那皓首窮經的翻譯事業。”
    “在回到大唐後的十九年間,玄奘法師一共翻譯了佛學經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所提出的‘五不翻’原則,更是對後世,乃至我們現代的外語翻譯專業,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玄奘法師翻譯的經文,數量之龐大,質量之精良,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天幕下,一直靜靜聆聽的玄奘法師,在聽到後人對他如此之高的評價時,那和藹的眼眸中,泛起了前所未有的光亮。原來自己窮盡一生所為之事,除了這些經卷,竟還能為千年之後的世界,留下些許微不足道的東西。
    如此,便足夠了,便知足了。
    此刻就連一旁的小嬴政,在聽完了玄奘法師的生平事跡後,那張沉靜的小臉上也流露出一絲欣賞,難得的開口說道:“此人能有如此心性、意誌與智慧,想必他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從事何種事業,都會有一番成就。”
    說著,三人也起身走到了玄奘法師的雕像近前。李今越和林幼微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雙手合十,對著那尊高大的雕像,恭敬地鞠了一躬。
    而小嬴政隻是靜靜地站著,他仰頭望著那張堅毅而慈悲的麵容,並未如她們一般行禮,隻是微微頷首,以示尊重。
    他知道,那位法師,看得見。
    天幕之下,玄奘法師自然是看到也聽到了,他聽到了那位千古一帝對自己中肯的評價,更看到了兩位後世小姑娘對自己的尊重。
    他雖非始皇帝的臣民,但能得到這位奠定了華夏大一統的帝王的認可,他的心中還是高興的。
    當他看到光幕中,那小小的身影以頷首致意,看到那兩個後世姑娘對自己的雕像躬身行禮時,這位一生曆經風浪,見慣榮辱的得道高僧,眼中竟也泛起了些許濕潤的淚光。他緩緩從蒲團上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袈裟,然後雙手合十,對著光幕的方向,鄭重地回了一禮。
    “阿彌陀佛,”他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動:“始皇與兩位小施主,過譽了。”
    他心中感慨萬千。
    想自己一介凡僧,竟能在青史留名,受後世萬代敬仰,竟還意外得了始皇一句“無論何事,皆有成就”的讚語。(最主要的還是名垂青史了。)
    此生所求,此生所為,已然無憾。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