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度使
字數:6815 加入書籤
聽到“或”這個字,李世民眉頭緊鎖,不解地望向李今越“今越,你且等等,什麽叫a或b中,選擇了或?”
而此刻天幕之下,早已是一片嘩然。
[什麽意思?今越姑娘這是什麽意思?]
[選擇了或?是說李隆基不管了?]
[不能夠吧!大唐可是是天朝上國,人家弟弟都跑來投奔了,怎麽可能不管!要是不管,那以後誰還敢來!]
李今越看著李世民不解的模樣,露出了一副“我實在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吐槽”的表情,長歎一口氣,說道“二鳳陛下,意思就是,李隆基他既沒有選擇出兵問罪大武藝,也沒有選擇斥退大門藝,安撫渤海國。”
“他選擇了一種全新的,一般人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處理方式。”
“他先把前來投奔的大門藝留在長安,還封了個左驍衛將軍。”
李今越一攤手。
“這就等於,當著全天下的麵,賞了大武藝一個大嘴巴子,很風光對吧?”
李世民聽到這裏,不由的抿了抿嘴,心想此舉雖然魯莽,但還算有天朝氣度。畢竟,這也是那大武藝先意圖攻打大唐的羈縻州,如今既然打了對方的臉,那麽接下來,就該是雷霆萬鈞的軍事威懾,陳兵邊境,讓那大武藝不敢妄動分毫。
然而,李今越接下來的話,卻讓他開始懷疑人生。
“在打完臉之後,李隆基派了個使者崔忻,帶著一封國書去譴責大武藝。國書上說‘你弟弟跑到我大唐來,就是因為你這個當哥哥的無道!你要是敢動一下邊境,朕就帶兵滅了你的國!’”
“結果呢?”李今越又攤了攤手“他連一個兵都沒往邊境調動,甚至連邊境駐軍的戒備等級都沒提升一下。”
此言一出,李世民整個人都懵了,他眼中的光芒瞬間凝固,仿佛聽到了什麽天方夜譚。
光放狠話,不派兵?
他不可置信的看著躺在地上的那個曾孫?!
他這是在幹什麽?!拿著大唐的臉麵丟著玩嗎?這以後誰還能信服大唐啊?!!
[我……不是?!我沒聽錯吧?這怎麽光罵人不動手?]
[這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嗎?我罵死你!結果一點動作都沒有!]
李今越說到這裏,自己都覺得有些荒謬,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一下讓大武藝是又驚又怒,但一看,這大唐怎麽光打雷不下雨啊。他見大唐也就是放放狠話,一點實質性的動作都沒有,於是膽子也大了起來。公元727年,他直接派了刺客潛入長安,行刺大門藝。刺客當場就被咱們的金吾衛給拿下了,人贓並獲。”
李世民聽的攥緊了拳頭,骨節發白。
國都遇刺!奇恥大辱!
這下,必須出兵!哪怕隻是象征性地踏平他一個邊境部落,也要讓天下人知道,觸怒大唐的下場!
“然後呢?”李世民此刻的身旁已經充滿了低氣壓了。
李今越瞥了一眼地上的李隆基,幽幽的說道“然後,咱們的唐明皇,就把渤海國留在長安的幾個使節,給關起來了。”
“沒了。”
“沒了?”李世民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不可置信。
“沒了。”李今越肯定地回答,“沒有出兵,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報複,就關了幾個人,這事就算過去了。”
“噗——”
李世民隻覺得一股逆血直衝喉頭,他眼前陣陣發黑,他想不通!他完全想不通!
這李隆基究竟是在幹嘛啊!他這是在拿整個大唐的尊嚴開玩笑嗎?!
“唉,二鳳陛下,還沒完呢。”
“又過了一年,咱也不知道究竟是李隆基先出了軌,還是大門藝突然間劈了腿,李隆基突然又想跟大武藝緩和關係了。於是派人跟大武藝說‘你弟弟已經被我流放到嶺南了,你也別生氣了,咱倆和好吧。’”
“可實際上呢?李隆基隻是悄悄地把大門藝送到了安西都護府。結果,這事被大武藝的探子給發現了。這一下,大武藝就算原本再不占理,現在也變得理直氣壯了,立刻問李隆基‘大國示人以信,你堂堂天子,怎得誆騙灑家!’”
“噗——”
李世民一口氣沒上來,隻覺得胸口發悶,臉上火辣辣的,堂堂大唐,被一個小國指著鼻子罵是騙子!
奇恥大辱!當真是奇恥大辱啊!李世民現在都想給自己這個曾孫跪下了,隻求他別在拿著大唐的老臉出去丟人了,朕真丟不起這人啊!!!孽障啊!!!
李今越看著李世民的反應,歎了口氣,說出了更讓所有人崩潰的事實。
“結果!李隆基聽了這話,竟然覺得臉上掛不住,真的就把大門藝從安西召了回來,然後,流放到了嶺南。”
[不是……這……這都是在幹什麽啊!!!]
[他被人家罵了,就真的按人家說的做了?這是皇帝?]
[大門藝我到底做錯了什麽?我哥要殺我,大唐皇帝把我當猴耍!我太難了!]
李今越同情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繼續說道“這麽一通折騰下來,兩邊的關係不僅沒有絲毫好轉,反而徹底崩了。公元732年,大武藝派兵渡海,直接劫掠了登州,還殺了登州刺史韋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一下,李隆基終於被徹底激怒了。”
“於是,咱們的唐明皇,又從嶺南,把那個大冤種大門藝給叫了回來,讓他去幽州征兵,回頭去打他哥。”
“結果,大軍還沒到渤海國,就在半路上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雪,兵士凍死凍傷過半,最後無功而返。”
“……”
話音落下,天幕下,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死寂。
過了許久,光幕上才緩緩飄過幾行彈幕,那字裏行間,透著一股子被刷新了世界觀的茫然。
[……不是,這……這都是在幹啥啊?這真的是在處理國事嗎?]
[我算是看明白了,玄宗,主打一個隨心所欲,突出一個朝令夕改,講究一個敵不動我亂動!]
[不是……這真的是我大唐嗎?是那個一戰滅東突厥,再戰平西突厥,把高句麗、百濟按在地上摩擦的那個大唐嗎?!怎麽……怎麽會胡鬧到這種地步啊!!!]
而此刻李世民再也撐不住了,就怔怔地坐在那裏,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臉色漲得發紫。
他不是被氣到的,他是被蠢到的!
他是被自己這個好曾孫那一係列驚天地,泣鬼神的操作,給蠢到心口絞痛,呼吸困難的!
這是簡直是一種……一種稚子般的任性與胡鬧,不!三歲稚子都比他此番做事要有條理!
丟人!實在是太丟人了!!!
李今越看著李世民那副被蠢到快要魂飛天外的樣子,也是無奈地歎了口氣。
她對著肩膀上的小玄貓使了個眼色,小玄貓立刻心領神會,身形一晃,如一縷黑煙般直接穿透了牆壁。
片刻之後,它又穿牆而回,爪子上勾著三瓶冰鎮的可樂,“啪嗒”一聲放在了桌上。
“啪嗒。”
拉環被打開的聲音清脆響起,隨後,李今越將打開的可樂,遞給了已經麵如死灰的李世民,然後幫自己和貓也各開了一瓶。
“咕咚咕咚”幾口冰涼的液體下肚,李世民總算是緩過了一口氣,胸口的憋悶感稍稍退去。他放下瓶子,眼中是前所未有的疲憊與空洞。
“今越,你繼續說吧。”他的聲音沙啞而無力“朕知道,接下來,就是這孽障幹的最蠢的事了。”
李今越點了點頭,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唉,到了這一步,大唐在幾乎是東北同時受到了來自契丹和渤海國的雙重威脅,邊防形勢驟然緊張。於是公元733年,李隆基便將屢有戰功的張守珪調到了幽州,擔任長史,兼任河北節度副大使,總攬東北防務。”
“但其實,節度使權力的失控,並非一日之寒。其實從開元二年開始,李隆基就一直在不斷地為邊防的將帥加碼。”
“開元二年,他在幽州設立節度使,統領六州軍事。”
“開元七年,李隆基又在平盧設節度使,並且讓其兼任經略使,管轄境內的所有番邦部落,同時還兼任營田使,負責軍屯事宜,這等於把地方的軍事、民族事務、屯田經濟,全都塞給了這一個官職。”
李世民的呼吸微微一滯,軍政、民事、屯田都劃歸其管轄。
這權力,已經大得有些過分了。
但他還是忍著沒有出聲,他知道,更離譜的還在後麵。
果不其然。
李今越接下來的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口上。
“到了開元十五年,李隆基又下了一道旨意,讓幽州節度使,兼任河北道的營田使。”
李今越說到這裏,刻意停了下來,目光直直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的瞳孔猛地一縮!
河北道營田使!
那可是掌管的是整個河北道的屯田、水利、倉儲啊!
可李隆基這個孽障……他……
他怎麽敢把河北道最高等級的財權,直接交到了一個手握重兵的節度使手上!!!
“後來,在開元十八年和開元二十年,李隆基又陸續給幽州節度使增加了河北十八州以及安東都護府的管轄權。”
“所以,當張守珪赴任幽州節度使的時候,他手裏握著的,基本就是整個河北道幾乎所有的……軍、政、財三權。”
“轟——”
李世民終於沒能忍住,猛的從座位上站起,死死的盯著地上那灘爛泥。
“孽障!你怎麽敢!你怎麽敢的啊!!!”
“你這是要幹什麽?你讓節度使集軍政財權於一身!你是要把整個河北道,打包送給幽州節度使嗎?!!”
“你瘋了嗎?!!”
李世民隻覺得天旋地轉,他想不通,他絞盡腦汁也想不通,自己的子孫後代裏,怎麽會出一個如此……如此一個蠢貨!
他明白了!他終於明白了!
為什麽!為什麽安史之亂後,大唐朝廷會對叛亂的節度使,毫無反製之力!
這哪裏是節度使!這分明就是個國中之國!
李今越看著他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樣,但也隻能繼續把事實說完。
“二鳳陛下,相信到這裏,您應該明白了,為什麽到後來,朝廷會在叛亂發起時,一點反製的方法都沒有。”
“開元二十七年,張守珪因為打了敗仗,意圖賄賂宦官隱瞞戰報,事情敗露後被貶斥,第二年便鬱鬱而終。”
“他的倒台,讓幽州節度使這個擁有無上權柄的位置,空了出來。”
“而我們剛剛說過,此時的朝堂,已經是權相李林甫的天下。”
“為了杜絕漢臣‘出將入相’,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他開始大力提拔沒有根基、更容易掌控的番將,去擔任那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
“而那個一步步接替了張守珪,最終全麵掌握了河北道所有大權的番將,叫做……”
“安祿山。”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